首页 / 正文

卷之五十三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二年。丁巳。闰九月。辛未上御乾清门听政。  

○补前右通政归宣光为原官。  

○以副护军参领四十六、为归化城左翼副都统。  

○以陕西永固城营副将杨大凯、为陕西宁夏镇总兵官。  

○壬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光禄寺卿纳尔泰奏请将笔帖式党鄂等五人。委署署丞。将来遇有署丞等缺出。挨次带领引见补授等语。此摺着交吏部议奏。朕看来近来各部院衙门。题补官员太多。往往不由资格。若似此办理。必致吏部难以铨选。有碍选法。其如何分别定例之处。着吏部妥议具奏。  

○调镶黄旗汉军副都统策楞、为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命觉和托总管阿尔台军台、白泰协同办事。  

○癸酉。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浙江今岁收成。颇称丰稔。惟温台二府属、有海滨被水之县邑。谷价未免昂贵。已据大学士嵇曾筠等、悉心筹画。动拨省城义仓米谷、运往二郡分贮。以备将来平粜之用。朕思温台所属。既有被水之处。除高阜田禾丰收者。自应照常徵收钱粮外。其洼地薄收之田亩。虽不至于成灾。而贫民力量不足。若令依限完粮。未免输将竭蹷。着大学士嵇曾筠、转饬有司。将薄收之处。详确查明。分别缓徵。以恤民隐。该部即遵谕行。  

○调云南昭通镇总兵官徐成贞、为直隶正定总兵官。以云南腾越协副将郑文焕、为昭通镇总兵官。  

○甲戌。户部议覆、长芦盐政准泰、奏芦台等场、被水灶户。与民户一体赈济。刘家店、王家坟、离县较远。酌动存公银、委沧州分司、就近赈济。应如所请。从之。  

○兵部题、据定边大将军平郡王福彭、咨送随公根丕勒、前锋统领塔尔玛善、效力人员。分别议叙内。除损伤马匹之前锋统领阿岱等、一百三员。功罪相抵。毋庸再议。此次冲雪越岭。惊散贼众各官兵。虽未前进杀贼。与有微劳。应将列为二等官二员。给四等功牌一个。未分等第委署官五员。给五等功牌一个。二等兵二名。三等兵十名。未分等第兵一千四百九十八名。赏银有差。其二人合拏一贼之侍卫等。亦分别照例赏银。从之。  

○乙亥。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直属营田水利。昔年皇考世宗宪皇帝。特命怡贤亲王。大学士朱轼。查勘地方情形。不惜数百万金钱。兴修经理。已有成效。固当垂之万年。为直属民人永久之。利。然沟渠浍洫、堤埝围埂之属。必须随时修葺。岁加补治。方于田功有益。今岁春夏间。雨泽愆期。各州县水田。多未种植。已据直隶总督李卫、停止采买米石。朕思本年水田既未耕种。则沟渠各项。势不能无废坏之处。倘地方有司。稍或玩忽。不随时整理。必误明岁春耕。夫州县地方。原有高下之不同。其不能营治水田。而从前或出于委员之勉强造报者。自应听民之便。改作旱田。以种杂粮若附近水次。可以营治之田。而从前已经开成者。倘因本年未经种稻。遂致废弃。殊为可惜着总督李卫饬行各州县。分别查明。将实在可垂永久之水田。劝谕民人照旧营治。无得任其荒芜。其沟渠各项。有应行修葺者。即于农隙之时。酌给口粮、督率修治  

○户部议覆、江西巡抚岳浚、疏请豁除袁、饶、二府属落地税银。九百九十两零。减停南昌等三十二县。茶引七百一十二道。免茶课银一百两零。应如所请。将袁州、饶州。二府所属之落地税银。南昌等县茶引、及茶课银两。俱如数豁除减免。得旨允行。  

○丙子。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据淳郡王弘暻、护军统领柏修奏、修理陵寝工程告竣。朕于十月初四日。起程前往。展谒行礼。可传谕各该衙门知之。  

○大学士鄂尔泰等、奏请随往。景陵。得旨。大学士徐本、随去。果亲王、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留京办事。  

○谕内阁、据尚书尹继善奏称、前经兵部议覆云南提督蔡成贵与永顺镇总兵官苏应选、结亲一案。奉旨。刘永贵、调补永顺镇总兵官。所遗员缺。着苏应选调补。臣查贵州镇远一镇。甫经改设控制台拱等处。俱系新疆要地。刘永贵老成慎重。熟悉苗地情形。且能文武和衷于镇远新改之镇。正为合宜。似应将刘永贵、仍留原任。令其一手办理。实为有益。其永顺镇缺。接连外域。亦属紧要。查有四川重庆镇总兵张士俊办事勤慎。前任江南游击。臣所素知。可否就近与苏应选调换等语。着照尹继善所奏、刘永贵、仍留镇远镇之任。张士俊调补永顺镇总兵官。苏应选、调补重庆镇总兵官。  

○策试天下中式武举一百七人于太和殿前。  

○丁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加山东河工料价。谕总理事务王大臣。豫东两省河工、所用岁修抢修之柴薪。俱系州县领银采办。交工应用。每觔价值、抢修给银九毫。岁修给银六毫零。此十余年来之例也。昨户部侍郎赵殿最、奉差豫省。条奏岁修六毫之价、不敷采办。请概给九毫。以裕民力。朕已允行。但思东省与豫省、河道毗连。壤地相接。所需料物价值。大率相同。豫省既已加增。则东省岁修之价。亦应照豫省之例。给与九毫。俾运工车价敷足。小民益可踊跃趋事。该部即遵谕行。  

○户部议覆、两淮盐政三保疏请、淮分司所属刘庄、五佑、新兴庙湾、四场。改隶泰分司管辖。泰分司所属拼茶、角斜、二场。改隶通分司管辖。所有原定养廉。淮分司三千二百两。泰分司二千七百两。通分司二千二百两。多寡不同。原因缺有繁简。今既改隶。事务适均。请将淮分司养廉内、裁减五百两。拨给通分司各养廉二千七百两。又板浦一场。因徐渎场裁并。养廉六百两。莞渎一场。养廉四百两。今莞渎、徐渎、板浦、三场。分为板浦、中正、二场事务适均。请将二场各给养廉五百两。又白驹场裁并草偃。马塘场裁并石港。余中场裁并余西。事务增繁。请各增给养廉一百两。从之。  

○戊寅。上诣寿皇殿行礼。  

○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卯。上御乾清门听政。  

○免云南军丁银。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前因各省军屯额粮过重。密谕各省督抚确查。今据尹继善奏称滇省军丁一项。从前未曾摊入地亩。原议俟查有欺隐军屯田地。陆续抵补。每丁自二钱八分、至六钱二分、不等。共应纳银一万五千三百八十两。内除自雍正四年、至十一年。抵去银三千余两外。尚有应徵丁银一万二千二百七十余两。历年惟按册载老丁名字徵收。或已无寸土、而追比无休。或已绝后嗣、而波及同伍等语。滇省军丁一项。从前既未曾摊入地亩。而现在完纳丁银之人。又系无田之户。边地屯民。未免输纳维艰。深可悯恤。着将应徵军丁银一万二千二百七十余两。自乾隆三年为始。概予豁免。俾无业屯民。永释苦累。该督抚等。即通行晓谕。务使均沾实惠。以副朕加惠边氓之至意。  

○总理事务王大臣。九卿会议、大学士鄂尔泰等奏称、查永定河水性水势。俱非黄河可比。署河臣顾琮、请仿照黄河修筑遥堤之议。万不可行。今就现在之河形。顺南下之水性。拟于半截河堤北。改挖新河。即以北堤为南堤。沿之东下。恐潮汐迎荡。水缓停淤。应作洩潮埝数段。潮长、从缺口散流。潮落、从缺口收入。即河水出漕、亦如之。则沙停埝外。水归河中。不致淤垫。其挖河之土。自六道口以上。尽至北岸。坚筑坦坡大堤。至入六道口内。则以七分接筑南岸堤。以三分作北岸洩潮埝。如此则河淀攸分。下口无阻。而后于上游河身、自半截河以上、逐段挑挖。务俾深通。再于南北两岸、分建滚水石坝四座。各开引河一道。一、于北岸张客水口建坝二十丈。即以所冲水道为引河。东会于凤河。于高各庄、截引凉水河、以为恒流。东南各建一闸。蓄凉水河之水。常注凤河。一、于南岸寺台建坝十二丈。以民间洩水旧渠。入小清河者、为引河。一、于南岸金门闸建坝八十丈。以浑河故道接牤牛河者、为引河。一、于南岸郭家务建坝四十丈。即以旧河身为引河。四坝四引河。头绪虽纷。脉络交贯。合清隔浊。条理自明。纵遇异涨。或仍不免盈溢。而力分势杀。补救无难。其引河所挖之土。俱于两岸作拉沙坝。坝口之上、俱作石柱板桥。以便防汛人等、往来行走。并请于工竣后。饬令河员、分认工段。专其责成。汛过之后。查有淤垫处所。立即报勘。随时挑挖。毋致浅阻。倘有贻误。照疎防例议处。均应如所奏。交署河臣顾琮等。遵照办理。得旨。依议速行。  

○又议大学士鄂尔泰等奏、查南运河全纳漳流。今年汛水异涨。沧州青县。赖有减水坝。得以分消。惟静海地居下游。坍岸颓堤。所在皆是。县北之独流地方。尤为工程最险之处。下逮杨柳青一带。运淀通连。南岸残堤如缕。倘有疎失。且恐殃及天津。应请于独流东岸。建滚水坝。开引河一道。注之中塘洼。坝面宽二十丈。引河称是。挖河之土。距两岸各十丈。筑为坦坡。大堤及洼而止。坝脊高下。以沧州捷地坝为准。其坝口石柱板桥。以哨马营坝为式。此坝一成。则正流济运而外。余波异涨。悉滚而出之。不惟静海河道。全无羡溢之虞。即天津之三汊口。亦半减争流之势。应如所奏。交署河臣顾琮等、遵照办理。从之。  

○户部议覆、署陕西巡抚崔纪疏报、安塞、保安、安定、等三县。被雹成灾。动支仓谷赈济。并请照例分别缓徵。从之。  

○兵部等部议覆、广西巡抚杨超曾疏请、新改镇安协、所辖之归顺、奉议、二州。分为左营汛地。镇安府小镇安、分为右营汛地。镇安府城、应添拨外委一员。兵四十九名。奉议州、应添拨经制把总一员。兵十名。均应如所请。从之。  

○工部等部、议准江南河道总督高斌等疏称、江南砀山县、黄河南岸、毛城铺减水坝。为南工第一紧要关键。该督将毛城铺上游各工。会同河东总督白钟山、题请先行修筑。应如所请。交该督等、动支库项兴修。其徐州府属、王家山、请添设通判一员。并请将原设铜、萧砀黄河南岸河营守备。改为丰、萧砀、河营守备。与新设通判。协同修守。原设铜、丰、砀、黄河北岸河营守备。改为铜山河营守备。与徐属同知。协同修守。以专责成。均应如所请。从之。  

○庚辰。谕礼部、修理陵寝工程告竣。朕已降旨于十月初四日起程、亲往展谒。所有一切祭祀典礼。着敬谨详议具奏。  

○又谕。陵寝风水以内地方。原不修理道路。今年恭谒泰陵时。道路曾经修理。于例不合。嗣后风水以内地方。仍照旧例。道路不必修理。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今年陕西西安一带地方。收成歉薄。粮豆价贵。而草价更属高昂。将军标下兵丁、额领之银。不敷喂马之用。已降谕旨。将明春三个月草价、加增一倍赏给。并令督抚等、将本标牧马草价、应否酌添之处。妥议具奏。今思陕省驻城八旗三标、官兵马匹。所有米豆二项。俱领折支之价。自行采买。今年价值昂贵。兵丁购买。未免艰难。除从前已经支给者。无庸加增外。着将现有应折未支之米豆、照原定每石一两之价、加添银五钱。俾兵丁等、力量宽余。不致有添价采办之苦。此朕格外加恩。后不为例。  

○户部议覆、湖北巡抚杨永斌疏报、黄陂、黄冈、麻城、等三县。被水冲压田亩、一百三十五顷有奇。额徵银米。请于乾隆二年为始。永行豁除。从之。  

○工部等部会议、署湖广总督史贻直等条奏、洞庭湖舵杆洲石台工程、善后事宜。一、台之北面。宜增筑护堤。以缓水势。一、存剩帑银。宜交商生息。以资岁修。一、岁修石料。宜豫为贮备。一、每年岁修、宜委岳州府同知、就近经管。仍令岳常澧道稽查。一、舵杆洲等处。宜添设救生船只。均应如该督所请办理。从之。  

○辛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是日。諴亲王允秘、和亲王弘昼、邸第落成。上亲临阅视。  

○准噶尔部人达什、来降。赏给安插如例。  

○壬午。上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骑射技勇。赐一甲一名哈攀龙、二名张凌霞、三名冯哲、武进士及第。二甲、马瑞图等、十人。武进士出身。三甲、焦腾汉等、十五人。同武进士出身。  

○户部议覆、奉天将军博第疏报、小清河驿。被水冲塌民房。沙压站丁地亩。请加赈恤。并另行丈给兵丁荒甸。俾资久远耕作。从之。  

○是日起。上以孟冬享太庙。斋戒三日。  

○癸未。总理事务王大臣议、查勘水道之户部侍郎赵殿最等奏、查天津一带运河。河工乏员管辖。请于张家湾、添设漕运通判一员。专司疏浚。并添设把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以资差遣。又通州所属普济等闸。大兴县所属庆丰等闸。原设闸官二员。但司启闭。不能兼顾堤岸。请于通州所属、添设吏目一员。大兴县所属、添设主簿一员。专司河务。均应如所请。从之。  

○甲申。谕总理事务王大臣。从前云南布政使陈宏谋摺奏、广西借垦报捐一事。与金鉷所奏互异。朕已谕令督臣鄂弥达、抚臣杨超曾秉公查究。毋得偏徇。目今尚未覆奏。而陈宏谋又复具摺、哓哓渎陈。陈宏谋身为滇省藩司。此并非伊任内之事。其始初之奏。犹云据已知而直陈以备采择。既降旨与他人查议。则伊事已毕。惟有静候、无再言之理。乃伊不待督抚诸臣议覆。而又为是渎奏。竟俨然似以为不如伊所奏不止者。是诚何心。且伊为粤人。即所言尽是而从之。犹启乡绅挟制朝廷之渐。况未必尽实乎。殊属冒昧之至。着交部严加议处。以为将来之戒。  

○是月。署直隶河道总督顾琮、直隶总督李卫、议覆总理事务王大臣等奏、查牤牛河、旧由任村西南入大清河。每遇伏秋山涨。漫溢奔突。良、涿、固、霸、之间。累被其害。后于任村南、开挖新河。导入中亭河。但循用浑河故道。开渠仅三丈。深不过三尺。遇永定河溃。河不能容。民田遂被淹没。侍卫嵩福奏、将牤牛河开宽浚深。自属可行。第查中亭河、为牤牛河之下流。似宜并浚中亭河、以资宣洩。又查积潦之水。无路归河。原有开堤放入之例。而各堤两岸。更宜酌建斗门涵洞。以洩内水。清河堤外。地势既高。自应于内、外雨水交接之处。修建闸座。如嵩福所奏办理。仍请交臣等妥议具奏。臣等查牤牛河、本非恒流。春夏往往乾涸。所行浑河故道。地多沙砾易淤。纵一律挑深。不过年余。淤填如故。牤牛河、与永定河、仅隔一堤。前曾酌议引清刷浑。改入黄家河。不入中亭。此时未便遽议。俟大学士鄂尔泰、查永定河酌定规模之后。再行妥议具奏。至清河之身。宽不过十数丈。伏秋汛发。或遭漫溢。致民田积潦。须俟霜降后、淀水退落。方敢开放堤口疏消。若汛期之中。即内水高于外水。亦未敢开堤疏洩。恐汛水骤至。一发难收。不止有淹没民田之患也。况积潦无定。三里五里。即建一闸。筑一坝。既不胜其繁。且建闸一座。约费数千余金。水过淤垫均成弃物。不但糜费国帑。亦且于民无补。至所议酌建斗门涵洞。乃民间引河灌田之计。一片汪洋之水。岂能赖此宣洩。嗣后惟有一到汛发之际。即委员分路查勘。凡有堤外积水。淹没民田。会同该地方官、一俟水退。立即开堤疏消。务使民间早种二麦。不得一刻稍迟。致妨农业。奏入。得旨。知道了。止可如此办理者。  

○两江总督庆复、奏报砀山、兴化、二县。被水较重。已给赈一月。请各加赈四个月。又高淳、句容、金坛、溧阳、盐城、安东、萧县、铜山、等八县。被水稍重。请普赈三个月。又上元、江宁、江浦、溧水、阳湖、无锡、宜兴、荆溪、江阴、丹阳、泰州、高邮、宝应、丰县、海州、等一十五州县。被水稍轻。请普赈两个月。仓谷不足者。于就近州县拨给。其贫民年力强壮者。各令前赴河工就食。得旨。知道了。如此实心办理。庶灾黎得以稍苏矣。  

○又奏、提臣南天祥、以穷民无力营葬。动支余息银两。契买娄县民地二十六亩。作为义冢。其应完银三两八钱九分九厘。漕米四石四斗一升八合。均应奏请豁免。得旨。着照卿所议行。  

○安庆巡抚赵国麟奏查凤阳一府。民俗卑污。每岁收获之后。即挈妻孥游行四出。沿门觅食。习为固然。究厥根由。皆因耕织不勤之故。请严饬地方官时加劝课务令勤于耕织。衣食足、则廉耻生。并以游民出境之有无。为州县考课之功过。奏入。得旨。此事殊应缓缓为之。而不可遽绳以法制禁令者也。  

○闽浙总督衔、专管福建事务郝玉麟疏报、闽省之诏安、漳浦、海澄、被旱情形。请备平粜。得旨。应赈恤者。亟应赈恤。当如已饥已溺方可。  

○湖北布政使安图奏、查雍正十一年。议将垦荒银两。摊抵重丁一项案内。积有江陵、监利、二县民户、溢完银一千二百七十余两。原令领回。迄今数载。无人请领。未便久贮县库。应令该县买谷贮各乡社仓。听民借放。得旨。如此办理甚好。  

○又奏、荆州驻防官兵、应需俸饷米折、马匹料草等项银两。向由司库、按月委员解交荆州道库。由道发府。就近供支。查逐月解送。员役以及防护弁兵、跋涉之劳。均所不免。应请改为四季解送以示体恤。得旨。好。照所请行。  

○又奏、制器利用。原贵朴素浑坚。近来非竞尚新奇。即从事苟且。器不经久。徒耗民财。又如布帛绸缎。有关衣服之用。市肆货卖。大率粗薄。不及尺度。应请敕部通行查禁。得旨。此奏固是。但可姑缓之。  

○四川巡抚硕色、汇奏官员贤否。又另摺奏川省公用耗羡银两。例应分别题销咨销。查自雍正十二年后。均未具报。现经饬查。据该司册报到院。臣思附余钱粮。收支皆应报销。从前私留公用。或亦有不得已之情节。可否免究已往。嗣后臣俱咨奏。年底汇册报销。至公捐养廉四千余两。可否仍听公捐。容臣核销。毋庸报部。得旨。知道了。止可如此而已。官员贤否一摺、留览。  

○又奏、川省连岁薄收。粮价不甚平减。请当秋收甫毕时、于各府州县分贮银两内。酌动四五万两。令其或在本地。或赴邻境。买米存贮。以备来春设厂平粜。即将所粜之银。清还原项。得旨。如此办理、甚是。  

○署理广东巡抚王謩奏、粤东地广人稠。山多田少。仓储最为急务。现应买还仓谷。为数繁多。须于粤西产米之区。委员购买。但收买官谷若咨明该省。恐闻风昂价。不若责成干员。照商购买。较为妥便。又如湖南之衡州、湘潭等处。皆称产米之乡。亦经委员购买。至潮州一府。山路崎岖。挽运不易。惟与闽省之台湾、航海数日可至。彼处产谷甚多。拟将潮属应买之谷。委员赴台采买。谨将办理缘由。缮摺奏明。得旨。如此办理。具见留心地方。嘉悦览焉。  

○贵州总督张广泗、奏报安顺府、并所辖郎岱厅、暨普定、安平、二县界内村寨。于九月初六日、间被冰雹损伤田谷。现已委员查勘赈恤。并开仓平粜。目下足资接济。应筹明春赈粜之需。湖南地方。今岁丰熟。委员动帑前赴该省、采买米二三万石。转运至安顺府以资备用。得旨。知道了。买米湖南。即再倍此数、亦佳。在卿酌量耳。卷之五十三

猜你喜欢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十九·乾隆
  凡例·商辂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六十二·佚名
  续后汉书新注序·郝经
  序言·周作人
  楚世家第十·司马迁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司马迁
  卷十 成帝纪 第十·班固
  万象春传·张廷玉
  卷二·萨囊·彻辰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佚名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司马光
  第一节 玄宗政治·吕思勉
  正仇满论·章太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全闽诗话卷八·郑方坤

    ○明曹学佺明三百年诗凡屡变洪永诸家称极盛微嫌尚沿元习迨宣徳十子一变而为晚唐成化诸公再变而为宋弘正间三变而为盛唐嘉靖初八才子四变而为初唐皇甫兄弟五变而为中唐至七才子已六变矣乆之公安七变而为杨陆所趋卑下竟

  • 卷46 ·佚名

    陈造 题陈主管小壶天三首 棋枰外世故,喧静信奇偏。 俗网恢三面,冰壶令一天。 时供诗友课,未断宰官缘。 付我红尘去,如君自半仙。 陈造 题陈主管小壶天三首 未放歌云散,先看醉帽偏。 周郎自

  • 卷八十六·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八十六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十三 江淹【二】 襍体三十首【并序】 夫楚謡汉风既非一骨魏制晋造固亦二体譬犹蓝朱成彩襍错之变无穷宫角为音靡曼之态不极故蛾眉讵同貌而俱动於魄芳草寜共气

  • 卷三百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七刘禹锡春有情篇为问游春侣春情何处寻花含欲语意草有鬬生心雨频催发色云轻不作隂纵令无月夜芳兴暗中深七夕二首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一作地】为车机罢犹安石桥成

  • 卷八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十四陈子昂度荆门望楚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晩次乐乡县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

  • 卷五十八·黄以周

      钦宗   △靖康元年(丙午,一一二六)   1、闰十一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壬辰朔。) 甲午,金人陷怀州,(案:“甲午”,原本误作“甲子”,是月壬辰朔,不应有甲子日。《十朝纲要》、《东都事略》、《宋史·本纪》、徐乾学

  • 卷三十七·佚名

    九月十四日(戊寅),李侍尧奏言:诸罗被围日久,前接将军常青来札,知又遣副将贵林、蔡攀龙,参赞孙全谋等,带兵一千六百名,前往应援。嗣于二十四、五等日,接台湾各官禀报,因八月以来暴风频作,各兵由水路沿海往盐水港,去而复回,兼有失风耗

  • 第一四四移光绪十四年四月四日一一三二三—一·佚名

    北路右营副总府翁,移送站兵吴瑞启遗失公文事件,移请新竹县提究移文 钤记 北路右营钤记(印文不清)光绪十四年四月日到特授福建台湾北路右营副总府翁为移送讯办事。本年四月初四日,据城汛把总郑飞熊禀称

  • 七○三 谕孙士毅着赏给翰林院编修并进呈书籍与纪昀等一同列名·佚名

    七○三 谕孙士毅着赏给翰林院编修并进呈书籍与纪昀等一同列名乾隆四十五年七月初一日乾隆四十五年七月初一日奉旨:孙士毅着加恩赏给翰林院编修。所有四库全书处进呈书籍,着与纪昀、陆锡熊、陆费墀等一同列名。钦此。(军

  • 卷十三·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十三康熙三十二年二月丙子命迁扎萨克图汗之妻扎尔穆与其子完聚扎萨克图汗之妻扎尔穆疏言闻圣上封【臣】妾之幼子爲亲王不胜懽忭【臣】妾等爲西海之厄鲁特所掠欲归皇上既无骑

  • 三 新台门·周作人

    《鲁迅的家世》的第一节说,覆盆桥周家分作三房,叫作致房中房及和房,中房的大部分移住在过桥台门,致房的大部分移住在新台门,还有一部分留在老屋里。这话是说得很对的,但末了一句稍欠明了,或者可以改为和房以及致房中房的小部

  • 梁丘据言晏子食肉不足景公割地将封晏子辞第十七·晏婴

    晏子相齐,三年,政平民说。梁丘据见晏子中食,而肉不足,以告景公。旦日,割地将封晏子,晏子辞不受,曰:“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贪而不恨者,婴是也。所以贫而不恨者,以善为师也。今封,易婴子师,师已轻,封已重矣,请辞。”

  • 卷六·王应麟

    序 大庭 《帝王世纪》:神农氏营曲阜,故《春秋》称鲁大庭氏之库。《水经注》:鲁县,即曲阜之地,少昊之墟,有大庭氏之库。刘公干《鲁都赋》曰:戢武器于有炎之库。兖州,今袭庆府仙源县。 虞 《括地志》:故虞城在陕州河北县今平陆县

  • 答曾若兰问(三则)·太虚

    问一:本人对善人存好感,对恶人不能有好感,仅容忍而已,但内心极苦痛,如何能无此种分别心?答一:人生本有喜怒爱恶,惟对于善恶分别清楚,善其善者,恶其恶者,是世间做人之道德,即是非之心也。若自出世法言之,则此仍不能离人我憎爱之分别

  • 金刚般若经赞述卷下·窥基

    大乘窥基撰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述曰。此第二佛答。初标次释。此初也。世亲意云。惊谓惊恐。谓有众生恐此经典非正道行故。怖者谓怖惧。依般若修学不能断

  • 卷第三十·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三十目录 大鉴下第十六世 · 雪窦明禅师法嗣一人 ·耆山宁禅师(见录) 净慈昌禅师法嗣三人 ·五云悟禅师(见录) ·智者可升禅师 ·万寿正受首座(已上二人无录) 灵隐光禅师

  • 文昌孝经·佚名

    《文昌孝经》是道家从自身的自然宇宙观出发,指出人的自然生命承载体的可贵,父母生育子女受尽辛苦,养育子女耗尽心血,子女应该体恤、孝敬父母,并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还可以获得上天赐福科举成功,乃至证果得道

  • 后官场现形记·许忧民

    章回小说。近代许伏民著,署“白眼”。八回。小说继《官场现形记》后再次揭露官场之黑暗。是书效吴趼人《官场现形记》笔法,揭露晚清社会政治腐败现象。如科考作弊,贿赂考官即可中举,而嘲笑那些“悬梁”,“刺骨”的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