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峤传
阳峤,河南洛阳人,祖上从北平县迁居到此,为北齐右仆射阳休之的玄孙。仪凤年间(676~679)应八科举考试中试,授官将陵县尉,后任詹事司直。长安年间(701~704),桓彦范为左御史中丞,袁恕己为右御史中丞,争相引荐阳峤,请求任用他为御史。内史杨再思一向与阳峤友善,知道阳峤不乐意担任捕捉处罚人的职务,对桓彦范等人说:“听说阳峤不愿意担任这个职务,怎么办?”彦范说:“做官要选择人才,岂能容人情愿与否。惟独不情愿的,尤其要让他当,以便推动难以进用的风气,而阻遏急于求进的道路。”杨再思同意了他的看法,阳峤被提升为右台侍御史。景龙末年(710),转任国子司业。阳峤恭谨好学,有儒者的风度。他又勤于为政之道,循循善诱,他在学司时,当时人都认为他的才能胜任其职。奏请修建了先圣庙及讲堂,随后在前庭建立一石碑,以记载崇儒的事。
睿宗即位时,授官尚书右丞。当时分建都督府以统领外台官员,精心选择清廉贤能的官吏任职。阳峤被授予泾州都督府都督之职,不久停职未赴任。又历任魏州刺史,充任兖州都督、荆州长史,为本道按察使,所到之处以廉洁闻名。魏州人到皇帝殿庭上割耳以示诚意,请求阳峤再到他们州郡任职,于是又被授官魏州刺史。后入京任国子祭酒,积功封爵北平伯。举荐尹知章、范行恭、赵玄默等人为学官,都堪称名儒。当时一些学生学习渐有懈怠,阳峤负责考核经书学业,稍加鞭打,学生们怨恨他,毁谤哄闹起来,便一道在街上趁夜色把他殴打了一顿。皇上听说后命令有关官吏杖杀那些无理取闹的学生,也就平息了事端。
阳峤一向友爱兄弟,抚养年幼失父的侄子就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他常对人说:“我虽然登上了地方长官的地位,而心与从前当尉官时没有什么不同。”了解他的人很是称赞感叹,不久他因年老而辞官,于家中去世,谥号为敬。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张廷玉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五·杨仲良 卷十七·朱熹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二十五·佚名 儒林宗派卷十五·万斯同 别集下卷五·宋名臣言行录 世家卷第十七 高丽史十七·郑麟趾 第九章 接受改造 十 考验·溥仪 一三 看佛经·许寿裳 罗衣轻传·脱脱 ●附录二·吴子光 第六章 清代的武功·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