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一十八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尚书事务加五级又加二级臣蒋廷锡总裁官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臣朱轼等奉敕修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十二月。壬辰朔。升通政使苏赫、为刑部右侍郎

  ○赠故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太子太保、荫一子入监读书

  ○升正黄旗护军统领沙纳哈、为蒙古都统。奉天副都统佟宝、为正黄旗护军统领。杭州副都统石文炳、为正白旗汉军都统。

  ○升翰林院侍讲学士徐乾学、为詹事府詹事

  ○予故湖广总督董卫国、祭葬如例

  ○升护军参领阿尔法、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癸巳。以镶黄旗满洲副都统苏尔达、为护军统领

  ○甲午。户部议覆福建巡抚金鋐疏言、康熙二十年绿旗官兵俸饷不敷银四万五千六百两、请行拨补具题。应如所请。但册内有海澄公黄芳世、多支司库银二千三百六十两。相应着伊家属赔完。得上□日、黄芳世效力行间、且又身故。所用钱粮、着免其追赔。余依议

  ○予故致仕礼部尚书帅颜保、祭葬如例

  ○丙申。上御太和门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次厄鲁特进贡使臣等行礼

  ○升江宁副都统胡图、为杭州将军

  ○鄂尔多斯多罗贝勒古木布拉锡故。遣官致祭

  ○丁酉。一等伯长生故。无应袭之人。以其族弟田保、袭爵

  ○戊戌。以礼部右侍郎董讷、为经筵讲官

  ○上谕大学士等、漕运总督卲甘、人平常、着革职。查有无世职、酌量给与应得之官、随旗行走

  ○升詹事府詹事傅腊塔、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己亥。山西道御史张集疏言、学道一官、为国家文教所系。应令九卿会同保举、择其清廉素着、夙有文望者、列名上请、恭候简用。毋得但循资俸掣签。庶衡文者得其人、而海内仰右文之化矣。得上□日、学政关系文教、造就人才。直隶各省督学各官、必品行素优、才学兼长者、方能称职。应不拘定例、将内外各衙门、由进士出身官员、作何选择补授。着九卿詹事科道、会同确议具奏。

  ○予故二等阿思哈尼哈番额色、祭葬如例

  ○庚子。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以翰林院侍讲王顼龄、提督顺天等处学政

  ○赐江南安徽按察使于成龙之父、原任阿达哈哈番于得水、貂裘披领。谕之曰、尔子于成龙、居官清廉、惟尔教子有方、特加赏赉。尔其勖勉尔子、殚心竭力、始终如一、朕不难频加显擢、苟末路不终、辜负国恩、定行惩治、亦尔家门之玷也。又召八旗汉军都统、副都统侍郎等官、谕曰、国家自祖宗定鼎以来、委任汉军官员、与满洲一体。其中颇有宣猷效力者、如孟乔芳、张存仁辈、朝廷亦得其用、比年汉军居官者、大不如初。每赴外任、多□□隹冏□傔从、汰侈糜费、惟务黩货累民、恣肆放逸、未能谨守法度、如张长庚贾汉复、白色纯等、不可胜举。屡加申饬、尚多因循、未见改辙。兹者巡行江南、见文武各官、及军民人等、众口一辞、称江宁知府于成龙、清廉爱民。朕心喜悦、已面加奖励、超迁为安徽按察使。又特召于成龙父赏赐、以示褒美廉吏至意。凡尔八旗汉军人等、自今以后、悉宜洗心涤虑、痛除旧习。或子弟官守在外、宜各贻书训勉。果有洁己爱民、如于成龙者、朕立行擢用。如犹怙非不悛、国有常法、不能为此辈贷也。

  ○授和硕康亲王杰书之女为郡主。壻穆赫遴、为和硕额驸

  ○升河道总督标下中军副将林宗、为山东登州总兵官

  ○九卿等议覆、尚书伊桑阿等、勘阅海口一疏、请敕下河臣、亲往车路串场等河、并白驹、丁溪、草堰等口、逐一确勘、作何挑浚深阔、使高邮等州县、减水坝一带、运河水口、引流入海。其所用钱粮细数、题估到日、工部确议具覆。若兴工之时、见任官员不足、应听该督题请委用。庶协力分办、底绩可期。得上□日、靳辅见在督理黄河堤岸、又令兼海口、必致两误。且黄河海口、系在两处、应另差官督理。着再确议具奏

  ○阿齐图格隆等、以达赖喇嘛奏疏复命、疏言喀尔喀左右翼议好之事、曾遣扎尔布奈往盟。始则右翼不从、继则左翼不服、是以未能协和。但皇上安集流离、使之和好、诚善事也。今仰遵圣上□日、复遣参巴陈布胡土克图、令于十二月到喀尔啶国定议。谨遣拉木扎巴罗卜臧诺尔卜等、赍奏以闻。

  ○辛丑。浙江道御史梅鋗、条奏科场事宜。上谕大学士等曰、疏中所言、发榜太速、似属有理。凡人精神有限。卷牍浩繁、岂能一一遍阅。竟有试卷未经考官点阅者、倘致实学沦弃、岂不可惜。况弊之有无、亦不在发榜迟速。宜令宽展日期、细加校阅、以无虚国家求才至意。着照所奏行

  ○壬寅。以右春坊右庶子储振、翰林院侍读韩菼、侍讲李振裕、右春坊右赞善王掞、翰林院编修励杜讷、为日讲起居注官。

  ○癸卯。议政王大臣等会议、黑龙江地方将士、应遣大臣一员统辖。又彼处田地、应遣户部大臣一员监督耕种。上曰、军机关系紧要。非熟练戎行者不可。公瓦山、素谙行师。以之遣往、必能胜任。护军统领佟宝、佛可托、皆堪效力之人。可令公瓦山、为首统辖。佟宝、佛可托、为参赞遣往。其监督耕种、着侍郎萨海去。

  ○召都察院满汉堂官、暨五城御史等。谕曰、京畿重地、理宜肃清。近闻盗窃公行、居民不得安静。且盗贼各有窝主。马匹器械、昼则藏匿其家。夜则出而为盗。大约多在坟圈荒僻之处、为其窟穴。即如向所拏获开人窰、诱卖人口、必有藏匿处所。盗无窝主、何以能行。其令五城严缉。务在必获正法、则盗源自绝矣。

  ○甲辰。升京口协领董元卿、为杭州副都统

  ○先是、侍郎苏拜等疏言、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明裔朱桓等、俱令赴京。其武职一千六百有奇、文职四百有奇。或愿回籍、或愿受职、应听部察例议叙。兵四万余人、愿入伍归农、各听其便。上命郑克塽家口亲族、及刘国轩、冯锡范、本身家口、俱令遣发来京。其伪官、并明裔朱桓等、俱于附近各省、安插垦荒。余如议。至是、郑克塽等至京。上念其纳土归诚。授郑克塽公衔、刘国轩、冯锡范、伯衔、俱隶上三旗、仍令该部拨给房屋田地。

  ○乙巳。礼部尚书介山、以病乞休。允之

  ○调户部尚书杭艾、为礼部尚书。以左都御史科尔坤、为户部尚书

  ○升翰林院侍读学士朱马泰、为詹事府詹事

  ○谕兵部、征剿罗刹、所需藤牌官兵、应分遣司员、至山东、河南、山西三省、于安插垦荒福建投诚官兵内、选择五百人。令地方大臣、给银赡其妻子、兼为整装遣行。又传令八旗汉军、察明福建等处投诚官兵内、善用藤牌、及滚被、片刀者、勿论主仆开列名数、并器具送部。其在天津郑克塽、冯锡范诸处、亦遣人察取前项人员器具。闻福建有双层坚好藤牌、移文提督施琅、选取四百、并所用片刀、速送至京。

  ○升护军参领博定、为奉天副都统

  ○旌表湖广节妇荆门州胡之明妻邱氏、给银建坊如例

  ○丙午。上御太和门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刑部议覆、刑科给事中杨尔淑疏言、直隶各省军流人犯、请照流徙尚阳堡、宁古塔例、严寒盛暑之时、宜停发遣。应不准行。得上□日、军流人犯、甫离刑狱、一线仅存、盛暑尚可、严寒发去、恐致有死亡之患、朕心不忍。嗣后着过严寒之时、发遣。

  ○免江南宿迁县、本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以工部右侍郎徐旭龄、为漕运总督

  ○丁未。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谕吏部、庶吉士吴一蜚等、教习已久、今加考试、应分别授职。除蔡升元、吴涵、彭宁求、已经授职外。满书庶吉士、吴一蜚、李孚青、路元升、王喆生、史夔、张廷枢、尤珍、刘果实、潘麒生、鲁德升、王思轼、李复泌、许嗣隆、汉书庶吉士、孙岳颁、王九龄、吴晟、金德嘉、周金然、吴苑、许汝霖、周蒲璧、俱着授为翰林院编修、检讨。顾镡、刘国黻、王绅、阮尔询、陆祖修、余泰来、俱着以科道用。曾炳、姚文光、方伸、武维宁、袁拱、黄轩、史陆舆、俱着以部属用。

  ○吏部等衙门遵上□日会议、学政关系文教、造就人才。嗣后停其论俸补授。顺天学政缺、应将侍读、侍讲、谕德、洗马、概行开列、恭请简用。江南、浙江学道缺、停其补用郎中道府。应将侍读、侍讲、谕德、洗马、中允、赞善、亦概行开列、恭请简用。其余各省学道缺、将应升进士出身之五部郎中、及参议道、知府等官、选择开列、恭请简用。从之

  ○议政王大臣等、遵上□日会议、京师系紧要之地、应将盗贼严行查拏。以靖地方。嗣后巡捕三营兵丁、并番役、司坊官、与营官一同管辖、严缉盗贼。其村庄看坟屋内、藏匿无藉之人、为盗者、亦令巡捕司坊官员、不时严行查拏。从之

  ○戊申。以右春坊右中允徐元梦、为日讲起居注官

  ○九卿等遵上□日议奏、海口及下河事务、应差官专任。安徽按察使于成龙、才守堪委、请给发关防敕书、差往经理。但黄河海口、虽在两处、必彼此协同、方能有济。总河靳辅、治河年久、水势地形、其所熟悉。应将一切事宜、均申详靳辅具题。若工告成、该部将靳辅、一并议叙。如无成效、将靳辅一并议处。其余俱照前议。从之

  ○己酉。贵州威宁总兵官王潮海、陛见。上谕曰、威宁乃猓蛮杂处之地、性多骄悍。今海内昇平、边陲无事。尔在任宜加意抚恤、务使敉宁、以副朕意

  ○升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达哈他、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免江西分宜等十五县、并袁州安福二卫所、康熙二十二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湖广永顺宣慰使彭肇相、病故、无应袭之人、以其叔祖彭廷椿袭职

  ○庚戌。以翰林院侍讲李振裕、提督江南学政。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王掞、提督浙江学政。湖广驿盐道宫梦仁、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提调学政。江南镇江府知府高龙光、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提调学政。广东粮道蒋伊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提调学政。礼部郎中何棅为江西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礼部郎中赵随、为福建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工部郎中裴宪度、为广东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广西柳州府知府江皋、为四川按察使司副使、提调学政。户部郎中毛漪秀、为云南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

  ○授多罗平郡王诺尔都之妹为县主、壻那穆素、为多罗额驸

  ○予故詹事府詹事加礼部侍郎沈荃、祭葬、谥文恪

  ○予故正白旗满洲都统赖塔、祭葬、加祭二次、谥襄毅

  ○工部遵上□日议奏、黄河、运河、堤岸冲决、河流迁徙者、照旧例处分。止于漫决、河流不移者、若在限年之内、令经修官赔修。如过年限、令防守官赔修。永为定例。从之

  ○旌表满洲烈妇、正白旗浑达妻葛氏、镶红旗康武妻张氏、夫亡自尽。各给银建坊如例

  ○辛亥。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丙辰。上以岁除、亲祭孝陵。是日启行。驻跸蓟州

  ○丁巳。上率扈从诸王、及内大臣。部院大臣、侍卫等、诣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毕。又率王大臣等、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上驻跸汤泉。赐守陵官兵、及上三旗护军、牛羊。

  ○戊午。上率诸王、内大臣、部院大臣、侍卫等、诣孝陵。大祭隆恩殿。又遣安亲王世子马尔浑、祭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是日。上回銮。驻跸邦均

  ○己未。岁暮。祫祭太庙。遣礼部尚书杭艾行礼

  ○遣官祭太岁之神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上回宫。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庚申。赐朝正外藩、科尔沁、乌朱穆秦、翁牛特、苏尼特、扎鲁特、土默特、喀尔喀、四子部落、郭尔罗斯、蒿齐忒、敖汉、阿坝垓、喀喇沁、鄂尔多斯、杜尔伯特、奈曼、阿霸哈纳、吴喇忒、克西克腾、阿禄科尔沁、扎赖特、归化城、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塔布囊、及内大臣、大学士、上三旗都统、副都统、尚书、侍郎、学士、侍卫等宴。

  ○旌表八旗节妇、满洲瓦尔达妻喀氏等三十七人、蒙古恩克妻萨氏等五人、汉军高如岱妻王氏等六人、各给银建坊如例

  ○是□山戊示□、人丁户口、二千三十四万六百五十五。田、地、山、荡、畦地、五百八十九万一千六百二十三项三十七亩有奇。徵银、二千七百二十一万六百四十三两有奇。米、豆、麦、六百九十一万二千二百一十三石四斗有奇。草、二百二十九万八千一百六十三束。茶、十五万九千三百一十五引。行盐、四百三十五万六千一百五十引。徵课银、二百七十六万一千三百八两有奇。铸钱、二万九千四百八十五万一千四百八十有奇。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司马迁
  务农第三十·吴兢
  东都事略卷四十八·王称
  ●卷五·黎庶昌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佚名
  尚史卷三十二·李锴
  ●江南闻见录·佚名
  第二八三提讯名单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三日一一七○三--七·佚名
  卷八十四 列女传第七十四·范晔
  韦述传·欧阳修
  卷五十七·杨士奇
  卷之七十一  蓬軒類記四(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食货三○·徐松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缵·唐圭璋

      缵字继翁,严陵人,居钱塘。宁宗杨后兄次山之孙。号守斋,又号紫霞翁。好古博雅,善琴,有紫霞洞谱。时作墨竹。   八六子   牡丹次白云韵   怨残红。夜来无赖,雨催春去匆匆。但暗水新流芳恨,蝶凄蜂惨,千林嫩绿迷空。  

  • 第三十回 刘国丈全家下狱·陈端生

    第三十回刘国丈全家下狱诗曰:人莫知其子之恶,害人党恶用奸谋。恢恢天网疏难漏,空戴南冠学楚囚。话说金銮殿上封功已毕,忠孝王奏道:僧善保刘奎璧等尚在军营,要求裁夺。元天子即下一道圣旨,将刘奎璧囚一监中,与其父刘侯同狱。

  • 卷68 ·佚名

    邓肃 题天庆观 真人蹑身凌紫霞,下悯濁世长咨嗟。 崇楼杰阁耀金碧,开阐至道非雄夸。 仙茅连山可度世,守此规规如井蛙。 灵云一笑万事毕,到今福地空桃花。 邓肃 题显亲庵谨次严韵 寒芦败苇秋风

  • 卷二百八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五十 张易 送许鲁斋归山 语相累累入省闱先生何事独西归心随道隐贫非病老得身闲古亦稀行色一杯燕市酒春风二月楚山薇到家已及蚕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听春新咏》·张次溪

    (清)留春阁小史 辑録●目录《听春新咏》序《听春新咏》弁言《听春新咏》缘起《听春新咏》题词《听春新咏》例言听春新咏 徽部目録附録:听春新咏徽部 小庆龄赠赵仿云东飞伯劳西飞燕歌 桂宝赠郝秋卿庚午春日,偕张留山、

  • 第三八四分单同治七年三月十二日一二二一○--一·佚名

    淡水分府严,饬对保头役二人前往一皂一快交界处,接运解到硝磺署淡水分府严单仰对保头役朱忠、蔡照,立吊车户足数,前往一皂、一快交界处所,接运解到硝磺六十八担,沿途小心,车运过保,交接着落。仍取乡保长接

  • 一四六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委员解送书籍并汇叙目录呈明折·佚名

    一四六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委员解送书籍并汇叙目录呈明折乾隆三十九年二月二十日臣勒尔谨、毕沅、杨嗣曾跪奏,为恭进书籍事。窃臣等钦奉谕旨,会同购访遗书,于上年十二月内,将设法办理章程及现在购获书目开单会奏。奉朱批

  • 第二节 唐初武功(一)·吕思勉

    唐初大敌,自为突厥。其在突厥之北,而占地甚广者,则为铁勒。《旧书》述其部名云:薛延陀,《新书》云:先与薛种杂居,后灭延陀部有之,号薛延陀。初叛西突厥之野咥可汗保燕末山。其后回纥等在郁督军山者东附始毕,而延陀乙失钵在金山

  • 元年·佚名

    (壬申)元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秋七月7月17日○十七日丙申,太祖卽位于壽昌宮。先是,是月十二日辛卯,恭讓將幸太祖第,置酒與之同盟,儀仗已列。侍中裵克廉等白王大妃曰:「今王昏暗,君道已失,人心已去,不可爲社稷生靈主,請廢之。」遂

  • 思辨録辑要卷三十一·陆世仪

    诸儒类[明儒]洪武初多明理之儒皆宋元之遗也宋景濓刘文成陶姑孰皆分儒之一脉者也然而文成为优矣景濓多可少否有体而无用学问亦杂姑孰则长者而已文成有体有用天姿明彻卓然不惑于二氏天说二篇直窥见理气源头几几乎入宋人

  • 於陵子·陈仲子

    於陵子畏人。东田大夫曰:&ldquo;仲尼亦有言:羽毛弗可与同群。今子畏我冠带,将畴其伦?请殿其故。&rdquo;於陵子永息撝沫,辟牖而言曰:&ldquo;嘻乎!夫噬螫蛰于宾俎,血肉胎于晏笑。凌柣而吴越,趾趾者,晓且夜也。而沈世者,昧欲反之,顾

  • 开元释教录卷第八·智升

    总括群经录上之八  大唐李氏都长安。自高祖神尧皇帝武德元年岁次戊寅。至开元神武皇帝开元十八年庚午之岁。兼天后代凡经一百一十三载。传译缁素已有三十七人。所出经律论及传录等。总三百一部二千一百七十卷(于中

  • 正一法文法箓部仪·佚名

    《正一法文法箓部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原系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内载四种盟仪。即《黄素三盟登坛仪》、《太一黄素三盟仪》、《太一登坛黄素三盟逆剌付授仪》、《

  • 儒林宗派·万斯同

    十六卷。清万斯同撰。本书记孔子以下迄于明末儒家各派授受源流,各以时代为序,其上无师承后无弟子者,则列入附录。所列仅及人名、字号、师承与弟子,间有籍贯,而无事迹。自朱熹《伊洛渊源录》出后,《宋史》遂以道学儒林分为两

  • 百喻经·僧伽斯那

    全名《百句譬喻经》,《百喻经》为其简称。编撰者是古印度僧伽斯那,他从《修多罗藏》等12部经中辑抄出近百个寓言譬喻故事,藉以宣扬大乘教义,如因果报应、八正道、布施持戒等。译者那毗地,中印度人,是僧伽斯那的弟子。他在南

  • 大云请雨经·佚名

    本名大云经请雨品第四十六,一卷,宇文周阇那耶舍译。请雨经四译之一。

  • 法华义疏·吉藏

    凡十二卷。隋代吉藏着。又作法华经义疏、法华经疏、妙法莲华经义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系吉藏以三论宗之立场注释法华经。吉藏为三论宗之集大成者,亦常讲大智度论、法华经,且引用多数经律论疏加以注释。全书初

  • 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佚名

    一卷,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与《十二佛名神咒较量功德除障灭罪经》同。而文稍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