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七

嘉靖三十三年十二月丁卯朔陕西阶州地震

○升总督陕西三边兵部左侍郎贾应春为右都御史兼右侍郎宁夏总兵姜应熊为都督同知巡抚王梦弼为右副都御史仍各赏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佥事潘玙等副总兵孙朝等俱升一级初套虏数万人屯宁夏山后先遣精骑五百余出掠红井应熊等戒将士固守红井以缀虏师而密遣兵绕出虏后薄其营虏大惊乱我兵斩首一百四十级夺马一百余匹至是巡按御史吉澄上首功状兵部请录诸臣功因言副总兵崔麒前逮问未决亦宜宥免得旨麒仍候问明奏处余如议

○戊辰秦宁朵颜福余三卫夷人都督只儿挨等差头目升合儿等及都指挥主兰台等各来朝贡马宴赉如例

○崇信伯费炜卒赐祭葬如例

○升江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傅颐为陕西按察使

○录三年内厂卫缉访及镇抚司理刑功荫司礼监太监黄锦弟侄一人及掌锦衣卫事左都督陆炳一子俱为百户右都督朱希孝一子为所镇抚升锦衣卫署指挥佥事掌镇抚司事万文明为指挥同知千户李隆为署指挥佥事旗校等各升一级

○庚午 慈孝献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东宁伯焦栋祭 显陵

○四川播州宣慰使杨烈差长官都春等来朝贡马给赏如例

○荫礼部左侍郎吴山子一惺顺天巡抚兵部右侍郎吴嘉会子蒙俱为国子生以三年考满也

○令浙江按察司副使陈宗夔陕西左布政使孔天胤右布政使何其高闲住各坐贪污为巡按御史孙慎吉登所紏也

○荫故提督两广兵部右侍郎应槚孙崇元为国子生

○户部覆刑部右侍郎陈儒言委官勘实大同屯地定为上中下分数上等起徵本色中等折色七钱下等三钱山西河南民运银量地之远近险易以定本色折色之例兵马按伏防御出百里之外过五日者许支行粮临阵对敌遭罹锋刃者虽在五日百里内亦准支给其副总兵马登驻营近地冒支行粮游击高尚古折支军饷多所乾没宜论治如律诏俱依拟尚古夺俸半年登下所司逮至京问

○辛未升南京太仆寺卿高耀为顺天府府尹

○广西道御史黄国用言 皇上近因霖雨为灾议兴 陵京诸处工役事非得已但京师比当水旱疾疫之后民力困竭物价腾踊商人畏买办之艰车户病载运之苦往往毁家鬻具以逃闾并萧然可为太息且各工计费不下数百万而工部贮库之银不及三分之一上下公私困匮至此若将各工并举恐民愈不堪工亦难以就绪不若酌量缓急姑择其一二要重者并力兴工余俟丰年以次及之庶国计民生两无所妨御史阴秉晹徐绅亦以为言得旨各工先尽见在物料修理 山陵桥路余如议渐举

○壬申以冬深无雪遣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溶等祭祷各宫庙是日礼部类奏灾异 上报曰灾异屡见仁爱下垂朕敢不仰承 天意尔内外臣工未宜一以归上须分理有责若能同寅恤民和衷乃职岂无感动即今祷雪之日为始各青衣辨事九日思省以诚勿但白已

○癸酉永康候徐源卒赐祭葬如例

○升南赣巡抚右副都御史谈恺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

○甲戌罢百官腊宴

○诏遣原募山东御倭兵还自采淘港之败东兵遂不振会主将李逢时等被逮皆郁思归稍自引去总督张经请下有司追捕兵部言此辈俱系北土乌合之兵驱之苏松水泽之地固非其宜今不如悉放遣之诏可

○命调永顺宣慰司彭明辅保靖宣慰司彭荩臣各帅所部土兵三千人前赴苏松剿贼先是总督张经议调广西狼兵及湖广民兵尚未至而苏松自十月后新倭继至者又万余人经至是告急因复以调兵请许之

○乙亥以苏州被倭暂令浒野钞关收折色一年

○兵部覆巡按直隶御史徐绅三议一议简兵谓迩者京营兵既冗而又增募至四万人中间多老弱冒替者宜精简而时练之厚以衣粮俟秋防有警量遣征戍一议备倭谓倭贼尝以设伏取胜不系兵众寡今苏松常三郡民兵军余及诸路所调募者殆四五万众而兵多无制何以克敌请自今严行守臣简练本处壮快沙民使之人自为战因汰去客兵之无用者其供亿诸费或以应天徽宁池太庐州安庆滁和广德等府州所属民壮弓兵于十分之内其六存留守御其四暂免应役每名输工食银七两二钱给军或以南京兵部积贮船料银暂借二十万两俟事宁渐次补偿一议修边谓比岁霪雨为灾各边塞垣倾圮亟宜修葺而司计告匮请以山东河南两班民兵汰去一班但留三千壮者入卫其余每名徵其原派工食银三十六两输以修边仍将徐邳入卫民兵一体折徵暂行二年得旨允行南兵部银准借十万两各处民壮弓兵今提编三十五年折银如绅原拟之数其余均徭不分银力二差俱纳银一两送各军门充饷

○湖广四川守臣诱擒龙潭安抚司叛夷黄俊及其党李仲实等俊子中诣军门降施州平初俊据支罗洞寨贪暴不法以睚眦杀人坐告系狱会白草番反中因为父请贳罪立功及自求为副安抚黄軏后指挥杜过入其贿为言于军门许之俊出益骄乃与中及群盗李仲实等逆命横行四川奉节云阳万县间官军捕之反为所败至是副使熊逵参议万文朝佥事陈其乐等计擒俊与仲实等俊死狱中中惧肉袒诣同知田助降执俊余党谭景雷等自赎抚按官以闻 上从部议俊追戮枭示仲实等论斩中免死谪戍过等俱下御史问逵等各赏银十五两一表里助与府县官各赏银十两

○丁丑夜月犯毕宿

○戊寅京城内外盗起兵部以闻 上曰京师多盗巡捕官不加意缉捕每私以军马倩人骑坐玩法罔戒其令巡视科道协管主事参将等官严核之

○录三十二年延绥等镇捣巢获功阵亡被伤官军杨正等九百二十七人及浮图峪石门村等处获功死事官军张文学等八百七人各升赏有差

○诏原任贵州总兵沈希仪松潘副总兵何卿亟帅家丁赴苏松军门侯用

○己卯巡按御史黄季瑞勘上三十二年山西失事守臣功罪 上从部议下老营堡守备高尚古及太原参将杜承勋等六十五员于御史问千户郭承恩等十七员准赎升赏有功指挥王世忠等八员及优恤死事者俱如例

○居庸关把总杨淳获奸细猾尚守备太监贾堪以闻诏斩尚升淳堪各一级

○庚辰升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吴岳为湖广按察使

○升太仆寺少卿黄懋官为本寺卿

○荫授故大学士张孚敬子逊肤为中书舍人

○辛巳 贞惠安和景皇后忌辰遣都督佥事王朝用祭 陵寝

○河南右布政使陶钦夔以疾求去上不候命即归抚按官劾其擅离官守因及在任不法状诏革职闲住

○改浙江分巡领兵佥事罗拱辰为宁绍台三府兵备专住绍兴从巡按御史赵炳然奏也

○兵部覆上总督张经条陈一查复备倭旧政言国初备倭之法久废不修其最急者在勾补逃军乞即于见在数内选取趫健余丁习水战者各令收伍食粮一总会水战兵船言倭寇入扰其船必由海洋其来必由浙东请合浙之东西江之南北各把总兵船为一体每总以其半为游兵半为守兵倘贼入本总则并力截杀入他总则守兵回守信地而令游兵追捕与他总互相策应其浙江之视苏松江南之视江北亦如之有自分彼此纵贼深入者查所从来治罪一编立本地主兵言诸路调兵劳费不赀而吴浙间耆民沙民盐徒矿徒类皆可用请于各府所属州县二百里以上者编兵三百名二百里以下二百名或均徭编派或各里朋出每兵一名定银十二两如自有丁壮乡民准其应役否则徵银募兵一议设海防职守言吴淞江口及黄浦一带皆通海要路兵船既设统领无人请于苏松各增设海防同知一员而以水利通判并入巡盐其青村所福山港亦各增设把总一员守之一议置游兵防护言比岁倭贼焚烧粮船数多乞动支南京户部募兵银两遣官于徐邳间召募骁勇一千五百人付将官周于德领之俾其沿河哨护一筑立冲要城堡言瓜州京口乃留都屏障宜于对峙之处创建城郭修置水关俾运道悉由中行及浙之北关松之蒲泉亦各筑二堡屯兵戍守其经费下守臣酌议一申明赏罚条格言我兵御敌有陆战水战生擒夺回之异贼兵临我有夥贼零贼从贼首恶之殊宜各分别行赏统领官亦各照部下功罪以为赏罚其俘贼系狱者亟会讯处决毋容久系以防内变诏允行

○癸未礼部以祷雪未应请令百官斋戒顺天府官祈祷 上曰朕钦天命奉天时事上玄膺洪佑不敢自负自兹冬未雪不容不祷朕不敢要速劾于神况夏秋雨水过多但五榖之精乃宝也朕诚不可自废今举祈报醮典其令百官斋戒停常封三日该府率属虔祷勿怠

○升南京光禄寺卿汪尚宁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郝良臣为南京太仆寺卿

○兵部覆奏刑部侍郎陈儒劾大同宣府总兵吴瑛刘大章黩货不法参将朱云汉纵寇殃民请戒饬大章而下瑛云汉于巡按御史问得旨大章降俸三级姑留策励供职所劾罪状今巡按御史勘奏余如拟

○甲申革河南按察司副使茅坤职闲住以巡按御史陈善治追论其先任广西佥事时贪淫不职故也

○论擒获奸细哈答儿虎喇赤功赏都督陆炳银币官校各升级有差

○丁亥升江西左布政使汪宗元为应天府府尹

○兵部尚书聂豹等言国家财赋大半仰给东南比者倭寇作难调兵选将设官增备三年于兹始设提督于浙江等处继加提督于苏松巡抚又设总督兼理将官自副参守把而下增置二十余员调募客兵近自徐邳山东远至广西湖广所费各不下巨万又起原任总兵沈希仪何卿各带家丁打手一千自是大兵四集灭贼有期顾在督抚诸臣协谋共济耳臣闻御夷之道守备为先攻战次之故唐臣陆贽谓中国与夷狄各有所长不可勉于所短而敌其长宜用所长以乘其短是以修封疆守要害堑蹊隧垒军营谨禁防明斥堠务农以足力练卒以蓄威寇小至则遏其冲大至则邀其归据险以乘之多方以误之使其勇无所施众无所用掠则靡获攻则不能进有腹背受敌之虞退有首尾难救之患此万全之术也今江南州县既鲜城郭村居又缺墩堡则封疆不修各通海地方守卫官军名存实亡则要害不守江南居民散处水滨依江海者鼓楫可至依腹里者舍舟可通则蹊隧未堑各卫军卒兵甲朽钝遇敌则奔则军营未垒通番下海律有明条今闽浙势豪私造巨舟与贼交易稍一厉禁怨讟朋兴自巡抚朱纨不得其死法网遂撤则禁防不谨三壤虽存鞠为茂草孤村相望几绝炊烟则民不得务农进退无纪功罪不明则军不蓄威三四倭奴梃刃而至官兵数百相顾披靡而苏松沿海居民又每负货贼所以觊厚利是民借寇以生而寇反资粮于我安望能遏其冲与邀其归耶又开贼据崇明诸沙反据险待我贼在月浦交战彼且设伏出奇多方误我又将虏去丁壮髡黥入党绝其归路而各州县又不能为之招谕处分中间毙于矢石之下含冤江海之中者不知其几凡此数者皆我失其所长而贼顾乘我所短也自非大加惩创亟图扑灭臣恐后患益甚况苏松密迩留都襟带江淮万一摇动梗塞为患不细乞申饬督抚严行守令预筑城堡掘抗堑整军置械固守要害团练土著招抚胁从其与各副参守把等官明赏罚之条厉交通之禁两司及府州县官可用者留之不可用者调之去之甚者以军法从事至于督抚罔功则巡按御史核实紏劾容臣等从实参究以章宪典如此庶上下相维臂指相使东南不足忧矣得旨各处调兵将至张经其督率守臣区画战守克期荡平若复怠缓重罪不宥此岁题请海道江防聚兵等事有司漫不修举其令浙直巡按御史稽实以闻豹初盛称南北战功请 上谢玄受贺遂阶一品及是以警报日闻恐被谴责故为此言脱己责云

○戊子命南镇抚司管司事指挥使许玚指挥佥事郭朝廉俱佥书锦衣卫事

○覆论辽东宁前失事罪以参将郭世勋守备不设谪戍边守备李尚文应援观望降二级

○己丑大风扬尘四塞

○代府吉阳王聪注薨赐祭葬如例谥恭顺

○浙江巡按御史胡宗宪奏上十月至十一月倭寇自健跳所分掠绍兴各县官兵前后擒斩三百余人请录巡抚都御史李天宠原任参将俞大猷副使陈宗夔陈应魁等功诏先赏天宠等银币其所获功次下御史再勘

○太保兼太子太傅总督京营戎政平江伯陈圭卒赐祭葬如例赠太傅谥武襄

○庚寅升南京鸿胪寺卿杨大章为南京光禄寺卿南京通政司右参议卢宗哲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

○升山东右布政使马森为江西左布政使

○倭寇陷青村所

○壬辰升吏部文选司郎中刘大实为太仆寺少卿山东按察使魏良贵为山东右布政使广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张尧年为贵州按察使

○陕西道御史孙裒劾奏南京兵部右侍郎鲍象贤贪刻著闻不堪留钥重寄吏部覆言象贤历抚三镇所在有声今论其贪黩未审虗实请暂令回籍听勘从之

○福建福州府地震

○癸巳户部覆刑部右侍郎陈儒奏以各镇屯田责之分巡佥事管理以各省起运宣大粮草责之巡抚催督发循环簿于管粮郎中以便稽查建仓廒于朔州等处以储民运将大同犒赏地一千五百七十余顷徵收本折给军俱从之

○命镇远侯顾寰总督京营戎政武定侯郭守乾佥书中军都督府事

○增设整饬昌平等处兵备佥事一员驻昌平从总督杨博奏也

○甲午英国公张溶安平伯方承裕左都督陆炳请赐乘肩舆 上皆许之后不为例

○以庐州淮安二府灾荒准改折预徵本色马匹三分之一

○丙申岁暮行大祫礼于太庙命成国公朱希忠代

○以明日元旦节遣恭顺侯吴继爵长宁伯周大经彭城伯张熊武定侯郭守乾分祭 八陵都督佥事沉至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都督佥事王朝用祭 孝洁皇后 哀冲 庄敬二太子中官祭 恭让章皇后各陵坟

猜你喜欢
  卷六十六 漢紀五十八·司马光
  卷四·欧大任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五十九·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一·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三十一 江宁织造曹寅奏陈盐课积欠情形摺·佚名
  第五十二册 天命八年五月·佚名
  弁言·应廷吉
  韦叔夏传·刘昫
  吕腏传·刘昫
  蓝王圭传(附康履传)·脱脱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一·佚名
  生平述略·梁漱溟
  蔡国藻·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佥判·唐圭璋

      水龙呤   寿太守九月初一   老人星照螺川,丽谯瑞霭笼晴昼。使君初度,满城和气,欢声盈口。篱菊浮金,茱萸泛紫,重阳时候。算年年长是,节前八日,先满□空格据律补、为公寿。   一代文章山斗。拥朱幡、暂劳分守。崇墉

  • ●元曲选序·臧懋循

    若下里人臧晋叔撰世称宋词元曲。夫词。在唐李白陈后主皆已优为之。何必称宋。惟曲自元始有。南北各十七宫调。而北西厢诸杂剧亡虑数百种。南则幽闺琵琶二记已耳。或谓元取士有填词科。若今帖括然。取给风檐寸晷之下。

  • 卷三十六·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三十六王郁【一十二首】郁字飞伯少日作乐府拟古别离有黄鹤楼高云不飞鹦鹉洲寒星已曙之句人多传之其后入京师大为李钦叔所称与之诗云诗句嫓国风下者犹楚辞赠诗者甚多有云忆昔颍亭见

  • 卷九十四·列传第三十二·脱脱

        夹谷清臣 内族襄 夹谷冲 完颜安国 瑶里孛迭   夹谷清臣,本名阿不沙,胡里改路桓笃人也。姿状雄伟,善骑谢。皇统八年,袭祖驳达猛安。大定元年,闻世宗即位,率本部军六千赴中都会之,以功迁昭武大将军。从右副元

  • 卷二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张廷玉

        傅好礼 姜志礼 包见捷 田大益 冯应京吴宗尧 吴宝秀 华钰   傅好礼,字伯恭,固安人。万历二年进士。知泾县,治最,入为御史。尝陈时政,请节游宴,停内操,罢外戚世封,止山陵行幸,又上崇实、杜渐诸疏。语皆剀直。巡

  • 卷二百八十四 熙寧十年(丁巳,1077)·李焘

      起神宗熙寧十年六月盡是年七月   八月戊寅朔,定武軍留後承裕為寧武軍節度使。   詔河北路體量安撫安燾:「應被水災民並就高阜賑濟安存,令提點刑獄韓正彥同張茂則、劉璯先相度曹村決口下流利害以聞。」月末,河又決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十有一年秋七月按是月壬申朔癸酉御史中丞充湖北京西宣谕使汪澈入辞上命凡吏之能否民之利病悉以上闻澈受诏而去 诏左迪功郎新德安府府学教授王质已降召试馆职指挥更不施行质宣城人入太学为诸生始登

  • 第九十回 斩郅支陈汤立奇功 嫁匈奴王嫱留遗恨·蔡东藩

      却说韦玄成死后,御史大夫匡衡,循例升任,另用繁延寿为御史大夫。匡衡虽尚正直,但见石显权势巩固,也不敢与他反对,只得顺风敲锣,做一个好好先生。石显有姊,欲与郎中甘延寿为妻,偏延寿看轻石显,不愿与婚,婉言谢绝。却有特识。

  • 卷之三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九·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范直讲祖禹传实録元符元年十月甲午责授昭州别驾化州安置范祖禹卒祖禹字淳甫成都华阳人父百之太常博士中嘉佑八年进士第授试校书郎知资州龙水县司马光辟同编修资治通鉴授承奉郎试大理评事坐考别试所文卷犯

  • 卷二百八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五舆地考【十七】西域天山南路【臣】等谨按两汉西域传於城郭诸国皆备述其风土之异而独未详回教所自始唐时于阗国灭莎车服疏勒於山南诸国中为

  • 尹文子 ·尹文

    山陽 仲長統 定大道上大道無形稱器有名名也者正形者也形正由名則名不可差故仲尼云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也大道不稱衆有必名生於不稱則羣形自得其方圓名生於方圎則衆名得其所稱也大道治者則名法儒墨自廢以名法儒

  • 卷七十二 易八·黎靖德

      ◎咸   "否泰咸恒损益既济未济,此八卦首尾皆是一义。如咸皆是感动之义之类。咸内卦艮,止也,何以皆说动?"曰:"艮虽是止,然咸有交感之义,都是要动,所以都说动。卦体虽是动,然才动便不吉。动之所以不吉者,以内卦属艮也。"〔

  • 卷二·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宋 夏僎 撰舜典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歴试诸难作舜典孔子序书于尭典序言昔在帝尭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尭典于舜典序言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歴试诸难作舜典考其文

  • 卷五·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五       宋 苏辙 撰 齐         国风 齐古爽鸠氏之虚武王以封太公望国於营丘而为诸侯伯其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在禹贡青州岱山之隂潍淄之野太公姜姓本四岳之後既

  • 议佛教办学法·太虚

    ──十四年讲── 一 绪论   二 佛教摄化世间之学校办法   三 佛教僧伽过渡之大学办法   四 佛教整理后之丛林办法   五 结论一 绪论夷考吾华佛教办学,肇自有清光绪三十年间日人水野梅晓于长沙所办

  • 全梁文·严可均

    《全梁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74卷,是一部全梁文章总集。其对于研究全梁一代的历史、文化、文学的重要价值,已为学界广泛肯定。

  • 茶疏·许次纾

    茶叶专著。明代 许次纾撰。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曾由许世奇刊 行,现存明代陈继儒 《宝颜堂秘笈》本、喻政 《茶书全集》 本、沈津《欣赏篇》等刊本。许氏有嗜茶癖好,与深得茶理 玄旨,并与辟茶园在顾渚的姚绍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