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十七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尚书事务加五级又加二级臣蒋廷锡总裁官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臣朱轼等奉敕修

  康熙四年。乙巳。冬。十月。癸丑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

  ○颁康熙五年时宪历

  ○以喀尔喀台吉都西希雅布、阿尔纳、嘎尔玛、兄弟三人、率众二千余人投诚。封都西希雅布、为固山贝子。授阿尔纳、嘎尔玛、俱为一等台吉

  ○乙卯。皇太后圣寿节。遵懿上□日。免行礼

  ○丁巳。裁广东广州卫、广海卫、香山所、新宁所、大鹏所、守备千总等缺

  ○庚申。以户部郎中梁儒、为江南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

  ○壬戌。免河南安阳、汤阴、林县、淇县、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喀尔喀车臣汗、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癸亥。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是日、上幸南苑行围

  ○免狭西狄道县、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丙寅。以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席喇布子格钮孙、袭职

  ○己巳。予故原任工部侍郎李呈祥、都督同知温州总兵官张承恩、各祭葬如例

  ○山东道御史顾如华疏言、伏读上谕礼部、广搜前明天启以后事迹、以备纂修明史、诚盛典也。查明史旧有刊本、尚非钦定之书。且天启以后、文籍残毁。苟非广搜稗史、何以考订无遗。如三朝要典、同时尚论录、樵史、两朝崇信录、颂天胪笔、及世族大家之纪录、高年逸叟之传闻、俱宜采访、以备考订。至于开设史局、尤宜择词臣博雅者。兼广徵海内弘通之士。同事纂辑。然后上之满汉总裁、以决去取。纂成全书。进呈御览。以成一代信史。章下所司

  ○顾如华又疏言、近见楚省屡报水灾、以地称泽国、向恃长堤、以资捍御。今荆襄一带、堤防溃决、虽朝廷沛蠲恤之仁、而生灵终遭沉溺之害。请严饬督抚、责成有司、查边近江汉旧堤、及时修筑。并入考成例、定其官箴。怠缓草率者、依律治罪、亦备荒之急务也。得上□日、修筑堤防、上官不亲身验看、率委微员、任其怠忽、以致溃决。下部确议

  ○壬申。命广东协镇将军沈永忠、自肇庆府移驻省城

  ○甲戌。上自南苑回宫。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礼部题、今后每年元旦、直隶各省官员、照例应进皇后笺文。至皇后千秋所进笺文。世祖章皇帝时、未经赍进、无式可查。恭候上裁。得上□日、元旦笺文、依议行。千秋进笺、世祖章皇帝时、既未举行、着停止

  ○准吴苏路乌喇居住满朱纳等进贡貂皮、照格依克勒姓库里哈等例、在宁古塔交纳

  ○赠故少傅兼太子太傅左都督广东饶平总兵官吴六奇、少师兼太子太师、予祭葬、谥顺恪

  ○丙子。裁古北口抽分差、归并密云县管理

  ○丁丑。封故多罗贝勒昌阿岱子星尼、为固山贝子

  ○戌时。湖广常德府、地震有声

  ○戊寅。靖南王耿继茂、疏辞新恩加俸。得上□日、览王奏、以国用浩繁、坚辞加俸、具见体国之诚。但系酬王征剿海寇功绩。不必控辞

  ○己卯。福建道御史李宗孔疏言、我皇上改八法之条、以五等为殿最。嗣因奉行不善。停止考满、一概序俸。臣谓考满可停、而劝惩大典、不可不行。查见行事例、惟重缉逃人、完旧欠两事。天下之大、有逃欠者、十不及一、彼无逃无欠地方官、虽有操守才干、不为表扬、为民牧者、孰肯洁己自振乎。至参奏止将衰老微员塞责。上谕已极严明。诸臣未见仰体。请敕各省督抚、据实举劾。清勤实着者、亟为荐举、以示风励。贪恶败类者、即为纠参、以警无良。庶考满虽停、而朝廷赏罚仍严、于吏治民生、大有裨益。下部议

  ○庚辰。浙江总督赵廷臣疏报、郑逆下伪左都督朱英、自澎湖率众投诚。下部议叙

  ○辛巳。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刑部遵上□日议覆、嗣后除在京朝审人犯、照旧例遵行外。直隶各省秋决人犯、该督抚亦照例于霜降以前、审明具题。至霜降以后、冬至以前续到者、该督抚于文到日、即陆续审明具题。内有可矜可疑者、臣部核议、请上□日减释。其情实应决人犯、具题在冬至以前、照例行刑。如已过冬至、该督抚题明、仍行监候、俟次年秋审。从之

  ○壬午。免江南江都县、本年分水灾额赋十之三

  十一月。癸未朔。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丁亥。狭西义民杨德、王班等、置立义冢、收瘗明末流贼伤残暴骸。事闻、命给匾旌奖

  ○授四川投诚副将陈建、为总兵官。以逆贼高承恩下同时投诚之郝承裔复叛、陈建誓死不从、随大兵擒贼有功也

  ○戊子。免直隶永年等七县、本年分水灾额赋。仍命发常平仓粟赈济灾黎

  ○己丑。广东高雷总兵官高进库、以老病乞休。允之

  ○吏部等衙门议覆、贵州道御史田六善条奏、留任事多难行、请严处分之法一疏。查外吏升转、俱历俸数年、无钱粮盗贼等案、始准升补。至升补之后、报有未完钱粮盗贼等案者、多系择缺规避。盖升补之缺、本官虽在远方、不出两月、必从邸报得知。请嗣后官员于升补后、报钱粮盗贼等案者、必开明月日。如将两月前事、隐匿不报、升后方报者、即以规避例革职。其邸报未到时所起之案、或邸报到后忽起之案、该员仍留原任、勒限一年完结。将顶补伊缺新官撤回。所升之缺另补。若完、仍令解任、候前所得之缺出、方行补用。限内不能完、照例以原任降三级调用。丁忧官员有未完钱粮盗贼等案、限三月完结、以原官准其丁忧。踰限不完、照原任降三级调用、准其丁忧。未完事件、责令新官督结。其告老告病官员、有未完钱粮盗贼等案、亦勒令三月完结。如踰限不能完结、降顶带三级。系钱粮、照分数追银。其事件、责令新官督结。其从前升任官员、因钱粮盗贼等案留原任、今已经题报全完者、应令赴部改补。至于升授之官吏部照例详查伊任内无亏欠钱粮、督缉盗案者、始行升转。自不至有侥幸升迁之弊。应通行直隶各省督抚遵行可也。得上□日、官员升补后、报有钱粮盗案、不必以两月得知邸报立限。升补之前、所起钱粮盗贼等案、两月以内者、仍留任、限一年督结。两月以外者、即照规避例处分。至于升补后所起之案、未经交代新官、自应本官督结、不必另行定例。丁忧官员、未完钱粮盗贼等案、着即在任守制完结。如服未满、事件完结、该督抚题明补缺后、仍令回籍丁忧。老病官员未完等案、不必勒限、及照分数追银、着即革职。其未完事件、责令新官完结。余如议行

  ○庚寅。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免浙江安吉等八州县、及湖州一所、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壬辰。免江南山阳、霍邱二县、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癸巳。免狭西河州卫、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甲午。喀尔喀土谢图汗、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丁酉。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

  ○戊戌。上御太和殿、王以下、文武各官、上表朝贺

  ○免河南武安县、本年分水灾额赋

  ○吏部议、原任凤阳巡抚张尚贤、失察原任扬州府推官王士正任内、未完赎锾银两、应降二级调用。从之

  ○授四川逆贼贺珍下投诚伪总兵贺福全等八员、为副将。伪署总兵王继祖等二十四员、为参将。伪参将李进忠等十五员、为游击。伪游击崔一禄等八员、为都司佥书。伪都司向正吉等二十二员、为守备。伪守备蒲加隆等三员、为守御所千总。并给全俸。赏赉有差

  ○己亥。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庚子。以原任襄阳总兵官于大海、为广东高雷总兵官

  ○喀尔喀戴青台吉、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壬寅。授郑逆下投诚伪左都督朱英、为左都督。伪都督佥事翁贵、金兴、黄荣、刘进、伪总兵陈绮、朱忠、张朝纮、并都督佥事。伪副将吴宏、刘雄、伪参将朱显龙、伪游击刘扬等、如其原衔、并给全俸。赏赉有差

  ○乙巳。吏部议覆、福建道御史李宗孔条奏、既停外官考满之法、宜严督抚举劾之典一疏、查荐举已经停止、若复举行则事体繁杂、台臣所请每□山戊示□督抚荐举之处、应无庸议。至地方官、有大贪大恶者、许令不时纠参。得上□日、依议。近日督抚、止将衰老微员、纠参塞责、未见有大贪极恶奏闻者、岂所属果无其人、皆由上官徇庇故也。嗣后有大贪大恶害民之官。责令督抚指名纠参。有仍前徇庇者、一并从重治罪

  ○丙午。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丁未。刑部遵上□日议覆、凡解部流徙入官人犯。已有定限。应照例遵行。以后在外省流遣人犯、以臣部移咨该省督抚文到之日、计限一月、即行起解发遣。若三千里、限二月。二千五百里、限五十日。二千里、限四十日。俱限内至发遣处所其军犯亦限一日行五十里。如流徙充军人犯、所追赃甚多、限内不能追完起解、该督抚先行题明。其该地方官违限、迟延不起解、并押解犯人衙役、限内不能解到所定处所、中途迟延者、该督抚将迟延不起解该官员、并路途违限迟延押解之衙役、指名题参、从重治罪。从之

  ○又议覆河南道御史萧震条奏、请禁远年之控辩、以清烦渎一疏、嗣后凡官民、将顺治十七年以前已结之案、称系冤枉、在部院督抚处控辩者、一概不与准理。若叩阍者、所告之事不准、仍照例治罪。其劣衿奸民、妄言国家大政事、藉公济私、希图录用者、论如律。见在部院控告行查者、俟到日、查系顺治十七年以前已结之案、亦应不行准理。徙之

  ○戊申。吏部议覆、江南江西总督郎廷佐疏言、凤阳巡抚缺、已经奉上□日裁去。其所属庐凤二府、滁州、和州、请分隶安徽巡抚管理。淮扬二府、及徐州、请分隶江宁巡抚管理。应如所请。从之

  ○庚戌。免江西南昌等四十二州县、本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十二月。壬子朔。谕吏部等衙门、总督巡抚、皆系倚任重臣。必秉公清正、为下官表率、使民生得所、方副倚任之意。乃督抚反以馈送礼物为常例、称某州县上等、某州县下等、按定数目、公然收受。州县官员、俱自民间派取、以致百姓困穷。嗣后各督抚、如再不改此等弊端、仍然踵行、着科道官采访、指名纠参、定行从重治罪。若司道府厅各官、仍取之州县、州县各官、仍私派百姓者、着督抚不时严察参奏。若徇情不行参奏、经科道官纠参、或旁人出首、将不纠参之督抚、一并从重治罪。尔部院通行直隶各省晓谕

  ○转山西右布政使金鋐、为江南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升江南苏松常道安世鼎、为福建按察使司按察使。广东岭西道佟养钜、为广东按察使司按察使

  ○癸丑。予故原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汉儒、祭葬如例

  ○甲寅。降封富达礼、为奉恩将军。以其父镇国将军罗托、得罪故也

  ○丙辰。予故一等精奇尼哈番祖泽洪、祭葬如例

  ○丁巳。予故都统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孙塔祭葬、谥忠襄

  ○己未。谕礼部、本朝定鼎以来。故明朱氏宗族归顺。有官品者、给与房地奴仆、俸禄恩养。无官品者、俱照民人归农、令其得所。其故明各帝陵墓。世祖章皇帝有上□日、设人看守、以时祭祀不绝。此皆昭示恩养宽仁之意。近有朱氏无知之徒、改易姓名、隐藏逃避、致生事端、被人讦告、既累本身、又负国家恩养。尔部行文直隶各省督抚、刊示晓谕。如朱氏宗族、改易姓名、隐藏逃避者、俱令回籍、各安生理。勿仍前疑惧、有负朕浩荡之恩。尔部即通行传谕

  ○庚申。兵部议授海逆张煌言下投诚伪左都督阮美、周家政、以副将职衔。得上□日、阮美、周家政、率众倡先效顺。着以总兵官用

  ○以固山贝子温齐、为镶蓝旗满洲都统

  ○辛酉。礼部议覆、奉天府府尹佟弘器疏言、盛京文武官员。每月逄五日期、应各穿朝服、齐集大政殿坐班。遇万寿、元旦等节。奉天锦州二府属州县、俱应照直隶各省州县例、各设龙亭仪仗、官员穿朝服行礼。从之

  ○癸亥。免湖南益阳等二十五州县卫。本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丙寅。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予故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晋淑轼、祭葬如例

  ○免广西临桂等五州县、本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免狭西镇原等三州县、本年分雹灾额赋有差

  ○丁卯。谕兵部、近见各省奏报、凡有贼寇、用兵扑剿、皆系千把总等官领兵前往、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官、率兵前往者甚少。我朝向来用兵、皆由主帅躬亲战阵指授、故能战胜攻取、所向无不克捷。今直隶各省提镇等官、凡遇寇警、不亲身领兵前往、差委末弁。此系相沿故明陋习、贻误地方、自图安逸。以后凡有寇警。该省驻防将军、提督、总兵等官、务须相酌机宜、亲往剿灭。如仍前规避偷安、差委末弁充数、致误军机、必从重治罪。尔部即通行严饬

  ○戊辰。皇后千秋节。停止行礼

  ○庚午。江南江西总督郎廷佐疏报、溧阳县民顾起龙等、获玉玺、篆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遣官赍进。命收贮内库。赏顾起龙等银各五十两。赍玺笔帖式三员、各马一匹

  ○癸酉。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甲戌。以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番朱孔额子尹图、袭职

  ○乙亥。转工部右侍郎杜笃祜、为左侍郎。以原任礼部右侍郎杨运昌、为工部右侍郎

  ○广东将军公沈永忠、以年老乞休。允之

  ○丁丑。以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孙塔子马锡泰、袭职

  ○己卯。免直隶霸州等三十七州县卫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兵部议覆、广东镇海将军王国光奏报、郑逆贼伙、向泊铜山炫钟等处、后驾七十余只、冲入甲子所港口挽泊一疏、得上□日、设立水师提督总兵官等、原为防御海寇。今福建铜山炫钟等处、贼船挽泊、提镇官等、并未带领官兵扑剿。至贼船飘往广东、并未跟踪追杀。又不预檄广东各官、在前截杀。后贼船直冲入甲子所港口挽泊、广东水师各官、亦未迎截。如此、则设立水师提督何用。以后贼船再至、提镇官如不亲领官兵扑灭、贼遁不跟踪追剿、及不预檄附近省分截杀、仍沿旧习、若罔闻知。定行治罪

  ○庚辰。□山戊示□暮。祫祭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

  ○遣官祭太□山戊示□之神

  ○辛巳。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顺天府进春

  ○旌表八旗节妇、满洲满代妻三氏等十五人、汉军刘光汉妻李氏等二人、烈妇、满洲贵连妻温氏等五人、蒙古锡拉代妻那氏一人、各给银建坊如例

  ○是□山戊示□。人丁户口、一千九百三十一万二千一百一十八。田、地、山、荡、畦地、五百三十八万一千四百三十七顷五十四亩。徵银、二千五百八十一万六千九百八十五两有奇。米、豆、麦、六百一十五万六千七百六十五石有奇。草、二百二十九万四千五百六十三束。茶、十五万八千三百四十七引。行盐、四百三十二万六千二百五十二引。徵课银、二百七十五万一千二百四十三两有奇。铸钱、二万九千八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有奇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司马迁
  列传第二 后妃下·李延寿
  卷三十五 漢紀二十七·司马光
  契丹國志卷之十四·叶隆礼
  卷之一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五·佚名
  涌幢说·朱国祯
  卷八十四中下·郝经
  二六三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情形折·佚名
  文帝本纪·沈约
  蠕蠕传·魏收
  于谨传·令狐德棻
  六六、吴起去魏相楚考·钱穆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二十四明 梅鼎祚 编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神弦歌】吴声歌曲【二】上声歌【八首古今乐录曰上声歌者此因上声促柱得名或用一调或用无调名如古歌辞所言谓哀思之音不及中和梁武因之改辞无复雅句】晋宋

  • 卷第八十九·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十一〔起阏逢阉茂(甲戌),尽柔兆困敦(丙子),凡

  • 第二回 太后下诏备火车·德龄

    近来太后的脾气似乎已变得很欢喜动的样子。我想,也许伊是受了上回那一次热河之行的影响。在没有到热河去之前,伊的足迹所至,总是跳不出紫禁城和颐和园这两个地方。虽然在庚人拳匪之乱的时候,伊曾经到西安去过一次,然

  • 卷四十二·宋·蒋一葵

    【太祖匡胤】 〔居潜,与太宗及赵普游长安,遇陈抟,抟下骡大笑,左手握太祖,右手挽太宗,相从市饮,抟眦睨普甚久,徐曰:“也得也得。”普脚跛,偶坐席右,抟怒曰:“紫微帝垣一小星,辄据上次,可乎?”斥使居左。建隆庚申

  • 第二三一清册光绪十七年八月三十日一一五○九--一四·佚名

    新竹知县沈,申报县内教堂及教士清册同知衔、本任宜兰县、调署台北府新竹县,为造送事。遵将卑县境内,建设大小教堂,并教士人数姓名,造具清册,呈送察核。今开:〔注〕一、卑县城内,义学左边,有英国教堂一座,系

  • 第二卷 道光·缪荃孙

    江苏巡抚陶澍奏抚恤日本漂船折(道光六年五月十五日)为日本国夷船漂收镇洋县境,照例抚恤,拨船指引出洋回国,恭折奏闻事。据镇洋县知县郑光伟禀称:“道光六年四月十五日,经甘草司巡检禀报,十三日问炮台汛兵丁瞭见浏河口

  • 第三十二章 首都革命以后·冯玉祥

    首都革命最初的目的,原是要扫除军阀势力,打倒贿选政府,拥护中山先生主义,实现和平统一的主张。但因在军事胜利之中,没有能够建立革命政府,结果仅是给予当时最凶恶的军阀曹锟、吴佩孚一个致命的打击,或能减去异日革命上不少的

  • 卷四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礼部祠祭清吏司大祀三凡飨太庙之礼崇建太庙於端门之左前殿爲飨祫行礼之地後殿中室奉安肇祖原皇帝原皇后神位左一室奉安兴祖直皇帝直皇后神位右一室奉安景祖翼皇帝翼皇后神位左二室奉安

  • 内业第四十九·管仲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民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音。敬守勿失,是谓成德。

  • 小知与大受·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从小处得到赏识,但却可以成大器;小人不能成大器,但却可以从小处得到赏识。” 【读解】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有情生命的竖穷横遍·太虚

    无情──情爱情识──的草木等也有生命,但其生命与有情生命不同。有情生命的情则竖穷三世、横遍十方,而无情的生命仅托形类传衍。每根草所占的空间有限,每一树所传时间亦有限,依地生长的,极于地球毁灭时必随毁灭;而有情生命

  • 几何论约·杜知耕

    七卷。清杜知耕撰。自1607年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前六卷 《几何原本》刊行以来,因其图、解、论、系条文众多,阅读甚有不便,杜知耕为推广此书,弘扬欧氏方法,使其简而能明,约而能该,故 “摘其谬,删其繁,补其遗漏”(杜知

  • 灵飞散传信录·佚名

    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齐推书心序称,得于唐李泌宅中, 为《太清仙经》之《灵飞散方》,尤胜收入孙思邈《千金方》者。 此录《灵飞散方》出自六朝之《太清仙经》,齐推书心述古本传授、 发现经过。述灵飞散方、治云母方,亦可视

  • 黄箓救苦十斋转经仪·佚名

    述科仪。黄箓斋拯拔地狱罪根,开度九幽七祖。其中有服气内修之内容。

  •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张万福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唐高宗、武后时道士张万福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本书前半篇摘录《金篆简文经》、《太极宝诀》、《洞玄灵宝十部经序》等六朝灵宝诸经,敷述诵读《度人经》时存神、唸咒、

  • 王氏医案绎注·王士雄

    医案。清王士雄撰,石念祖绎注。十卷,附录一卷。士雄有《温热经纬》 已著录。念祖字兰荪,江都 (今江苏扬州) 人。石氏认为王氏医案随证制方,丝丝入扣,为临证必读书,遂将正续编合刊,三编作为附录,逐案详加绎注。刊于一

  • 药征续编·吉益东洞

    《药征》为东人东洞吉益著作之一。征药五十三品,伟业未竟,人遽云亡。弟子村井续征十品,附录七十二品,辨古之妄,释今之惑,定正考核,十易寒暑,盖亦煞费苦心矣!按:东洞为彼邦复古派之有力分子,学问渊博,著述等身,从游者

  • 龙山四友·还珠楼主

    《龙山四友》,民国武侠北派五大家之一还珠楼主所作武侠小说名,本文所记乃是蒲城一个少年,姓寇名公遐,出身本是耕读之家,从小好武,最喜结交江湖豪侠之士,才十七岁便匹马仗剑,出作壮游。与其好友结拜为龙山四友,专诛灭异派余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