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零四

  顺治十三年。丙申。冬。十月。乙亥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颁顺治十四年时宪历。

  ○以正蓝旗汉军甲喇章京克星格、为本旗梅勒章京。

  ○吏部奏言、满官京察则例、凡三品以上满洲官、俱于考察之前、具本自陈。有出征奉差者、事竣之日补陈。四品以下、不论出征奉差、俱由堂官详加考核。注明贤否。密送部院。内三院四品以下官、吏部、都察院、会同内院考察。六科掌印官、听部院考察。其余俱由各科掌印官开列实迹。注明考语。汇送部院。其考察事宜、俱照八法处分。从之。

  ○丙子。原任巡抚甘肃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兵部尚书周文叶卒。

  ○丁丑。以致仕三等阿达哈哈番托海子阿迪、袭职。

  ○以户部侍郎蒋国柱、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巡抚安徽等处。

  ○兵部督捕左侍郎吴达礼考满。赐羊酒。荫一子入监读书。

  ○和硕土谢图亲王巴达礼、额驸阿布鼐等、及朝鲜国王弟李<泬目>、陛辞谢恩。上御太和殿。赐宴。

  ○戊寅。升吏科左给事中张璇、为本科都给事中。礼科左给事中饶宇栻、为刑科都给事中。

  ○都察院等衙门会议。登闻鼓应改设于右长安门外。令科道满汉官轮流直鼓。凡击鼓告状者、在内必曾经各衙门审理果有冤抑。在外必督抚按不为昭雪。科道官审明封进。如越告者照例责逐。从之。

  ○定赏赐皇贵妃父母礼物。金一百六十两。银八千两。金茶筒一。银茶筒一。银盆一。缎八百疋。布一千六百疋。马十六匹。鞍十六副。甲胄十六副。

  ○己卯。裁六科汉军副理事官。其见任者俱改为御史。

  ○免延绥镇神木县本年分雹灾额赋十之三。

  ○礼部奏言、会典开载、亲王福金已故。侧福金之子已袭封亲王者。其侧福金准封福金。今和硕郑亲王之侧福金。系世子生母。和硕巽亲王之侧福金系和硕亲王常阿岱生母。和硕承泽亲王之侧福金、系庄亲王生母。已将姓名送部。察与例相符。应给与封册。其诸王以下、奉国将军以上、福金嫡妻病故者、其侧福金及妾、准立为嫡。将姓名送部。照例给与封册诰命。从之。

  ○免宣府西北两路本年分雹灾额赋。

  ○朝鲜国王李淏、遣太监金正立贡鹰。宴赉如例。

  ○庚辰。平西王吴三桂等疏报、四川开县为伪巡抚邓希明、伪总兵张元凯、率兵丁一千三百七十余家乞降。命所司速议安插。

  ○辛巳。以正红旗满洲前锋参领格礼、系觉罗、改为护军参领。

  ○壬午。以阿达哈哈番顾素、为北城理事官。

  ○癸未。以镶黄旗汉军理事官刘邦柱、为甲喇章京。

  ○以阿达哈哈番高朝勋、为兵部理事官。

  ○甲申。以牛录章京佟鸾彩、为兵部理事官。

  ○升户部郎中刘果远、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

  ○乙酉。漕运总督蔡士英、疏荐故明主事吴国龙、知县陈台孙。下吏部。

  ○浙闽总督李率泰疏报。烈妇、浙江钱塘县李士钤妻蔡氏、事姑以孝闻。士钤病亡。姑痛子亦亡。氏俱视殓毕、告于翁、自尽。请照例旌表。章下所司。

  ○补原任湖广右布政使曹国柄、为山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升江南右布政使冯如京、为广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福建按察使田起龙、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山西按察使杨思圣、为河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湖广兴屯道副使郭鸣凤、为本省按察使司按察使。补外转给事中郭一鹗、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阳和道。原任宣大兴屯道邢以忠、为湖广按察使司副使、驿传道。江西九江道吴嵩允、为山西布政使司参议、分守河东道。湖广上湖南道张文炳、为陕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河西道。

  ○丁亥。以正白旗汉军兵部侍郎李显贵、正红旗汉军精奇尼哈番王之鼎、镶白旗汉军甲喇章京孙应聘、正蓝旗汉军甲喇章京佟壮年、镶蓝旗汉军甲喇章京高鸣钟、各为本旗梅勒章京。

  ○御史张自德等劾奏。礼部尚书胡世安、年老衰迈。工部侍郎程正揆、湎淫荡检。有玷官箴。上以世安自陈、明言衰老。自德等不合借端苛求。正揆、下部院察议。

  ○给事中张璇等劾奏。兵部侍郎原毓宗、年力衰迈。礼部侍郎李奭棠、才品庸常。上以毓宗、奭棠、俱经自陈留任。张璇等妄行纠举。切责之。

  ○张璇等又劾奏。原任秘书院侍讲法若真、赋性浮躁。举止乖张。吏部主事范光文、用家人为书吏。交通线索。兵部主事范克诚、与书吏联宗。工部主事胥庭清、娶吏之女为妾。下部院察议。

  ○戊子。谕吏部。朕亲试行取之推知等官。任克溥、粘本盛、柯耸、金汉鼎、雷一龙、姚延启、朱绍凤、姜希辙、鱼飞汉、尚九迁、蒋允修、阴应节、俱堪补授科员。尔部即将伊等补给事中员缺。余缺仍查明在外卓异、及俸深荐多之推知各官、行取来京选补。

  ○以乾清宫成。加工部尚书卫周祚、太子太保侍郎郭科、朱鼎延、工部尚书。其在事官役、各升赏有差。

  ○兵部奏、福建巡抚宜永贵、身任封疆、不能防御。致海寇犯顺失陷闽安连江要地。应加处分。下吏部议处。

  ○己丑。降湖广巡抚林天擎五级。调外用。以保举随州知州程文光、行贿营升、事觉连坐也。

  ○庚寅。裁户部副理事官、笔帖式各十二员。

  ○辛卯。喀尔喀部落土谢图汗宜尔登诺颜等、贡驼马貂皮等物。宴赉如例。

  ○壬辰。授任克溥、朱绍凤、为吏科给事中。粘本盛、姜希辙、为户科给事中。柯耸、鱼飞汉、为礼科给事中。金汉鼎、尚九迁、为兵科给事中。雷一龙、蒋允修、为刑科给事中。姚延启、阴应节、为工科给事中。

  ○癸巳。谕吏部。壬辰科庶吉士龚必第、向因给假在籍、今到京学习满书。散馆期近。不能精熟。着以应得职衔外用。

  ○升侍读学士杨运昌、为詹事府詹事、兼内翰林秘书院侍读学士。沙澄、为詹事府左少詹事、兼内翰林弘文院侍讲学士。侍讲学士方拱乾、为詹事府右少詹事、兼内翰林国史院侍讲学士。

  ○转兵科右给事中王益朋、为吏科左给事中。刑科右给事中孙光祀、为礼科左给事中。

  ○升浙江嘉兴副将张国勋、为都督佥事、充镇守广东广州府水师总兵官。

  ○甲午。未刻。日生晕。黄白色。

  ○谕吏部。郧阳抚治胡全才、着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湖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

  ○四川巡抚李国英考满。加太子太保。荫一子入监读书。

  ○乙未。上幸南苑。

  ○丙申。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张尚、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等处。

  ○丁酉。喀尔喀部落车臣汗、及土谢图汗下戴青等、贡马。宴赉如例。

  ○戊戌。谕刑部、上年暂停秋决。今年朝审、应决人犯甚众。共百有余案。按法俱当重辟。但人命至重。一时正法多人。于心不忍。其中情罪轻重不同。或仍有可矜可疑、当行减等者、着多罗安郡王岳乐、同索尼、费扬古、额色黑、蒋赫德、科尔坤、车克、图海、胡兆龙、再加详审。分别确议速奏。

  ○己亥。遣官致祭喀喇沁部落一等塔布囊玩丹。

  ○庚子。补服阕户科右给事中刘鸿儒、为兵科右给事中。

  ○改吏科副理事官李腾龙、为陕西道监察御史。户科副理事官扈申忠、为浙江道监察御史。礼科副理事官陈洪柱、为山西道监察御史。刑科副理事官张时成、为四川道监察御史。工科副理事官李登第、为福建道监察御史。吏科副理事官马腾升、为湖广道监察御史。

  ○辛丑。宁南靖寇大将军阿尔津等奏报、大兵渡江、贼闻风逃遁。固山额真卓罗等统兵追巢□刀。斩获甚众。克复辰州。下所司察叙。

  ○壬寅。宁南靖寇大将军阿尔津等疏报、土司永顺总兵彭弘澍、率其部下官吏、并籍所属三州、六司、三百八十洞户口以降。上嘉奖之。下所司察叙。

  ○遣官致祭土默特部落一等塔布囊吴尔泽图。

  ○免山西和顺县本年分蝗灾额赋十之三

  ○礼部奏言、祈谷之祀、自周行之。其来远矣。虽明时有行有止然祈谷所以为民。应照旧典举行。于正月上辛日、恭祀上帝于祈谷坛。请太祖神位配飨。报可。

  ○癸卯。谕吏部。朕向因大学士陈之遴、赋性偏执。屡经训饬。不肯悛改。故令盛京居住。用示惩创。今伊自应省悟前非。且念其效力多年。不忍终弃。着回京入旗。以示朕始终曲成至意。尔部即遵谕行。

  ○谕刑部。朝审秋决、系刑狱重典。朕必详阅招案始末、情法允协、令死者无冤。今决期伊迩。朝审甫竣。招册繁多。尚未及详细简阅。骤行正法、朕心不忍。今年姑着暂停秋决。昭朕钦恤至意

  ○吏科左给事中王益朋奏言、我朝兵制、统以固山额真。分隶牛录。有事抽调。无事归旗。即唐府兵制也。考明初、在内设有五军都督府。在外都司卫所。皆莅以勋旧。各镇总兵、俱带府衔。征巢□刀有功者、则内升五府。又设十二团营。以侯伯及戎政尚书领之。居重驭轻。内外维系。几三百年。无尾大不掉之患。今日八旗、即当日十二团营也。固山梅勒、即团营之提督协理等官也。制与前代、不谋而合。独五府之设、尚未议立。恐各镇总兵、勤劳于外、将来无内升之地。乞敕大臣会议。或仍照五府旧制。或以八旗更立八府。令各旗统之。而左右佥书、则以为外臣内升之职。因时制宜。法莫善于此。下所司议。

  ○甲辰。考察满洲京官。编修绰内等五十六员、分别致仕、降调、革职有差。

  十一月。乙巳朔。谕吏部。朕亲阅行取知县刘曰义、迟日巽、赵祥星、李粹然、张所志、张吉午、程衡、李之粹、李廷松、张问政、俱堪以御史用。交尔部遇缺即补。

  ○以故阿思哈尼哈番李一先弟一第、何进胜子廷俊、阿达哈哈番兴正国族侄彦明、各袭职。

  ○江西提学道赵函乙、以磨勘试卷、内多舛谬、降二级、调用

  ○丙午。上自南苑还宫

  ○丁未。兴京陵工成。遣礼部侍郎祁彻白告祭。

  ○戊申。巴图鲁公鳌拜、创发卧疾。上亲临视之。

  ○庚戌。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辛亥。上幸南苑。

  ○谕礼部。朕惟治天下必先正人心。正人心必先黜邪术。儒释道三教并垂。皆使人为善去恶。反邪归正。遵王法而免祸患。此外乃有左道惑众、如无为、白莲、闻香等教名色、邀集结党。夜聚晓散。小者贪图财利。恣为奸淫。大者招纳亡命。阴谋不轨。无知小民、被其引诱。迷罔颠狂。至死不悟历考往代覆辙昭然。深可痛恨。向来屡行禁饬。不意余风未殄、堕其邪术者、实繁有徒。京师辇毂重地。借口进香。张帜鸣锣。男女杂还。喧填衢巷。公然肆行无忌。若不立法严禁。必为治道大蠹。虽倡首奸民。罪皆自取。而愚蒙陷网罹辟。不无可悯。尔部大揭榜示。今后再有踵行邪教。仍前聚会烧香歛钱号佛等事、在京着五城御史、及该地方官、在外着督抚按道有司等官、设法缉拏穷究奸状。于定律外、加等治罪。如或徇纵养乱。尔部即指参处治。

  ○谕兵部。进取云贵、虽定于明春。其由何路进攻。兵马作何抽调。粮饷作何转输。地方底定后、作何防守。俱俟临期酌议。未经预定。朕思进取事关重大。非一时可草率议定者。必先期上下同心商酌。事事议妥。乃获万全。军机不宜迟缓。朕将亲与议政王、贝勒、大臣、面为筹画。尔部即行传谕。

  ○升山东按察使胡文华、为浙江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王无咎、为江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浙江金衢道参政徐来麟、为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陕西督粮道参政程之璇、为福建按察使司按察使。山东登莱道副使吕逢春、为江南布政使司参政、分守江宁道。陕西陇西道佥事宋琬、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永平道。直隶永平府知府罗廷玙、为浙江按察使司副使、金衢道。广东罗定道佥事范奇才、为江西布政使司参议、督粮道。户部郎中范印心、为浙江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杭严道。补裁缺江南驿传道万代尚、为浙江按察使司副使、温处道。

  ○京察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宜巴汉、以病致仕。礼部右侍郎王国雄、以才力不及解任。

  ○壬子。裁江南下砂场副使一员。设松江府批验所大使一员。

  ○兵部议覆、靖南王耿继茂、平南王尚可喜疏言、平南藩下、额设十二牛录。靖南藩下额设十一牛录。俱照八旗例。每牛录各设护军校一员。前锋一名。亲军二名。护军十一名。每前锋十名设前锋校一员。亲军十名、设亲军校一员。俱听该藩酌量补授。从之。

  ○兵部督捕左侍郎吴达礼等条奏四事。一、除奸棍。凡解到正犯、如有跟随入署、成群窥探者、旧人鞭一百。民人责四十板。枷号一月。一、严纵逃。凡起解逃人窝主、地方官宜严加纽锁。如致脱逃、解役责四十板、徙发。地方官罚俸一年。一、禁诬告。满洲家人首逃者、本部行提。如诬鞭一百。枷号一月。民人赴督抚按首告。不准、方许赴部。如诬责四十板。枷号一月、仍发该督抚按问结。一销逃档。凡逃人自回者若不赴部圈销逃档。查出、将逃人之主鞭七十。疏入。上以有裨捕务。俱如议行。

  ○吏科右给事中严沆奏言、汉人武职、立功投诚者、曾无在京职衔、可以内转。栉风沐雨、戮力行间。不得一日宁息、仰睹天颜。非所以奖忠勤也。且闽海一带、投顺伪官、便授公侯之爵。傥日后立功。何以加之。目今五军都督府之制、未便尽复。宜将銮仪卫崇其体貌。遇缺升补。中后两府、已经设官。或量增数员。以为武臣内转之地。庶立功者知所劝。投诚者有所容。至各省驻防镇将、历年久则地熟弊生。宜限年更调。其罢斥武臣、仍得私畜弓马家丁、更恐潜通盗贼。贻患地方。并宜密敕禁防。则经制定而功罪交得其宜矣。下所司议。

  ○以梅勒章京李茹春、为都督同知、充湖广中路总兵官。

  ○癸丑。经略大学士洪承畴考满。加太傅。兼太子太师。赐羊酒。荫一子入监读书。

  ○甲寅。遣官祭三星庙。

  ○丙辰。叙克潮州功、加九江总兵官右都督杨捷、为左都督。参将姜腾蛟、为署副将。

  ○索伦部落达尔巴等、贡貂皮。宴赉如例。

  ○总督湖广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胡全才卒。

  ○是夜、江南荻港镇、地裂。水涌溢。陷民房百余家。溺男妇数百余口。覆没商船十余艘。

  ○戊午。礼部奏言。寄学永平者、原系辽东十五学。生员数多故设廪膳一百二十名。近平西王镇守川陕。诸生大半随入秦中。而原额廪膳不无太滥。今议永平府寄学、存廪额四十名。以四十名归辽阳府学。至辽海二县、学宫初设。诸生数少。每学先设廪生五名。俟人才渐充。再照县学例每学设廪膳二十名。每年□山戊不□贡永平寄学、辽阳府学、各一名。辽海二县学、照外县例、各二年一贡。其永平寄学、每案仍许进四十名。不得滥取冒籍。报可。

  ○免陕西清水县凤翔守御千总所、本年分雹灾额赋。

  ○乌思藏阐化王遣国师坚错那卜等、贡方物。宴赉如例

  ○旌表烈妇、浙江钱塘县民李士铨妻蔡氏、给银建坊如例。

  ○授投诚土司总兵官彭弘澍、太子太保。赐貂裘、弓矢、鞍马缎币等物。并赏所属宣慰使彭诏焕、长官司向光胄、向任朝、黄甲田国宾、汪世忠、张应斗等、袍服等物有差。

  ○旌表烈妇、江西都司佥书柳同春妻安氏、给银建坊如例。

  ○辛酉。立和硕武肃亲王豪格碑。遣内大臣公爱星阿致祭。

  ○壬戌。转通政使司右通政张天植、为左通政。升太常寺少卿李藻、为通政使司右通政。太仆寺少卿宋徵舆、为大理寺少卿。孙珀龄、为鸿胪寺卿。刑科都给事中高辛允、为顺天府府丞。光禄寺少卿郁之章、为大理寺寺丞。

  ○甲子。江西恤刑霍炳奏言、臣于审录招册内、见有进贤县民陶丑妻姜氏、因熊成三强婚自刎。上犹县民张世通妻曾氏、为曾华逼嫁。抱子投河。二妇甘死如饴。守贞不夺。乞赐旌表。下所司议。

  ○工科右给事中梁鋐奏言、臣闻圣王用人。立贤无方。我皇上寤寐英才。诏举山林隐逸。一时怀才应聘之士、自不乏人。然采访未确、有负盛举者、亦已叠见。如江南抚臣、特举吕阳。遂授监司。未几以婪赃革职。又山东抚臣特举王运熙。蒙特授科员。亦未有谠议建明。复以计典而去。臣观吕阳辈、岂真抱匡济之才。不过为梯荣之藉耳。近见漕臣复举故明主事吴国龙知县陈台孙。奉有俞上□日。臣思江南及各省、接踵汇进者、岂紧无人。再四图维。不得不豫为之虑。夫山林何谓、为其远于朝市也。隐逸何谓、为其异于趋竞也。举逸大典、行之一时。垂之千万世。必得其人、乃当其位。傥再如从前、名实相违。岂惟轻推毂之意。必致开滥觞之渐。伏乞通饬各省督抚按、必细加采访。凡地方人才、或品行迈伦。或博洽经史。或淹通礼乐。或晓阴阳星纬。或悉山川阸塞。或智可筹兵。或才堪足国。不拘已仕未仕、各就所长。开列详确。俟其起送到京。皇上临轩亲试。量能就职。庶大典不至滥膺、而为千古求贤之盛事也。章下吏部。

  ○乙丑。授四川投诚总兵张元凯、都督佥事衔。

  ○丙寅。免江南海州本年分荒地额赋。

  ○以内国史院学士张长庚、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提督军务。

  ○补原任直隶井陉道余应魁、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登莱道。升顺德府知府朱国治、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霸州道。浙江提学道佥事张安茂、为陕西布政使司参议、分守商雒道。

  ○戊辰。以牛录章京柳天擎、为吏部理事官。达布、为兵部理事官。

  ○己巳。赐扈从诸臣、宴于南苑。

  ○辛未。免陕西洛川县本年分雹灾额赋。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二·宋·蒋一葵
  卷之四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大事记解题卷十二·吕祖谦
  第二七六移同治十年十一月初五日一一七○二--五·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二十五·杜大珪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三·佚名
  卷十九·朱轼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司马迁
  郭正域传·张廷玉
  ●皇朝通典卷十二·佚名
  卷四十九·陆宗楷
  卷三十一·陆宗楷
  徐廷爵·周诒春
  三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方夔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富山遗稿> 钦定四库全书 富山遗稿卷四 宋 方夔 撰 五言古诗 药圃五咏 药中有杞菊甘食比蔬菜维昔陆与苏赋咏穷梗概搜寻入吾圃孤根擢荒秽未能竟俗好堇堇生意在辛荑满袖衽枝叶不一采少需

  • 卷十三·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三  宋 郭知逹 编古诗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一作刈】稲向毕清晨遣女奴阿稽竪子阿段往问【文十年王在渚宫注小洲曰渚 赵云旧本耗稻一作刈非葢此秋诗未是収刈时耗稻于稻中消耗蒲稗免

  • 卷一百十四·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十四目録宫室类吴道玄五云楼阁图【元邓文原】吴道玄五云楼阁【元吴镇】李咸熙秋山楼阁图【元黄公望】云山楼阁图【明高啓二首】天开画楼图【宋

  • 卷四百三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五白居易短歌行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出为白昼入为夜圆转如珠住不得住不得可【一作无】柰何为君举酒歌短歌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聼取今夕未竟明夕【一作旦】催秋风才往春风

  • 卷三百三十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起神宗元豐五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戊申朔,李秬、种諤、沈括奏:「永樂城陷,蕃漢官二百三十人、兵萬二千三百餘人皆沒。」先是,沈括奏:「敵兵來逼城,見官軍整,故還。」上覽奏憂之,曰:「括料敵疏矣!彼來未戰,豈肯遽退耶?必有

  • ◎逛窑子花钱为好成仇·宣南吏隐

    住居北京德胜门附近,有土娼刘二爷其人,名与以前之陈七奶奶、刘二菊等相并(按:刘二菊有二,一为土娼,一为公娼,北班中有名人物)。尊处之优,手段之阔,虽清室贵胄,民国勋藩,亦自惭弗如。直皖役罢,京畿奉军之声势,较民国三四年之辫子军,有

  • 惠帝纪·房玄龄

    孝惠皇帝名衷,字正度,是武帝的第二个儿子。泰始三年(267),立为皇太子,当时九岁。太熙元年(290)四月二十日,武帝死,当天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罪人,改年号为永熙,尊皇后杨氏为皇太后,立太子妃贾氏为皇后。夏五月十三日,葬武帝于峻陽

  • 后妃列传·脱脱

    《尚书》开篇即讲述尧下嫁二女于舜的事,《诗经》首篇也是歌颂男女之情的《关睢》篇。后世的国史记录,往往是由家而国,以家为立天下之本。然而尊与卑之分别,是不能更改的。司马迁将吕后传列于《本纪》;班固沿袭之,而将其他后

  • 孟子纂笺卷八·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离娄下凡三十三章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在东方夷服之地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岐周岐山下周旧邑近畎夷毕郢在丰镐【胡老反】今有文王墓地之相去也千有

  • (二十五)朱子论读书·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论学。主博文,主格物穷理,主多方以求,自然要教人读书。但在理学家中,正式明白主张教人读书,却只有朱子一人。后人汇集其语,名为朱子读书法者,不止一家。本章当再摘要撮述为朱子论读书。当时理学家风气,务于创新说

  • 卷第三 勉学·颜之推

    勉学第八〔一〕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二〕,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三〕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四〕,少者不失诗、论〔五〕。及至冠婚,体性〔六〕稍定;因此天机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八[宋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颂古门明州雪窦山重显明觉禅师(二十则)举。梁武帝问达磨大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达磨云。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达磨云。不识。帝不契。遂渡江至魏。武帝举问志公。志公

  • 谈临济四宾主·太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临济大学讲──赴东亚大会之同人,大都为临济宗,鄙人亦临济宗,今日与诸君讲演,正是家里人说家里话。太虚虽无临济老汉之手段,然亦欲上追遗规,下振群聋。盖佛法之真髓,厥惟禅宗,临济宗为禅宗正统;正统之要

  • 卷第一百八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见蕴第八中念住纳息第一之二复次有三种念住。谓闻思修所成差别。此中有说。于佛所说十二分教。受持读诵思量分别名闻所成念住。依闻起思。依思

  • 卷之十九·铁壁慧机

    嘉兴大藏经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十九嗣法门人幻敏重编书问复楚东安王(附来书)久慕禅面几欲图晤未得其缘时时注切今奈世乱国危苦心一片交于宗社究竟本性不知为何物请我和尚指引迷途从来佛力广

  • 黄金策·刘基

    《黄金策》题明.刘基著。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重臣,精通术数。此书为火珠林卦法的集大成之作,是研究火珠林法的经典。明清术士莫不奉之圭臬。目前在民间流传甚广的《卜筮全书》、《增删卜易》、《卜筮正宗》都收录了此书,可

  • 水云集·谭处端

    全称《谭先生水云集》。道教书,3卷,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的金代道士谭处端撰。三卷。收诗词歌颂二百四十余首,示门人语录一则。内容多宣传全真教旨,主张儒释道三教由来是一家,道禅清静不相差,以钟吕海蟾为全真三祖。集中

  • 感天动地窦娥冤·关汉卿

    简名《窦娥冤》。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旦本。剧写楚州寒儒窦天章上京应举,为抵债,将七岁女儿端云送往蔡婆做童养媳。端云后改名窦娥,十七成婚,不久夫死,与蔡婆相依为命。蔡婆因向赛卢医索债被骗至荒郊将被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