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九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四十九

金石四

诸碑

谢履忠集王羲之书石刻诗

康熙五十七年司业谢履忠集羲之圣教序兴福寺二碑字咏丁香五言古诗二章十二韵并序刻石两面在

御书楼下【诗序俱载艺文门】

崇实振雅二轩壁记

康熙五十七年十月祭酒李周望撰并书凡二石在东厢左房凿置壁间西向【记载艺文门】

诸碑附

兰亭石刻

右兰亭帖相为定武本或云周伯琦摹或云薛绍彭刻未知孰是背面刻乐毅论末署孟頫二字无嵗月题跋石今在

御书楼下

【谨案此石一云元顺帝北还重氊裹载弃之于路徐中山取置国学一云明初出天师庵土中送置国学一云万厯乙酉丙戌间北雍治地得之其説不一附识于此】

顔真卿争坐位石刻

右争坐位帖计二石分为四段石各两面一石刻首尾两段一石刻中两段今首段缺八行后段缺九行刻石原委无考孙承泽朱彛尊以为赵孟頫临云石今在

御书楼下

文庙国子监全圗碑

右庙学全圗正统十二年十一月立石在太学门右东向上为圗下为记记二十五行磨泐难辨首行题

文庙国子监创建记次行三行曰

文庙国子监在皇城东北崇教坊以下先记殿宇内外次及御碑【即英宗御制新建太学碑】次

圣像【一百二十四位】次伦堂【以下字缺疑即东西讲堂】绳愆博士二防率性修道各堂鼓房钟房斋房典簿防【碑载典簿防十五间春明梦余録作三间葢据明太学志嘉靖十年改建之后而言也】典籍防【碑载三十九间春明梦余録作五间】防馔堂公廨房厨井仓库各房无不备载又记东西牌楼四座旧碑十通【未详】及号房二十二号五百二十一间后记器用末署年月

【谨案号房有天地人知仁勇文行忠信规矩准绳纪纲法度格致诚正二十二号春明梦余録云伦堂后斋明所九间格致诚正号每号三十七间嘉靖七年改为敬一亭余十八号今观全图衙署之西有房六列东向各分三段正合十八之数南连退省号北至箭亭以西皆是也】

王同祖诗石刻

右嘉靖壬寅刻石司业王同祖书并题其后曰大司成公廨后有丁香一株阅嵗已久龙石许公再涖辟廱不逾年擢南少宰俯仰今昔婴情去来对花赋诗今大司成水南张公览而和之祖忝先后佐二公周旋輙次韵并手书登石置之壁间背刻万厯癸丑李元春追和诗题云以司计从事成均葢典簿也龙石水南名皆未详石今在

御书楼下【诗载艺文门】

老彭观井图

右圗绘老彭临井而观系身大树童子扶持寓临深履薄意也有宋陈靖四言铭一章书题曰皇明万厯丁丑秋刻石在东厢后堂壁间南向

【谨案观井处在今徐州为古彭城地】

古文孝经石刻

前刻明左春坊谕德掌国子监司业事蔡毅中集注后刻唐著作郎太子中书舎人虞世南书疑取石经摹勒而另书集注于各章之下也又刻天启三年嵗在癸丑孟冬之吉国子监监丞金维基博士张凤奇徐牧门洞开助教董天允姚世儒孙世恪党修吉学正顾民碞蒋尚茂典簿王象艮典籍【阙】烈同勒石礼部儒士吴郡吴尚端集镌石二凿置西厢正堂壁间

钦定国子监志卷四十九

猜你喜欢
  ●卷第一十·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三十八·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公府·费行简
  第六一甘结状光绪十年六月廿六日一一二○七-二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纪昀
  第七章 副目 哨长 队官·冯玉祥
  代序二 她比烟花更寂寞·陆小曼
  许王李从益传·薛居正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十一·佚名
  ●牧令书卷二 政畧·徐栋
  多小未能舆謀案·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二·高晋
  卷07·吴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高观国·唐圭璋

      观国字宾王,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有竹屋痴语一卷。   齐天乐   碧云阙处无多雨,愁与去帆俱远。倒苇沙闲,枯兰溆冷,寥落寒江秋晚。楼阴纵览。正魂怯清吟,病多依黯。怕挹西风,袖罗香自去年减。   风流江左久客,旧游

  • ◆梦观道人大圭(梦观集)·顾嗣立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着《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

  • 卷九·魏源

    江行杂诗五首(嘉庆庚辰,奉母东下。)试登大别观荆鄂,何似君山俯洞庭?如束估帆三楚至,无穷征雁六朝听。大江东去风月白,春色南来天地青。何事悲歌更怀古?乾坤元气是吾形。◇侧闻淫雨告荆邦,泽国鼋鼍恣潦洚。平世务耕非务战,只今防

  • 卷七十六·志第二十九·律历九·脱脱

        ◎律历九   ○皇祐浑仪   尧敕羲和制横箫以考察星度,其机衡用玉,欲其燥湿不变,运动有常,坚久而不能废也。至于后世,铸铜为圆仪,以法天体。自洛下闳造《太初历》,用浑仪,及东汉孝和帝时,太史惟有赤道仪,岁时

  • 逸周書逸文·佚名

      文王去商在程,正月既生魄,太姒夢見商之庭產棘,小子發取周庭之梓樹,于闕閒化為松柏棫柞,寤驚以告文王,文王乃召太子發占之于明堂,王及太子發並拜吉夢,受商之大命于皇天上帝。   文王曰:「法寬刑緩,囹圄空虛。」   文王曰

  • 卷六·李心传

     朝事二  道学兴废自熙宁元丰闲河南二程先生始以道学为天下倡二先生少学于汝南周茂叔其后学者翕然宗之二先生死其高弟门人前有河南朱公掞刘质夫李端伯京兆吕与叔苏季明上蔡谢显道延平杨中立建安游定夫河东侯师圣伊

  • 卷第二·徐鼒

    丙申(初七日),明曾应遴奏江西事。应遴言:『臣乡江右,自桥头失守而贼从永破吉,插岭兵破而贼破萍及袁,益王走闽中。建昌溃于十一月初二日,抚州、南丰陷于初七日』。并言:『赣已失守,所奏皆十六年张献忠陷江西事也;而抚臣报尚杳然』

  • 客座赘语卷九·顾起元

    半山王荆公半山寺,或以今之永庆寺傍有谢公墩当之,以公「我屋公墩」之句此。夫半山以城中至钟山,政得其半故名。若永庆寺,在宋江宁府城内西北,与去城至山居半之说不侔。且公半山园诗曰:「今年钟山南,随分作园囿。」又次,吴氏女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正德十五年六月丁巳朔 上在南京一日 驾幸牛首山宿焉诸军夜惊左右皆不知 上所在大扰久之乃定传者或谓江彬将为逆云○都督佥事李瑾卒瑾山西全宁人正德三年袭指挥使以武举加升都指挥同知坐神机营右哨管操寻转敢勇营升参

  • 卷十八 食货志四·黄遵宪

    国 债庆元偃武以降,太平欢虞二百余年,然理财之道,则自幕府逮于诸藩,以岁人不足为常。庆长之初,颇造金货,后遇国库匮乏,辄改铸货币,减轻杂伪以敷衍一时。各藩不能铸钱,则增赋税课献金,犹不足者上借之幕府,下借之富商,或在其管内发

  • 儒林传序·李延寿

    如今的儒学,本是承继古时的六经之学。以此来弘扬王化匡正风俗,这是王者治国的首要之举。自从秦氏焚书坑儒,儒道因之亡缺。到汉武帝时,开设学校,立五经博士,设置弟子生员,分设科目进行策问,并以官禄相鼓励,因此传习儒学者便越来

  • 叶法善传·欧阳修

    高宗时,又有个叫叶法善的,括州括苍人。世代为道士,传阴阳、占卜、符咒之术,能镇邪驱鬼。皇帝听说了,召他去京师,想授他官以示宠,法善辞不受,于是留他在宫内斋场,礼赐优厚。当时皇帝遍召方士化黄金炼丹。法善进言“:丹不可能短时

  • 卷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六十四明 俞汝楫 编章服备考文武冠服初定冠服志洪武元年礼官议上冕服以下制并及羣臣公侯以下朝祭冠服周制公侯伯以下朝祭皆用冕服燕居则用玄端服公侯伯子男朝天子则执圭以合瑞明帝时公卿列侯

  • 嘉言第五·朱熹

    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彛,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彛也。故好是懿德。歴传记,接见闻,述嘉言,纪善行,为小学外篇。横渠张先生曰,敎小儿,先要安详恭敬。今世学不讲,男女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

  •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三卷·佚名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三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入定不定印经云。佛言。妙吉祥。假使有人于十方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悉挑其目至满一劫。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彼如上诸有情所

  •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佚名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别解脱经难得闻  经于无量俱胝劫  读诵受持亦如是  如说行者更难遇  诸佛出现于世乐  演说微妙正法乐  僧伽一心同见乐  和合俱修勇进乐  若见圣人则为乐  并与共

  • 天隐子·司马承祯

    唐司马承祯撰。一卷。阐述道家养生术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分《神 仙》、《易简》、《渐门》、《斋戒》、《安处》、《存想》、《坐忘》、 《神解》等篇。该书着重阐述人如何长生成仙的问题。 《神仙》曰:“人生时禀得虚

  • 录曲余谈·王国维

    一卷。王国维撰。本书为戏曲杂考札记一类,对古代戏曲中的角色名目、杂剧传奇的本事、曲家、曲目、南曲源始等多有考证。采取分条列项的说明方式,眉目十分清楚。其中有些材料被作者纳入所著《戏曲考》、《宋元戏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