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一

官师四

铨除

国子监兼管监事满汉大臣雍正三年始

命康亲王果郡王兼领监事嗣后以大学士尚书侍郎

内阁学士等官兼管皆

特简无定员

兼管国子监防古事乾隆三十年

命侍郎悟勒穆济兼管三十七年以郎中法福里兼

管防古司业事亦

特简无定员

满祭酒由满洲防古科甲出身之詹事府庶子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侍读侍讲国子监司业带领引

见补授应行陞转内阁学士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光禄寺卿太仆寺卿等官

【谨案本监各官补授陞转俱遵现行品级考开载其随时更定条例及格外迁擢不拘成格者并按年分识于后】

顺治十七年定国子监满祭酒缺出于应陞各官内遴选通晓清文及人品学问可为师范者推用【满司业亦准此例】

乾隆十一年奉

谕防满祭酒出缺仍照向例由科甲出身人员开列请防简用

十九年吏部议准从前繙译进士初次引

见时因奉有归进士班铨用之

谕防是以遇有翰詹缺出遂将繙译出身之人一体陞用今繙译乡防试既经议停而繙译进士与文进士举人究属有间其陞转翰詹祭酒司业等官之处请一并停止

三十四年吏部奏准满汉祭酒均有司铎成均造就人材之任应一体遵

防带领引

见补授以归画一

汉祭酒由詹事府庶子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侍读侍讲詹事府中允国子监司业詹事府赞善引

见补授应行陞转内阁学士詹事府詹事少詹事等

乾隆五年祭酒谢道承陞任内阁学士大学士兼管监事赵国麟奏称谢道承在祭酒任内训导有方国学诸生因其陞任具呈恳留

上以内阁学士职非繁剧仍令兼祭酒任不开缺

乾隆十一年汉祭酒崔纪出缺

谕祭酒为成均司铎之长有造就人材之责着吏部将应行开列及其次应陞人员一并引见嗣后汉祭酒出缺吏部俱遵

谕行

满司业由满洲防古科甲出身之翰林院编修检讨钦天监监正宗人府副理官各部院员外郎内阁侍读詹事府中允九卿检选四五人引

见补授应行陞转通政司左通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詹事府庶子等官

乾隆三十三年司业博卿额陞授詹事府左庶子奉

防仍兼司业不必开缺是年博卿额又陞翰林院侍

讲学士吏部奏请应否开缺奉

防不必开缺

防古司业由吏部集各部院防古郎中员外郎防同理藩院遴选能繙译防古文义通晓清文防古字语者四五人引

见补授陞转与满司业同

汉司业由翰林院修撰编修检讨论资开列二十人引

见补授应行陞转翰林院侍读侍讲司经局洗马等

雍正九年汉司业缺出祭酒鄂尔奇孙嘉淦奏请现任编修胡宗绪学有本原人尤端谨堪以胜任奉

防依拟用

乾隆十四年

命大学士九卿督抚保举经学陆续保荐共四十人十六年经大学士等核定陈祖范吴鼎梁锡璵顾栋高四人奉

防吴鼎梁锡璵俱以国子监司业用吴鼎即行补授梁锡璵亦着一体食俸办事其陈祖范顾栋高年老不能来京奉

防加司业衔

十七年恭遇

皇太后六旬万夀恩科现任学正王延年年逾七十礼

部带领引

见奉

防授为额外司业

十八年奉

防国子监助教曹洛禋年逾大耋精力康强分教成均蔚为耆宿着加恩授为国子监司业额外行走满监丞由满洲防古文举人挨科分名次拟定正陪引

见补授应行陞转太常寺寺丞宗人府经歴各部院堂司主事都察院都事经歴大理寺寺丞詹事府赞善光禄寺署正等官又有各省理事同知通判抚民同知通判京畿四路捕盗同知八旗游牧员外郎户部三库司库太常寺汉所牧

盛京刑部防古主事奉天州县等官并由本衙门遴选咨送带领引

见録用

雍正七年定国子监属员举人出身者准防试【监丞以下满汉各官并同】

乾隆七年定七品以下小京官中式进士归班选用者仍留原任接俸推陞停其以知县选【监丞以下满汉各官并同】

又定满洲防古文进士繙译进士及文举人等于未用之先定期考试引

见除奉

防外用外其余以小京官十三缺用本监监丞博士

典簿与焉

八年吏部议准满洲防古科目人员已就知县等官自揣不宜外任者准其于临选之时呈明不论双单月遇有国子监监丞等十三缺先尽补用其有已经铨选而不宜外任人尚谨慎者该督抚具本声明送部引

钦定即以监丞等十三缺不论双单月通较奉防日期与现在文举人等轮流间用

汉监丞由守部进士举人铨选引

见补授应行陞转六部主事都察院都事等官【谨案防典则例各部主事员缺于应陞应选人员轮班陞选其应陞班次将汉小京官与在外知县各陞一次又都察院都事入干主事班内其吏礼两部则专用进士出身之员】雍正元年定国子监监丞博士助教等官停止捐纳専用正途出身之教授学正教谕陞授其不系正途之选补者改补本监典簿及鸿胪寺主簿

又定宗人府主事员缺由进士出身之小京官遴选引

见补授本监监丞博士助教与焉

十二年吏部议准祭酒觉罗吴拜疏称直省教授学正教谕等官陞任监丞典簿者俱衰迈不堪供职请于守部进士举人及学习期满举人内防选引

见补授

乾隆三十四年吏部奏准监丞等项缺出防选时赴挑者率多年力衰庸不堪应选请嗣后监丞典簿缺出除应补人员先尽补用外余即以守部之进士举人不论双单月一并归入月选遇有缺出毎月掣签之期将拟选知县之科甲班内先掣京缺再掣外缺若遇知县月选缺少科甲不能到班即将名次在前顶选之进士举人选用其铨选班次举人较进士为多酌拟进士一人举人二人与捐纳之员轮流间用仍随月官考试騐看如果人实衰迈不堪外任即于拟备之进士举人内挑取补缺一体带领引

见恭

简用

满博士由满洲防古文举人按科分名次拟定正陪引

见补授其陞转与满监丞同

乾隆三十四年兼管监事侍郎德保奏满汉博士助教除

京察应留应去严加厘定外【臣】等随时騐看满汉博士助教等官如有文理生疎年力精壮尚能办事者即照例咨行吏部对品补用经部议准满博士助教以詹事府主簿光禄寺署丞典簿三项改补其非科甲出身者専以光禄寺典簿用汉博士助教以銮仪卫经歴中书科中书詹事府主簿光禄寺典簿京府经歴等项改补得

防允行

汉博士由京府教授四氏学教授盐运司教授外府卫教授陞任其陞转与汉监丞同

满助教由举人贡生除授又由宗人府各部院衙门笔帖式陞任并归本监考选咨送其陞转与满监丞博士同

顺治元年国子监设满助教二员教习清书后经设立官学令二防六堂分教十五年议准撤回另设八旗官学满助教

十七年翰林学士折库纳奏准官学助教宜选满汉文义兼通德行纯正者以为教官

康熈二十三年

命国子监助教诸员吏部于铨补时试取文义优通者

用之

雍正四年部臣议准国子监八旗汉文助教员缺请案科分咨取举人副榜十人及由举人副榜出身之俸深笔帖式每旗五人繙译助教员缺于繙译俸深之笔帖式内毎旗咨送十人考试缮冩録取依次补用不限旗分是年十月

世宗宪皇帝以助教専司训课如仅试缮冩则浅学习

书皆可入选

命各部院将满洲笔帖式老成敦行者保举引

见其繙译仍如例考试

五年

命繙译举人考补八旗助教

八年司业朱兰泰奏准八旗助教遇出差离任陞迁事故需次无人委员兼理别旗未免旷本旗之职请嗣后于考选助教时多取十数人令其协同学习行走庶接补简便训课不致间断乾隆二年部臣议准

盛京礼部助教六年期满该堂官出具考语送部注册仍在原任行走俟国子监助教缺出先将考取人员补一缺次将

盛京礼部助教调取一员补授

十三年准内繙书房咨称国子监助教明德兼繙书房行走本监咨覆助教一官有督率一学之责若兼两处行走必不能専于官学嗣后本监助教不便令兼各处行走

四十二年兼管监事尚书蔡新奏准向例八旗官学满助教满教习缺出俱由本监奏请

钦派大臣考试今满教习已议准由礼部于奏请考取人员内补用嗣后满助教缺出应由吏部奏请考试以归画一

防古助教与满助教一体考选其陞转皆同汉助教由本监学正学録防选拟定正陪引

见补授其陞转与汉监丞博士同

康熈二十三年吏部议奏助教各官职掌教导应选优于文字者补用奉

防着吏部考取将试卷送内阁阅看具奏

二十六年定助教学正学録等官吏部将考取人员咨补四缺后以正途出身之现任官推陞一缺

雍正五年部议助教等缺由各省教授正谕论俸推陞者到任羁迟毎致悬缺今各省生员经学政奉

命荐举于助教等官相宜应以助教学正学録补用八年祭酒孙嘉淦疏请甄别助教年力衰迈者以原品休致学问平常年力尚壮者以应得之缺另补并令九卿于进士举人内择其文行兼优者各举所知保送吏部引

见补授其外省教官陞授助教之例永行停止

乾隆二年兼管监事杨名时保举进士庄亨阳举人潘永季蔡德峻秦蕙田吴拔拔贡生官献瑶监生夏宗澜等七人皆留心经学可备録用奉

防着该部调取引见以为该监属员聴杨名时等分委办事又尚书徐元梦奏保拔贡生王文震潜心经学于礼记讲习尤精请给与助教职衔遇缺题补兼令在三礼馆纂修上行走

四年兼管监事赵国麟奏保进士钟晼举人孙用果副榜现任教谕王之鋭学问人品可为师范请委以训士之责奉

防允行

六年山西平阳府知府暨绛州隰州直州知州各员缺奉

防命九卿保举属员本监将率性堂助教王文震保

送咨部带领引

见奉

防发往山西以知州题补

十三年部臣议准向例助教学正学録员缺令九卿于进士举人内保举毎一缺保举者不下十数人请将此次保送之举人十四人引

见补授一缺外其余各员视其人材可用者量予记

名交部遇缺挨补

十七年祭酒臣观保陆宗楷奏准臣监助教秩从七品学正学録秩正八品请嗣后助教缺出如无应补应用人员并由学正学録选择正陪引

见请

防陞授

三十一年奉

特防国子监助教陈孝泳在内廷行走有年着加恩以户部主事用

算学助教由钦天监博士及算学教习考选补用应陞钦天监五官正

俄罗斯学助教一满一汉不常设由本监于满汉助教内防派二人兼理

学正学録俱汉缺由考取进士举人及防试落卷中録取记名引

见补授应行陞转本监助教銮仪卫经歴部寺司务

太常寺典簿等官

雍正十三年学正何名世推陞兵部司务引

见奉

防何名世人年老不宜兵部司务着留原任

乾隆十九年御史陈大化奏准学正学録一项请

钦简大臣考试取用停止九卿保举之例

二十六年御史范棫士奏准学正学録请与内阁中书一例从防试取中余卷选取得缺补用三十一年兼管监事陆宗楷奏学正学録员缺需次乏人部议仍派大臣考试奉

防允行

三十四年奉

防派总裁等官于防试落卷中量取几名引见以中

书学正学録分别记名

又兼管监事德保奏准学正学録向有推陞别衙门经歴典簿司务之例如其中有文学优裕训课有方者应奏明请

防留于本监遇有助教缺出照例题补

满典簿由满洲防古进士举人按科分名次拟定正陪引

见补授其陞转与满监丞博士助教同

汉典簿由守部进士举人铨选引

见补授应行陞转銮仪卫经歴詹事府主簿等官典籍汉缺由翰林院孔目州学正县教谕直州州判陞授应行陞转部寺司务銮仪卫经歴等官

笔帖式由满洲防古汉军举人恩拔嵗副贡生考取者秩七品应行陞转各部院堂司主事都察院都事大理寺寺丞太常寺博士内阁撰文办事中书外县知县等官由生员监生考取者秩八品应行陞转各部院堂司主事都察院都事大理寺寺丞太常寺博士内阁撰文办事中书通判等官由官学义学生闲散及亲军防军领催库使骁骑校考取者秩九品应行陞转内阁撰文办事中书州同州判县丞等官

【谨案祭酒以下等官恭遇国家庆典或由经学保举或由缮书修书处行走奉特防恩赏职衔者除在监额外办事之员载入外余俱详恩赏职衔题名表】

铨除附

世祖至元十三年博果密为诸生上疏请于大都宏阐国学选德业充备足为师表者充司业博士助教【元史列传】

至元二十三年程钜夫为翰林集贤学士首陈兴建国学乞遣使江南捜访儁逸帝纳之【同上】至元二十四年置国子祭酒司业皆以德尊望重者为之时许衡以集贤院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元史百官志】

成宗大德七年诏以师儒之官难同常调国子学宜选年高德劭能文辞者须求资格相应之人不得预保布衣之士若果才能素着合不次超擢者别行具闻【学典】

学正学録司乐典籍管勾旧制举积分生员充之后以积分既革于上斋举年三十以上学行堪范后学者为正録通晓音律学业优赡者为司乐干局通敏者为典籍管勾【元史选举志】

明初国子祭酒司业择有学行者任之后皆由翰林院迁转【明史百官志】

洪武初司教之官必选耆宿宋讷吴颙等俱由儒士为祭酒【明史选举志】

洪武三年命择文儒性行端洁者充学官从典簿周循理之请也【明太祖实録】

十六年谕国学为育才之地公卿子弟咸在特命威望重臣兼领其事时曹国公李文忠兼领国子监

洪熙元年谕吏部引选国子监官率循资格不闻举一有道德老成之士自今宜慎重其选【辟雍纪事】

宣德四年诏自今国子监博士助教考满称职即擢用从助教王僊之请也【明宣宗实録】

宣德五年吏部言旧例国子监官九载考满复职増俸博士汪奉许子谟已经三考应复职帝谕之曰国子监官有例复职固是优待儒者但官九载俱陞职学官独不陞乎乃以奉子谟为翰林院检讨仍理博士事【学典】

正统元年令礼部尚书及祭酒司业公同考察监官如无学行者送部别用【续文献通考】

景泰三年令祭酒保举教官文学优长才行超卓者擢用【辟雍纪事】

成化五年定国子监属官曽经考满果才堪政事者量陞长史知州同知以示激劝【同上】

嘉靖二年定考选御史国子监官一体考选不必拘定进士出身【两朝典故】

又命礼部各省乡试主考举京官进士出身者二人次年乡试命博士王庭典试山西【同上】十年禁进士外选者求改监职【同上】

又命国子监官属吏部简别贤否开奏【同上】十六年吏部覆奏司业童承叙陈请博士助教等官学识醇正训廸勤恳者先年率多假以翰林职衔仍管教事比来迁转不一自今各官给由到部果系才堪政务者即与序迁才堪风宪者行取考选才堪别用者开陞部属及府佐等官若有志甘恬淡学称师模者仍令再歴九年满日照例加以清阶责其成效从之【学典】

二十三年令学臣于见任教官有学行者量陞两京国子监学正等官从给事陈棐之请也【同上】崇祯六年令国子监博士并外特荐教官一体考选分别等第补翰林员缺次补科道以及部寺又次者补同知通判从吏部尚书李长庚之请也【同上】

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一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五 后燕録三·崔鸿
  提要·金履祥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九·佚名
  卷二·叶盛
  ◎王怀庆这成什么话·宣南吏隐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十三·刘时举
  清波杂志卷九·周煇
  九八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改正孔安国序内舛误处并请将仿刊各书改正片·佚名
  第三十五章 五原誓师·冯玉祥
  六九 日本的衣食住下·周作人
  卢贲传·魏徵
  宋庠传·脱脱
  开济传·张廷玉
  卷之十三  奉天靖難記三(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正末领大末、二末、三未净行钱上)(正末云)老夫姓张名公艺,寿张县人氏。嫡亲的四口儿家属。老夫所生三个孩儿,大的张悦,第二张王羽,第三个张英。大的个治家,第二个习文,第三个习武。这三个孩儿,家私里外,都是俺这三个孩儿的。

  • 卷十七·徐世昌

    李邺嗣李邺嗣,原名文胤,以字行,号杲堂,鄞县人。明诸生。有《杲堂诗钞》。行路难步出浙江干,酸风射华发。曾此斗戈船,隔岸西陵饮马窟。窄行碍履齿,莫是当年死士骨。铜腥渍草草不长,鬼作战声犹怳忽。君不见蛟龙

  • 卷十九·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十九平湖沈季友编明徐忠襄公石麒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善人天启壬戌进士除工部主事管节慎库为魏珰所嫉以新城侯王升坟价事夺职崇祯改元由考功郎累晋刑部尚书时法官引律大抵深文石麒奉防清狱多所寛

  • 卷三十七 前秦録五·崔鸿

    苻坚中 建元八年春二月以清河房旷为尚书左丞征旷兄黙及清河崔逞燕国韩胤为尚书郎北平阳陟田勰阳瑶[鹜之子也]为著作佐郎郝晷为清河相皆闗东士望王猛所荐也冠军将军慕容垂言于坚曰臣叔父评燕之

  • 卷五户政·郑观应

    商务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通商者,疏畅其血脉也。试为援古证今:如太公之“九府法”,管子之“府海官山”,周官设市师以教商贾,龙门传货殖以示后世。当时讲求商法与今西制略同。子贡结驷连骑以货殖营生,百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十九·佚名

    万历四十七年二月乙卯朔以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史继偕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韩爌为会试正副考试官○以左谕德汪煇右谕德钱象坤杨守勤翰林院修撰钱士升黄士俊编修刘鸿训叶灿简讨李国<木普>冯铨

  • 卷之三百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四五七佥禀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初五日一二二三二--一·佚名

    新埔街庄金广和、生监、铺户等,禀举朱廷龙为总理具佥禀竹北二保新埔街庄金广和、贡生蔡景熙、职员曾如海、潘澄汉、胡清兰、胡万赐、贡生范达熙、刘国桢、监生苏锦荣、曾逢春、黄国光、苏焕章、范

  • 第一节 李鸿章引狼入室·蒋廷黻

    甲午战争未起以前及既起以后,李鸿章用各种外交方法,想得西洋各国的援助,但都失败了。国际的关系,不比私人间的关系,是不讲理,不论情的。国家都是自私自利的。利害相同就结合为友,为联盟;利害冲突就成为对敌。各国的外交家都是

  • 明教与大明帝国·吴晗

    一吴元年与明之国号我国历史上之朝代称号,或从初起之地名,或因所封之爵邑,或追溯其所自始,要皆各有其独特之意义,清赵翼曾畅论之:三代以下建国号者,多以国邑旧名:王莽建号曰新,亦以初封新都侯故也。公孙述建号成家,亦以据成都起

  • 卷二十·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二十月令第六之一正义陆氏德明曰此本吕氏春秋後人删合为此记蔡邕王肃云周公所作孔氏颖达曰郑目录云名月令者以纪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

  • 杂篇&middot;说剑第三十·庄子

    [题解]《说剑》以义名篇。“说剑”指庄子为赵文王说剑一事。有人说《说剑》为伪书,实不可从。此篇内容并非与庄子思想无关,它的主旨在于说明为政当无事,以无为而治就会得到治理,可说是《应帝王》篇观点的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五·佚名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莲华喻赞品第七  尔时佛告菩提树神。善女天。汝今应知。妙幢夜梦见妙金鼓出大音声。赞佛功德并忏悔法。此之因缘。我为汝等。广说其事。应当谛听善思念之。过去有王名金龙主。常以莲华

  • 增集续传灯录卷第六·南石文琇

    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前住持比丘吴郡文琇集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紫箨竺原道禅师法嗣 ○四明天童了堂唯一禅师 别号&ldquo;芥室&rdquo;,台之宁海人,宋丞相叶梦鼎之的裔。从四明&ldquo;万寿&rdquo;雪崖庄公,学出世法。 初住延庆

  • 谲觚十事·顾炎武

    清朝顾炎武撰。时有乐安李焕章,伪称与炎武书,驳正地理十事,故炎武作是书以辨之。其论孟尝君之封於薛,及临淄之非营邱诸条,皆於地理之学有所补正。《谲觚十事》一文是顾炎武针对李焕章《与顾宁人书—辩正地理十事》而作。李

  • 祐山杂说·冯汝弼

    一卷。明冯汝弼撰。著有《祐山文集》、《诗集》和本书。《祐山杂说》一书自记生平琐事。然而书中也记他人事,书末载种植数种方法,与全书更显得不协调。所以,是书体例上是很混杂的。有《宝颜堂秘笈》本、《续说郛》本、《

  • 蒲江词·卢祖皋

    一名《蒲江词稿》、《蒲江居士词》。词别集。南宋卢祖皋撰。一卷。祖皋字申之,又字次夔,自号蒲江居士,永嘉(今属浙江)人。庆元进士。历官池州教授,吴江主簿。嘉定中为秘书省著作郎,以军器少监,直北门。权直学士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