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谈临济四宾主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临济大学讲──

赴东亚大会之同人,大都为临济宗,鄙人亦临济宗,今日与诸君讲演,正是家里人说家里话。太虚虽无临济老汉之手段,然亦欲上追遗规,下振群聋。盖佛法之真髓,厥惟禅宗,临济宗为禅宗正统;正统之要,今日且就四宾主略言之。所谓主者,唯是正智不思议法界也。

一、宾中宾:即在取虚妄我法相之五趣、二乘地中,于佛法不了解离言说之实相,妄于名相求真。换言之、即以妄为真。古德有云:“倚门傍户心如醉,出言吐语不惭惶”!

二、宾中主:禅宗之旨,即在离去名言而直下明心,此为禅宗正义。所谓宾中主,即了解文字语言非佛法,而真实之佛法,则在离去名言,真修实证。古德有云:“口念弥陀双拄杖,目瞽瞳人不出头”。

三、主中宾:即是已证得离言不思议法界,深契妙性,亦即已得到祖位。以利人故,于无可言中而假立言说。古德又云:“高提祖印垂方便,利物应知语带悲”。四、主中主:在教中谓为离言不思议法界,维摩经中以无言说而显不二法门,如文殊问云:“如何是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言:“是为真入不二法门”。古德又云:“横按镆邪全正令,太平寰宇斩顽痴”。

由是四宾主义以正之,佛法不可在言说文字中求,而利他故亦不离文字。然第一要识得主中主,偈云:“识得主中主,佛无立足处,一场闲葛藤,付青山流水”。(满智记)(见海刊六卷十二期)

(附注) 原题“在临济大学讲演辞”,今改题。


猜你喜欢
  佛教纪元论·太虚
  卷第二十一·霁仑超永
  卷四·佚名
  法海观澜卷第五·智旭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七·唐慧琳
  佛说大乘稻秆经讲记·太虚
  卷第十·佚名
  大乘正宗分第三·朱棣
  御选语录卷三·雍正
  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翻译之记·龙树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唐慧琳
  泥犁品第四十二·佚名
  慈宗的名义·太虚
  广释菩提心论卷第二·佚名
  阿育王经 第六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一十九·彭定求

        卷719_1 【芭蕉(数岁时作,传于都下)】路德延   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叶如斜界纸,心似倒抽书。   卷719_2 【感旧诗】路德延   初骑竹马咏芭蕉,尝忝名卿诵满朝。五字便容趋绛帐,   一枝寻许折丹霄。岂

  • 二集卷十三·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十三古今体七十三首【己巳六】驻跸静寄山庄侍皇太后游览即景较围回塞上取道驻田盘奉养多方谨承欢千里安山庄临静寄秘殿足遐观扶辇邀慈豫称觞对夀峦窻开峰罨翠堦绕瀑淙寒丰岁余清暇吾心此暂寛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诗家鼎脔二巻不着选辑人姓名巻首有小序署曰倦叟亦无姓氏案倦圃为曹溶别号此序当速溶所题其书乃宋末人所録南渡诸家之诗上巻五十八人下巻三十七人每人各着其里居字号为例不一所存诗多者十余首少者仅一二首葢取

  • 第九十七回 御苑赏花巧演古剧 隋堤种柳快意南游·蔡东藩

      却说炀帝抚侯女遗骸,且泣且语道:“朕本爱才好色,不意宫帏里面,有卿才貌,偏不相逢,朕虽未免负卿,但卿亦命薄,朕又缘悭,此去泉台,幸勿怨朕。”说罢又哭,哭罢又说,絮絮叨叨,好似潘岳悼亡,感念不休。忽有侍卫入报道:“许廷辅拿到了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二·佚名

    正德元年夏四月庚戌朔享 太庙奉 孝宗敬皇帝神主诣庙享祀○遣内官祭司灶之神○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安贵荣遣舍把安诚等答石等族番人居肖等各来朝贡马匹方物赐晏并衣服彩叚等物有差○辛亥兵部奏两京锦衣等卫官旗全由传乞

  •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列传卷第二十二 高丽史一百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朴全之。○朴全之竹州人也父晖官至典法判书。 全之年未弱冠登第历史翰。 忠烈五年元世祖诏选衣冠子弟入侍全之与焉。 因留元与中原名士游商

  • 吴成传·张廷玉

    吴成,辽阳人,初名买驴。父亲吴通伯,是元朝辽阳行省右丞。太祖时期,通伯父子随观童一起来归降。买驴改为现名,充任总旗,多次随从大军出塞。建文元年(1399),他被授予永平卫百户。后来投降燕王,随从作战,都有功,三次升级,任为都指挥

  • 卷六·赵汸

    <经部,春秋类,春秋属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卷六      元 赵汸 撰存策书之大体第一之六七十一内特相盟内为志书及外为志书防隠元年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桓元年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文十七年六月癸未

  • 卷三十三·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三玉藻此篇记天子诸侯服冕笏佩之类及行礼容节以篇首二字名篇其文略与少仪曲礼相似范氏锺曰玉藻一篇巨细兼举君有君之威仪臣有臣之成仪以至饮食起居之

  • 硕人·佚名

    ——千古绝唱颂美人【原文】"硕人其颀(1),衣锦扃衣(2)。"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3),邢侯之姨,谭公维私(4)。手如柔荑(5),肤如凝脂。领如蝤蛴(6),齿如瓠犀(7)。螓首蛾眉(8),巧笑倩兮(9),美国盼兮(10)。

  • 卷五百六十二·佚名

    △第五分如来品第十五之二尔时欲界梵世天子。恭敬合掌俱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最为甚深极难信解。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亦最甚深极难信得。尔时佛告诸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具寿善现便白佛言:如我解佛所说义者,无上菩

  • 卷五·佚名

    △无依行品第三之三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大德世尊,若有真善刹帝利真善宰官真善居士真善长者真善沙门真善婆罗门。如是等人能自善护亦善护他善护後世善护佛法。出家之人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无戒剃除须发被袈裟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二·念常

      唐(姓李氏王土德都二京)雷氏曰(神太高则中睿玄肃代德顺宪穆景文武宣懿僖昭哀濮亡。唐主二十二。二百九十二年)  (戊寅) 高祖神尧皇帝渊改武德(字叔德。陇西成纪人。其先武昭王李暠之后。李歆弘农太守重耳金门

  • 卷第十八·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十八目录 大鉴下第十四世 &middot; 泐潭英禅师下法嗣一十一人 &middot;法轮齐添禅师 &middot;慧明云禅师 &middot;仰山友恩禅师 &middot;大沩齐恂禅师(已上四人见录) &middot;方广怀纪禅师 &middot;宝盖

  • 佛果击节录卷下·圆悟克勤

      雪窦明觉禅师拈古  佛果圜悟禅师击节第三十八则洞山三顿举洞山初和尚到云门。门问近离什么处。(常程途)山云查渡。(实头人难得)门云。夏在什么处。(第二头箭锋也须着眼)山云。湖南报慈。(可[日*煞]不瞒人)门云

  • 金丹真传·孙汝忠

    道家气功著作。明·孙汝忠撰,张崇烈注,李堪疏。汝忠字以贞,长治(今属山西)人。孙氏原著刊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其父号烟霞散人,信奉道教,汝忠尽得其传,撰成此书。撰年未详。首载筑基、得药、结丹、炼已、还丹、温

  • 仪礼要义·魏了翁

    五十卷。宋魏了翁(1178-1237)撰。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大学生,佥书枢密院事。治学反对佛老学,推崇朱熹理学,独穷经古学,自为一家,为南宋名儒。开门授徒,学生争相报名。曾在靖州建鹤山书院。着有《九经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