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大全集拾遗

圣人未尝无喜也,「象喜亦喜」;圣人未尝无怒也,「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圣人未尝无哀也,「哀此茕独」;圣人未尝无惧也,「临事而惧」;圣人未尝无爱也,「仁民而爱物」;圣人未尝无欲也,「我欲仁,斯仁至矣」。但中其节,则谓之和。

荀卿才高学陋,以礼为伪,以性为恶,不见圣贤,虽曰尊子弓,然而时相去甚远。圣人之道,至卿不传。杨子云仕莽贼,谓之「旁烛无疆」,可乎?隐可也,仕不可也。

刘子文之学甚支离,只立名做法语,便不是了。

游酢于《西铭》,读之已能不逆于心,言语之外,别立得这个义理,便道中庸矣(道,一作到)。

向日与向火意思别,火只是一个酷烈底性,日则自然一般生底气,便与人气接。问星辰。曰:「星是二十八宿,辰是日月五星。」

井泉之异,全由地脉一溜之别。伯淳在扶沟,扶沟水皆咸,惟僧舍井小甘,不欲令妇女往汲之,乃禁之。既禁之,又一县无水。乃相一端凿一井,其味适别,地脉是一溜也。又如在襄城,寺中水咸,寺外即甘。一日观其墙下有地皮一旋裂,于是试令近墙凿井,遂亦甘,只是要相地脉如何。

冬桃,今视之似先春,其实晚桃也,直到如今方发。南京三十六冈改葬,只是台中人为之,要得自振其术以营利也。

有人葬埋,至有毁伐其亲之尸以祈福利,然偶获祸。其事虽未必然,然据理,安得不招此祸。冬至与诸友贺,先生不出,云有司法服,慰乃出。《子夏易》虽非卜商作,必非杜子夏所能为,必得于师传也。

《易》因爻象论变化,因变化论神,因神论人,因人论德行,大体通论《易》道,而终于「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复者反本也,本有而去之,今来复,乃见天地之心也,乃天理也,此贤人之事也。「惟圣罔念作狂」,如《周官》六德之圣,通明之谓也。

徽柔懿恭,四事也。徽懿皆美也。懿,美中似有宽裕意,研其意味乃得之。若渊亦深也,渊则深中有奥意。

《周礼》不全是周公之礼法,亦有后世随时添入者,亦有汉儒撰入者。如《吕刑》、《文侯之命》,通谓之《周书》。学者有所得,不必在谈经论道间,当于行事动容周旋中礼得之。

学者不学圣人则已,欲学之,须是熟玩圣人气象,不可止于名上理会。如是,只是讲论文字。《易》学,后来曾子、子夏学得积到上面也。君实近年病渐较积放得下也。

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

先生曰:「司马迁为近古,书中多有前人格言。如作《纪》本《尚书》,但其间有晓不得《书》意,有错用却处。」嘉仲问:「项籍作《纪》,如何?」曰:「《纪》只是有天下方可作。」又问:「班固尝议迁之失,如何?」曰:「后人议前人固甚易。」

天下宁无魏公之忠亮,而不可无忠臣之义。昔事建成而今事太宗,可乎。薛公言黥布出上策,则关东非汉有,非也。使出上策,亦败。

赵襄子姊为代国夫人,襄子既杀代王,将夺其国,夫人距战,是也。身为代国夫人,社稷无主,独当其任,义不可弃社稷以与弟,则战而杀之,非姊杀弟也,代国夫人杀贼也。

陈寔见张让,是故旧,见之可也,不然则非矣。此所谓太丘道广。

唐之有天下数百年,自是无纲纪。太宗、肃宗皆篡也,更有什君臣父子?其妻则取之不正。又妻杀其夫,篡其位,无不至也。若太宗,言以功取​​天下,此尤不可,最启僭夺之端。其恶大,是杀兄篡位,又取元吉之妻。后世以为圣明之主,不可会也。太宗与建成,史所书却是也。肃宗则分明是乘危而篡。若是,则今后父有事,安得使其子?

《新书》且未说义中否,且如与小人说能,亦有至言,然只是一个气象。今日《新书》读之,便有一个支离气象(疑有误字)。

观太学诸生数千人,今日之学,要之亦无有自信者。如游酢、杨时等二三人游其间,诸人遂为之警动,敬而远之。

先生自少时未尝乘轿。顷在蜀,与二使者游二峡,使者相强乘轿,不可。诘其故,语之曰:「某不忍乘,分明以人代畜。若疾病及泥泞,则不得已也。」二使者亦将不乘,某语之曰:「使者安可不乘?」既至,留题壁间,先生曰:「毋书某名。」诘其故,曰:「以使者与一闲人游,若铮客。」当时竟不乘轿,亦不留名。

村酒肆,要之蠹米麦,聚闲人,妨农工,致词讼,藏贼盗,州县极有害。

正叔谓子厚在礼院所定龙女衣冠,使依封号夫人品秩为准。正叔语其非,此事合理会。夫大河之塞,莫非上天降鉴之灵,官吏勤职,士卒效命。彼龙,水兽也,何力焉?今最宜与他正人畜分,不宜使畜产而用人之衣服。

汝之多瘿,以地气壅滞。尝有人以器杂贮州中诸处,水例皆重浊,至有水脚如胶者,食之安得无瘿?治之之术,于中开凿数道沟渠,泄地之气,然后少可也。

介甫言律是八分书,是他见得。又有学律者,言今之人析言破律。正叔谓律便是此律否?但恐非也。学者以传世来,未之或能改也。惟近年改了一字。旧言指斥乘舆言理恶者死,今改曰情理,亦非也。今有人极一场凶恶,无礼于上​​,犹不当死,须是反逆得死也邪。

酒是麹糵为之,以乱其气。人苟持其志,则不到于乱。乃知饮酒须德持之,未有害也。志之为力极可怪。

石炭穴中遗火,则连蔓火不绝,故有数百千年。今火山盖为山中时有火光,必是此个火时发于山间也。

昔聂觉唱不信鬼神之说,故身杀湫鱼。其同行者有不食鱼而病死者,有食鱼亦不病不死者,只是其心打得过。或食而病,或不食而病。要之,山中阴森之气,心怀忧思,以致动其气血也。如太一湫鱼,自唐以来,自不敢取,今当不可容,然亦只如此者,盖自相食及亦有死伤也。若晋祠之鱼则极多,必是吞鱼之鱼不众也。伯淳尝到其水滨,鱼可俯拾,然众人不取,以神为畏,而特不残及于此鱼也。

今人家买乳婢,亦多有不得已者。或不能自乳,须着使人。然食己子而杀人之子,不是道理。必不得已,用二乳而食二子。我之子,又足备他虞,或乳母病且死,则不能为害。或以势要二人,又不更为己子而杀人子,要之只是有所费。若不幸致误其子,害孰大焉。

今人居覆载中,却不知天地在照临之内,却不理会得日月,此冥然而行者也。

凡人有斗筲之量,有钟鼎之量,有釜斛之量。江海亦大矣,然尚有限。惟圣人之量与天地并,故至多不盈,至少不虚。凡人为器量所拘,到满后自然形见。本朝向敏中号有度量,至作相,却与张齐贤争取一妻,为其有十万囊橐故也。王随亦有德行,仁宗尝称王随德行,李淑文章。至作相,萧端公欲得作三路运使,及退,随语室中人曰:「何不以溺自照面,看做得三路运使无?」皆量所动也。今人何尝不动?只得绫写一卷与便动,又干他身分甚事。

程、苏之姓传于天下者不蕃,至于张、王、李、赵,虽其出不一,要之其姓蕃衍,此亦受姓之祖,其流之盛,固有定分也。

日再中,只是新垣平诈言也,史册实之,后世遂以为诚然。如丁谓天书之类,当时人却未必全信,却是后世观史者已信矣。太行山千里一块,石更无间,故于石上起峰。

天下独高处,无如河东上党者,言上与天为党也。泽州北望有桑林村,盖汤自为牺牲处。汤十一迁,所居皆言亳,却似今言京师之比。佛毕竟不知性命。世之人相诋曰尔安知性命,是果报知之。

问:「古人所谓衣冠不正,无容止为身之耻。今学佛者反以为幻妄,此诚为理否?」曰:「只如一株树,春华秋枯,乃是常理,若是常华,则无此理,却是妄也。今佛氏以死为无常,有死则有常,无死却是无常。」

周茂叔谓一部《法华经》只消一个《艮》卦可了。

要之,释氏之学,他只是一个自私奸黠,闭眉合眼,林间石上自适而已。明言吾理,使学者晓然审其是非,始得。

释氏之说,其归欺诈。今在法欺诈,虽赦不原,为其罪重也。及至释氏,自古至今,欺诈天下,人莫不溺其说,而不自觉也,岂不谓之大惑耶?原释祖只是一个黠胡,亦能窥测,因缘转化。其始亦只似譬喻,其徒识卑,看得入于形器,故后来只去就上结果,其说始以世界为幻妄,而谓有天宫,后亦以天为幻,卒归之无。佛有发,而僧复毁形;佛有妻子舍之,而僧绝其类。若使人尽为此,则老者何养?幼者何长?以至剪帛为衲,夜食欲省,举事皆反常,不近人情。至如夜食后睡,要败阳气,其意尤不美,直如此奈何不下。

大宗小宗图子,六七年前被人将出,后来京师印却便是这本。

猜你喜欢
  奸劫弑臣第十四·韩非
  卷下·韩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孔子
  卷二十六·胡广
  提要·李明复
  卷五十二·程川
  卷二十五·湛若水
  第1章·老子
  卷十二·魏了翁
  卷三·范家相
  礼记要义卷第二十八·魏了翁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欧阳竟无
  本社对于今年佛诞纪念会之宣言·太虚
  佛法一味论之十宗片面观·太虚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一十六·彭定求

        卷516_1 【宣武军镇作】王彦威   天兵十万勇如貔,正是酬恩报国时。汴水波澜喧鼓角,   隋堤杨柳拂旌旗。前驱红旆关西将,坐间青娥赵国姬。   寄语长安旧冠盖,粗官到底是男儿。   卷516_2 【春雪映早梅】

  • 黄铢·唐圭璋

      铢字子厚,自号谷城翁,崇安人。生于绍兴元年(1131),游刘子之门。庆元五年(1199)卒。有谷城集,不传。   江神子   晚泊分水   秋风袅袅夕阳红。晚烟浓。暮云重。万叠青山,山外叫孤鸿。独上高楼三百尺,凭玉楯,睇层空。  

  • 才调集卷一·韦縠

    (唐)韦縠 撰○白居易【十九首】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疎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秋风拂琴匣夜雪

  • 卷一百二·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一百二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先天集钞许月卿字太空婺源人後字宋士人称山屋先生小名千里驹字驹父从董介轩於程正思朱子门人也又受学魏鹤山有志当世入江淮幕中以军功补校尉诏罢鶡弁就举制以易魁江东

  • 卷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八明 俞汝楫 编祥异备考表奏祥异有司表奏灾祥洪武二年九月礼部尚书崔亮等奏凡祥瑞应见皆为国家休徵按唐六典四瑞有大瑞上瑞中瑞小瑞其大瑞景星庆云麟凤龟龙之类上瑞白狼白兔之类中瑞苍乌

  • 土官底簿卷下·佚名

    ○云南永平驿驿丞李宗本县马站戸前元万戸洪武十六年同土官杨陵等归附总兵官拟充永平驿驿丞十七年实授故无子嫡长亲侄李定备马赴京进贡告袭永乐三年十二月奉圣旨着他去永平驿做驿丞只不世袭他若不志诚犯了法度时拏来问

  • 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八大理寺国初置大理司正三品衙门设卿少卿丞洪武元年革十四年复置始改为大理寺正五品衙门其属置左右二寺设左右寺正左右寺副左右评事及审刑司官十九年审刑司革二十二年复陞正三品衙门二十

  • 卷九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九十六礼部五十五主客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郎主事掌诸番朝贡等事朝贡一国初诸番国及四夷土官人等朝贡具见诸司职掌其後慕化者衆事例日增土官衙门添设别见兵部

  • 卷一百三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朝礼蕙田案古朝礼有二书日觐四岳羣牧又曰肆觐东后周礼大行人掌朝宗觐遇防同聘问之事乃賔礼也周礼宰夫掌治朝之法太宰王眡治朝则

  • 卷四十三·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四十三   宋 王与之 大祝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郑康成曰大祝祝官之长○黄氏曰卜祝秩皆高【○郑锷曰曲礼言天子建天官先六大以大祝为天官之属与大宰大宗同列者

  • 《大学问》原文·王守仁

    问曰:&ldquo;《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敢问大人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rdquo;阳明子答曰:&ldquo;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

  • 凡例·智旭

    阅藏知津凡例义门但分五时,不分三藏。谓三藏小教,但属阿含一时也。然天台备明五时,各论通别;别则但约一类机缘,通则华严乃至涅槃,无不遍该一代。又从古判法,多分菩萨、声闻两藏。就两藏中,各具经、律、论三。若据《智度论》说

  • 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佚名

    达磨栖那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誐鑁尾噜左曩如来在鸡足山峰。去地九十愈善那。与九十殑誐沙俱胝那愈多十方诸佛同会此处。于是如来以不可数俱胝殑誐沙劫。本所修行积集万行福智之所加持。于虚空法界住大金刚三摩地。

  • 黔南会灯录卷第二·善一如纯

    习安天龙 如纯 辑雪臂峦禅师法嗣贵阳西山语嵩传裔禅师西蜀宋氏子。幼失恃怙。育於祖母。至二十三岁。祖母殁。於本境白鹤庵。礼性空老宿出家。修忍辱行。一日得行脚僧指参破雪和尚。圆具后。服勤六载。每有问难。同

  • 叶紫文论·叶紫

    本书收叶紫写的文艺杂感,包括编辑日记、作品序跋、作家印象、新作评论、文艺随笔之类;收作者以汤咏兰(叶紫夫人)之名出版的《现代女子书信指导》的节选;收作者最后一年(1939年)的日记,即系据北京图书馆藏作者自题为《回忆·感

  • 四斗二十八宿天帝大箓·佚名

    《四斗二十八宿天帝大箓》,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天师道道士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纂集四种符箓,即《四斗二十八宿天帝大箓》、《五帝五星五岳神仙箓文》、《太上三五黄神越章箓》、《太上

  • 关帝历代显圣志传·佚名

    明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一名《关帝神武志传》,存明崇祯间刊本,四卷三十三则(目录三十四则)。又名《英烈神武传》、《关帝神武志传》。白话短篇小说集。题穆 氏编辑。均为三国蜀汉关羽死 后为神及其显灵之类故事,不免浓

  • 分春馆词·朱庸斋

    朱庸斋(1921-1983),名焕,乳名志焕,字仲章,号庸斋,以号行。又曾用朱弢畹、朱奂等名。斋名"思古微室"、"分春馆"。十五岁从陈洵学词,毕生致力于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