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十

庙制二

建葺

顺治八年

世祖章皇帝以武功耆定文教诞敷将于明年

视学释奠

特谕礼部缮修

圣庙

顺治十四年以西庑稍圯

特发帑金三万两鸠工兴作至十六年吿成

康熙六年

圣祖仁皇帝将举

临雍释奠大典

谕礼部修

先师庙俟工成日诹吉以闻

康熙十八年修

先师庙西庑及

启圣祠

康熙四十二年

特发内帑修

先师庙

命和硕理亲王董其事至四十四年吿成

先师神位移奉顺天府学

康熙五十二年祭酒【臣】徐日暄奏请修葺庙庑奉

防交广善库动帑办理

先师神位移奉敬一亭中

雍正元年

世宗宪皇帝缵承丕绪将举

临雍释奠大典

特谕礼部暨工部修葺

文庙

雍正八年国子监奏请修葺

先师庙

诏太常寺委员经理

雍正十一年太常寺奏请修葺

先师庙东西庑

诏从之

乾隆二年

皇上初登大寳将以明年二月举

临雍释奠大典

特饬太常寺预修

文庙

特命

大成殿

大成门易黄瓦

崇圣祠易绿瓦

【谨案先是世宗宪皇帝命阙里】

【圣庙殿庑门垣易用黄琉璃瓦至是皇上以国子监为首善观瞻之地辟雍规制宜加崇饰特命】

【大成殿门易黄瓦崇圣祠易緑瓦礼部覆奏】

【先师庙大门外屏垣均用黄瓦崇圣祠前中门均用緑瓦】

【诏従之】

乾隆三十二年

皇上以太学

圣庙自改用黄瓦鼎新后阅年已乆宜重加修葺以昭美备

特发帑金二十余万敬谨缮葺

命大学士忠勇公傅恒等总理其事

先师神位移奉彛伦堂中

先师庙碑亭并易黄瓦

【谨案大成殿墀】

【国朝建立碑亭九座凡骏烈鸿功勒石太学者并覆黄瓦其康熙二十五年】

【圣祖御制先师孔子赞又二十八年】

【御制四贤赞雍正六年世宗御制丁祭诗碑亭三座均用緑瓦至是监臣陆宗

楷等言三亭旧覆緑瓦者皆圣德渊深鸣谦协吉以尔时】

【文庙尚用绿瓦不欲特示尊崇也今自乾隆三年特命至圣殿庭改覆黄瓦列祖谟典自应益着辉煌宜并用黄瓦以符体制】

【诏从之】

乾隆三十三年

先师庙工成

皇上以门题殿榜向沿明臣张璁陋议

特命详考彛章宣示厘正改殿额为

大成殿二门额为

大成门增庙门额为

先师庙并

亲书颁掲焉

【谨案凡先师庙工程由太常寺及国子监奏】

【闻者或交内务府或交工部命下之日发帑兴修至毎年丁祭先时整饬止由国

子监于祀前一月移太常寺经理】

建葺附

至元四年作都城画地宫城之东为庙学基【程钜夫雪楼集】

【谨案时迁都北城营立庙学廷议纷杂功用弗成】至元二十四年设国子监命立

孔子庙【吴澄文正公集】

【谨案元史成宗纪云大德十年正月营国子学于】

【文宣王庙西据此则立庙应在建学之先然是时特设官以立教而未有定所故虽有立庙之命而规模亦未具也】

元贞元年诏立

先圣庙久未集【程钜夫雪楼集】

大德六年建

文宣王庙于京师【元史成宗纪】

十年

庙成【同上】

至正十六年命修葺

孔子庙宇【王圻续文献通考】

永乐初建庙于太学之东【明史礼志】

【谨案永乐九年庙成至十八年乃迁都】

宣德四年修北京国子监

大成殿前两庑【明宣宗实録】

正统八年修国子监

先师庙【明太学志】

【谨案孙承泽学典正统元年吏部主事李贤请以佛寺之费修举太学从之明史英宗纪正统九年新建太学成释奠于孔子盖是役创议于元年下诏于八年工成于九年也】

治十四年诏

文庙櫺星门外修屏墙以蔽之【同上】

【谨案时礼部侍郎谢铎言櫺星门外有小巷横沟积秽宜高筑屏墙以为障蔽乃贸地东西广七丈五尺深四尺筑屏墙上覆青色琉璃瓦两傍筑小红墙覆以筒瓦防以栏】嘉靖九年改称

大成殿为

先师庙

大成门为庙门【明史礼志】

【谨案时大学士张璁縁帝意言先圣祠宇宜称庙不称殿下诸臣议乃改称庙并易去大成之名】

万厯二十八年

文庙易以琉璃瓦【春明梦余録】

【谨案两京孔子庙皆用靑瓦至是従司业傅新德请始易以琉璃瓦】

钦定国子监志卷十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三十二·柯劭忞
  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六·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七·李心传
  第三十七回 灭准部余孽就歼 荡回疆贞妃殉节·蔡东藩
  御制开国方略序·阿桂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七·杨士奇
  卷之四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四·佚名
  ◎王大娘单独结婚宣言·吴虞公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纪昀
  卷之七·祁韵士
  房景先传·魏收
  侣钟传·张廷玉
  第十九章权宜问题·孙中山
  卷一百五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赵执信

    《声调谱》三巻,国朝赵执信撰。执信字仲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益都人,康熙己未进士,官右春坊右赞善。执信尝问声调于王士祯,士祯靳不肯言,执信乃发唐人诸集,排比钩稽,竟得其法,因着为此书。其例古体诗五言重第三字,七言重第五字

  • 卷六十·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六十     宋 陈起 编危稹巽斋小集 借诗话於应祥弟有不许点抺之约作诗戏之 我有读书癖每喜以笔界抺黄饰句眼施朱表事泒此手定权衡衆理析畎浍历历灿可观开卷如

  • 第十七场·田汉

    报告员:若英又跑回王仲原那儿去了。王仲原已经和一个舞女打得火热,若英还能不能跟他平静地生活下去呢?我们主观的希望,曾经有一定觉悟、又刚受过残酷的监狱锻炼的若英是应该跳出并不大舒适的笼子,抛弃虚伪的生活,跟新群一道

  • ●卷一百八十四·徐梦莘

      炎兴下帙八十四。   起绍兴八年六月十七日辛未,尽十月。   十七日辛未殿中侍御史张戒奏论和议不可成。   金国遣乌陵(改作乌凌阿)思谋石少卿来议和。且有还中原故地还梓宫及归渊圣之说殿中侍御史张戒以谓故地

  • 卷五十五·宋·蒋一葵

    【徽宗佶】 〔道院上章,册帝为教主道君皇帝。〕 徽宗即位,下诏求直言,及上书与廷试直言者,俱得罪。京师有谑词云:“当初亲下求言诏,引得都来胡道。人人招是骆宾王,并洛阳年少。自讼监宫并岳庙,都教一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万历十六年二月甲寅朔升山东左参政万象春浙江按察使广东副使易可久四川右布政使○乙卯赐朝鲜使臣宴命尚书沈鲤待○兵部覆议辽抚顾养谦请命督臣张国彦亲到开原查明那林孛罗卜寨及猛骨孛罗温姐叛逆缘繇相机剿抚盖闻王缄

  • 卷之三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明名臣琬琰録卷十一·徐紘

    (明)徐纮 撰叅赞军务高巍传  失名高巍山西辽州五指里人也性倜傥尚志节事二亲以至孝闻洪武十五年壬戍愿入太学为时効用十七年甲子诏旌表巍孝行之门寻授前军都督府试左断事乙卯秋八月上疏欲垦河南山东北平兵后荒田及抑

  • 绎史卷二十四之五·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周礼之制【五】特牲馈食礼【诸侯之士祭其祖祢之礼】仪礼特牲馈食之礼不诹日及筮日主人冠端卽位于门外西面子姓兄弟如主人之服立于主人之南西面北上有司羣执事如兄弟服东面北上席于门中闑西阈外筮人

  • ·东溟文集姚莹·与倪兵备论捕盗书·丁曰健

    漳、泉素称多盗,频年诛捕,不为少矣。而攘劫之风不息,则捕之可胜捕哉!今功令以保甲为弭盗首务。此在西北省行之,或有效者。然行之不善,民间已多病之。东南非阻江湖、则滨大海,闽、广之间山深林密,往往兵役所不能

  • 卷三百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八八旗大臣年表十九八旗都统年表九汉军八旗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 卷三十四·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三十四定公集說【孔氏穎逹曰魯世家定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以敬王十一年即位諡法安民大慮曰定】【壬敬王十辰一年】元年【晉定三年齊景三十九年衛靈二

  •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佚名

    【原文】&ldquo;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①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rdquo;须菩提言:&ldquo;不也,世尊。&rdquo;&ldquo;何以故?&rdquo;&ldquo;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②,是名须陀洹。&rdquo;&ldq

  • 卷九·普济

      南岳下三世百丈海禅师法嗣沩山灵佑禅师潭州沩山灵佑禅师,福州长溪赵氏子。年十五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剃发于杭州龙兴寺,究大小乘教。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侍立次,丈问:“谁?”师曰:  

  • 下四·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下四释瞻病篇题中四字。即下两门。瞻送是能施病终。即所为。制意中。初科初叙病患。多婴累者。通目众苦也。四大等者。别示病恼也。地水火风内外该遍故。通名大。六府者。大肠小肠胃膀胱三焦胆也(

  • 卷第六·应庵昙华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六 明州天童山景德禅寺语录 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 入寺上堂云。风行草偃。水到渠成。正令既行。十方坐断。若也向上论去。语默不及处。棒喝未施前。总是依草附木汉。事不获已。且作死马医。所以道

  • 古韵标准·江永

    中国音韵学著作。江永撰,戴震参定。有音韵学丛书本。江永(1681—1763),字慎修,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中国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终生居于乡里授徒。长于比勘,深究《三礼》,对先秦名物、礼乐制度、锺律声韵都有深入

  • 万锦情林·余象斗

    明代通俗类书。六卷。全称《新刻芸窗汇爽万锦情林》,余象斗编集。今存明万历二六年双峰堂余文台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本书分上下层分类刊载琐记、诗话、笑林、书翰与历代中短篇小说等。上层一卷的篇目有:华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