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十一

壬寅三月丁未朔以广德府同知陈景仁为金华府知府

○上闻处州之乱命平章邵荣率兵讨之

○己酉明玉珍称帝于重庆

○癸丑初张士诚乘蒋英之乱遣其弟士信率兵万余围诸全守将谢再兴城守昼夜鏖战二十九日未决再兴潜遣元帅李子实总管甘汝珏设伏城外自引兵从南门出战战既合伏起大败之禽其将士千余人获马四十疋船四十艘士信愤其败益兵攻城再兴虑不能支告急于浙东行省左丞朱文忠文忠遣同佥胡德济往援之再兴复以援兵少而敌众请益兵是时金华叛寇初定而严州逼近敌境处州又为叛苗所据文忠自度兵少不能应援闻平章邵荣率兵讨处州将至乃与都事史炳谋曰兵法先声而后实今诸全被围日久寇势益盛而我军少非谋不足以制之今邵平章来取处州宜借以张声势亦制寇一奇也炳曰善乃扬言右丞徐达平章邵荣领大军至严州克日进击使谍者揭榜于义乌之古朴岭士信兵见之果惊谋夜遁德济觇知之密与再兴谋发壮士夜半开门出击鼓噪从之寇兵乱走自相蹂践及溺死者甚众士信骄侈不能抚循将士军中常载妇人乐器自随日以樗蒲蹴踘酣宴为事诸将往往效之故至于败

○癸亥祝宗康泰叛攻陷洪都府初洪都之降非二人本心既降数有叛意时出语咎胡廷瑞廷瑞反覆开谕之故未即发及  上还建康廷瑞恐二人为变不利于己乃微言于  上上即发使诣洪都令二人将所部兵往湖广从徐达听征二人舟次女儿港遂以其众叛适遇商人布船因掠其布为旗号反兵劫洪都是日暮至城下发礟举火攻破新城门贼杀官军时邓愈居故廉访司闻变仓卒以数十骑出走数与贼遇且战且走从者多遇害愈窘甚连跳跨三马马辄踣几不免最后得养子所乘马始得脱从抚州门出走还建康于是都事万思诚知府叶琛皆死于难琛字景渊处之丽水人元季兵乱从参政石抹宜孙守处州时青田叶贤三等作乱琛为石抹宜孙画策捕斩之浙江行省承制授琛元帅守桃花寨王师下处州琛来降佥院胡大海以琛偕刘基送建康辛丑授营田司佥事复命守洪都至是遇害  上闻悼痛遣使至其家祭之赠大中大夫轻车都尉追封南阳郡侯复其家塑像于院判耿再成之祠令有司岁祀之后陈友谅灭同思诚配享洪都功臣庙

○辛未邓愈至建康具言康祝之叛  上遣使诣汉阳命右丞徐达等还军讨之

○癸酉平章邵荣等兵至处州令院判张斌等分攻四门

○甲戌命常遇春修宁江府

夏四月丙子朔

○己卯以欧普祥子文广为江西参政

○平章邵荣及元帅王祐胡深等兵攻处州烧其东北门军士登城以入李祐之自杀贺得仁走缙云耕者缚之槛送建康伏诛处州复平以王祐守之荣乃还

○癸未复以西宁府为南康府宁江府为安庆府

○甲午右丞徐达等复取洪都时达等师抵城下祝宗康泰分兵拒守达攻破之祝宗走新淦依邓志明后为志明所杀函其首来献康泰走广信为追兵所获送建康泰胡廷瑞之甥  上以廷瑞故特宥之

五月乙巳朔

○丙午命大都督朱文正统元帅赵德胜等同参政邓愈镇洪都又以阮弘道为郎中李胜为员外郎汪广洋为都事往佐之程国儒知洪都府事文正既至增浚城池严为守备

六月甲戌朔复以常州永定县为武进县

○戊寅元中书平章察罕帖木儿遣使致书于  上上谓左右曰予观察罕书辞婉而媚是欲口舀我我岂可以甘言诱哉况徒以书来而不返我使者其情伪可见吾观天下事势若天未厌元而彼之所为有以厌服人心则事未可知今其所为违天背理岂能有成且人谋不如天从天与人人不得违人贪天天必不与我之所行一听于天耳夫天下犹器也众人争之必裂一人持之则完今张士诚据浙西陈友谅据江汉方国珍陈友定又梗于东南天下纷纷未有定日予方有事之秋未暇与较姑置不答

秋七月甲辰朔

○丙辰平章邵荣参政赵继祖谋反伏诛荣粗勇善战与  上同起兵濠梁  上待之甚厚自平处州还益骄蹇有觊觎心常愤愤出怨言部将有欲告之者荣惧不自安与赵继祖谋俟间作乱至是  上阅兵三山门外荣与继祖伏兵门内欲为变会大风卒发吹旗触  上衣  上异之易服从他道还荣等不得发遂为宋国兴所告  上召荣等面诘之具伏曰死而已  上不欲即诛系于别室召诸将曰吾不负邵荣而荣所为如此将何以处之常遇春曰荣等凶悖一旦忘恩义谋为乱逆不利于  主公将害及我等纵  主公不忍杀之我等义不与之俱生  上不得已命具酒食饮食之涕泣与诀皆就诛

八月癸酉朔

○癸巳陈友谅将熊天瑞寇吉安守将孙本立战败走永新天瑞复攻破永新执本立至赣州杀之友谅使其知院饶鼎臣守吉安鼎臣慓悍有胆略所至毒害人呼为饶大胆初天瑞寇吉安本立遣元帅曾万中粹中间道走建康求救时大都督朱文正镇洪都  上遂命文正往救之师未发而吉安陷

冬十月壬申朔

○戊子池州元帅罗友贤据州之神山寨作乱谋与张士诚通杭歙震动命常遇春率兵讨之

○辛卯设关市批验所官时四方战争财用不足群臣议以为来远人在乎修政裕国用贵乎通财今各处每遇外境商旅贩鬻物货或为兵民留滞请置关市设官领之专通物货又浙东所辖金华广信等府及诸全州接连外境盐货以十分为率税其一分物货以十五分为率税其一分从之

十二月壬申朔

○丁亥大都督朱文正遣裨将率兵取吉安饶鼎臣出走遂以参政刘齐陈海同李明道曾万中粹中共守之以朱叔华知府事兵还洪都

○壬辰广信守将元帅葛俊擅发民夫筑城浚池浙东行省左丞朱文忠遣人喻止之俊不听反出不轨言文忠恐其为变欲讨俊先遣从事王辰往察之辰还报曰彼城守如故若临以兵恐激其变文忠曰此人不足惜姑为一郡生灵少忍之遂不复问再遣都事刘肃往劳兵喻以祸福俊心乃安

○元遣户部尚书张昶航海至庆元欲通好予我方国珍遣检校燕敬来告  上不之答敬还国珍惧乃送昶于福建平章燕只不花所时左丞王溥在建昌闻之遣人报  上上命溥招之来且命符玺郎刘绍先候之于广信溥招昶果至遂偕绍先赴建康昶见  上问其所以来昶俛首无一言

上不欲穷诘命中书馆之时召问以事知其才可用遂留之

○是月元将扩廓帖木儿遣尹焕章以书来献马先是其父察罕帖木儿驻兵汴梁  上常遣使通好既而察罕亦以书来聘  上以前所遣使不返不之答至是察罕已死扩廓帖木儿代领其众乃遣焕章送我使者自海道还因以马来献扩廓帖木儿者察罕帖木儿甥也本姓王氏名保保察罕养以为子

○是岁以元帅吴复为振武卫指挥同知

猜你喜欢
  1916──中華民國五年丙辰·郭廷以
  第三十六回 议新法创设条例司 谳疑狱狡脱谋夫案·蔡东藩
  提要·董说
  唐鉴卷五·范祖禹
  ◎“米统会副处长”顾戢人被捕经过·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佚名
  八六九 谕八阿哥着同金简曹文埴催办四库全书事务·佚名
  列传卷第四十三 高丽史一百三十·郑麟趾
  刘颂传·房玄龄
  辛庆之传·李延寿
  种师道传·脱脱
  练子宁传·张廷玉
  卷十四·佚名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卷七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 西凉录·崔鸿

      李暠   李暠,字玄盛,陇西狄道人也。汉前将军广十六世孙,广子侍中敢之后。李氏世为西州著姓,祖父弇,前凉武卫将军,天水郡太守、安世亭侯。父昶,字中坚,幼有令名,世子侍讲,年十八卒。暠,昶之遗腹子,少而好学,沈敏有器度。后凉

  • ●卷首·徐时栋

    徐得国传二千年,几与夏、商、周相终始,将必有左史、右史之记焉。秦燔《诗》、《书》,诸侯史记尤甚,邦国之志,百国春秋,荡无孑遗,可胜悼哉!典午之代,有《徐偃王志》,不知作家。揆厥文义,非出周秦,而亦亡矣。爰溯偃王受姓所由来,以迄

  • 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尚史卷六十二·李锴

    列传四十陈诸臣传辕涛涂 辕选 辕侨 辕颇 辕买 【辕咺宗防附】辕涛涂字宣仲为大夫事宣公宣公三十七年【僖四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及楚盟于召陵师退涛涂谓郑申侯曰师出于陈郑之间国必甚病若出于东方

  • 一一○ 谕内阁着舒赫德充国史馆四库全书处正总裁·佚名

    一一○ 谕内阁着舒赫德充国史馆四库全书处正总裁乾隆三十八年九月十七日乾隆三十八年九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大学士舒赫德着充国史馆、四库全书处正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卷三十二·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三十二甲辰颁招抚噶尔丹勅书先是击败噶尔丹于昭莫多之地有厄鲁曼济受伤被擒曼济以其妻子皆在噶尔丹所求归上命遣曼济至大将军处偕阿旺丹津往噶尔丹所其谕噶尔丹勅文令议政诸

  • 附录(一) 读胡仔《孔子编年》·钱穆

    胡仔字元任,尝辑诗话,所谓苕溪渔隐者是也。其为孔子编年,乃奉其父舜陟汝明之命。舜陆序其书在绍兴八年,有曰:孔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者,杂出于《春秋》三传、《礼记》、《家语》与夫司马迁《世家》,而又多伪妄,惟《

  • 卷四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四十七选举考【一】【臣】等谨按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由选士三升至於司马辨论官材论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禄之昔之后王君公所

  • 卷六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六十三职官考禄秩【臣】等谨按马端临考禄秩自周至宋详矣考辽史百官志不及禄秩其见於帝纪者圣宗开泰三年二月诏增枢密使以下月俸若其为数则不可考矣

  • 孟子音义原序·孙奭

    夫总羣圣之道者莫大乎六经诏六经之教者莫尚乎孟子自昔仲尼既没战国初兴至化陵迟异端并作仪衍肆其诡辩杨墨饰其淫辞遂致王公纳其谋以纷乱于上学者循其踵以蔽惑于下犹洚水懐山时尽昬垫繁芜塞路孰可芟夷惟孟子挺名世之才

  • 不以言举人,不因人废言·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某人的话说得好就推举他,也不因为某人不好就否定他的一切言论。” 【读解】 因为“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话说得好的人不一定品德高尚

  • 卷首十三·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首十三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经传杂说 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左传下同】诗曰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能官人也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卫大夫各居其列所谓周行也 天下有道则公侯能爲民干城而

  • 卷二·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二      宋 易袚 撰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紏禁古人立法自贵者始于是乎有王宫之刑宫刑不见于经以宫正所掌推之所谓辨外内而时禁几其出入均其稍食去其淫怠与其奇衺之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五·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詩偈三七言絕白蓮輕雲新夏葉初擎,嫩蕊俱含無染情,雨過明珠千萬斛,臨風著意向人傾。自笑持梳不耐聊成禿,作佛無心偶出家,究竟不知因底事,也來隨眾挂袈裟。重登黃鶴樓(有序)戊午秋,同葉西、一蕊入南嶽,從此過洞庭

  • 海明威短篇小说集·海明威

    《海明威短篇小说集》是海明威短篇小说合集,精选他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短篇,《一天的等待》《乞力马扎罗的雪》及《世界之都》《卧车列车员》等共二十二篇小说,从中可以窥见海明威创作风格的全貌。

  • 韩集点勘·陈景云

    四卷。清陈景云(1670—1747)撰。陈景云字少章,吴县(今属江苏省)人,散文作家、学者。少时苦读苦学,以博闻强记著称。十九岁就读于何焯门下,后来成为何氏的高足。曾应京兆试,落选后留寓藩邸,设馆教书,历时三年。后以母

  • 履园丛话·钱泳

    笔记。清钱泳(1756—1844)撰。二十四卷。泳,初名鹤,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金匮(今江苏无锡)人。长期作幕客,能诗工书,尤长隶书。作者自弱冠出门负米,历楚、豫、浙、闽、齐、鲁、燕、赵间,积五十年见闻,自为笺记,以所居“履园”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佚名

    无名氏注。多唐宋时期故事,称为“昔唐”、“昔宋”,当作于元明时。倡导清静无为,念诵《清静经》,并有内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