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三九 爱罗先珂下

爱罗先珂(Eroshenko)这是他在日本时所使用的姓氏的音译,比较准确的写“厄罗申科”,因为找好看字眼所以用了那四个字,其实他本姓是“牙罗申科”,因译音与日本语的“野郎”相近,野郎本义只是汉子,后来转为侮辱的意义,并为男娼的名称,所以避忌了。他的名字是华西利,不过普通只用他的姓,沿用日本的称呼叫他做“爱罗君”(Ero-sang),——日本字母里没有“桑”字音,只有“三”字,但在称呼人的“样”字的发音上,却往往变作“桑”了。他是小俄罗斯人,便是现在的乌克兰,那里的人姓的末尾多用科字,有如俄国的斯奇,如有名的小说家科罗连珂,还有新近给他做逝世一百年纪念的谢甫琴柯,都是小俄罗斯的人。——关于谢甫琴科,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写《艺文杂话》十三则,登在绍兴的《民兴日报》上,其第二篇是讲他的,曾以文言译述其诗一首,今附录于下:

“是有大道三岐,乌克兰兄弟三人分手而去。家有老母,伯别其妻,仲别其妹,季别其欢。母至田间植三树桂,妻植白杨,妹至谷中植三树枫,欢植忍冬。桂树不繁,白杨凋落,枫树亦枯,忍冬憔悴,而兄弟不归。老母啼泣,妻子号于空房,妹亦涕泣出门寻兄,女郎已卧黄土陇中,而兄弟远游,不复归来,三径萧条,荆榛长矣。”

爱罗先珂于一九二二年二月廿四日到京,寄住我们的家里,至七月三日出京赴芬兰第十四回的万国世界语学会的年会,我同内弟重久和用人齐坤送他到东车站,其时离开车还有五十分钟,却已经得不到一个坐位了,幸而前面有一辆教育改进社赴济南的包车,其中有一位尹炎武君,我们有点认识,便去和他商量,承他答应,于是爱罗君有了安坐的地方,得以安抵天津,这是很可感谢的。到了十一月四日,这才独自回来了。十二月十七日北大纪念演戏,就发生了那剧评风潮。第二年一月廿九日利用寒假,又出发往上海去找胡愈之君,至二月廿七日回北京来,但是四月十六日重又出京回国,从此就再没有回到中国来了。爱罗先珂在中国的时期可以说是极短,在北京安住的时间一总不到半年,用句老话真是席不暇暖,在他的记忆上留下什么印象,还有他给青年们有多少影响,这都很是难说,但他总之是不曾白来了这一趟的。在鲁迅的小说《鸭的喜剧》里边,便明朗的留下他的影象,这是一九二二年发表于十二月号的《妇女杂志》的,可能写这篇小说的时期还要早一点吧。爱罗先珂嫌北京的寂寞,便是夏天夜里也没有什么昆虫吟叫,连虾蟆叫都听不到,便买了些科斗子来,放在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里。那池的长有三尺,宽有二尺,是掘了来种荷花的,从这荷池里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养出半朵荷花来,然而养虾蟆却实在是一个极合式的处所。他又怂恿人买小鸡小鸭,都拿来养在院子里。

仲密夫人也出来了,报告了小鸭吃完科斗的故事。

“他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但是他的乡愁却又是特别的深。他平常总穿着俄国式的上衣,尤其是喜欢他的故乡乌克兰的刺绣的小衫,——可惜这件衣服在敦贺的船上给人家偷了去了。他的衣箱里,除了一条在一日三浴的时候所穿的缅甸筒形白布袴以外,可以说是没有外国的衣服。即此一件小事,也就可以想见他是一个真实的‘母亲俄罗斯’的儿子。他对于日本正是一种情人的心情,但是失恋之后,只有母亲是最亲爱的人了。来到北京,不意中得到归国的机会,便急忙奔去,原是当然的事情。前几天接到英国达特来夫人寄来的三包书籍,拆开看时乃是七本神智学的杂志名‘送光明者’,却是用点字印出的,原来是爱罗君在京时所定,但等得寄到的时候,他却已走的无影无踪了。

“他于是教书去了,大家也走散。不一会,仲密夫人拿冷饭来喂它们时,在远处已听得泼水的声音,跑到一看,原来那四个小鸭都在荷池里洗澡了,而且还翻筋斗,吃东西呢。等到拦它们上了岸,全池已经是浑水,过了半天澄清了,只见泥里露出几条细藕来,而且再也寻不出一个已经生了脚的科斗了。

‘唔,虾蟆?’

‘唉,唉!……’他说。”这一段是小说,但是所写的却是实事,这里边所有的诗便只是池里的细藕罢了。我也曾经做过三篇文章,总名“怀爱罗先珂君”,第一篇是七月十四日所写,在他出发往芬兰去之后,第二篇是十一月一日,大约与《鸭的喜剧》差不多同时之作,第三篇则在他回国去的第二天所写,已是一九二三年的四月了。我在第二篇文章里有一节云:

‘伊和希珂先,没有了,虾蟆的儿子。’傍晚时候,孩子们一见他回来,最小的一个便赶紧说。

爱罗君寄住在我们家里,两方面都很随便,觉得没有什么窒碍的地方。我们既不把他做宾客看待,他也很自然与我们相处,过了几时不知怎的学会侄儿们的称呼,差不多自居于小孩子的辈分了。我的兄弟的四岁的男孩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他时常和爱罗君玩耍。爱罗君叫他的诨名道:‘土步公呀!’他也回叫道:‘爱罗金哥君呀!’但爱罗君极不喜欢这个名字,每每叹气道:‘唉,唉,真窘极了!’四个月来不曾这样叫,‘土步公’已经忘记爱罗金哥君这一句话,而且连曾经见过一个‘没有眼睛的人’的事情也几乎记不起来了。”以上所记虽是微细小事,却很足以见他生平之一斑,所以抄录于此,这里只须说明一句,那小说里的最小的小孩也即是这个土步公,他的本名是一个“沛”字,但是从小就叫诨名,一直叫到现在。我的儿子本名叫“丰”,上学的时候加上了一个数目字,名叫“丰一”,到得土步公该上学了,我想反正将来长大了的时候自己要改换名字的,为的省事起见,现在就叫作“丰二”吧,在他底下还有一个“丰三”,不幸在二十岁时死去了。——可是奇怪的事,他们却并不改换名字,至今那么的用着。至于爱罗君为什么不喜欢爱罗金哥这个名字的呢,因为在日本语里男根这字有种种说法,小儿语则云钦科,与金哥音相近似。

猜你喜欢
  序·夏树芳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七·佚名
  卷之七百四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二三○ 护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奏查缴违背遗书请旨销毁折·佚名
  别集下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碑传选集(四)·钱仪吉
  ●绩碑传选集目录·佚名
  卷三十三·张守节
  卷八十八·班固
  粤徼语(查东山笔、沈墨庵阅)·查继佐
  一一四 复辟前后三·周作人
  一七、孔子畏匡乃过蒲一事之误传与阳虎无涉辨·钱穆
  卷六十四·徐天麟
  卷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诗神·刘半农

    诗神! 你也许我做个诗人么? 你用什么写你的诗? 用我的血, 用我的泪。 写在什么上面呢? 写在嫣红的花上面, 早已是春残花落了。 写在银光的月上面, 早已是乌啼月落了。 写在水上面, 水自悠悠的流去了。 写在云上面, 云自悠悠的

  • 屏岩小稿·张观光

    (元)张观光 撰○古风拟古五首畹中有幽兰风露饱清抱含章不求闻坐见九秋老夫君日已逺佩饰为谁好何如敛余芳山林养枯槁骊龙有明珠竒气久磅礴一为鲛人采夜半泣海若至寳谅难得珍藏思逺托如何贱所贵用之以弹雀弹雀亦何惜一去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正德十五年十一月戊午朔大学士杨廷和等言伏闻 圣驾凯还至通州臣等不胜惟庆今岁事将暮 郊祀大礼尚未举行况明年祀期又近我 祖宗旧制一岁一郊礼不可缺伏望亟命钦天监先择今年郊日仍以礼部议上祭告献俘诸礼典即日发下庶

  •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八七五 办理四库全书处进呈《永乐大典》各书错字并总裁等记过清单·佚名

    八七五 办理四库全书处进呈《永乐大典》各书错字并总裁等记过清单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办理四库全书处于本年正月初九日进呈《永乐大典》第二、三、四分整散各书一千四百五十五册,内指出错字书一百七十二本。今将总裁、总

  • 顺帝后伯颜忽都传·宋濂

    顺帝伯颜忽都皇后,姓弘吉剌氏,武宗宣慈惠圣皇后真哥侄毓德王孛罗帖木儿之女,至元三年(1337)三月立为皇后,生皇子真金,二岁夭折。伯颜忽都皇后好节俭,不妒忌,随时随地以礼法约束自己。有次随帝至上京,中途帝遣宦官传谕皇后,说皇

  • 卷三百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八旗大臣年表十一八旗都统年表一满洲八旗一<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

  • 通制条格卷第三十·拜住

     营缮  造作至元二十八年六月,中书省奏准《至元新格》:诸营造皆须视其时月,计其工程,日验月考,毋使有废。惟夫匠病疾、雨雪妨工者除之。其监造官仍须置簿常切拘检,当该上司时至点校,不致虚延日月,久占夫工。诸造作物料须选

  • 十四年·佚名

    (癸亥)十四年清同治二年春正月1月3日○庚戌,以趙憲燮爲吏曹參議。1月4日○辛亥,詣宗廟展謁,景慕宮展拜,春謁也。○益豐府院君洪在龍,卒。敎曰:「御醫之回,雖知症候之沈篤,而貞亮愷悌之姿,意謂永享天年。今見逝單,愴衋曷喩卒,益豐府

  • 卷五百七·佚名

    △第三分叹净品第十一之二尔时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安住大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若无方便善巧。於深般若波罗蜜多起般若波罗蜜多想。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以有所得为方便故。弃舍远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佛告善现,善哉善哉

  • 建中靖国续灯录上帙目录[宋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一一曰正宗门 (西天此土诸祖相传契悟因缘直叙宗致)二曰对机门 (诸方师表啐啄应机敷唱宗猷发明心要)三曰拈古门 (具大知见拈提宗教抑扬先觉开凿后昆)四曰

  • 精诚团结与佛教之调整·太虚

    ──二十九年七月作──一抗战之最后胜利虽已临近,然攘寇肃奸,犹待全国人民之加紧共同努力。至于建 成真正三民主义国家,以期能渐进大同之世,则前途固甚修远,尤须我四万万五千万国民,全体一致的继续不断地以向前迈进,始克到

  • 诱惑·松本清张

    松本清张著,年轻貌美、风流多情的三沙子,是银座大厦酒巴间的女老板。从前,她曾当过某酒巴间的女招待。三年前独自在银座开设了一间小酒巴。尽管小,若没有别人的资助,这间小酒巴她也是开不成的。究竟资助者是谁?传说她当酒吧

  • 清风闸·浦琳

    四卷三十二回。清浦琳撰。浦琳字天玉,扬州人,清代中叶著名说书家,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清风闸》为长篇话本小说,套用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三卷《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的情节框架,叙述宋代孙大理、孙文理及孙文理之妻先后被

  • 碧山乐府·王九思

    明代散曲集。王九思(字敬夫,号渼陂)著。现存版本较多,有明正德年间刻本《碧山乐府》,凡2卷;有明正德刻、清补本《碧山乐府》,凡2卷、拾遗1卷;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张书绅刻本《碧山乐府》,凡2卷;有明嘉靖康浩刻本《碧山

  • 翰苑遗事·洪遵

    一卷,南宋洪遵撰。遵字景严,南宋著名收藏家和学者。记载宋翰林学士院旧事,尤其是轶闻遗事,多不见于正史,是一部史料价值颇高的野史笔记。本整理本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参校了《四库全书》本等。

  • 阿弥陀经通赞疏·窥基

    佛典注疏。唐窥基撰。三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的注释书。序文分六门总述经文大意:一曰总述源由、二曰别明宗旨、三曰彰经体用、四曰翻译时人、五曰论于顿渐、六曰正释经文。在“正释经文”中,先解题目,次释经

  • 幻住庵清规·中峰明本

    全一卷。元朝中峰明本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乃就丛林日用须知制定,自成天目一家之规矩,于延祐四年(1317)冬自序上梓。全编分十门,即:日资、月进、年规、世范、营办、家风、名分、践履、摄养、津送。附录之开甘露门,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