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瑑緣    明末人所作。未知姓名。記鮮于同事。今古奇觀小說有老門生三世報恩。及鈍秀才一朝交泰二段。劇採鮮于同以作正文。又借鈍秀才爲餘波。以相映帶。與三報恩。同一事實。而變幻情節。與彼互異。其曰玉 
-   1。 许连军:《皎然〈诗式〉研究》 5.37MB (中华书局,2007年)  -------------------  [1] ‘授',原作‘表',据王梦简《诗要格律》所引改。  [2] ‘之',原本注:‘一作知。'  [3] ‘几'字原本无,据《吟窗杂录》本 
- 缀白裘五集序名存其旧,会善歌之继声;意取乎新,获知音之嗣响。一辙源流,调五音而沥液;屡经剞劂,踵四集以传神。虽无吹角含商之妙,亦擅振聋发聩之灵。惟兹编也,采择羣芳,讵嫌剿说;旁搜众美,不患雷同。遣烦衷,则快读一过;醒倦眼,则寻味 
- 洪武十五年八月丁丑朔命国子监祭酒吴颙释奠于先师孔子○诏礼部设科举取士令天下学校期三年试之著为定制○戊寅祭大社大稷○定州小盐池请置逻兵从之○己卯有广东儒士上治平策  上览之顾谓侍臣曰此人不识道理岂有涉数千 
- 宋 熊克 撰绍兴八年【嵗在戊午】春正月言者请今后从官作守不许冲见任人壬辰宰执奏事赵鼎曰祖宗以来侍从官如此上曰若遇从官无异庶官遇宰执无异从官则非朝廷之体陈与义曰人臣何有重轻但堂陛之势不得不存秦桧曰严堂陛 
- 广东阮志,有前事略,近宁郡志,遂述大事,甘陕两志,亦列兹目。今特首著,似因实创。编年系目,一如鲁经。列国之建,分民而治。自汉以后,刺史都督,当古方伯,迄于明清,一邦之长,名称不同,皆其类也。不有提纲,何以检核?方域安范,牧帅拜罢,郡邑 
-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十五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吉礼表昔成王以周公有大勲劳赐鲁重祭其目有三曰郊曰禘曰大雩而望亦郊之属因郊遂以有望凡郊禘及宗庙之乐用八佾之舞然亦有差别鲁无日至之郊杀 
- 樊毅字智烈,南陽湖陽人。其祖父樊方兴,梁散骑常侍、仁威将军、司州刺史、鱼复县侯。父亲樊文炽,梁散骑常侍、信武将军、益州刺史、新蔡县侯。樊毅出自将门,少习武善射。侯景之乱,樊毅率家兵随叔父樊文皎援台城。文皎于青溪 
- 臣等谨案潘司空奏疏七巻明潘季驯撰季驯字时良乌程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总督河道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事迹具明史本传此集凡巡按广东奏疏一巻督抚江西奏议四巻兵部奏疏二巻季驯巡按广东在嘉靖三十八年奏疏后有其子大复附记 
-         一我在南京出任代总统的三个月期间,本抱“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欲为不可收拾的残局尽最后的努力,期望息兵,达成和平局面,解人民于倒悬。古人说:“尽人事而听天命。”但是因环境特殊,蒋先生处处在背后牵制,使我对这匹 
- 奔丧之礼:始闻亲丧,以哭答使者,尽哀;问故,又哭尽哀。遂行,日行百里,不以夜行。唯父母之丧,见星而行,见星而舍。若未得行,则成服而后行。过国至竟,哭尽哀而止。哭辟市朝。望其国竟哭。至于家,入门左,升自西阶,殡东,西面坐,哭尽哀,括发袒 
- 大夫曰:“交币通施,民事不及,物有所并也。计本量委,民有饥者,谷有所藏也。智者有百人之功,愚者有不更本之事。人君不调,民有相万之富也。此其所以或储百年之余,或不厌糟糠也。民大富,则不可以禄使也;大强,则不可以罚威也。非散聚 
- 原道训上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因以题篇。夫道者,覆天载地,道无形而大也。廓四方,柝八极。廓,张也。柝,开也。八极,八方之极也。言其远。柝,读重门击柝之柝也。高不可际,深不可测。际,至也。度深曰测,一曰 
-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六十五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赡部洲诸有情类。皆住菩萨不退转地。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缘得福多不。天帝释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 
- △初分赞大乘品第十六之六善现,前际异生不可得。後际异生不可得。中际异生不可得。三世平等中异生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善现,平等中过去未来现在异生皆不可得。何以故?平等中平等性尚不可得。何况平等中有过去未来现在异 
- 第一 恶业品[一]第一 锁骨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粟鼠养饵所二尔时,尊者勒叉那及尊者大目犍连住耆阇崛山。三时,尊者大目犍连清晨着衣、持钵,走近尊者勒叉那。四近至尊者勒叉那,而作如是言曰:“友,勒叉那!今 
- 《上清河图内玄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真诰》卷十一、《无上秘要》卷四引《河图内元经》,当即此书。今本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分五篇,其中第一篇(序文)已残缺。第二篇《太一秘讳》,言存思人首太 
- 《入就瑞白禅师语录》是由明明雪说,寂蕴编写,总共十八卷。卷一至卷三收上堂、小参、夜参;卷四至卷五收茶话;卷六至卷七收问答机缘;卷八至卷十三收颂古、诗偈等;卷十四至卷十六收书复、参请因缘等;卷十七至卷十八收塔铭、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