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

毛诗名物解      诗类

提要

【臣】等谨按毛诗名物解二十卷宋蔡卞撰卞字元度兴化仙防人熙宁三年与兄京同举进士第仕至观文殿学士事迹具宋史自王安石新义及字説行而宋之士风一变其为名物训诂之学者仅卞与陆佃二家佃安石客卞安石壻也故佃作埤雅下作此书大防皆以字説为宗陈振孙称卞书议论穿凿徴引碎无禆于经义诋之甚力葢佃虽学术本安石而力沮新法龂龂异议君子犹或取之卞则倾邪奸憸犯天下之公恶因其人以及其书羣相排斥亦自取也然其书虽王氏之学而引证明亦有出于孔頴达陆玑之外者寸有所长不以人废言也且以邢昺之佥邪而尔雅之疏列之学宫则卞书亦安得竟弃乎书凡十一类曰释天释百谷释草释木释鸟释兽释虫释鱼释马杂释杂解陈氏书録解题称分十类葢传写误脱一字也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二·姜宝
  卷六·许谦
  原儒·章太炎
  重刑令第十三·尉缭
  卷六·佚名
  卷五·僧祐
  卷三·佚名
  二十、大力量人·慧开
  佛法学习初步·李叔同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派卷第四(二十二章)·优昙普度
  任孤儿教育者应具性格之商榷·太虚
  佛本行经度宝称品第十八·佚名
  卷五十四·佚名
  月灯三昧经卷第七·佚名
  法华义记卷第四·法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二十三·曾国藩

      黄山谷七律二百八十六首  赠郑郊  高居大士是龙象,草堂丈人非熊罴。不逢坏衲乞香饭,唯见白头垂钓丝。  鸳鸯终日爱水镜,菡萏晚风凋舞衣。开径老禅来煮茗,还寻密竹径中归。  和游景叔月报三捷  汉家飞将用庙

  • 王言解第三·王肃

    孔子闲居,曾参侍。孔子曰:“参乎,今之君子,唯士与大夫之言可闻也。至于君子之言者,希也。于乎,吾以王言之,其不出户牖而化天下。”曾子起,下席而对曰:“敢问何谓王之言?”孔子不应,曾子曰:“侍夫子之闲也,难对,是以敢问。”孔子又不

  • ●崇禎長編卷之二·汪楫

      天啟七年九月   天啟七年十月   ○天啟七年九月   天啟七年九月   癸亥朔光宗皇帝忌辰祭奉先殿仍命豊城侯李承作詣慶陵行禮   西部都令乞侵歸于大清   鎮守宣大太監葛九思請以應接騎兵五千改為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光绪十三年。丁亥。春正月。己丑朔。上诣奉先殿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慈宁门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贺。  ○诣大高殿拈香。寿皇殿行礼。  ○诣储秀

  • 第三四○认充状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六日一二二○二--一七·佚名

    北门总理候选人王礼让之认充结状具认充状人王礼让,年伍拾岁,原籍晋江县,今当大老爷台前,认充得让充当本城北门总理遗缺,小心奉公,不敢玩误。合具认充是实。〔批〕附卷。道光贰拾肆年伍月十六日具认充状

  • 附录三籀经堂类稿选文·佚名

    海疆防堵疏请禁止夷民干预地方片盘获台湾逆首疏请办闽省会匪疏请禁淡水硫磺出洋片条陈省贼匪情形疏海疆防堵疏江南道监察御史臣陈庆镛跪奏:为台湾防堵,亟宜照奋团练,以靖海疆、以洽舆论,仰祈圣鉴事。窃惟福建台湾一府,孤悬

  • 张纑传·张廷玉

    张籨,字仲明,慈溪人,都御史张阶的孙子。他考中成化八年(1472)进士,被授予铅山县知县。他性格刚直明断,善于判案。有人嫁女儿,到女婿家门口时却发现不见了女儿,两家都到官府控告对方,长官无法断案。张籨巡行县境,见到有一棵大树

  • 七年·佚名

    (丁卯)七年清嘉慶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癸卯朔,詣孝安殿,行正朝祭晝茶禮。○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下勸農綸音曰:予聞之,民者國之本也,食者民之本也。故《洪範》三八政,一曰食。食之所出、衣之所資,在於農之一事,農之

  • 卷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刘子卷三       北齐 刘昼 撰爱民第十二天生万民而立之君君则民之天也天之养物以隂阳为本君之化民以政教为务故寒暑不时则疾疫风雨不节则岁饥刑罚者民之寒暑也教令者民之风雨也刑罚不时则民伤教

  • 第六章 公通·梁启超

    大同之世,铁路、电线、汽船、邮政皆归于一,皆属于公,是时飞船大盛通行,亦公为之,五者皆为大地交通运送之要政,公政府各设专部以经营之。是时五者繁密,如网如梭,缠于大地,既为公产而不归私有;人口尤众,游历通信尤繁,则五者所收之费

  • 问辨録卷六·高拱

    ○论语问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注云美其学之博而惜其无所成名也然否曰无所成名者谓人莫得而名也何请惜若以为惜则所谓民无能名者亦惜之欤葢既曰大哉孔子则所谓博学而无所成名者皆所以赞其大也此亦知圣人者

  • 第十五章 29·辜鸿铭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辜讲孔子说:“知错不改,就是真的过错。”

  • 大雲初分三昧健度第二·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摩诃萨言:甚奇世尊,如来正觉不可思议。今说此经令无量众生发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经境界不可思议。乃为一切无量众生现大神通雨诸宝味。众生闻得遇无上甘露法雨。是故如来不可思议。是经境界亦不可思

  • 维摩经略疏卷第三·智顗

    方便品之初此品次佛国来者。即是为破有为缘集显不思议法身扶成如来净国之教。大圣意多今略为三。初明此品次佛国来。二略释方便义。三入文解释。初意者前于普集已说真性解脱之体。次于此经阐扬佛国因果之宗。为未晓者

  • 卷第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唐 玄奘译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阿毗达磨发智大毗婆沙论序问谁造此论。答佛世尊。所以者何。以一切种所知法性甚深微妙。非佛世尊一切智

  • 简斋诗集·陈与义

    诗集,陈与义撰,三十卷。《外集》一卷。有《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本;《武英殿聚珍板丛书》本。

  • 湖上的悲剧·田汉

    独幕话剧。田汉著。原载《南国半月刊》第5期(1928年)。上海现代书局1931年4月出版。主要内容是一个叫杨梦梅的诗人与一个叫素萍的小姐自由相爱,却遭到素萍父亲的反对。素萍为了反抗封建包办婚姻,逃出家门跳湖自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