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六十五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五年。庚申。闰四月。癸丑朔。德楞泰奏、军营出力人员。赏都司萧太和、日更太、守备袁升、侯大金、龙必达、虎正林、花翎。千总袁洪等、蓝翎。  

○又奏、查明军营出力人员。加总管色尔衮、副都统衔。赏佐领德宁阿、领催常德、巴图鲁名号。防御五德、云骑尉德勒格尔绰克托、花翎。领催永海等、蓝翎。余升擢有差。  

○拨部库银一百万两。分解河南、陕西、以备军需。  

○旌表守正捐躯山西繁峙县民刘玉庭妻原氏。  

○甲寅。以雨泽愆期。复命刑部查明久禁重案官犯。及官犯子孙不准当差应试者。并发遣新疆永远不准释回者。开单进呈。酌量加恩。  

○命五城设厂平粜。  

○以故广西安平土知州李廷栏子缉祐、袭职。  

○乙卯。谕内阁、从来听言为郅治之本。拒谏实失德之大。朕从不敢自作聪明。饰非文过。采择群言。折中而用。兼听并观。惟求一是而已。去年编修洪亮吉、既有欲言之事。不自具摺陈奏。转向成亲王、及尚书朱圭、刘权之、私宅呈送。原属违例妄为。经成亲王等先后呈进原书。朕详加披阅。实无违碍之句。仍有爱君之诚。惟言视朝稍晏及小人荧惑等句。未免过激。令王大臣讯问。定以重辟。施恩改发伊犁。然自此以后。言事者日见其少。即有言者。皆论官吏之常事。而于君德民隐休戚相关之实。绝无言者。岂非因洪亮吉获咎。钳口结舌。不敢复言。以致朕不闻过。下情仍壅。为害甚钜。洪亮吉所论。实足启沃朕心。故置诸座右。时常观览。若实有悖逆。亦不能坏法沽名。不过违例奔竞取巧营求之咎。况皆属子虚。何须置辩。而勤政远佞。更足警省朕衷。今特有白宣谕王大臣。并洪亮吉原书。使内外诸臣。知朕非拒谏饰非之主。为可与言之君。诸臣幸遇可与言之君而不与之言。大失致君之道。负朕求治之苦心矣。王大臣公看此谕、先行回奏、仍各殚心竭思。随时密奏、军机大臣即传谕署伊犁将军大学士保宁、将洪亮吉释放回籍。仍行知岳起。留心查看。不准出境。  

○谕军机大臣等、朕闻河工积毙甚多。而办工人员。侵渔贻误。已非一日。即如淮扬游击刘普、淮徐游击庄刚、睢南同知熊辉、丁忧睢南同知莫澐、素号四寇。又捐职淮徐道书潘果、郭聪、有费仲尤浑之称。并闻刘普有花园一所。康基田往来河干。在内住宿。刘普又勾串潘果、郭聪、从中通信。每事迎合。言听计从。副将田宏谟、守备张欣祖、朱治仁、师得运、以及同知熊辉、莫澐、联结姻好。援引弟侄。偷减帑项。又刘普承办邵工引河。徒费帑银。不能宣畅。再前此埽料延烧。夫役人等、因平日抱怨。不肯力救。以致火势蔓延。功败垂成。至向来承办河工。淮徐道专司出纳。乃一切钱粮购料。不令厅员领办。悉交守备千把旗牌效用等经理。该备弁得以肆意侵蚀。致外闲有食料着苘吃草龈土之谚。同知熊辉、莫澐、捐职道书潘果、郭总、家财丰厚。皆系积年侵冒工帑所致。自应查产拨抵公用。彻底根究。严行惩办。以除积蠹而重河防。岳起办事尚为公正。吴璥到任未久。无所用其回护。此案着交岳起会同吴璥办理。现在岳起本有应办徐州扬州盗案。着传谕该抚。即顺道前往。与吴璥严行查办。逐一根究。又闻淮徐道田自福、柔懦无能。河库道叶雯、声名狼籍。并着查明具奏。不可稍有瞻徇。此旨着岳起俟面见吴璥时。给与阅看。  

○又谕、书麟奏、日来降猓等、随同各委员、安插降寨。清查地亩。搜缴器械。颇为出力。其铜登、铜金、俱情愿出具遵依甘结。悔罪投诚。恳请宽其一线。并晓谕铜登等、安分焚修等语。所办甚是。从前猛猛滋事。系李文明起意勾结。铜登既未前来。即铜金被李文明邀请念经。亦尚无主谋情事。今已悔罪具结。又何必绳之以法。即令铜登等遵照所出之结。在本处焚修。毋许过辣蒜江地界。其江岸南所。安设土练。常川驻守。务须严密防范。书麟仍当选派明干土司、往谕铜登等安分守法。勿得再滋事端。其南扎贺扎等处。如有生事之徒。即着伊等出首。傥隐匿不报、一经查出。惟铜登等是问。并谕令猛猛孟连耿马车里各土司。随时查察铜登等、如稍有反侧。立即搜捕。以静猓夷而安边陲为要。将此谕令知之。  

○命宗人府查明永远圈禁、及发往军台年久之人。请旨办理。  

○丙辰。上诣大高殿行礼。时应宫拈香。  

○以故广西龙英土知州赵镕子奉矩、袭职。  

○旌表守正捐躯广东顺德县民何景南妻梁氏。  

○释刑部监禁安南人黎侗、郑宪、黎值、李秉道、安置火器营。赏马甲钱粮。  

○丁巳。谕内阁、向来恭遇祭礼斋戒日期。各部院衙门例不进本。但思大祀如圜丘祈谷常雩。朕精诚专台。祗宿斋宫。自应循例不进本章。以昭虔敬。其方泽太庙社稷。均系大祀。虽照常斋戒。而不亲宿斋宫。若各衙门本章概不呈进。恐致事多积压。嗣后凡遇斋戒日期。圜丘祈谷常雩亲宿斋宫之日。各部院仍照向例不进本章。至方泽太庙社稷致斋三日内。除刑部不必进本。及各部院外省本章有关涉刑名者。俱不呈进外。其余寻常事件。着该衙门照常进本。即以本年方泽大祀为始。着为令。  

○上以诣社稷坛谢雨。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戊午。谕内阁、太常寺衙门具奏、社稷坛恭谢雨泽。请照春秋祭祀仪注举行。曾询之该寺堂官。据称亲诣社稷坛祈雨旧仪。系由金水桥北步行前往。至报祀向系遣官行礼。并无亲诣仪注。是以此次循照春秋亲祭常例。乘舆至社稷坛北门外铺设棕荐处降舆等语。但思祈求雨泽。既经步行祈祷。若报祀之礼稍有不同。转似得有雨泽。略涉满假。朕何敢出此。况朕从前随侍皇考往黑龙潭求雨。皇考至山门降舆。升阶数十级。俱系步行而上。报祀之仪亦同。节年从无更改。试思龙神尚如此申敬。况社稷坛典礼尤隆。既经步祷。自应步谢。方足以申诚敬。嗣后除春秋祭祀仍照旧定仪注举行外。如遇祈祷雨泽、及亲诣报祀各典礼。均步行前往。所有此次仪注。着太常寺遵照改定具奏、并载入会典。永远遵行。  

○额勒登保奏、痛剿商雒贼匪。得旨嘉奖。赏还额勒登保、那彦成、长龄、台布、花翎。赏提督杨遇春、云骑尉世职。副都统衔格布舍、恩骑尉世职。擢三等侍卫传升、为头等侍卫。并赏巴图鲁名号。余升赏有差。  

○己未。谕内阁、礼部具奏、五月初一日夏至。方泽大祀。高宗纯皇帝升配事宜一摺。于祭日先诣高宗纯皇帝神牌前上香行礼。尚未周备。上年冬至。恭逢圜丘大祀。祗奉高宗纯皇帝神牌升配。朕于前一日恭赴天坛斋宿。即敬诣皇穹宇拈香。随至高宗纯皇帝神牌黄幄。敬谨行礼。今春祈谷升配。前一日先诣皇乾殿。次诣神牌黄幄。礼节亦同。方泽大祀。高宗纯皇帝升配地坛。因每年例系在宫内斋宿。礼部请于祭日先诣神牌黄幄行礼。视升配天坛礼仪。尚缺先期致告一节。朕心殊觉未安。因思地坛于乾隆十七年初建斋宫。皇考曾诣斋宿一次。彼时新栽树木。尚未成阴。随从官员。致有爱暍者。皇考俯加体恤。以后夏至地坛。俱即斋宿宫内。祭日始诣坛行礼。此次升配前一日自应先期致告。若礼毕仍行还宫。于义未合。若住宿坛内斋宫。虽属正理。但随从之王公大臣侍卫人等、车马喧阗。其时高宗纯皇帝神牌黄幄。恭设北天门外。相距甚近。实不足以昭虔肃。心实不安。再四思维。惟有于前一日阅祝版毕。还宫办事后。朕由东华门恭赴皇祇室拈香。随至高宗纯皇帝神牌黄幄行礼毕。即诣雍和宫斋宿。其随从王公大臣侍卫等、亦可就近致斋。朕于次早恭诣地坛行礼。庶圜丘方泽升配。前期致告之仪。既昭画一。而礼缘义起。节次更为详备。着礼部遵照此旨。于仪注内敬谨增载。此次专为升配增此礼节。嗣后夏至地坛斋宿。仍照旧例行。  

○又谕、蒋兆奎奏、伊年老有病、难胜巡抚重任、恳请简员更换一摺。蒋兆奎前在山西巡抚任内。因年已七旬。兼患怔忡。予告归里。上年来京叩谒皇考梓宫。经朕召见。看其精力尚未就衰。是以复用为漕运总督。彼时伊以年老恳辞。朕因其平日操守廉洁。未允所请。伊赴任后办理漕运。将近一年。声名尚好。惟于旗丁津贴不敷一节。始则妄议加赋。继则请借给各帮船银两。哓哓置辩。殊不知漕船一切陋规。俱经降旨裁革。复禁止粮道运弁。侵扣漕费。并敕部核议于正兑改兑米石。酌加津贴。又加恩于应带土宜外。量予加增。免其上税。旗丁用度。已属宽余。乃蒋兆奎之意。总以非加赋借帑不能办理。屡次渎陈。经朕节次申饬。伊即恳请解任。已失敬事之道。姑念其平日官声清洁。不肯即加罢斥。改授工部侍郎。伊来京谢恩。在朕前犹以旗丁津贴究属不敷。于漕运恐有贻误。坚执前见。其实铁保接办漕运后。并不见其掣肘。各省漕艘。俱各依限开行。衔尾前进。朕密访各帮漕船行走。均属安静。现已陆续抵通。并无迟误。可见蒋兆奎于漕运情形。全不悉心体究。轻听属员之言。呈其偏见。自以为是。又复不肯承认受人愚弄。其刚愎自用之咎。实无可辞。朕犹念其曾任封圻。于地方事务。较为熟谙。彼时适陈大文丁艰回籍。一时乏人。即将蒋兆奎补授山东巡抚。伊到任后。于该省吏治官方。并未见实有整顿之处。前因御前侍卫明安往泰山进香。回京奏称。东省地方官私馈赆仪八百两。并称沿途经过营汛墩房坍塌。未见有兵丁驻守。曾明降谕旨。将蒋兆奎等申饬。昨据伊覆奏、上年明安前赴泰山进香、亦曾受银八百两、至守汛兵丁、因明安乘马驰行、不及身穿号衣站班伺候等语。殊不成话。向来奉旨出差人员。沿途驿站。俱有传单豫行知照。岂有明安业已到境、而汛兵尚未得信之理。所奏实属回护强辩。复降旨申饬。兹蒋兆奎遽因此事忿激求去。试思如此孰拗任性。岂人臣事君之理乎。况朕不过降旨申饬。尚未将伊交部严议。而伊即抗章引退。岂内外大臣。有善必旌。有过即不应加之谴谪乎。若臣工等皆似此相率效尤。宁不成明季挂冠恶习。此风断不可长。蒋兆奎在朕前尚敢如此。其接见属员。办理公务。必更有偏执已见。不恤人言之处。安能饬吏治而得民心。即将蒋兆奎革职治罪。亦所应得。究念其廉名素着。量予薄惩。蒋兆奎着革退巡抚。拔去花翎。加恩降为三品卿衔。即予休致。将巡抚印篆交布政使全保。暂行护理。即由山东起程回籍。不必进京谢恩。伊即来京。朕亦不复召见。回籍后惟当闭门思过。以终余年。用副朕格外矜全至意。  

○以署镶黄旗蒙古副都统裕兴、为镶蓝旗蒙古副都统。  

○以兵部左侍郎惠龄、为山东巡抚。转兵部右侍郎緼布、为左侍郎。以直隶泰宁镇总兵官范建丰、为兵部右侍郎。江南督标中军副将常怀义、为泰宁镇总兵官。  

○庚申。上步诣社稷坛谢雨。  

○谕内阁、前因直隶省积案累累。延搁不办。一省如此。则他省可知。曾降旨饬谕早为清理。不得任意积压。民闲控案到官。自应随到随办。以清案牍。若因循恳宕。则小民守候无期。种种拖累。致胥役得以从中需索。牵连恐吓。波及无辜。其毙有不可胜言者至内外大小各衙门充当书吏人等、遇事需索使费。日久竟成陋规。所得陋规逐渐加增。因而视为美缺。故书吏役满。继充之人出钱顶补。名曰缺底。竟有盈千累万者。此等书吏。所出资本既多。势必藉端舞毙。贻累军民。所关非浅。现当纲纪肃清。地方官吏。谅不敢仍蹈故辙。任情延玩。有意姑容。但恐日久懈生。复有前项情毙。不可不实力整饬。痛除积习。着通谕各督抚。除审办命盗案件本有定限外。其余自理词讼。应令各督抚分别定限。饬令有司按期完结。逐件注销。其缺底名目。出钱充顶。本干例禁。亦着严行禁革。傥经此次饬谕之后。如敢仍前延缓。乃阳奉阴违。别经发觉。或被科道纠参。定将各该督抚一并严惩。决不姑宽。将此通谕知之。  

○以击败谷城贼匪功。授明亮三等侍卫。赏参将吉林泰、巴图鲁名号。  

○以两广督标中军副将王模、为广东南澳镇总兵官。  

○予福建捕盗伤亡乡勇周文全、赏恤如阵亡例。  

○辛酉。缓徵直隶霸、文安、清苑、蠡、雄、安、新安、河闲、任邱、宁晋、隆平、定、十二州县、旱灾新旧额赋。复缓徵满城、新城、祁、高阳、阜平、望都、博野、正定、新乐、易、冀、饶阳、安平、涿、宝坻、唐、献、曲阳、丰润、通、三河、遵化、玉田、二十三州县、旱灾新旧额赋。免大兴、宛平、良乡、涿、通、三河、蓟、遵化、八州县、本年额赋。并缓徵旗租银粮。  

○癸亥。以詹事府詹事恩普、为大理寺卿。  

○甲子。谕内阁、松筠上年在陕甘总督任内。曾经条奏、请将私盐私铸二项悉行弛禁。所见殊属迂谬。断不可行。本应降旨交部严议。特以松筠平日尚能持正。为有用之材。是以不加深责。特令军机大臣亲书谕旨。密为训饬。即军机章京等、亦未令闻知。此乃朕欲保全松筠不得已之苦心。曾经详悉示知。而松筠自任总督以来。屡称患病。于一切防堵事宜。并不能妥为布置。致任川省窜匪。于今春阑入甘境。又不能实力拦截。以致辗转奔突。蔓延至今。本应治以应得之罪。即不至如魁伦之重。较之倭什布之疎于防范。其咎正复相等、宁不应予以降调处分。犹念其居官声名尚好。且不似楚省之屡任贼匪窜入。是以从宽免议。令长麟接办总督事务。将松筠授为伊犁将军。仍令赴湖北暂署督篆。并令居首督办剿贼之事。而松筠甫经到楚。仍即称病。漫无展布。辄行恳请陛见。朕于伊初奏到时。尚以松筠在彼或能得力。未经允准、而伊又称有恩出自上之事。必须面奏、具摺恳请。随经降旨准行。及松筠到京。经朕日日召见。面加询问。则其所欲面陈者。仍系私盐私铸请宽禁到二项。并无奇谋秘策。经朕详加开导。平心静气。反覆譬晓。以此事碍难施行。松筠固执己见。将此事又复怀摺渎奏。并不由奏事处呈递。试思私盐私铸。律有明禁。系开国以来祖宗定制。岂得轻议更张。设朕有不循成法之意。妄思更改。在廷诸臣。尚当直言极谏。松筠安可以一人臆说。妄欲纷更。且如松筠所奏、将私盐私铸概宽其禁。则自盐政以下各官。皆当裁去。另派专司盐税之官。纷纷更制。且现在私盐有禁。不过官役巡拦。尚有私枭拒捕等事。若设立税口。是向日贩私者转需交纳官税。傥贩私之徒。逞其刁悍。不肯交税。又将如何办理。至川省若弛私铸之禁。则各省亦必相率效尤。岂有国家泉币之权。操之自下。隳纪纲而弛法度莫此为甚。而松筠以为所铸系嘉庆通宝。即非私铸。是何言耶。且分设各厂。聚集多人。更恐酿成事端。其流毙将不可胜言。又贼匪即有私盐私铸之徒。闻风散出。为数亦属无几。此外如松筠摺内所称啯匪赌棍及白莲教匪。又岂皆令其各回本地作奸犯科乎。是所奏种种纰谬。实为迂腐无识。傥朕轻听其言。贻误不小。且似此议论纷纭。岂非谋夫孔多是用不集之明验乎。若将原摺发交大学士九卿核议。自为公论所不韪。必将松筠议以变乱成法之罪。革职示惩。今朕姑念松筠所言虽属失当。而其心究为国家公事。尚属无他。是以仍令军机大臣明白传知。不复交议。松筠经朕指示。虽自知糊涂冒昧。恳请仍赴军营效力。但伊平素未经行阵。弓马平常。带兵既非所长。即令督率防堵。而伊前在陕省时。一任川匪窜入甘境。其不能实力堵御。已可概见。至于办理粮饷。松筠前此虽未请拨帑银。屡将解川饷项路经陕省者。任意截留至九十余万之多。亦未见经理得当。是松筠前往军营。实属无益。而似此识见迂疏。亦岂能胜伊犁将军之任。松筠着加恩赏给副都统职衔。前往伊犁作为领队大臣。并赏戴花翎。替换珠尔杭阿回京。其伊犁将军员缺。仍着保宁实授。矣简放有人。再行更换。松筠当力改前非。随同保宁学习办事。以期稍赎罪愆。无负朕格外矜全教诲至意。  

○赏已革华州将军兴肇四等侍卫、为和阗办事大臣。  

○旌表守正捐躯直隶邯郸县民郭宝山妻郭氏。  

○乙丑。谕内阁、刑部题覆直隶省民人王仲贵、殴伤胞兄王仲香身死一案。声明伦纪攸关。将王仲贵依律拟斩立决。细阅本内情节。王仲香调戏伊弟妻张氏。欲图强奸。已属乱伦伤化。迨经伊父王尚才斥詈不服。将伊父揪倒欲殴。尤属目无伦纪。及伊弟王仲贵闻声趋救。王仲香竟欲与伊父拼命。凶恶已极。伊父王尚才忿极。喝令王仲贵殴打。王仲贵央求不允。并声言如不代殴。即欲寻死。王仲贵无奈。随用石殴王仲香额颅殒命。是王仲香淫凶残忍。种种蔑伦。所犯应死之罪。不一而足。及王尚才喝令王仲贵殴打伊兄。复经王仲贵代为央求。尚有不忍致死其兄之心。因王尚才不允。王仲贵始用石殴伤致毙。迥非逞凶干犯可比。乃刑部照原题。于奉父命殴死蔑伦之兄者。仍依弟殴兄致死本律。拟斩立决。并声明伦纪攸关。措词不当。殊失情理之平。且与维持风化之义未协。所有王仲贵一犯。着即改为杖一百。流三千里。不必再交九卿核议。嗣后遇有此等死者自犯蔑伦之案。着刑部即行核议。奏明请旨减等、着为令。  

○以土默特贝子朋素克琳沁、苦累所属。革爵安置热河。  

○丙寅。谕内阁、费淳等奏、六安州知州员缺紧要。该省实无人地相宜合例堪补之员。仍恳以宋思楷补授等语。已照所请行矣。向来各省州县要缺。往往以人地相需。将不命例之员。专摺奏请升调。及交部议驳后。而督抚等仍以原请升调之员。复行具摺奏恳。此等人员。如果于该省要缺实在相宜。若不准其所请。则督抚等无由收指臂之效。但一经部驳。又复奏恳准行。如此竟成故套。在办事公正之督抚。原属为缺择人。而稍涉偏私者。未免为人择缺。致启夤缘奔竞之渐。不可不明示防闲。以杜流毙。嗣后各省督抚。于部驳不合例之员。复行具奏恳请允准者。竟当责令保其终身。毋论将来该员仍任原省。或升任他省。若不过因公罢斥。尚可免其追问。如系贪污获罪。则原保之督抚。自难辞徇情滥举之咎。着吏部严定处分。用昭惩儆。宋思楷即着照新例行。  

○又谕、祖之望奏、审讯桂东县民扶咸钦。呈控李习仪等窝留逃犯。私开铁厂等事。俱属虚诬。将扶咸钦问拟军罪一摺。已交该部核议具奏矣。扶咸钦因挟李羽仪等从前控拆锅厂之嫌。架捏重情。赴京呈控。自应按律坐诬。抵以军罪。其扶家岭等处山地所开铁厂。亦当查明饬禁。永绝争端。此等赴京控告之案。从前往往令钦差前往审办。原以杜该督抚回护瞻徇之毙。在公正廉洁之钦差。自能屏绝苞苴。秉公审断。其不能检束者。不独沿途需索驿站陋规。竟有收受馈送。屈法徇情之事。即钦差尚知自爱。而跟随人等、勒索使费供应。扰累地方。州县办差家人长随等、亦藉端滥行开销。均所不免。朕深悉其毙。自亲政以来。遇有各省民人赴京控案。不肯轻派在京大臣前往审讯。即交原省督抚就近查办。乃年来各督抚等于交办案件。率以审系虚诬一奏塞责。而被告审实问罪者寥寥。试思若非抱不白之冤。岂肯自出已赀。远赴京师呈控。难云尽属子虚。是该督抚等非庇护所属。即有意从轻。所审案情。未可尽信。朕又不得不用钦差矣。嗣后发审之件。若该督抚不据实秉公审办。希图朦混结案。致原告之人稍有屈抑。一经访得确实。或被人举发。或钦差覆审。必当将原审之督抚从重治罪。决不姑贷。将此先行通谕知之。  

○又谕、昨日祖之望有由三百里递到之摺。系审讯桂东县民扶咸钦。呈控李羽仪等、窝留逃犯私开铁厂等事一案。于本月初二日拜发。本日又由三百里递到初四日所发摺报、朕以为必有地方紧要事件。及加披阅。则又系审办善化县民蒋万顺。呈控该县短价派买仓谷之案。此等事件。祇系寻常审案。有何迫不及待。自应照常差人赍递。乃连日由驿驰奏。岂有此理。其意不过为差赍奏摺。吝惜小费起见。但各省督抚。节经降旨停止进贡。并删除一切应酬闲费。又从无罚项。伊等养廉丰厚。岂得于陈奏事件。尚存惜费之见。况现在军书络绎。驿马已极疲烦。更何得以寻常陈奏之摺。闲日发报、逐案驰递。平日亦不可。况此时耶。岂督抚等惟自知吝啬。而于国家设立驿站。竟任意驱使乎。且祖之望两日内所发摺报、俱系审案。亦何妨于前案审明后略停一日。俟后案讯结一并具奏、或将后案速行办结。赶早一日。与前案同日奏闻。俱无不可。然亦不应轻用驿递。又况于初二初四两日。将此等审件。分作二次叠行发报、实出意想之外。祖之望何不知缓急轻重。惟知惜费见小若此。大属非是。着传旨严行申饬。并着交部严加议处。近日各省督抚。于地方寻常事务。亦多有似此滥用驿递者。试思各省学政所得养廉。远不及督抚等之多。尚俱自行差人赍奏、岂各督抚等于此转斤斤计较乎。此后如有似祖之望滥用驿递者。必将该督抚等一体交部严议。将此通谕知之。  

○以故四川竹木坎土巡检孙天德子应贵、袭职。  

○予四川阵亡提督达三泰、祭葬世职如例。  

○予四川阵亡参将姜敏功、七十七、魏攀举、泰安、王溶、那尔泰、赵宗浚、游击吴玉贵、杨洪新、王宗佑、都司石鼎臣、郭明宗、张永成、守备唐文高、刘正麒、岑现佩、胡希照、李连发、邸于明、田启华、陈占举、李国宾、秦恒、赵成龙、马天德、王耀、千总李占魁、王之镇、谢飞熊、吴开祥、宋国富、上官宗文、李如椿、吴兴开、张如龙、护军校德克登布、蓝翎长巴凌阿、把总杨国名、刘宗、崔升、卓应瑞、蒋应礼、林中南、周永泰、刘忠孝、任殿檠、秦得禄、李瑶、杨兆德、外委廖怀英、田应龙、保廷栋、燕福宁、萨得芳、张得贵、杨锐、薛烈、湖南剿苗阵亡守备何肇勤、把总邓得、外委马正雄、姚之龙、祭葬加等、世职如例、额外外委朱玉贵、曹天佑、武生潘启先、祭葬世职、如把总例、千总周占元、刘天奇、马世雄、把总王国用、马之俊、张登鳌、何连升、吕尚玉、陈泰、伤亡都司涂得海、守备邢嗣昺、把总廖思魁、外委陈国梁、何仑、李洪业、王必贵、张和、刘习志、潘必进、甘肃阵亡游击全亮、外委李得禄、祭葬世职如例。  

○丁卯。额勒登保奏、军营出力人员。赏副将豆<雨澍>、游击李东宣、都司刘秉扬、同知龙万育、花翎。守备璩嘉骥等、蓝翎。  

○又奏、军营出力人员。赏协领全德、骁骑校索多尔凯、巴图鲁名号。协领清德、骁骑校新保、花翎。前锋德布克等、蓝翎。余升擢有差。  

○以山东按察使王汝璧、为江苏布政使。内阁侍读学士方维甸、为山东按察使。  

○旌表守正被戕贵州印江县民戴应志妻任氏。  

猜你喜欢
  卷一·周羽翀
  卷之八十四·佚名
  三家世典·郭勋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卷十二·允秘
  列传卷第四十一 高丽史一百二十八·郑麟趾
  毕义云传·李百药
  王维传·刘昫
  邓景山传·刘昫
  沈一贯传·张廷玉
  中俄北京条约·佚名
  卷二十八·雍正
  卷八十五·赵汝愚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一·高晋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卷60·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六十五·彭定求

        卷865_1 【冢上答太宗】慕容垂   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荣华各异代,何用苦追寻。   卷865_2 【遗画工诗】释明解   握手不能别,抚膺聊自伤。痛矣时阴短,悲哉泉路长。   松林惊野吹,荒隧落寒霜。言离何

  • 卷三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友集读书吾生后渊明颇亦念黄虞要知千载外所学非殊涂兀坐对圣贤抚卷一长吁彼智自明哲惟狂益昏逾一源同滥觞派别乃差殊我观载籍中世事何所无痴人不识古

  • 武皇纪上·薛居正

    太祖武皇帝,讳克用,本姓朱耶氏,其先陇右金城人也。始祖拔野,唐贞观中为墨离军使,从太宗讨高丽、薛延陀有功,为金方道副都护,因家于瓜州。太宗平薛延陀诸部,于安西、北庭置都护属之,分同罗、仆骨之人,置沙陀督府。盖北庭有碛曰沙

  • 卷二十三·连横

    风俗志连横曰:六艺,圣人之书也。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之时,王熄诗亡,孔子伤焉,故为其书,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其用弘矣。夫拘于天者,不足以治人。泥于古

  • 第四章荆公之略传·梁启超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讳安石,字介甫,临川人,今江西之抚州也。父益,母吴氏,以真宗天禧五年生公。幼随父宦韶州,十六岁随宦入京。十九岁丧父。二十一岁成进士,签淮南判官,实仁宗之太历二年也。旧制:判官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公独否。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弘治十四年五月戊申朔赐晋府宁和安宪王宫人李氏餋赡米岁一百石○理刑知县饶榶丁忧服阕实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己酉先是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两以疾辞位俱优诏不允至是复上<锍-釒>恳乞致仕且言臣之疾

  • ●后鉴录下·谢蕡

    刑部等衙门为惩大逆、罚大过、劝大功、信大义,以彰国法事。先该钦差御用监太监张永题前事。取据法人刘吉供称,内开宁府原有护衞,后因不法,革改南昌左衞。弘治十一等年,今谋反自尽宸濠袭封宁王,与今自尽宜春王拱樤,镇国将军觐

  • 第二○二札光绪十四年二月三日一一四○八—一·佚名

    督办台北盐务总局,札饬新竹县:典史津贴前由包商从盐课内划给,自光绪十四年二月起,改由竹堑盐馆拨领札新竹县钦命布政使衔、军械处存记、督办台北盐务总局、福建遇缺题奏道、裴凌阿巴图鲁陈,为札饬事。

  • 南唐书卷十三·马令

    宋 马令 撰儒者传上第八呜呼西晋之亡也左衽比肩雕题接武而衣冠典礼会于南史五代之乱也礼乐崩坏文献俱亡而儒衣书服盛于南唐岂斯文之未丧而天将有所寓欤不然则圣王之大典扫地尽矣南唐累世好儒而儒者之盛见于载籍灿然

  • 提要·孙懋

    臣等谨按孙毅庵奏议二巻明孙懋撰懋字徳夫号毅庵慈溪人正徳辛未进士官至应天府尹事迹具明史本传懋官给事中时武宗方狎昵小人嬖幸用事言官多所谪降懋独抗直不回如奏太监于喜史宣张泽诸疏俱能直陈无隠颇着丰采又所奏湖广

  • 宪问第十四·朱熹

     胡氏曰:“此篇疑原宪所记。”凡四十七章。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宪,原思名。谷,禄也。邦有道不能有为,邦无道不能独善,而但知食禄,皆可耻也。宪之狷介,其于邦无道谷之可耻,固知之矣;至于邦有道谷之可耻

  • 护国言论集序·太虚

    以大和尚,具大智慧,用大勇猛,对煽动世界大战之大恶魔,作慈悲之大棒喝,其为震旦之太虚大师乎!大师学该显密,名满寰宇,其硕德鸿篇,经天行地,海潮狮吼,佛徒震之如雷霆,群流仰之如日月;其弼教之功,奋业之伟,方之儒教,不啻宋之有横渠,明之有

  •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卷上·佚名

    隋天竺三藏达磨笈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啰婆悉帝城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众多比丘集坐住堂。作是议论。言诸命者等。世尊曾以无量诸门。说十二分缘生。于彼最初演说无明以为缘体。有何因缘。一切烦恼诸行缘

  • 卷之二十三·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二十三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二世 仰山钦禅师法嗣 杭州府西天目山高峰原妙禅师 吴江徐氏子。母梦僧乘舟投宿而孕。才离襁褓。即喜趺坐。年十五。投嘉禾密印寺出家。十六

  • 卜筮正宗·王维德

    《卜筮正宗》,清人王洪绪辑撰,宏道堂梓行,十四卷,十四册一函全。半页九行,每行二十字。书页宽大,左右双边,版心单鱼尾。《卜筮正宗》是易学六爻预测学的集大成之著作,对后世占卜影响深远。书中系统地总结、发展、完善了六爻占

  • 小学诗·谢泰阶

    《小学诗》,是由清代人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著《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全篇依《小学》一书的内容为主轴,依次分为立教、明伦和敬身。语言通俗易懂,通用五言句,并以四句为一段,整齐押韵,颇便诵读。书中,关于养成进

  • 北海屠龙记·还珠楼主

    《北海屠龙记》是1984年联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还珠楼主。

  • 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佚名

    一卷,失译。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之旧译也。师子奋迅菩萨,新译作师子游戏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