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会要卷四十四

宋 徐天麟 撰

选举上

贤良方正

孝文二年诏曰廼十一月晦日有食之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正朕之不逮【本纪下同】

十五年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传纳以言

孝武建元元年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元光元年五月诏贤良曰贤良明於古今帝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朕亲览焉於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

五年复召贤良文学【公孙弘传】

孝昭始元元年闰月遣故廷尉持节行郡国举贤良五年六月诏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

孝宣本始四年四月郡国地震诏令三辅太常内郡国举贤良方正各一人

地节三年诏令内郡国举贤良方正可亲民者

十月诏曰廼者九月地震朕甚惧焉有能箴朕过失及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正朕之不逮毋讳有司神爵四年四月令内郡国举贤良可亲民者各一人孝元初元二年三月诏曰廼二月戊午地震於陇西郡丞相御史中二千石举茂材异等直言极谏之士永光二年三月日有食之诏令内郡国举贤良方正各一人

孝成建始二年二月诏三辅内郡举贤良方正各一人建始三年十二月日蚀地震诏丞相御史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及内郡国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诣公车朕将览焉

上尽召直言之士诣白虎殿对策

元延元年七月诏曰廼者日蚀星陨今孛星见东井公卿大夫博士议郎?经对与内郡国举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各一人【师古曰令公卿与内郡国共举】

孝哀元夀元年正月日有蚀之诏公卿大夫其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举贤良方正能直言者各一人

杂録

武帝初即位辕固复以贤良召固老罢归之

武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公孙弘年六十?贤良召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元光五年复召贤良菑川国复推上弘弘谢曰前已尝西用不能罢愿更选国人固推弘弘至太常对策时对者百余人太常奏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本传】

武帝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东方朔传】建元元年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武帝纪】

孝元举茂材富平侯张勃举陈汤汤待迁父死不犇丧司隶奏汤亡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会薨因赐諡曰缪侯汤下狱论【陈汤传】

何武为京兆尹坐举方正所举者召见盘辟雅拜武坐左迁楚内史【本传】

博士弟子

武帝元朔五年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常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蓻?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弟可?为郎中太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名闻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蓻辄罢之而请诸能称者?治礼掌故?文学礼义为官迁留滞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上及吏百石通一艺以上补左右内史大行卒史比百石已下补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郡一人先用诵多者不足廼择掌故补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郡属备员请着功令它如律令制曰可【儒林传】

张汤请博士弟子理尚书春秋补廷尉史

平帝时王莽增元士之子得受业如弟子勿以为员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两科四十人为文学掌故

儿寛?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

文翁选郡县小吏十余人遣诣京师受业博士

终军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

萧望之?令诣太常业

唐生褚生应博士弟子选诣博士

武帝时伏湛?父任为博士弟子

山阳侯张当居坐为太常择博士弟子故不以实为城旦

试学童

汉兴萧何草律曰大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廼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蓻文志】

射策

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儒林传赞师古曰射策者谓为问难疑义书之於策量其大小置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故射者随其所取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

何武王嘉马宫翟方进皆以射策甲科为郎

房凤以射策乙科为太史掌故

匡衡射策甲科以不应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本传】

儿寛诣博士受业以射策为掌故以功次补廷尉文学卒史【各本传】

明经

龚遂以明经为官

袁良举明经为太子舍人

孔安国贡禹夏侯胜张禹并以明经为博士

眭弘翟方进以明经为议郎

召信臣以明经甲科为郎

明法

郑崇父宾以明律令为御史

薛宣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

治剧

何并陈遵皆举能治剧为令

尹赏举能治剧徙频阳令

原涉举能治剧为谷口令

异科

元封五年名臣文武欲尽诏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絶国者

孝昭始元五年诏举国文学高第各一人

元凤元年赐郡国所选有行义者涿郡韩福等五人帛人五十匹遣归

孝宣本始元年地震诏内郡国举文学高第各一人地节三年诏令郡国举孝弟有行义闻於郷里者各一人

元康元年诏博举吏民厥身修正通文学明於先王之术宣究其意者各二人中二千石各一人

元康四年诏遣大中大夫循行天下举茂材异伦之士孝元初元三年诏丞相御史举天下明阴阳灾异者各三人

永光元年诏丞相御史举质朴淳厚谦逊有行者建昭四年临遣谏大夫博士循行天下举茂材特立之士

孝成河平四年三月日有蚀之遣光禄大夫博士行举濒河之郡举淳厚有行能直言之士

阳朔二年奉使者不称诏丞相御史其与中二千石二千石杂举可充博士位者使卓然可观

鸿嘉二年诏举淳厚有行义能直言者冀闻切言嘉谋正朕之不逮

永始二年正月日有蚀之临遣大中大夫循行天下与部刺史举淳朴辞逊有行义者各一人

元延元年诏曰廼者日蚀星陨北边二十二郡举勇猛知兵法者各一人

哀帝初平当奏宜博求能浚川疏河者下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请部刺史三辅三河弘农太守举吏民能者莫有应书【沟洫志】

建平元年诏曰其与大司马列侯将军中二千石州牧守相举孝弟淳厚能直言通政事延于侧陋可亲民者各一人

建平四年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明兵法有大虑者元夀元年下诏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将军与中二千石举明习兵法有大虑者各一人将军二人诣公车【息夫躬传】

哀帝时有诏举太常【何武传】

哀帝崩太后诏有司举可为大司马者【何武传】

孝平元始元年五月日有蚀之诏公卿将军中二千石举淳厚能直言者各一人

元始二年秋举勇武有节明兵法郡一人诣公车冬中二千石举治狱平岁一人

元始五年召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及?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京师至者数千人【并本纪】

聘召名士

高帝十一年二月诏曰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书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本纪】

武帝即位枚乘年老廼以安车蒲轮召乘【本传】

建元元年遣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召鲁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以纪传修】

孝武元封五年召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续食令与计偕【师古曰令所召之人与上计者偕来而县次给之食】

元狩六年诏遣博士分循行天下举独行之君子召诣行在所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详问隐处亡位者举奏【本纪】

夏侯胜善说礼服召为博士

疏广明春秋家居教授召为博士

昭帝时涿郡韩福?德行召至京师赐策书束帛遣归诏曰朕闵劳以官职之事其务修孝弟以教郷里行道舍传舍县次具酒肉食从者及马长吏以时存问常以岁八月赐羊一头酒二斛不幸死赐覆衾一祠以中牢【两龚传】

翼奉元帝初即位诸儒荐之召待诏官者庐

贡禹以明经洁行着闻召为博士曰陛下过意召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

孝哀召龚胜为谏大夫胜荐龚舍甯夀侯嘉有诏皆召胜曰窃见国家聘毉巫常为驾聘贤者宜驾上曰大夫乘私车来耶胜曰唯唯有诏为驾

孝平元始五年诏【见上异科条】

西汉会要卷四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二 志九十七·赵尔巽
  卷一百十一 志八十六·赵尔巽
  续录卷二·昭梿
  卷一百九十·杨士奇
  卷之五百五十二·佚名
  卷之六·佚名
  卷之三十二·佚名
  第二八六移同治十二年闰六月二十五日一一七○三--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纪昀
  战国策卷四·鲍彪
  华峤汉后书卷二·周天游
  耶律化哥传·脱脱
  卷三十七【上】·徐一夔
  如意馆的画·齐如山
  二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江湖诗钞·吴之振

    杨万里木樨只道秋花艳未强,此花尽更有商量。东风染得千红紫,曾有西风半点香。考试湖南漕司南归值雨我亦知吾生有涯,长将病骨抵风沙。天寒短日仍为酒,日暮长亭未是家。又苦征夫催去去,更甘飞雨故斜斜。旧闻行路令人老,便恐霜

  • 卷六十八·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六十八元好问六刘逺笔老防力能举玉杵文阵挽强犹百钧惜哉变化太狡狯向也褐衣今虎文宣城诸葛寂无闻前后两刘新策勲谢郎风神恨太隽虽然岂不超人羣三钱鸡毛吐皇坟尖奴定能张吾军何时酌

  • 卷九·张宪

    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九       元 张宪 撰七言长律送海一沤十韵尊者来从乾竺国畏途生出玉门关地穷西北河为带水尽东南岛若环刼火自如潮势吼禅心已似石头顽法华雨施金盂水贝叶经挑锡杖鐶幻境万家蝴蝶梦沧波

  • 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司马迁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于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天下已

  •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班固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其先冯亭,为韩上党守。秦攻上党,绝太行道,韩不能守,冯亭乃入上党城守于赵。赵封冯亭为华阳君,与赵将括距秦,战死于长平。宗族由是分散,或留潞,或在赵。在赵者为官帅将,官帅将子为代相。及秦灭六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七·佚名

    万历三十一年八月甲申朔户部尚书赵世卿奏矿税一事不但夺臣部之业而祸生灵误 君父每一念及臣心直碎盖太阿不可假人中涓衔命纵横历七八年不收令天下知有税使不知有 皇上彼诚盗 皇上之大权 万乘至尊俯较锱铢匹夫荧惑

  • 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南唐书卷十三·马令

    宋 马令 撰儒者传上第八呜呼西晋之亡也左衽比肩雕题接武而衣冠典礼会于南史五代之乱也礼乐崩坏文献俱亡而儒衣书服盛于南唐岂斯文之未丧而天将有所寓欤不然则圣王之大典扫地尽矣南唐累世好儒而儒者之盛见于载籍灿然

  • 回忆鲁迅先生·许寿裳

    萧 红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

  • 蠕蠕传·李延寿

    蠕蠕姓郁久闾氏。始自神元皇帝末年,劫掠的骑兵得到一奴,发际刚和眉毛平齐,忘掉了原来的姓名,他的主人给他取姓叫“木骨闾”。木骨闾是“秃头”的意思。“木骨闾”和“郁久闾”声音近似,所以后世子孙用它作为姓氏。木骨闾已

  • 卷三·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三      明 黄佐 撰荐举圣祖之靖元乱也干戈未定即大召四方名儒随所在馆谷之使各以其所知荐戊戍十二月辟儒士范祖干叶仪命为谘议己亥正月克婺州分置中书省召儒士许元胡翰十余人皆会食省中

  • 卷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八十九礼部四十八丧服国初颁降大明令凡丧服等差多因前代之旧後更定服制着为孝慈録复图列于大明律今具载于後大明令斩衰三年【斩衰者用至粗麻布不缝下边谓之斩衰】子为父嫡孙为祖後者为祖【为曾高

  • 第二章 3·辜鸿铭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辜讲孔子说:“如果管理一个国家,只是依赖法律,通过严刑峻罚来强化法律,达到社会安宁的目的,这样可以使百姓不再犯错,但是百姓就会对错误的行为不再有羞耻感

  • 左传折诸卷八·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八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文公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相人二字始见于此荀卿作非相篇论其不足凭而唐举相蔡泽吕公相汉高帝姑布子卿许负其术遂相沿矣见其二子焉晋书杨淮二子乔与髦俱总角为成器淮与

  • 卷三十八·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三十八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昭公五经【辛未】十有二年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杜三年燕伯出奔齐高偃高傒孙齐人入阳即于燕别邑中出有唐县不言于燕未得国都林于是齐景公有志于复霸

  • 卷上·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游於王舍鹞山。从大众比丘。比丘千二百五十。时摩竭王阿阇世。与越祇不相得。众臣议言:越祇自恃国富民众。地沃野丰多出珍宝。不首伏我。当往攻伐。国贤大臣名曰雨舍。梵志种也。王命使行。稽首佛足。敬问

  • 法海观澜卷第三·智旭

    古吴蕅益比丘智旭辑中山汤学绅康民阅梓【禅宗要旨】○大方广佛华严经初卷云。尔时世尊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乃至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身徧十

  • 圣大总持王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阿难说四咒。能知七生、十四生、二十一生及倍倍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