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百八十一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

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九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禺页)谨奏:恭请万岁圣安。奴才于五月初八日已抵江宁,谨将万岁天恩传告奴才母亲。旷典殊恩,莫能仰报万一,惟有率领全家老幼朝夕顶香,叩祝万寿无疆。江南麦季丰登,禾苗现在及时种插,雨水调匀,人民安乐。米价九钱一两不等。所有二月、三月、四月晴雨录,恭呈御览,谨具摺奏闻,伏乞圣鉴。 

朱批:朕安。所奏知道了。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八·赵尔巽
  卷九 開寶元年(戊辰,968)·李焘
  卷二百二·杨士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纪昀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三·杜大珪
  卷十八·傅恒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佚名
  卷二百六十六·杨士奇
  ○蒙古色目人第三甲三十二名·佚名
  三七 再被羁押·邹韬奋
  卷二百三十八·佚名
  第十五章 中日战争·吕思勉
  南史识小录卷八·沈名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翁方纲

    遗山撰录《中州集》云:“国初文士,如宇文太学、蔡丞相、吴深州等,不可不谓之豪杰之士。然皆宋儒,难以国初文派论之。故断自正甫为正传之宗,党竹次之,礼部公又次之。”遗山之论如此,而顾侠君乃以遗山入元诗,何

  • 第二十四出 渝盟·周履靖

    【步蟾宫】〔外领众上〕中原豺虎纵横起。受金符统握兵机。勤王未忍尽忘私。心愧过门神禹。且喜已到家庭。军校们。外厢伺候。〔众应下〕【粉蝶儿】〔老旦上〕门巷喧腾。喜报良人返斾。〔见介老旦〕江山阻隔。梦寐怀

  • 卷第一百五十二·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八〔着雍涒滩(戊申),一年。〕高祖武皇帝八

  • ○谢济世之狱·佚名

    观谢济世之狱,而叹监谤之道,至矣尽矣。录上谕一节,俾见当时雄主所以操纵臣民之作用焉。雍正七年七月辛丑,谕内阁:据顺承郡王锡保以在军前效力之谢济世,注释《大学》,毁谤程、朱。参奏前来,朕观谢济世所注之书,意不止毁谤程、朱

  • 卷之二十二·佚名

    成化元年冬十月乙亥朔享 太庙奉 英宗睿皇帝神主诣庙享祀○遣内官祭司井之神○赐山海古北口等处边关夜不收及守墩官军四千四百余人胖袄裤鞋○戊寅吏科都给事中沈珤等言学校育才之地风所关旧制学正教谕训导多于会试副榜

  • ◎官场百弊有引 观渡闲人·费行简

    今之人犹古之人也,今之官犹古之官也,然古人为富而仕,今人为贫而仕。为富而仕者欲以官耗其资财,故力图国利民福,为贫而仕者,欲藉官饱其囊橐,故但知殖党营私,是其为官也。虽同,而所以为官之志趣,固已判若天壤矣。或谓今人不逮古人

  • 通志卷五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 郑 樵 渔 仲 撰职官略第二三公第一三公总序【四辅二大附】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尚书大传曰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疑后丞左辅右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有志而不志责之丞可正而

  • 袁枢传·姚思廉

    袁枢字践言,是梁吴郡太守袁君正之子。容貌俊美,仪表堂堂,性情沉着恬静,喜欢读书,手不释卷。世代家族显贵,钱财很多而袁枢居处却一向俭朴,和他人没有交往,端坐一室,不是公事不曾出游,对名利非常淡薄。初任梁秘书郎,历任太子舍人、

  • 陈武宣章皇后传·李延寿

    陈武宣章皇后,名叫要儿,吴兴乌程人。本来姓钮,她的父亲景明为章氏所收养,于是改姓章。章皇后的母亲苏氏,曾经遇见一个道士把一个小标赠给自己,光彩五色,说是“三年有征”。到了所说的日期,皇后降生,紫光照耀房间,从此小标就不见

  • 许翰传·脱脱

    许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考中元..三年进士。宣和七年(1125),召用为给事中。写信诋毁当时宰相,认为百姓困敝,起而为盗,天下有危亡之忧。希望停止云中战事,修边保境,与民休息。高丽入贡,朝廷征调百姓开凿运河,百姓骚动。中书舍人

  • 亲王仪仗·朱元璋

    令旗一对 清道二对 幰弩一张 白泽旗一对 戟一十对 矟一十对 弓箭二十副刀盾一十对 绛引幡一对掆鼓二面金钲二面 金鼓旗二面 花匡鼓二十四面画角一十二枝 板一串笛二管 锣二面节一把 夹矟一对 告止幡一对传教幡一

  • 胡子衡齐卷一·胡直

      泰和胡直正甫譔  言末上  胡子闲居,二三子从游孟山之阳,咏歌螺水之滨,返而休于长洲之馆。鱼鱼于于,翼翼嶷嶷,沛焉若有喻其所之。已而避席请曰:学如是而已矣,蔑弗一也;道如是而已矣,蔑弗明也。而世儒之争之也,有弗一弗明

  • 不要盲从上级·孔子

    【原文】 季子然①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②,曾③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注释】 ①季子

  • 卷四·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四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钟机【字石城秀水人】问説命高宗云予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此是甘盘不肻仕而逺遯荒野既而迁河迁亳不知所终此颇近理若孔传以为高宗之遯则高宗

  • 卷之十一·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十一义君臣之义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录曰:中之一字,自尧始发,乃道统之渊源也。盖君臣之义,匪但尊卑相属,各分相临而已。天之所不能清,地之所不能宁,鬼神所不能信,曰月所不能明,莫匪赖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二·江味农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复,又也。次,次第也。法字包罗万象,一切事事物物,不论眼见耳闻,即不能见,不能闻,而为心所想及者,亦称为法。凡世间法,出世间法,均包括在内,故称一切法。应无所住,正答应云何住。

  • 道德真经新注·李约

    四卷。唐李约(生卒年不详)撰。李约,字存博,号萧斋。唐肃宗、代宗朝重臣李勉之子,官至兵部员外郎,善书面,通音乐,当时颇享盛名。撰有《道德真经新注》四卷。《道德真经新注》,又称《道德经新注》。唐人研究 《道德经》者,多将

  • 东城老父传·陈鸿

    唐代传奇小说。1卷。陈鸿撰;一说系陈鸿祖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类误录“陈鸿《开元升平源》一卷”,却未著录本篇。《宋史·艺文志》传记类著录“陈鸿《东城父老传》一卷。”陈寅恪据本篇中作者4处自称“鸿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