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三九提讯名单(堂谕)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十六日一一三二一—二

清书吴兴贪污事件,提讯及堂谕原本

提讯名单承粮总差高登、张河

计开:

业户郑维匡田禀许送廿元。(注)郭武祥田禀称亲见出费四元。吴清芳田禀称同出费银六元。清书吴兴

〔堂谕〕前据田禀称:「有郭其兴、郭凉、张妈喜、陈志考、郑维匡、吴清芳等,均有出费」。当经传讯,并提经手清书吴兴质讯。兹据差传郑维匡、郭武祥、吴清芳,并由大甲巡检解到吴兴,先后到案,当堂研讯,均称:实无受授情弊。查田现已晋郡,应俟传来对质,吴兴交粮总看管,郭武祥交差暂带,听候覆讯。其郑维匡、吴清芳释回,务须随传随到。此谕。

〔光绪十三年〕闰肆月十六日讯(新竹县正堂方)

(注)田(人姓)字下空二格(名未详)。下文亦同。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四·志第一百二十七·食货上二等·脱脱
  石匮书后集卷第八·张岱
  卷五十八·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一·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二十·佚名
  ◎“挥金如土”“一钱如命”·恽逸群
  第一卷 历代军制·缪荃孙
  通志卷一百六十四·郑樵
  清代学人列传一·佚名
  何妥传·李延寿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十二·佚名
  卷二百八十九·佚名
  礼三·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珠花簃词话·佚名

    玫仪案:此词话前半由浙江图书馆所藏《宋人词话》辑出,后半由南京图书馆所藏《历代词人考略》辑出。宋周端臣〈木兰花慢〉句云:「料今朝别后,它时有梦,应梦今朝。」吕居仁〈减字木兰花〉云:「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昔年。」命

  • 卷二十八·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八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明威将军万公武 字世忠先定远人大父武略将军斌从高皇帝起兵守滁州充义兵万户後从大将军征沙漠大战于阿鲁完河死之父锺袭以战功授宁波卫

  • 卷四百十九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閏十二月癸卯盡是月丁卯   閏十二月癸卯朔,尚書省言:「未行官制以前,凡定功賞之類,皆自朝廷詳酌,自行官制,先從六曹用例擬定。其一事數例,輕重不同,合具例取裁,事與例等,不當輒加增損。若不務審察事理,較量

  • 卷六十一 景德二年(乙巳,1005)·李焘

      起真宗景德二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   八月丁丑朔,以翰林學士李宗諤、左諫議大夫張秉同判太常寺,仍命內臣監修樂器。時殿中侍御史艾仲孺上言:「每監祠祭,伏見太常樂器損闇,音律不調。郊禋在近,望遣使修飾,及擇近臣判寺。

  • 雍正实录卷之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己卯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己丑皆如之。外记注  ○山西巡抚张煦奏、查明阳曲等厅州县夏麦秋禾被灾歉收。先行设法抚恤情形。报闻。摺包  ○又奏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纪昀

    文苑传宋 【二】○宋二高頔李度韩溥鞠常宋准柳开夏侯嘉正罗处约 安德裕钱熙高頔李度韩溥鞠常宋准柳开夏侯嘉正罗处约安德裕钱熙△高頔高頔字子奇开封雍邱人后唐清泰中登进士乙科四迁魏博观察支使周显德中符彦卿奏署

  • 卷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四 元世系表畧 却特氏蒙古部人十世祖曰勃端察尔母曰阿伦果斡嫁托本默尔根生二子既而夜梦金色神人来趋卧榻阿伦果斡惊觉遂有娠生一子即勃端察尔也勃端察尔状貌奇异沈默寡言家人谓

  • 张克俭传·张廷玉

    张克俭,字禹型,山西屯留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辉县知县。六年春,农民义军进攻武安,守备曹鸣战死。又进攻辉县,克俭固守。义军屯于百泉书院,三日后撤去。克俭升兵部主事。崇祯十二年(1639),升湖广佥事,监郧阳、襄阳诸军。杨

  • 管子补注跋·刘绩

      余读管子然后知庄生鼂错董生之语时出于管子也不独此耳凡汉书语之雅驯者率多本管子管子天下之奇文也所以着见于天下后世者岂徒其功烈哉及读心术上下白心内业诸篇则未尝不废书而叹益知其功业之所本然后知世之知管子

  • 丽泽论说集録卷八·吕祖谦

    门人集録史説大抵史有二体编年之体始于左氏纪传之体始于司马迁其后如班范陈寿之徒纪传之体常不絶至于编年之体则未有续之者温公作通鉴正欲续左氏左氏之传终云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左氏终于此故通鉴始于此然编年与

  • 提要·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礼记纂言      礼类三【礼记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礼记纂言三十六卷元吴澄撰澄有易纂言已着録案危素作澄年谱载至顺三年澄年八十四留抚州郡学礼记纂言成而虞集行状则称成於至顺四年

  • 第14章·老子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1)。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2)。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3),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4)。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5)。迎之不见其首,随之

  • 诗札卷一·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予既依汝南太守听写官言诗削牍去之然犹未达也往以札问讯遂有征诸咫尺者续续为记曰诗札虽然此非言诗之为笺也特不可忘矣走者官自称耳谨奉敎乡但解毛苌作毛传从来亦如是此否耳鲁人大毛公毛享作故训传

  •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八·欧阳竟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六   迦葉菩薩言.世尊根本因增如是三法云何有異。善男子所言根者卽是初發.因者卽   是相似不斷.增者卽是滅相似已能生相似。復次善男子根卽是作.因卽是果.增

  • 中阿含经卷第一·佚名

    东晋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年六月了于东亭寺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道祖笔受中阿含七法品第一(有十经)(初一日诵)(有五品半合有六十四经)善法.昼度树城.水.木积喻善人往.世福日.车.漏尽七(一)中阿含七法品善法经第一

  • 净土十疑论·智顗

    净土十疑论序宋.无为子杨杰述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之寿则无量矣。娑婆备诸苦;彼土则安养无苦矣。娑婆随业转轮生死;彼土一往则永证无生法忍,若愿度生,则任意自在,不为诸业

  • 梵网经古迹记·太贤

    凡三卷,或作二卷、四卷。新罗太贤集。又称梵网古迹记、梵网经古迹。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系梵网经之注释,分别为时处、机根、藏摄、翻译、宗趣、题名、本文等七门。注释书有文集十卷(睿尊)、纲义十卷(清算)、补妄钞十卷(定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