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文苑传

宋 【二】

○宋二

高頔

李度

韩溥

鞠常

宋准

柳开

夏侯嘉正

罗处约

  安德裕

钱熙

高頔

李度

韩溥

鞠常

宋准

柳开

夏侯嘉正

罗处约

安德裕

钱熙

△高頔

高頔字子奇开封雍邱人后唐清泰中登进士乙科四迁魏博观察支使周显德中符彦卿奏署掌书记时太宗亲迎懿德皇后于大名彦

卿遣頔迎候日夕陪接尤伸欵好后随彦卿镇凤翔会诏留彦卿洛阳彦卿复为天雄军掌书记后以病免居于魏太宗雍熙二年亲试贡士頔

子南金举学究自陈父年八十四尝佐使幕久罢职家贫无以存养愿赐一第庶获寸禄以及老父帝问左右其父何人宰相宋琪以頔对帝曰

此高頔子耶頔在大名幕中尝与朕游处晨暮对案饮食尝拱手危坐未曾少懈其恭谨葢天性也即擢南金第拜頔左补阙致仕后卒于家頔

有清节力学强记手写书千余卷彦卿待之甚厚或过致优给頔计口受费余皆不纳彦卿左右多肆贪虐民不能堪及罢镇其故时将吏宾客

皆心愧无敢复游魏者惟頔清苦守法魏人受之在魏三十年无一人言其非者次子鼎举进士至殿中丞

△李度

李度河南洛阳人周显德中举进士度工诗有醉轻浮世事老重故乡人之句时翰林学士申文炳知贡举枢密使王朴移书录其句以荐

之文炳即擢度为第三人释褐永宁县主簿累迁殿中丞知歙州坐事左迁绛州团练使十年不调度在歙州尝以所著诗刻于石有中黄门得

其石本传入禁中太宗见之谓宰相曰度今安在即召对擢为虞部员外郎直史馆端拱初藉田毕交州黎桓加恩命度借太常少卿充官告国

信副使赐诗宠行未至卒度之南使每至州府即借图经观其胜迹皆形篇诗以帝所赐诗有奉使南游多好景之句遂题为奉使南游集弟康

亦善诗太平兴国二年登进士第官至太子右赞善大夫

△韩溥

韩溥京兆长安人唐宰相休之后少俊敏善属文周显德初举进士累厯幕府太祖开宝三年自静难军掌书诏召为监察御史三迁至库

部员外郎知华州同判灵州再转司门郎中卒溥博学善持论详练台阁故事多知唐朝氏族与人谈斖斖可听号为近世肉谱搢绅颇推重之

尤善笔札弟洎亦进士及第

△鞠常

鞠常字可久密州高密人父庆孙申州团练判官有诗名常少好学善属文汉干佑二年擢进士第裁二十一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周广顺

中宰相范质奏充集贤校理出为郓州观察支使历伊阳令显德四年诣阙进策召试复授猗氏令迁蔡州防御判官复宰介休魏县太祖开宝

中赵普为相擢为著作佐郎时任此官惟常与杨徽之李若拙赵邻几四人皆有名于时常应举时着四时成岁赋万余言又为春兰赋颇存兴

托后为清河令七年卒子仲谋字有开雍熙中进士有材干官至兵部员外郎尝集其父所为文成二十卷常弟瑜周广顺中进士与常齐名

△宋准

宋准字子平开封雍邱人开宝中举进士第一时翰林学士李昉知贡举会贡士诉昉取舍非公太祖召准覆试复冠多士即授秘书省秘

书郎 【东都事畧作校书郎】 直史馆太平兴国中累迁左拾遗八年同知贡举出为河北转运使岁余以本官知制诰雍熙中加主客员外

郎复预知贡举俄判大理寺四年被病迁金部郎中端拱二年卒准美风仪善谈论辞采清丽所至皆有治声卢多逊之南流也李穆坐同年生

黜免左右无敢言者准因奏事盛言穆长者有检操常恶多逊专恣非其党也帝悟尽复穆旧官时论多之天禧三年录其子大年试秘书省校

书郎

△柳开

柳开字仲涂大名人父承翰干德初监察御史开幼颖异有胆勇周显德末从父任南乐夜有盗入室众恐不敢动开年裁十三亟取剑逐

之盗踰垣出开挥刃断其足指既就学喜讨论经义五代文格浅弱慕韩愈柳宗元为文因名肖愈字绍元既而改名字以为能开圣道之涂也

【按东都事畧云有赵生者得韩文数十篇未达以示开开一见遂知为文之趣自属文必法韩愈宋史不载谨附识】 尚气自任不顾小节

所交皆一时豪隽范杲好古学甚重开文世称为柳范开宝六年举进士补宋州司寇参军以治狱称职迁录事参军太平兴国中擢右赞善大

夫会征太原督楚泗八州运粮选知常州迁殿中丞徙润州拜监察御史召还知贝州转殿中侍御史雍熙二年坐与监军忿争贬上蔡令会北

方用师开部送军粮将至涿州遇契丹将与米信战久不解俄遣使求和开谓信曰兵法云无约而请和谋也急攻之必胜信迟疑不决踰二日

复引兵来挑战后侦知果以矢尽俟取于幽州也师还诣阙上书愿从边军效死太宗怜之复授殿中侍御史使河北因抗疏曰臣受非常恩未

有以报愿陛下赐臣步骑数千任以河北用兵之地必能为陛下复幽蓟帝方择文臣有武畧者用之即授开崇仪使知宁边军 【东都事畧

作宁远军】 徙全州州之西有溪洞粟氏久为边患朝廷设峡口香烟等七砦不能御开选勇辩吏往说之不踰月携老幼至开赋其居业作时

鉴一篇刻石戒之遣其酋入朝授本州岛上佐淳化初移知桂州初开在全州有卒讼开开即杖背黥面送阙下有司言卒罪不及徒坐削二官黜

为复州团练副使移滁州上书自陈复旧官知环州三年移邠州时调民辇送趋环庆己再运民皆荡析产业转运使复督后运民数千人入州

署号诉开贻书转运使罢之又知曹邢二州真宗即位加如京使徙代州上言益州稍静望选贤能以镇之必须望重有威即羣小畏服又西鄙

今虽归顺他日未可必保望常预备之以良将守其要害以厚赐足其贪婪以抚慰来其情以宽假息其念多使人入甘凉厚结其心为我声援

如有动静使其掩袭令彼有后顾之忧乃可制其轻动今甲兵虽众不及太祖之时人人练习谋臣猛将则又悬殊是以比年边界屡遭侵扰愿

训练禁戢使如往日行伍必求于勇敢指顾无纵于先后失律者悉诛获功者必赏偏裨主将不威严者去之又宰相枢密朝廷大臣委之必无

疑用之必至当今京朝官则别置审官供奉殿直则别立三班刑部不令详断别立审刑宣徽二司全同散地大臣不获亲信小臣乃谓至公至

如银台一司旧属枢密近年改制职掌其多加倍置人事则依旧欲望停审官三班复委中书枢密宣徽院银台司复归枢密审刑院复归刑部

去其繁细省其头目又天下州县官吏不均欲望县四千户以上选朝官知三千户以上选京官知省去主簿令县尉兼领其事自余通判监军

巡检监临使臣并酌量省减免虚费于利禄仍均济于职官又人情贪竞时态轻浮虽骨肉之至亲临势利而多变仁义之风荡然不复欲望明

颁告谕各使改更庶厚化原永敦政本开至州葺城垒战具诸将多沮议即求换郡徙忻州刺史及契丹侵边开上书请车驾观兵河朔咸平四

年徙沧州未至卒录其子涉为三班奉职开善射喜奕棊有集十五卷作家戒千余言刻石以训诸子性倜傥重义在大名尝过酒肆饮有土人

在旁辞貌稍异开询之则至自京师以贫不克葬其亲闻不祜笃义将丐之问所费曰二十万足矣开即罄所有遗之开兄肩吾至御史

△夏侯嘉正

夏侯嘉正字会之江陵人少有俊才太平兴国中举进士厯官至著作佐郎尝使巴陵作洞庭赋徐铉见奇之端拱初太宗知其名召试辞

赋擢为右正言直史馆兼直秘阁元夕帝御干元门观灯嘉正献五言十韵诗其末句云两制诚堪羡青云侍玉舆帝依韵和以赐之有狭劣终

难举通才列上居之句议者以为诫嘉正之好进也未几卒子纾

△罗处约

罗处约字思纯益州华阳人父济仕蜀为升朝官归朝为开封府司录太宗尹京颇嘉其强干终太常丞处约登进士第为临涣主簿再迁

大理评事知吴县时王禹偁知长洲与为唱酬人多传诵后并召赴阙太宗自定题以试之以禹偁为右拾遗处约著作郎皆直史馆会下诏求

谠言处约奏顷闻以三司为邦计所属簿书既广网条实繁欲置十二员判官兼领其职臣以为三司之制非古莫若复尚书都省故事其尚书

丞郎正郎员外郎主事令史之属请依六典旧仪以今三司钱刀粟帛筦榷支度之事均在二十四司如此则各有司存可以责其集事矣受诏

荆湖路巡抚欲以苛察立名所奏劾甚众官吏多被黜责淳化三年卒处约有词采而急于进用时论以此薄之有文集十卷曰东观集王禹偁

为之序苏易简表上之诏付史馆蜀士又有严储者太平兴国中进士后直史馆使河北督军粮陷于契丹

△安德裕

安德裕字益之一字师皋河南人父重荣晋成德军节度使德裕生于真定未朞重荣举兵败乳母抱逃水窦中为守兵所得执以见军校

秦习习与重荣有旧匿之因姓秦氏既长博贯文中精于礼传习卒德裕行三年服然后还本姓习家尽以橐装与之德裕欲之曰斯秦氏之蓄

于我何有丈夫当自树功名以取富贵岂屑于他人所有耶开宝二年擢进士甲科归州军事推官厯大理寺丞著作佐郎太平兴国中累迁秘

书丞知广济军时军城新建德裕作军记及图经三卷俄改太常博士八年通判秦州就知州事雍熙初迁主客员外郎宰相李昉言其有史才

即以本官直史馆端拱初改金部员外郎淳化初知开封县会备三馆职改直昭文馆三年春廷试贡士德裕与史馆修撰梁周翰并为考官帝

顾宰相曰此皆有闻之士而老于郎署周翰狭中德裕嗜酒朕闻其能改矣遂并赐金紫迁司勋员外郎至道三年转金部郎中出知睦州还判

太府寺咸平五年卒德裕性介洁以风鉴自负王禹偁孙何初游词场德裕力为延誉及领考试何又其首选有集四十卷

△钱熙

钱熙字大雅泉州南安人父居襄陈洪进署清溪令熙幼颖悟及长博贯羣籍善属文洪进嘉其才以弟之子妻之将署熙府职辞不就着

楚雁赋以见志寻辟为巡官专掌笺奏洪进归朝熙不叙旧职以进士甲科补度州观察推官代还寇准掌吏部选上封荐钱若水陈充王扶洎

熙皆有文得试中书迁殿中丞直史馆熙尝与杨徽之言及张洎钱若水将被进用熙与刘昌言同乡里相亲善又语及其事昌言因以语洎洎

疑熙交构诉之熙坐削职通判郎州徙衡州就改太常博士真宗即位迁右司谏通判杭州政多专达为转运使所奏徙越州熙负气好学精笔

札狷躁务进自罢职因愤恚成疾咸平三年卒尝拟古乐府着杂言十数篇及措刑论为识者所许有集十卷子蒙吉亦进士及第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猜你喜欢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司马迁
  志第十四 职官·房玄龄
  卷六十九·志第二十·礼乐三·宋濂
  ●卷三。除授二·梁章钜
  卷之五十二·佚名
  一百二十一 江宁织造曹寅奏设法补完盐课亏空摺·佚名
  第十四卷 清举人 (五)·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纪昀
  四八七 湖广总督三宝奏请严刊刻书籍之禁折·佚名
  卷七十七·鄂尔泰
  诸葛忠武书卷八·杨时伟
  卷九十四·司马迁
  陈忻传·令狐德棻
  黎景熙传·李延寿
  大公鼎传·脱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潘熊飞·唐圭璋

      待考。   南乡子   十日后重阳。甘菊阶前满意黄。生日无饯留贺客,何妨。尚有儿曹理寿觞。   双鬓已沧浪。休问金门与玉堂。二仲相期三径在,徜佯。何用功成似子房。

  • 赵汝茪·唐圭璋

      汝茪字参晦,号霞山,又号退斋。商王元份七世孙。   清平乐   锦屏香褪。寒隐轻衫嫩。燕子护泥飞不稳。庭掩百花难认。   双双绣带微风。海棠此夜帘栊。愁损一番寒食,小窗淡月残红。   恋绣衾   柳丝空有千

  • 四集卷二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七古今体一百四十四首【乙未三】仲春玉泉山轻云淡霭仲春天清晓肩舆指玉泉散闷偶然来此日搜吟瞥尔隔经年波光弗冻常澄若【北方无不冻之河惟玉泉山湖经冬不冻以灵泉发皇也】山色迎韶渐冶然

  • 芳蘭轩集补钞·管庭芬

    芳蘭轩集补钞徐照赠徐玑一舸寒江上,梅花共别离。不来相送处,愁有独归时。去梦千峰远,为官三岁期。思君何可见,新集见君诗。送翁诚之去作巴陵县,南州雅有声。未凭湘水绿,能似长官清。笛冷君山月,帆轻夏浦晴。五言多好句,颜杜减

  • 卷七·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七      宋 王当 撰僖公 晋子犯【名狐偃】 子犯名偃狐突之子也文公之舅又曰舅犯为晋卿初公子重耳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顚颉魏武子司空季子里克杀奚齐卓子使屠岸夷告

  • 七一二 谕内阁着派纪昀等详细考证内外官职纂成《历代职官表》·佚名

    七一二 谕内阁着派纪昀等详细考证内外官职纂成《历代职官表》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七日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国初设官分职,不殊周官法制。及定鼎中原,参稽前代,不繁不减,最为详备。其间因革损益,名异实同。稽

  • 宇文深传·令狐德棻

    宇文深字奴干。性格刚正直率,有才识度量。年龄才有几岁,就垒起石块当作士兵,折下小草当作旌旗,布置行列,隐然有战阵之势。父亲宇文永见到,大喜道:“你从小就懂得这些,以后一定会成为名将。”永安初年,开始担任秘书郎。当时群盗

  • 卷第二十七·佚名

    亲王二进拜二皇叔元俨诏书不名加食邑实封制朕祗守成基。汔臻嘉靖。遹遵常古之度。再奉精意之禋。陟恪以对天威。肃雝而陈孝飨。尊亲偕极。纯嘏来同。思与中外之伦。共兹优裕之施。眷言右戚。首举茂恩。皇叔、推诚保顺

  • 卷107·陈邦瞻

    ○元伯颜入临安帝隰德祐二年春正月,遣监察御史刘岊奉表称臣于元。先是,元军既迫,朝廷遣柳岳奉书如元军前,称廉尚书之死,乃盗杀之,非朝廷意,乞班师修好。岳见伯颜于无锡,泣请曰:“嗣君幼冲,在衰绖中,自古礼不伐丧。凡今日事至此者

  • 桂铸西·周诒春

    桂铸西 原名汝劼。字末辛。年三十六岁。生于湖北蕲州。本籍通信处。湖北蕲春县城内官井。已婚。子四。女一。初毕业于京师大学堂。授举人。任北京银行学堂教员。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哈佛大学。习商业管理法。为

  • 卷四十九·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四十九   宋 王与之 撰司勲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贾氏曰军以赏为先故司勲列职在前○郑司农曰勲功也此官主功赏【○郑锷曰大功之目皆可

  • 金刚三昧经·佚名

        金刚三昧经序品第一    北凉失译人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一万人俱。皆得阿罗汉道。其名曰舍利弗。大目犍连。须菩提。如是众等阿罗汉。复有菩萨摩诃萨二千人俱。其名曰

  • 论因果之理·印光

     甲、论因果之理●因果一法, 为佛教入门之初步, 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图。【书二】十●因果者, 世出世间圣人, 平治天下, 度脱众生之大权也。今时若不以因果为救国救民之急务,

  • 胜鬘宝窟卷中(之本)·吉藏

    慧日道场沙门释吉藏撰尔时胜鬘下。第四明摄受正法章。作三门释之。一来意门。若明说法次第者。上来三章明起说方便。今此一章正明说法。江南彬师正为此释。中寺安师还传此解具如前释。若就化他门释者。上来三章明胜鬘

  • 啰嚩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啰嚩拏。观于世间一切小儿。从其初生至十二岁。并在幼稚痴騃之位。神气未足鬼魅得便。有十二曜母鬼游行世间。于昼夜分常伺其便。或因眠睡或独行坐。于此之际

  • 佛说无常三启经·佚名

    □□□□□□□  修者咸到无为岸法云法雨润群生  能除热恼蠲众病难化之徒使调顺  随机引导非强力稽首归依真圣众  八辈上人能离染金刚智杵破邪山  永断无始相缠缚始从鹿苑至双林  随佛一代弘真教各称本缘

  •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佚名

    道教典籍,原题「太极太虚真人」,共上下二卷,收录于《正统道藏》太平部。全书分三十五品,详述道士出家修行及日常生活所应遵奉之科戒仪轨。上卷所载内容包括:言语、讲习、禁酒、忌荤辛、制法服、巾冠、敬法服、背道、山居、

  • 蓼园词评·黄苏

    清黄苏撰。黄氏所著《蓼园词选》选录唐宋词人八十八家,共二百十三首。每首词下,大多先择录名家词话或宋人词选、笔记等作笺,然后加以按语。如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词下先引《古今诗话》、《林下词谈》和沈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