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

弘治十一年七月乙未朔孟秋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门之神

○丁酉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马诚林岳告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遣仪宾周钺告 景皇帝陵寝

○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赐各王府及天下诸司庆贺官员人等钞币有差

○戊戌 仁孝文皇后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马诚祭 长陵

○己亥兵部奏大同宣府缺马近闻北虏进贡多挟马入边私市市者得之皆以归势家因取厚利请敕两镇巡抚都御史严督所属凡有收胡马者报官买之以给新募及无马军舍人等骑操匿者马入官仍坐以罪从之

○辛丑翰林院编修徐穆病痊至京复除原职

○虏入宣府境杀军士十六人伤者八人掠男妇三十五人分守参将杨彪等二十八人下巡按御史逮问奉御贺能监丞葛全仍令戴罪杀贼都指挥姚信以去任宥之

○命通政使司每年五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俱日引奏五事余月日引奏七事

○壬寅增设江西瑞州府通判一员上高新昌高安三县主簿各一员专理捕盗

○癸卯升监察御史邓公辅为云南按察司副使

○肃州卫天鼓鸣

○夜月犯东咸星

○甲辰命司经局洗马梁储翰林院侍读刘机为应天府乡试考试官

○协守松潘右参将都指挥同知周英到任甫六日自陈不习水土乞改北方别任兵科参其怀奸避难兵部因请寘于法命姑宥之

○狭西博峪等族生番族头阿鹅等来贡赐彩叚钞绢等物有差

○乙巳 皇太后圣旦 上率 皇太子及亲王上寿文武官命妇朝贺如仪 赐百官宴于午门 赐各王府庆贺官员人等钞币有差 寿王之国奏请酬报便道亲王及同省致贺者仪节 上以无故事命已之 命于甘肃等处开中两淮弘治七年存积盐十万引河东弘治十一年存积盐六万引四川弘治六年盐四万引以备军储 丁未寿王奏本府军校多冒名投充恐之国时逃亡者众乞于彼处附近卫所拨补兵部覆奏王府军校逃亡者本府例造册送部转行清解不得于别卫所拨补 上从之命今后王府军校逃回在京潜住者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各照地方严加访察获日发极边卫充军舍匿及两邻不举者一体发遣仍谕兵部榜示之 命湖广都司署都指挥佥事柴月□皋之子奎代原职岳州卫指挥使 戊申以虫灾免狭西延安庆阳平凉三府及庆阳绥德等卫所驿递弘治十年秋粮草束有差 己酉中元节遣驸马都尉蔡震游泰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总制边务太子太保左都御史王越率师袭贺兰山后虏贼先是敕谕总制越云贺兰山后乃虏贼巢穴累次寇边皆自彼而入使其住居年久熟知地方或诱引北虏大众或招来野乜克力等夷为患不小尔须运谋追剿母令滋蔓越自宁夏遣将分路发兵延绥副总兵都指挥同知朱瑾领兵二千出南路宁夏镇守太监张僴总兵官都督同知李俊领兵二千出中路副总兵都指挥使张安监枪右监丞郝善领兵二千出北路越居中制之张安郝善分为二哨北哨行五十余里至花果园遇贼击之斩十三级南哨至蒲草沟贼望见畜产遍野弃不顾急从沙窝遁去七人不及走斩之其一人衣甲居幙甚整意其酋也合兵追至大把都贼集其众分为三面并力驰突我军下马用枪铳御之贼稍却骑乘势急击之斩十级日晡张安收兵回伏兵道傍贼来袭遇伏走郝善领兵截其去路复追斩八级又追至柳沟儿斩三级贼西遁乃还宁夏城凡得贼首四十二骆驼十九马百二十二牛羊器仗千数是役也安善功为多兵部上其事拟官军升二级者二人升一级者四十七人升署一级者七十三人给赏者千六百三十五人 上俱从之因加越少保兼太子太傅左都御史如故升张安郝善官各一级赏张僴李俊朱瑾及领兵参将吴江督饷右佥都御史张祯叔管粮佥事李端澄银币有差 命故崇信伯费淮之子柱袭崇信伯 辛亥给周府故镇国将军子界宫人李氏养赡米岁四十石 命金吾左卫故署都指挥佥事李英之子淳袭原职指挥使 抚治勋阳都御史黎福等会勘襄府枣阳王府内使尹旻妄彰宫丑诬告死罪及仪宾何宗良殴打职官白溶砍伐王坟树木罪状各赎徒还职仍以旻等情重律轻请刑部覆奏从之命旻南京 孝陵卫充净军宗良溶革职闲住

○壬子 太宗文皇帝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黄镛祭 长陵○工部尚书徐贯等言太监李广等所奏钦安殿等处设斋醮所用旛竿非 祖宗旧制且宫禁之内不宜用此 上曰尔等言是其勿造

○工部管河员外郎谢缉言黄河一支先自徐州城东小浮桥流入漕河南抵邳州宿迁地方水利通行河无浅阻往来船只省盘剥之费今黄河上流于归德州小坝子等处冲决与黄河别支会流经宿州绥宁等处通由宿迁小河口流入漕河其小河口北抵徐州水流渐细河道浅阻又吕梁徐州二洪全赖沁水接济其源出自山西沁源县经河内归德等州县至徐州小浮桥流出虽与黄河异源然近年河沁之流混合为一即今黄河既自归德南决恐牵引沁水俱往南流则徐吕二洪必至浅阻为忧滋甚乞敕工部行直隶并河南巡抚都御史各委官于归德冲决处所量为筑塞疏浚遏黄河之水流入徐州以济漕运其沁水仍行河南管河官员常加挑浚淤浅修筑堤防务使流入徐州以济徐吕二洪不致为黄河牵引别流如此庶水利深广漕运通利工部覆奏请下所司会勘计议筑塞挑浚从之

○先是宁夏右屯卫指挥佥事钟亮挟讎妄打罚守军人邓连沿身虚怯等处七百有余即时身死狭西按察司佥事李端澄拟赎杖还职都察院覆奏令再问端澄执仪如初本院又奏据亮招词自有官怀挟私讎故勘平人致死斩罪正律宜仍行巡抚巡按等官从公鞫问改拟如律原问官端澄议拟不当亦乞治罪命巡按监察御史逮治之

○癸丑旌表孝子三人节妇十人张宪狭西泾阳县人白好古山西兴县人冀琮山东益都县人皆亲丧庐墓旌其门曰孝行盛氏湖广黄陂县人光禄寺署丞邓鉴妻孙氏山东临邑县人广州府同知赵循义妻杨氏登州卫人指挥佥事李义妻刘氏河南太康县民程键妻宋氏狭西西安卫小旗马成妻陆氏直隶旌归县民张友深妻彭氏江西新淦县民李厚载妻徐氏河南内乡县民郑清妻刘氏浙江奉化县民曹琨妻蔡氏福建怀安县举人裴俊妻俱以早寡守节旌其门曰贞节

○命兵部运马价银三万两于大同宣府以备买马之用

○是日己刻南京天鸣有声

○乙卯赐赵府平乡王庶第一子名曰祐楸沈守镇国将军铨蓥嫡第三子曰勋涛辅国将军铨鍏庶第三子曰勋灏鲁府镇国将军当渝嫡第二子曰健荣辅国将军当滀嫡长子曰健棂辽府镇国将军恩銈嫡长子曰宠波晋府镇国将军钟金□宝庶第二子曰奇濠奇凑嫡第一子曰表榛奇澢庶第三子曰表桧辅国将军奇潝第三子曰表樱奇浑第三子曰表枳钟鈌第五子曰奇潩代府乐昌王嫡第三子曰俊杅镇国将军仕堆第二子曰成铛仕土□戏嫡第十一子曰成枪辅国将军成锯庶长子曰聪渱成鏚嫡长子曰聪灈上高王府辅国将军宸淞嫡第二子曰拱櫯靖江王府辅国将军相<王巳>嫡次子曰规聂相璁嫡次子曰规声辅国中尉规褕嫡长子曰约田□东

○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徐溥以疾乞致仕 上曰卿引疾求退已有旨勉留若尚未愈宜善加调理以副重托所辞不允

○丙辰山西太原府地震有声

○丁巳南京后军都督府掌府事忻城伯赵溥都督佥事王受俱以年老不职命取回京带俸朝参先是南京吏部尚书倪岳等以灾异陈言简选武将下南京守备官查勘覆奏故有是命

○命巡抚辽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玉之子锐为国子监生从其请也

○虏入密云古北口境边民被杀者二人掠去者二十一人分守右参将吴玉兵备副使张琏等自劾且请治提调指挥宗琇等失于防御之罪因言本镇为京师肘腋而边备废弛兵力寡弱加以戍守逃移关口空虚乞敕兵部议处其宜兵部覆奏密云见今有警又闻辽东宁远守备都指挥王臣追贼太远亦被杀死奏尚未至是皆朵颜等三卫贼虏所为三卫世受国恩为我藩篱自去年五月以来古北口诱杀官军数犯边境朝廷不忍加征降敕抚谕彼既服罪遂从宽释今年当入贡之际彼欲数俗于常因见不许怀忿散去似有要挟其情叵测谓宜行令镇巡等官调马兰谷官军一千助古北口防守分番更代其京营轮操官军原存留密云防守者令仍旧防守逃者重治之复于见操官军内精选骑卒三千令都督杨玉领之驻永平三屯建昌等营马步卒各一千五百令王玺领之驻密云以为掎角之势其今次误事官自参将吴玉以下候事宁之日逮问从之

○戊午追封周王同金□麀生母夫人张氏为周懿王次妃从王请也

○己未宣府长安岭暴风雨坏城垣及楼铺庐舍

○南京兵部尚书张悦复引年乞致仕 上曰卿才望老成方切委任宜勉图报称所辞不允

○庚申命大宁都司带俸都指挥佥事刘顺之子英代原职保定前卫指挥使

○巡按山东监察御史冯清劾奏辽东总兵官李杲镇守太监任良协守右参将孙文毅等烧荒迟延军无纪律致遗弃军器等物并劾巡抚都御史张玉巡按御史郭镛不行举奏及都指挥李鉴等不举呈查究俱乞治罪 上命罚杲玉文毅俸各三月镛俸两月其余各逮治之

○夜月犯天樽星

○辛酉赐唐府蓬莱郡主并仪宾庄士俊鲁府归化郡主并仪宾颜重道辽府温秀县君并仪宾谭瑾代府寿光郡主并仪宾崔武晋府封川县君并仪宾宋代经江华县君并仪宾吴镐诰命冠服如制

○内阁书办太仆寺少卿姜立纲卒立纲字廷宪浙江瑞安人七岁以能书命为翰林院秀才天顺七年授中书舍人内阁制敕房办事成化二十一年升吏部郎中弘治四年升太仆寺少卿并仍旧办事至是卒立纲书法为一时所重而小楷尤精凡进御诸书及大制诏多其手录其卒得赐祭葬亦特恩也

○罚礼部尚书徐琼等三人俸各一月祠祭司官吏俸粮各两月以题本内误书 奉先奉慈殿于平行故也

○壬戌寿宁侯张鹤龄请以革职训导徐志文复除旧官在家教书吏部言志文原以素行不谨被黜闲住今不可为皇亲师友请别选有学行者 上曰教书官员师法所系志文既有过革职岂可复用其别选如议

○广东新会县知县沈章奏宋度宗不死社禝以身为虏而慈元后杨氏以一妇人提三弱子跋涉南奔复立为帝及厓山之败陆秀夫负帝沉溺后仰天恸哭从容赴水死可谓烈矣今相去二百年而区区厓山之地虽樵夫牧监-皿立过之犹彷徨追念继以涕泗况臣身为县令职司风纪者哉比岁布政使刘大夏始议立庙于大忠祠之上臣窃怀此心不敢擅为 皇上植纲常扶名教辨华夷乞照先年大忠祠事例一体施行命下所司议行之

○南京浙江道监察御史万祥奏两广地自景泰初年调广西官军从征广东各山洞贼乘机窃发高山之猺日下平地深洞之獞时近近村天顺成化以来大肆猖獗今古田通县尽为贼有以次蚕食我宁永福洛容等县村落时于深定理定等处江路行劫又与始龙江贼交通修仁旧县西乡亦为贼据新县东乡仅存良民数十余家今贼穴在桂林者古田始龙江西延三处在平乐者荔浦修仁府江三处在永安者西乡一处在柳庆者则白牛上油肆滴二都三都四五都等巢非止一处在广州者十三材后山蓝粪流溪四处在惠州者黄洞一处在高州者云炉大桂平地石羊冬爪八岭六处在廉州者母鸡山木头洞二处在肇庆者罗傍山大潭坑二处联络州县贻害地方又闻古田永安与峡山泷水贼各万余荔浦修仁数不及万始龙江二千之上府江不至五百大潭坑并云炉各有数百十三村黄洞各几一千大桂不及一百柳庆最多难以数计即今生民日促贼势渐强须及时经略地方始得宁息但两广军少又须调土官亲领上兵随征方克济事乞下两广总镇等官密议两广有贼之处不难于征惟难于守往年征进贼闻风先走及军到巢草深尺许此征之不难也才闻军退贼即四出行劫此守之所以难也今欲成功当先蓄粮如往年都御史朱英之征木头洞等处饬兵如往年总兵山云之剿三都等处有事古田则调广西省下与广东官军各四千湖广官军镇安归顺向武土兵各三千奉议都康各三千桂林夫款五千平乐三千共调三万之上有事峡山则调浔州官军二千广东四千田州土兵一万五千泗城一万二千思明太平武靖各三千龙州二千江州一千共调四万之上有事柳庆则调柳庆与湖广官军各二千思恩土兵八千东兰六千南丹三千迁江安陆各二千那地永顺安顺各一千柳州夫款三千庆远二千共调三万之上其领兵土官责委各该参将巡守官督率依限出征其古田统兵责在副总兵峡山柳庆各责参将其抚治官酌量地方重处坐委督兵总府重臣同心计画随宜调度其总镇官坐守梧州重地中制两广其总督总兵官往来军前督视犒赏以作士气以九月霜降刻期进取古田分布官兵在于洛容柳城临桂义宁永福怀远融县一带要处峡山分布官兵在于浔州象武平南贵县一带要处柳庆分布官军在于宜融柳城马平忻城来宾象武一带要处营垒连络声势振动若贼闻征逃遁守至次年二月就将所在贼村榖米牛只给与随征土兵充饷耕种所收准作月粮额税暂除豁若田少兵多将各土官衙门该纳秋粮准与兑支且耕且守若兵少田多拨与土官熟獞同住耕种所在营寨应修理者及时修理道径应开通者及时开通险阻应平治者及时平治各该土官俱要亲身在营督兵固守使贼不得回巢若违令误事者悉以军法从事其随征官军应下班者听令休息各守城池该班者古田退出桂林平乐洛容兴安等处峡山退出浔州贵县平南郁林等处柳庆退出所在府县去处各防守听调若屯兵地方有獞猺窃发者随处副总兵而下径自量调所统军兵从宜剿捕呈报总府知会不得仍前彼此推调坐失事机所获地方照前经略若贼听招抚者选深知夷情素所信服之人拘集山老村老人等到官谕以利害令将被虏并在逃男妇报官各发原籍复业如先年都御史朱英所行其土人愿为土兵者编入武靖州愿为民者处之相应浅山平地住种顾惟事功重大必须三年有成遇来秋霜降仍复照旧行事若三年之后果有成功可无后患则古田之兵可移修仁荔浦下及府江上至始龙江西延等处峡山之兵可移永安上至贵县龙山下至平南小田等处柳庆之兵以次可移县复一县州复一州广西事妥优养将士顺流广东攻取罗傍山大潭坑十三村黄洞云炉大桂等处贼巢迎刃而自角□羊矣仍须严禁军器抚过村分有收长枪腰刀盔甲药弩并私造私贩私用军器者俱治以重罪其论功不必专在首级有能抚散贼巢男妇二十口以上者亦准一功其总镇等官果能同心戮力宁谧地方即同攘除之功俱照军功重加升赏若无功滥冒贻患地方者听巡按御史劾奏严加显戮巡按御史不得干预征进事务如此庶使地方宁息而成功久远兵部覆奏命两广守臣议处以闻 大同雨雹坏禾稼 癸亥河南按察司佥事李善丁忧服阕复除湖广按察司 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徐溥复以老疾乞致仕 上曰卿宿望重臣方隆倚任而屡以疾辞情甚恳切特兹俞允仍赐敕给驿遣官一员送回有司月给米五石岁拨夫八名应用复官其一子为中书舍人

猜你喜欢
  卷九十六·志第四十五上·食货四·宋濂
  卷十·张预
  第四十三回 充华产子嗣统承基 母后临朝穷奢极欲·蔡东藩
  第十五回 弄巧成拙妹倩殉边 修怨背盟皇弟受祸·蔡东藩
  元明事类钞卷十二·姚之骃
  六三九 吏部为知照户部等堂司官员失察顶冒誊录奉旨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佚名
  两汉笔记卷八·钱时
  三 风暴的前后上·周作人
  高宗文成帝纪·魏收
  袁淑传·李延寿
  杨椿传·李延寿
  卷之四十三  三家世典(明)郭勛 撰·邓士龙
  ●皇朝通典卷二十三·佚名
  卷二百十三·佚名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王安石

    <集部,总集类,唐百家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唐百家诗选卷十 宋 王安石 编 皇甫冉下六十五首 奉和徐州王相公彭祖井之作 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清虚不共春池竞盥漱偏宜夏日长闻道

  • 卷三十二·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三十二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 删补 诗三十六首 【起在颍州洎元佑壬申改知扬州寻以兵部尚书召还作】 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涂山详见三卷濠州七絶诗注】 此

  • 独行列传第七十一·范晔

    谯玄 李业 刘茂 温序 彭脩 索卢放 周嘉 范式 李善 王忳 张武 陆续 戴封 李充 缪肜 陈重 雷义 范冉 戴就 赵苞 向栩 谅辅 刘翊 王烈孔子曰:「与其不得中庸,必也狂狷乎!」又云:「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

  • 列传二十·薛居正

    薛廷珪,其先河东人也。父逢,咸通中为秘书监,以才名着于时。廷珪,中和年在西川登进士第,累历台省。《旧唐书》:大顺初,累迁司勋员外郎、知制诰。乾宁中,为中书舍人。驾在华州,改散骑常侍,寻请致仕,客游蜀川。昭宗迁洛阳,征为礼部侍

  • 卷三百九十五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二月盡其月   二月丙戌,詔:「內外官司承傳宣、內降,或奏請得旨,並即隨事申尚書、中書省、樞密院覆奏。若事小,或已得旨,不候覆奏,及須索限即日供奉,許官司施行訖,申尚書省或樞密院,月終類聚,詣實照據。」(新

  • 卷七·李心传

     朝事二  淳熙改元本用纯字干道癸巳岁冬至日上祀南郊肆赦改明年元为纯熙既宣制矣后六日甲辰中书门下省言若合淳化雍熙言之当用淳熙字庶几仰体主上取法祖宗之意从之是时先人在虞雍公宣威幕府敕制初下众未有言先人语

  • 大事记续编卷十一·王祎

    汉肃宗孝章皇帝建初元 春正月丙寅诏二千石劝农桑有司谨选举顺时令理寃狱【以本纪修】觧题曰肃宗初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陈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乃上疏曰圣贤之政以刑罚为首 者断狱严明所以威惩

  • 五二 我的新书二·周作人

    《侠女奴》单行本是在光绪乙巳,我所有的一册破书已是丙午(一九〇六)年三月再版,《玉虫缘》刊行在于《侠女奴》之后,初版的年月是乙巳年五月,这是书本的纪录。再查日记,可惜这不完全了,甲辰年只有十二月一个月,乙巳年至三月为止

  • 卷二十九·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二十九盛事【五 数世同居】【臣】?谨案同居共爨之盛前代典重旌门然亦不过寛其繇役赐之粟帛以为宅里之荣已耳我皇上治洽同风教惇睦族天家之庆羡先於笃

  • 卷九·叶隆礼

    [史部,别史类,钦定重订契丹国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九道宗孝文皇帝道宗皇帝讳洪基兴宗长子也兴宗於重熙二十四年八月崩洪基即位改重熙二十四年为清宁元年【乙未】清宁元年秋九月赐内外臣僚爵赏有差【按

  • 卷二十·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二十     明 湛若水 撰 正心下 宋儒周敦頥曰见其大则心防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顔子亚圣 臣若水通曰

  • 卷一·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一宋 崔子方 撰例目王门例日【凡三】师败  崩  葬例月【凡四】居  入  狩  杀其弟王后门【王姬附】例日【凡一】卒【王姬】例月【凡三】逆王后  王后归  

  • 概论 原文·洪应明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月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

  • 卷四百六十九·佚名

    △第二分众德相品第七十六之二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甚为希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观察二空。虽知诸法一切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如化。皆非实有无性为性自相皆空。而能安立善非善等诸法差别皆无

  • 佛说善生子经·佚名

    西晋沙门支法度译闻如是。一时众祐。游于罗阅耆阇崛山。彼时居士善生疾病困笃。敕其子曰。吾没之后。汝必为六面礼。于是善生他日殒命。子乃敬送供养丧事讫毕。辄早起沐浴。著新衣。之水上。拜谒六面而言曰。余以恭肃

  • 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序·水鉴慧海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序从上祖师递代出兴师师授受莫不资承师力提持策引脱去知解机辨纵横皆是师之提奖而然也是以白云端和尚曰今之学者须假悟始得悟了须遇人始得斯乃警诫学者之要言也然

  • 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

    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的代表作。作家从1905年开始创作,全书共分为7部,15卷。第一部《通向斯万家的路》于1913年问世。1919年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获龚古尔文学奖,作者 一举成名。此后陆续发表第三部 《盖尔芒特家》(1

  • 乌骨鸡·程小青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 奇怪!这种声浪在爱文路七十七号里面实在是难得听见的。这分明是鸡叫的声音,而且我推测鸡声的来由是从我们的办事室中传出来的。我们何曾养什么鸡?即使暂时养几只备食的鸡,苏妈又何至于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