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六上下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六上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三上下

文艺

崔寔【从兄烈烈子钧】 蔡邕 祢衡 应劭

谨案崔寔传文阙止存议蔡邕传亦阙

议曰寔父子三世掞藻摛秀并擅才美为儒林文宗蔡邕继之益加隽伟於是东京之文比隆西汉桓灵之季号称崔蔡寔着论以为汉政衰微皇纲不振当严刑峻法攻以药石兴滞补弊之说非治体之常也宋司马光曰汉家之法已严矣而寔犹病其寛何哉盖衰世之君率多柔懦凡愚之佐惟知姑息是以权幸之臣有罪不坐豪猾之民犯法不诛仁恩所施止於目前奸宄得志纲纪不立故寔之论以矫一时之枉非百世之通义也孔子曰政寛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寛寛以济猛猛以济寛政是以和斯不易之常道也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辨而气尚刚傲好矫时慢物兴平中避难荆州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隂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於刺字漫灭是时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或问衡曰盍从陈长文司马伯达乎对曰吾焉能从屠沽儿邪又问荀文若赵稚长云何衡曰文若可借面吊丧稚长可使监厨请客【原注典畧衡见荀容仪但有貌尔故可吊丧赵腹大健啖故可监厨也】惟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交友上疏荐之曰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贤俊昔孝武继统将弘祖业畴咨熙载羣士响臻陞下叡圣纂承基绪遭遇戹运劳谦日昃惟岳降神异人并出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初涉艺文升堂覩奥目所一见辄诵於口耳所瞥闻不忘於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弘羊潜计安世默识以衡凖之诚不足怪【原注汉书桑弘羊雒阳贾人以心计年十三为侍中 张安世为郎上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惟安世识之後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如雠任座抗行史鱼厉节殆无以过也【原注吕氏春秋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饮问於羣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为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召任座而反之以为上客】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昔贾谊求试属国诡系单于终军欲以长缨牵致劲越弱冠慷慨前世美之近日路粹严象亦有异才擢拜台郎衡宜与为比如得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扬声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之穆穆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原注史记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及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广乐九奏其声动心】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激楚阳阿至妙之容台牧者之所贪飞兎騕?【原注吕氏春秋飞兔騕?古骏马也】絶足奔放良乐之所急臣等区区敢不以闻融既爱衡才称述於曹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操怀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杀之闻衡善击鼓乃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閲试音节诸史过者皆令脱其故衣更着岑牟单绞之服【原注文士传魏太祖欲辱衡乃令人録用为鼔史後至八月朝普天閲试鼓节作三重合列坐宾客以帛绢制作衣一岑牟一单绞及小褌岑牟鼓角士胄也】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而前【原注文士传衡击鼓作渔阳参挝蹋地来前蹑馺足脚容态不常鼓声甚悲易衣毕复击鼓参搥而去至今有渔阳参搥自衡始也李贤曰案参挝并击鼓之法而王僧孺诗云散度广陵音参写渔阳曲而於其诗自音云参七绀反後诸文人多同用之据此诗意则参曲奏之名则挝字入於下句全不成文下云复参挝而去足知参挝二字当相连而读参字音为去声不知何所凭也参七甘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聼者莫不慷慨衡进至操而止吏诃之曰鼓史何不改装而轻敢进乎衡曰诺於是先解衵衣次释余服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单绞而着之毕复参挝而去顔色不怍操笑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孔融退而数之曰正平大雅固当尔邪因宣操意衡许往融复见操说衡狂疾今求得自谢操喜勅门者有客便通待之极晏衡乃着布衣疎巾手持三尺棁杖【原注许慎说文棁大杖也】坐大营门以杖箠地大骂吏白外有狂生坐於营门言语悖逆请收案罪操怒谓融曰祢衡竪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頋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今送与刘表视当何如於是遣人骑送之临发衆人为之祖道先供设於城南乃更相戒曰祢衡悖虐无礼今因其後到咸当以不起折之也及衡至衆人莫兴衡坐而大号衆问其故衡曰坐者为冢卧者为屍屍冢之间能不悲乎刘表及荆州士大夫先服其名甚礼之文章言议非衡不定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表怃然为骇衡乃从求笔札须臾立成辞义可观表大悦益重之後复侮慢於表表耻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祖亦善待焉衡为作书记轻重踈密各得体宜祖持其手曰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祖长子射【原注音亦】为章陵太守尤善於衡尝与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衡曰吾虽一覧犹能识之惟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尔因书出之射驰使写碑还校如衡所书莫不叹伏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巵於衡曰今日无以娱宾而此鸟自远而至明慧聦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赋之衡揽笔而作笔不停缀文不加点辞采甚丽其辞曰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性辨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绀趾丹觜緑衣翠衿采采丽容咬咬好音虽同族於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凤而等美焉比德於衆禽於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命虞人於陇坻诏伯益於流沙跨崑仑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且其容止闲暇守植安停逼之不惧抚之不惊宁顺从以远害不违迕以丧生故献全者受赏而伤肌者被刑尔乃归穷委命离羣丧侣闭以雕笼翦其翅羽流飘万里崎岖重阻踰岷越障载罹寒暑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彼贤?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忖陋体之腥臊亦何劳於鼎俎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匪余年之足惜愍衆雏之无知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羡西都之沃壤识苦乐之异宜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若乃少昊司辰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长吟远慕哀鸣感类音声凄以激扬容貌惨以顦顇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感平生之游处若埙箎之相须何今日之两絶若胡越之异区顺笼槛以俯仰闚户牖以踟蹰想崑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於一隅苟竭心於所事敢背惠而忘初托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恃隆恩於既往庶弥久而不渝後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祖慙诃之衡熟视曰死公云等道祖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箠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祖主簿素疾衡即时杀焉射徒跣来救不及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敛时年二十六其文章多亡云【原注傅子曰衡辩於言而刻於论见荆州牧刘表日所以自结於表者甚至表悦之以为上宾衡称表之美盈口而论表左右不废绳墨於是左右因形而谮曰衡称将军之仁西伯不过也惟以为不能断终不济者必由此也是言实指表智短而非衡所言也表不详察遂疏衡而逐之衡以交絶於表智穷於黄祖身死名灭为天下笑者在谮之者有形也】

谨案目録此下有应劭传今阙

议曰君子之道出与处二者而已苟不当其可则祸其自取也方董卓麄凶废立刼迁虐焰烈烈不可向迩能以义扑灭曦清王风载正皇舆矫焉而出可也不然虽庸夫细民亟走惧及之不暇岂可受其辟召从而事之乎蔡邕鸿儒硕学艺能兼综为一代文宗宦竪忌忤窜极幽裔婴钳?纆琅璫转徙及幸而免亡命江湖积有年所天时人事亦自知矣天地闭贤人隐确乎其不可拔邕之事也闻卓召命不以死拒翘然而起三日之间周历三台矢谋陈策尽以所学事卓劝以伊周之事且为鼓琴自同俳优则亦刘歆严尤之於新莽也欲免得乎卓未就诛允固睥睨切齿於邕矣是以窃叹之际必杀而不贷也子长谤书等语特以为辞尔匮玉而汚血肉丽锦而藉虵虺惜哉衡恃才傲物辱操忤祖陨身丧元自取之也应氏七世才闻劭采章尤着淹洽典故终汉文献可谓博物君子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九·刘昫
  ●卷三·邵伯温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七·李心传
  卷十八 后主·王夫之
  卷二百七十一·杨士奇
  卷之一千三十八·佚名
  ●卷上·何刚德
  第三十五册 天命七年二月·佚名
  评鉴阐要卷九·乾隆
  仕籍考补遗·林献堂
  凡例·蔡省吾
  一一六、惠施返魏考·钱穆
  卷三十五·乾隆
  第三十四章 南北再分裂【宋辽金之和战】·钱穆
  孙嘉禄·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四出 骂筵·孔尚任

    ◎乙酉正月〖缕缕金〗(副净扮阮大铖吉服上)风流代,又遭逢,六朝金粉样,我偏通。管领烟花,衔名供奉。簇新新帽乌衬袍红,皂皮靴绿缝,皂皮靴绿缝。(笑介)我阮大铖,亏了贵阳相公破格提挈,又取在内庭供奉;今日到任回来,好不荣耀。且喜今上

  • 前 后·林徽因

    河上不沉默的船载着人过去了;这赓续这前面。背后,绵长的路……没有终点桥——三环洞的桥基,早晨,早又到了黄昏,想望的终点,——不能问谁上面再添了足迹; 历史是片累赘!

  • 卷509 ·佚名

    赵蕃 秉文同成父问屋普圆过予而归 朝响疏疏不晻光,暮檐浏浏亦无长。 胡然可救焦枯厄,政尔能成湔祓方。 堆案文书小盘礴,并溪草树一徜徉。 君方问隐我思去,异日相望何有乡。 赵蕃 秉文以田事入村归

  • 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欧阳修

    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珝,并州文水人也。父士皞,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太宗崩,后削发为比丘尼,居于感业寺。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之,复召入宫。久之,立为昭仪,进号宸妃。永徽六年,高宗

  • 卷一百二·志第五十·刑法一·宋濂

        ◎刑法一   自古有天下者,虽圣帝明王,不能去刑法以为治,是故道之以德义,而民弗从,则必律之以法,法复违焉,则刑辟之施,诚有不得已者。是以先王制刑,非以立威,乃所以辅治也。故《书》曰:“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

  • 第六十七回 擒敌将梁军大捷 逞淫威齐主横行·蔡东藩

      却说吴兴太守杜龛,系是王僧辩女夫,僧辩尝改称吴兴为震州,即进杜龛为刺史。龛闻妇翁被害,当即据城拒命,还有僧辩弟僧智,为吴郡太守,亦起应杜龛,义兴太守韦载,本是僧辩心腹,也与连盟,反抗霸先。霸先兄子陈蒨,助守吴兴,已得霸先

  • 一一二八 署江西巡抚舒常奏覆本年并无呈缴《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佚名

    一一二八 署江西巡抚舒常奏覆本年并无呈缴《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乾隆五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工部尚书 暂署江西巡抚臣舒常跪奏,为遵例汇奏事。窃照《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

  • 后记·罗大春

    这本原名为「罗景山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在庞百腾先生于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发见时,不着撰人,祇是在书名上冠以「罗景山」三字。景山为罗大春字,今既着撰人名氏,因删「罗景山」三字,径题作「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关于罗

  • 春秋集传辨疑卷四·陆淳

      庄十七年齐人执郑詹  左氏曰郑不朝也赵子曰若以国事见执据例当称行人  公谷皆云詹郑之微者书甚佞也言微者不当书特为佞书也赵子曰诸见执者岂无罪乎何独特书此佞葢不知不命大夫被执亦当书之故造此义尔谷梁又云

  • 大学翼真卷七·胡渭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之常情于此五者一有所向则失其好恶之平而陷于一偏是以身有不修不能齐

  • 卷五·范家相

    <经部,诗类,三家诗拾遗  钦定四库全书三家诗拾遗卷五栁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国风淇奥緑竹猗猗【韩作菉】瑟兮僴兮赫兮咺兮【咺韩诗作宣】有匪君子【匪韩诗作邲】韩诗内传菉篇筑也邲美也僴美貌宣显也【正义】毛传緑

  • 跋·

    春秋或问跋春秋者几百家其説大抵以褒贬赏罚为主葢三倡之而诸儒和之也惟朱文公以为不然今其载于门人之所纪录者略见一二独恨未及成书耳广文吕先生加惠潮士诸士有以春秋请问者先生出五论示之咸骇未闻因并求全藳先生又

  • 观弥勒上生经讲要序·太虚

    弥勒在释迦教系中,为发起妙有之上首,与文殊遥相应答。最奇者,以菩萨而现比丘相,为释迦弟子,此则以在此界补处当来,故不同于他方之化现菩萨也。其所宣说之唯识法相教义,在李唐曾盛宏一时。有宋以降,禅、净大兴,佛徒几不知有弥勒

  • 起世经卷第六·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阿修罗品第六之余诸比丘。彼阿修罗七头会处。有二岐道。为通彼王往来游戏故。鞞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宫殿之处。有二岐道。亦复如是。诸小阿修罗王宫殿之处。亦二岐道。诸小阿修罗住止之处。亦二岐

  •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一卷·佚名

    不空译尔时普贤菩萨。观察人天哀愍一切。无间自说言。一切众生四大远变。有种种病或鬼魔来作种种病。迷倒世间减损寿命。云何对治如是内外种种损害。谓诸众生不知恩故。有如是违以何为恩。谓地水火风。日月诸天皆有内

  • 卷之十三·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十三 穆宗壬寅长庆二年。 祖住筠州黄檗。 上堂。大众才集。祖拈拄杖一时打散。复召大众。众回首。祖曰。月似弯弓。少雨多风。祖一日捏拳谓众曰。天下老和尚总在这里。我若放一线道。从汝七纵八横。若不

  • 广陵潮·李涵秋

    章回小说。李涵秋著。始作于1909年,1919年完成,商务印书馆发行。共100回。小说以扬州地方云、伍两家的兴衰际遇为主线,联系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种种活动,着重描写社会丑闻、儿女私情、家庭琐事,反映社会黑暗和

  • 众经目录·法经

    凡七卷。隋代法经等撰。又称隋众经目录、法经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收录后汉至隋代所翻译之经论等。凡立九录,分类录出译经之目。前六卷为别录,第七卷为总录,初附上表,其次列出本录之总目次。依第七卷总录九录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