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或问跋

春秋者几百家其説大抵以褒贬赏罚为主葢三倡之而诸儒和之也惟朱文公以为不然今其载于门人之所纪录者略见一二独恨未及成书耳广文吕先生加惠潮士诸士有以春秋请问者先生出五论示之咸骇未闻因并求全藳先生又出集或问二书葢本文公之説而发明之有五论以开其端有集説以详其义又有或问以极其辨难之指归而春秋之防明白矣噫夫子之心至文公而明文公之论至先生而备先生亦有功于世教矣梦申预闻指教不敢私秘与朋友谋而锓诸梓庶几广其云时寳祐甲寅正阳之月门人元公书院堂长何梦申敬跋

猜你喜欢
  卷一○九·邱濬
  卷十三·陈天祥
  卷十·陈天祥
  卷四十九·程公说
  目录·毛奇龄
  卷八十一·卫湜
   二 家庭制度·林语堂
  提要·蒋廷锡
  卷一百二十八·山井鼎
  哀公·哀公二十年·左丘明
  卷四十九·佚名
  诸佛菩萨殊胜因缘序·太虚
  存心与择法·太虚
  佛法悟入渐次·太虚
  卷四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今滑稽联话二·范左青

    某县令居官清廉,萧然四壁。尝于除夕作联自嘲,其语颇趣。联云:“放千枚爆竹,把穷鬼轰开,数年来被这小奴才,扰累俺一双空手;烧三枝高香,将财神请进,从今后愿你老夫子,保佑我十万缠腰。”咸丰间,江苏某君为发匪所获,匪首闻

  • 卷五·杜文澜

    朱酉生孝廉词曩在吴门,与顾子山观察谈艺,常称同里朱酉生孝廉词。後校刊曾艮甫廉访词集,多与唱酬之作,意甚倾倒,余心慕之。今始得见知止堂词录残本,知酉生名绶,一字仲环,元和人。道光乙未举人。素工词,根底深厚,小令少而慢调多。

  • 卷一百四十二·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四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外集第二 仙诗 九华安妃紫微夫人降杨司命诗二首 【九华安妃晋兴宁三年乙丑六月二十五日夜与紫微王夫人降金坛杨羲家紫微曰此上真元君金台李夫人之少女也太虚元君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二·汪楫

      崇禎三年三月   ○崇禎三年三月   三年庚午三月辛巳朔陞玄默為戶科都給事中補朱文煥為戶科給事中   予原任都督任景春祭葬   壬午大學士李標五疏求退優旨准馳驛回籍   癸未吏部尚書王永光疏參署選

  • 卷十七·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十七 【起庚子晋武帝太康元年尽甲子晋惠帝永兴元年】凡二十五年 【庚子】晋世祖武皇帝太康元年春诸军并进吴丞相张悌迎战

  • 云中纪变·孙允中

    嘉靖甲申,云中抚臣建议添五堡御虏,处置乖宜,参将贾鉴督工苛刻,以营私犯众怒。杀鉴于工所,分必死,谋叛入虏,凡三日未决。抚臣命大同知县往谕曰:&ldquo;吾弗汝究,速入城。&rdquo;是夕悉入。抚臣捕把总指挥关山,下狱究所由。众惧,哗

  •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禀牍笑柄·李定夷

    扬友某营官,皖人也。目不识丁,一切来往公文,皆由幕友主持。乃前月奉调,移营才毕。忽又撤任,某茫然不知其故。继有知者,传出内容,一时传为笑谈。盖军营惯例,移扎之后,应上一禀于上官,请示期点验。此次某营官禀词云:某自奉札移屯某

  • 第七卷 军学·缪荃孙

    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张之洞奏窃维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方今时局孔及,事事需材,若不广为培养,材自何来?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二十八日,奉上谕:自来求治之道,必当因时制宜,况当国事艰难,尤宜上下一心,图自强而弭隐

  • 长沙威王萧晃传·萧子显

    长沙威王萧晃字宣明,是太祖的第四个儿子。少有武力,为太祖所喜爱。宋朝初仕任秘书郎邵陵王友,不拜受。升明二年(478),代兄萧映任宁朔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当初,沈攸之事起,萧晃背弓骑马,带领武士,威风凛凛走在都城街道上,

  • 卷四·陈继儒

    贾谊负王佐之才而汉文不用,论者惜之。但贾生不知易耳!当汉文帝时,黎民新出汤火,只宜一味清净,清净惟老成人知之,少年不悦也。易革卦后受之以鼎,鼎卦后受之以震,震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故震卦后又受之以艮。秦汉之交,革故鼎新,而天

  • 卷一百四·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四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四><經部,

  • 三 徇私舞弊和礼俗·林语堂

    每个家族,在中国,实际系一互助小组织,在这个组织里头,各人尽其力而取所需。其间分子与分子的互助,发展到很高的程度,盖受着一种道德意识和家族光荣的鼓励。有时一个兄弟会渡海离家数千里,以恢复那破了产的哥哥的名誉

  • 卷三·李光地

    <经部,诗类,诗所  钦定四库全书诗所卷三大学士李光地撰小雅一风者室家之诗也雅者朝廷之诗也颂者郊社宗庙之诗也始于室家行于朝廷逹于郊社宗庙故曰造端夫妇察乎天地也雅有小大以义别也通上下之情聮亲疏之懽其事未逺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七·智旭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七之一古歙门人成时编辑【题对峰禅师血书受戒文后】【刻十二头陀经跋】【血书经品跋(为钜沙弥)】【水心持金刚经跋】【刻较正梵网上下跋】【刻头陀遗教与梵网同帙跋】【寄南开士血书法华经跋】【云

  • 如何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不退·太虚

    ──二十五年一月在广州菩提林讲──诸位住在菩提林中,想都是已发了菩提心的人。菩提林、是佛法的大功德聚,总持一切佛法;佛法的本质,即在乎菩提。各位既已发菩提心,我就略说如何不使菩提心退失的意义。菩提林的“林”,乃是

  • 东洲集·崔桐

    诗文别集。明崔桐(号东洲)著。二十卷,续集十一卷。卷首有嘉靖二十九年(1550)曹金序。卷一至卷九为诗,卷一○为词,卷一一至卷二○为文。续集卷一至卷六为诗,卷七至卷一○为文、卷一一为杂著。卷末有嘉靖三十四年(1555)

  • 宦乡要则·张鉴瀛

    清代张鉴瀛撰,官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