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经部,诗类,三家诗拾遗

  钦定四库全书

三家诗拾遗卷五

栁州府知府范家相撰

国风

淇奥

緑竹猗猗【韩作菉】瑟兮僴兮赫兮咺兮【咺韩诗作宣】有匪君子【匪韩诗作邲】

韩诗内传菉篇筑也邲美也僴美貌宣显也【正义】毛传緑王刍竹篇筑是二草名李廵陆玑皆曰一草二名而正义引终朝采緑以非之但韩诗又止是一草其不同如此按淇园千畆竹故朱子解为緑色之竹是也不有竹竿之诗可证乎

緑竹如箦

韩诗薛君曰箦积也緑防【同】盛如积

考槃

韩诗槃作盘涧作干传曰地下而黄曰干【文选注】硗确之处也【释文】

黄櫄以考槃为扣盘引钟鼓弗考为证从韩诗也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

韩诗薖作传曰曲景曰阿【释文】美貌【文选注】

硕人

鲁诗刘向曰荘姜始至操行衰堕淫佚冶容傅母谕之云子之家世尊崇当为法则子之质聪达于事当为人表式衣锦防裳饰在舆马是不贵德也乃作硕人之诗姜遂感而自修也【列女传】

左传荘姜美而无子卫人为之赋硕人岂其行衰堕而好淫佚乎但鲁诗本其始至而言之按之诗文义亦可通当备一説

巧笑倩兮美目盻兮

韩诗倩苍白色盻黑色【释文】

大夫夙退

韩诗退罢也【释文】

北流活活【活韩作濊】 鳣鲔发发【韩作鱍鱍】 庶姜孽孽庶士有朅【孽韩作防朅作桀】

韩诗内传濊濊流貌防防长貌桀健也【释文】

説文车行载高之貌韩训为长高车载人则见其长

氓之蚩蚩 将子无怒 体无咎言【体无履也】

韩诗内传氓美貌将辞也履幸也【释文】

隰则有泮

韩诗泮障也【释文】

芄兰

童子佩觽 垂带悸兮 能不我甲

鲁诗能治烦乱者佩觽能射御者佩玦【刘向説苑】

韩诗甲作狎 按毛传亦以甲训狎

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韩诗朅作偈传曰偈桀挺也疾驱貌【释文】

木

  贾谊曰木下报上也【见晁氏诗序】

齐桓为盟主以卫人言之曰报上

黍离

鲁诗刘向曰卫宣公之子夀闵其兄且见害作忧思之诗黍离是也【新序】

新序载伋之傅母作二子乗舟寿作黍离王应麟曰齐诗与鲁同

韩诗黍离伯封作也昔尹吉甫信后妻之防而杀孝子伯奇其弟伯封求而不得作黍离之诗【曹植集】如鲁韩则此诗皆弟忧其兄之词事适相类而所传各异但尹吉甫为王朝之臣韩説犹为可通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韩诗离离黍貌诗人求亡不得忧懑不识于物视彼黍离离然忧甚之时反以为稷之苗乃自知其忧之甚也【太平御覧】

君子于役

曷其有佸 韩诗佸至也【释文】

君子阳阳

君子陶陶 韩诗陶陶畅也【后汉书注】

扬之水

不与我戌申 韩诗戍舎也【释文】

中谷有蓷 韩诗蓷茺蔚也【释文】

茺蔚即益母朱传从之毛训为鵻则庵闾也上林赋庵闾轩于陆玑证之按诗曰暵其修暵其湿则似是庵闾非益母也

雉罹于罿 韩诗薛君章句曰施于车上曰罿

葛藟

皇甫谧曰刺桓王诗 崔灵恩曰桓王诗【俱正义】

大车

鲁诗刘向曰楚伐息虏其君使守门将妻其夫人而纳之楚王出游夫人遂出见息君曰终不以一身更贰夫生离于地上岂若死离于地下乃作诗曰谷则同室死则同穴遂自杀君子谓夫人説于行故序之于诗

大车毳衣皆大夫车服诗曰畏子不奔其义安在乎

缁衣

缁衣之蓆兮 韩诗蓆储也【释文】

大叔于田

齐诗匡衡曰郑伯好勇而国人暴虎【封事】

袒裼暴虎毛郑指叔叚而齐诗泛指国人时无左传故説之而解耳

两骖如舞叔在薮

韩诗两骖左右骖騑【薛君 文选注】禽兽之居曰薮【释文】

清人

二矛重乔 韩诗乔作鷮 重乔毛训累荷郑云矛矜近上及室题所以悬毛羽也正义矛柄谓之矜室矛之銎题所以识也矛柄之上銎室之下悬雉羽以为之识鷮者雉名重鷮者重施雉羽于矛之室题也

羔裘

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舎命不渝

韩诗洵作恂渝作偷曰侯美也【释文】

恂信也既信且直也毛训洵为均朱子从之偷与侯韵亦当从韩

东门之墠 有践家室

韩诗践作靖曰靖善也言东门之外栗之下有善人可与成为家室也【太平御览引内传】

子衿 子宁不嗣音

韩诗嗣作诒传曰诒也言不曾问也【释文】

出其东门 聊乐我员

韩诗员作防曰防神也【释文】

诗云缟衣綦巾其心神自有至乐也

野有蔓草

韩诗外传孔子遭齐程木子于郊倾盖而语终日顾子路取束帛十以赠先生子路曰由闻之士不中道女无媒而嫁者君子不行也子曰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齐程木子天下之贤士于是而不赠终身不之见也

外传虽非専以释经然明以美人为贤人以邂逅相遇为寻常道路之相值非如毛序谓男女失时思不期而防也是以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太叔赋之六卿饯韩宣子于郊子齹亦赋之使其为淫奔期防之诗则夲国之大夫何以赋之赵孟韩起何以称之乎此本毛公之説不可不叅三家以审其是非者也朱子以郑声淫为郑诗淫实毛公有以启之

溱洧

韩诗薛君章句曰郑国之俗三月上已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防续防祓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悦者俱往焉【艺文类编】

溱与洧方涣涣兮【韩作洹洹】士与女方秉蕑兮 洵訏且乐【洵韩作恂】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韩诗内传蕑兰也洵訏乐貌【以上释文】诗人言溱与洧方盛流洹洹然谓三月桃花水下之时士与女方秉兰兮秉执也众士与众女方执兰而祓除【以上汉书注引内传】勺药离草也言将离别赠此草也【释文】

按韩传但言三月上已士女秉兰祓除水滨与所悦者俱往而无他词其曰所悦者谓士与士女与女各有平日所悦之人即伊其相谑亦是士女各就其所悦者与之相谑耳世无道路相逄士女杂防互相谑淫奔之理乃毛传添出兵革不息男女相弃淫风大行诸语无论诗中絶无兵革流离之意即秉兰赠药安必为目成期约之物皆非诗中所有之义也但暮春水涣男女羣相祓禊袵交趾错风俗之弊自在言外诗人但直叙其事而含刺巳在韩诗之説深得风人之防不可增益一语

鸡鸣

韩序鸡鸣防人也【太平御览一作悦人也】

孔丛子引夫子之言曰于鸡鸣见古之君子不忘其敬也此君子当属人君言若以为人臣畏防而恐趋朝之晚设为夫妇之相儆其义浅矣盖以诗有苍蝇之声乱人聴闻耳 毛传以为哀公怠政故述贤妃之夙夜警戒以为刺朱子疑其无所证据改为古之贤妃警君之词按列女传桓公好淫乐卫姬为之不聴郑卫之音桓公乃立卫姬为夫人号管仲为仲父夫人治内管仲治外而齐国大治若如集传则齐之贤妃无逾于卫姬者矣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韩诗薛君章句鸡远鸣蝇声相似也【文选注】

薛汉之説正同毛传愚谓苍蝇之声岂足以乱嘑旦而聴之不分如是况虫飞天曙喈喈之声将住反以蝇声有似鸡鸣可乎诗葢曰非但鸡则鸣矣苍蝇业已作声葢蝇尚无声而疑为有也警旦之情如话

子之还兮【还齐作营韩作嫙】遭我乎□之间兮【□齐作嶩又一作巙】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擐兮【儇韩作婘】

齐诗崔灵恩曰嶩山名言往适营山而相逄于嶩山也

汉书地理志营齐地名说见下

韩诗内传嫙好貌婘亦好貌兽三歳曰肩【释文】

子之昌兮 子之茂兮

齐诗崔灵恩集注昌茂俱齐地

按汉书地理志临淄名营邱即太公所封之地昌茂未知何地或云营之故城即潍之昌茂即泰山之牟牟与茂古字通未知是否

顔师古曰着齐地名出济南郡着县也【汉书注】

按着即古宁字如是地名则二三章曰庭曰堂又岂地名乎顔葢三家説而未知本之何家

东方之日

韩诗薛君曰彼姝者诗人之所悦者顔色之盛若东方之日也【文选注】

韩意亦作刺淫但东方之日非指顔色戴埴曰男女相奔不夙则暮日出早也月出迟也

在我闼兮 韩诗门屏之间曰闼【释文】

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顚倒衣裳

荀子君召其臣臣不俟驾顚倒衣裳而去礼也臣之赴召礼宜颠倒衣裳而去此二句非刺也末章不能辰夜不夙则暮非命召不时乎乃是刺公

南山

衡从其畆【从韩作由】

韩诗内传东西耕曰衡南北耕曰由【释文】

敝笱

其鱼唯唯【韩作遗遗】

韩诗内传遗遗言不能制也【释文】

载驱

齐子发夕 韩诗发旦也 按发夕谓不俟旦而发行

于夕极言其自恣自如古説皆疎

嗟

舞则选兮 四矢反兮【选韩作纂反作变】

韩诗薛君曰舞则纂兮言其舞之中雅乐也【文选注】变易也

四矢反兮郑笺谓四矢皆得故处是巧射也韩云变易者周礼谓九射各有其仪荘公每射四矢各变其仪也然于下御乱又不贯矣

三家诗拾遗卷五

猜你喜欢
  卷三十九 乐记第十九·郑玄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朱熹
  卷第十一·朱熹
  卷九十·程公说
  卷五·程公说
  第十三章 25·辜鸿铭
  卷二十二·吕祖谦
  卷一百九十五·秦蕙田
  卷三十七·王道焜
  卷二十一·朱熹
  卷五·王志长
  大三昧金刚真实理仪轨分第一·佚名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卷第二十·道宣
  卷三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闻过先生吴海(闻过斋集)·顾嗣立

    海字朝宗,闽县人。博学负气节,为宣城贡尚书师泰、晋安林学士泉生所推重。性不悦流俗,慕邹鲁之风,徙居不克,因自号鲁客。世遭丧乱,家益贫甚,扁其斋曰「闻过」,学者称曰闻过先生。洪武初,部使者欲荐于朝,力辞不出。素与永福王翰友

  • 卷二百三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十五浮图类五言古和从驾登云居寺塔   【北周】庾 信重峦千仞塔危磴九层台石关恒逆上山梁乍斗回堦下云峯岀窗前风洞开隔岭钟声度中天梵响来平时欣侍从于此暂徘徊奉和同泰寺

  • 卷一百二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一荘类【附山房】五言古宿来公山房待丁大不至  【唐】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羣壑倏巳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萝迳逰南城韩氏荘     

  • 卷二百六十 列传四十七·赵尔巽

      姚启圣子仪 吴兴祚 施琅朱天贵   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人。少任侠自喜。明季为诸生。顺治初,师定江南,游通州,为土豪所侮,乃诣军前乞自效。檄署通州知州,执土豪杖杀之,弃官归。郊行,遇二卒掠女子,故与好语,夺其刀杀之,还

  • 卷三十九 前秦録八·崔鸿

    苻丕 苻丕字永叔坚之长庶子少而聪慧好学博综经史坚与之言将略嘉之命邓羌教以兵法文武才干亚于苻融坚以为征东将军冀州牧封长乐公丕为将善收士卒情出镇于邺东夏安之坚败归长安丕为慕容垂所逼自

  • 提要·厉鹗

    【臣】等谨案辽史拾遗二十四卷国朝厉鹗撰鹗字太鸿钱唐人康熙庚子举人是书拾辽史之遗有注有补均摘録旧文为纲而防考他书条列于下凡有异同悉分析考证缀以按语国语解先后次第与目録有不合者亦悉为厘正又补辑辽境四至及风

  • 卷之三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黄佐传·张廷玉

    黄佐,字才伯,香山人。祖父黄瑜,曾任长乐知县,以其学问、德行闻名于世。佐于正德年间乡试第一名,至世宗即位后才举进士,选为庶吉士。嘉靖初授编修,陈奏世宗即位后应进行的重要政务,又建议实行新政,这些奏章均被扣留下来未进呈皇

  • 卷一百七十四·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七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唐太宗贞观初上谓侍臣曰朕观前代谗佞之徒皆国之蟊贼也或巧言令色朋党比周若暗主庸君莫不以之迷惑忠臣孝子所以泣血衔寃故丛兰欲茂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

  • 后周纪一太祖圣神恭肃文孝皇帝上广顺元年(辛亥、951)·司马光

    >后周纪一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公元951>年) [1]春,正月,丁卯,汉太后下诰,授监国符宝,即皇帝位。监国自皋门入宫,即位於崇元殿,制曰:“朕周室之裔,虢叔之后,国号宜曰周。”改元,大赦。杨、史弘肇、王章等皆赠官,官为敛葬,仍访其子孙叙用

  • 卷九十六·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九十六宋 赵汝愚 编礼乐门士庶五礼上神宗请定婚嫁丧祭之礼 吕大防臣伏见朝廷厉新庶政举以三代先王为法而独於典礼制度似未及汉唐之盛昨闻特下明诏置局考定礼文得失有以见圣虑高明急所先务

  •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苦乐品第二十九(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有四人出现于世。云何为四。或有人先苦而后乐。或有人先乐而后苦。或有人先苦而后苦。或有人先乐而后乐。

  •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第二十二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第二十二卷宋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示快然居士(罗知县)快然居士罗宗约。绍兴丁丑暮春。得得来鄮山见妙喜。欲究竟此段大事因缘。屡随众到室中。呈伎俩逞解会。都与列下。

  • 千山剩人和尚语录卷之四·函可

    门徒比丘 今庐 今又 重梓小参小参,云:&ldquo;古人道:&lsquo;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rsquo;诸佛诸祖出世,只教你行得便是,并不曾要尔会说会道。于今末法时代,只贵空谈,但有行得一分底,便胜那说得十丈

  • 伤寒括要·李中梓

    伤寒类著作。明李中梓撰。二卷(另有三卷,方二卷本)。中梓有《内经知要》已著录。李氏曾撰有《伤寒授珠》十卷,毁于兵燹,后将其内容删繁去重,择其精萃,十存其二,而无遗漏,名曰“括要”,撰成于清顺治六年(1649)。首列总

  • 热血痕·李亮丞

    《热血痕》以男侠陈音和女侠卫茜为主角,演绎了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之战的历史。小说从吴王夫差击败越国这样一个局势严峻的关头开始,在越王勾践百般受辱、越国百姓惨遭蹂躏的背景之下,叙述了一些不甘忍受异国非人压迫的越国

  •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佚名

    本书不分卷,集录台湾南部(今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澎湖各县及台南、高雄两市)碑碣诸文而成。又以东部(台东、花莲两县)遗碑寥寥,未能成帙,而以「附录」之一刊于本书之末。所录碑文,系由黄典权先生历年采访并参以各县

  • 续命经·佚名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先敬礼观音,祈愿救助娑婆世界重罪者,安著涅槃解脱地。次谓念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一佛两菩萨名号,可离生死苦,永不入地狱。再次发十愿,均属“风雨顺时行”、“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