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瓶沙王问事品第十三

於是车匿,将马去後,寂然灭意。详雄猛步,如师子王,裂坏众网。

专心一向,乐居山泽,形体巍危目明普视,入林树间,如日入雲。虽独游行,德如大众,众善内著。外福始友,

行且自思惟,不宜著采服。忽见释化作,猎师被袈裟。太子因语曰,此服非汝宜。取吾金采衣,卿袈裟与我。

猎师寻便与,木兰真袈裟。受衣还释形,忽然昇虚逝。太子被袈裟,体宜则鲜明。犹如盛秋月,紫雲所缠绕。

林薮有梵志,隐居学神仙。见太子往至,皆怀愕然心。熟视观太子,不能还其竲。怀疑良久顷,乃还相谓曰:

得无是北斗,七星第八者,或云乘马宿,下行视世间。或云观其形,将是德神愿。或名日天子,或言月天降。

於其中有一,智达梵志曰:将无是梵天,自下至此林。以卿梵志等,守行纯熟故。喜欲充吾侥,故行至此林。

以如是言论,同声相谓已,梵志体重者,忽然即轻便。菩萨问梵志,各修何道术。无有可采者,有一梵志曰:

善哉汝德妙,意决甚深奥。年盛德幼美,觉生死欲秽。唯当审谛察,生天泥洹道。乐取灭度者,是可谓为人。

若心必决定,乐趣无为者,速疾可往诣,中清净山林。於彼有仙士,名曰无不达。彼得审谛眼,观见泥洹无。

如我今观察,仁意之审谛。彼之所修学,岂能合仁意。其面如满月,舌如花叶者,必当普饮尽,智慧之渊海。

视菩萨行步,如月天子降。於是诸梵志,皆叹未曾有。心皆怀踊跃,如渊海潮波。情中欣欣喜,犹冥蒙月光。

太子见是等,所学各若干。种种暴露形,心伤怅然叹。何一恶之甚,愚痴所迷惑。世间可怜伤,迷行强入苦。

心思无吾我,犹如大象王。悚然怀恐惧,出离盛火林。金色之光明,晃照林树边。犹如秋节日,历青雲而去。

见恒运众流,至於海水王。以群雁白鹄,为白珠璎珞。用势洪流波,以当宝环钏。来至恒水侧,犹如海神王。

以百福德相,普庄严其身。入於恒水中,众流皆澄清。一切水中神从下迎接足。斯须寻历过,犹如群雁王。

时度恒水已,知宜行应节。除去贡高意,入王舍分卫。被服沙门衣,木兰色袈裟。寂定摄诸根,行步应威仪。

见太子体相,功德耀巍危所服寂灭衣,色应清净行。人民皆愕然,扰动怀欢喜。熟观菩萨形,眼睛如系著。

聚观是菩萨,其心无厌极。宿世功德备,众相悉具足。犹如妙芙蓉,杂色千种藕。众人往自观,如蜂集莲花。

厥所由至趣,众人悉随从。譬如人诸根,随心走周旋。因展转相谓,叹羡其功德。观此言是人,人中之妙宝。

谛视其眼目,面之妙姿容。譬如聚粟金,中有帝绀宝。光明所缠绕,德相积聚成。姿貌甚和合,众好悉具足。

弥一切人意,眼睛俱相随。数数谛熟视,而无有厌足。犹如遇暴雪,寒冻甚猛切。众人争竞前,犹如得火汤。

诸贵姓女人,各驰出其舍。犹如盛雲中,晃晃出电光。譬如无忧树,枝叶花繁茂。风之所吹屈,倾曲礼菩萨。

抱上婴孩儿,口皆放母乳。熟视观菩萨,忘不还求乳。举城中人民,皆共竞叹誉。各各言是好,是妙是好相。

时有一人言,若卒有人言:如尝石蜜饼,是美是不美。如彼之形貌,若偏叹一事。不可偏说一,众德善积聚。

审谛之表识,众善尽显露。以严饰其身,充满人心目。众花饰其容,软香感人情。犹如阳春节,显然而晃昱。

夫宿行之报,如何无慈心。以是天形乞,不为普地王。识能识知是,行从他人乞。谁能施是人,计无有称者,

尔时其国王,厥号为瓶沙。时处高观上,遥见太子行。即问左右曰,彼行者是谁。容貌甚鲜明,而服缦色衣。

傍臣即启王,广陈其种姓。王敕傍臣曰,察其行所趣。於城外食讫,上槃塔名山。光影照然明,如日临山岗。

於时王瓶沙,单与将从俱。王至槃塔山,服饰形容殊。侍从执宝盖,祥雅师子步。王至下宝车,步步而登山。

见太子独坐,诸根寂然灭。譬如盛满月,霍然处雲上。如诸法色像,忽然而化现。意甚怀愕然,顾谓傍臣曰:

其有是形貌,姿容可爱喜。今是必可保,能成大善德。今观其众善,宛软而柔弱。略视其要相,唯佛应有是。

除去憍慢意,执谦而为礼。王因其时宜,而问讯菩萨。王以清净意,前坐青石上。即便启菩萨,因是说偈言:

太子之先族,出於日天子。年时在壮幼,形容甚照曜。不审其缘故,乃兴发此意。乞丐以自济,不甘世王位。

姿媚甚怡照,已积善快然。犹如阎浮树,众花茂盛好。服著此袈裟,喻如以草裹。犹树花畏雪,不敢显其辉。

太子宜服著,天上之名宝。今此缦色衣,殊不与相宜。若有洁净物,有微秽可诃。显露而悉现,无方可以除。

臂佣甚长好,犹如紫金柱。宜饰以七宝,应执持妙弓。如是之手臂,但宜以惠施。不宜以是手,从人而乞龋

若其执谦敬,不肯习父位。今我尽爱敬,相请临鄙国。尽所有荣禄,享此摩竭国。若欲普土地,鄙当躬相佐。

如仁之德相,并应摄天世。但以手执持,天世岂足劳。如今天帝释,起中为人臣。何况此地上,如吾等诸王。

我不厌善法,亦不患守义。非时舍出家,唯此疑我情。初如少壮年,已过志衰弱。诸根以调良,易回如马勒。

施慧戒自守,众行之面目。发现先世行,逮遇前善本。顷年转长大,尔乃可奉法。年高意便调,不随逐诸欲。

以是故不可,困极其形体。今所逮福庆,顺理可享食。六情之可欲,如应决充益。然後乃出求,甘露解脱法。

姿容之光明,超逾日之精。仁德已过出,世人诸天人。自古未曾闻,亦所不曾见。如是之形貌,睹者皆愕然。

如今见太子,举动之风姿。又察其志本,甚猛锐坚强。犹如深渊底,群鱼於中游。於上虽不现,察外动可知。

今见诸楷式,在体而隐胗。决定照然明,指示圣王位。如是之妙善,不加薄德人。吉详善名号,不归不肖子。

假令心怀疑,还耻於门族。以服沙门形,如何当还舍。古世诸帝代,天王未以来。壮年欲国位,垂老皆舍家。

瓶沙说是事,广牵引比故。又有馀辛酸,写体谦敬辞。视觉菩萨意,不动如太山。

执慈而默视,清心听报诲。

猜你喜欢
  中阿含经卷第十二·佚名
  持信品第二·佚名
  解脫道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卷第三十九(第六诵之四)·佚名
  新华严经论 第八卷·李通玄
  西方合论 第九卷·袁宏道
  大智度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卷十六·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六卷·湛然
  卷第二十八(行声闻道中诸国王部第五)·宝唱
  华严七字经题法界观三十门颂卷下·本嵩
  梨耆弥七子缘品第二十三·佚名
  波斯教残经·佚名
  佛说月光童子经·佚名
  悦乐龙王品第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鲁斋诗集王栢字会之金华人初号长啸后更号鲁斋受业何北山之门郡守蔡抗杨栋台守赵景纬相继聘丽泽上蔡两书院四方从学者日众咸亨十年卒赐諡文献有集赤松

  • 卷十四·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十四地理盖地图赋【以圣德感通灵   唐仙降献为韵】钱 起有虞氏提地厘享天命光啓九有缉熙八政能使坤德以宁祥符钖庆神矣王母通灵感圣献尔寳图昌尔金镜嗣尧之美于斯为盛固知冥贶有则休明

  • 郑文妻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文」秀州人,太学生。「妻」孙氏,存词一首。 ●忆秦娥 郑文妻 花深深,一钩罗袜行花阴。 行花阴。 闲将柳带,细结同心。 日边消息空沉沉。 画眉楼上愁登临。 愁登临。 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郑文妻词作鉴赏 这是一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八年六月乙卯朔徽猷阁待制知信州程迈为江淮荆浙闽广等路经制发运使专掌籴事用李弥逊议也 刑部尚书兼侍读胡交修以老求去罢为宝文阁学士知信州 右承直郎鄂州武昌县令唐时特改右通直郎以部使者列荐其治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五·佚名

    嘉靖五年六月壬子朔礼部尚书席书有目疾请假调治上许之遣中使临问赐之酒馔寻又特降手敕亲制诗一章赐慰之○巡按直隶御史刘隅言南京沿江洲田多为豪强占种概输芦课于南京工部宜令核实果新生洲滩仍输芦课若地可艺五谷者户

  • 第二四二移咸丰七年八月二十五日一一六○一--一·佚名

    台湾知府孔,移催淡水同知马,请其移会噶玛兰新任同知富:速行移接,并出具监交印结即移办。 私记移文 印 福建台湾府印钦加盐运使司衔、福建台湾府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孔为移催监盘结报事。窃查兰厅

  • 钦定元史语解卷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二十人名诺【尔】布 【唐古特语宝也卷一百二十一作揑里必卷一百五十一作奴婢并改】布古图 【布古鹿也图有也卷一百二十一作孛怱都】伊【勒】吉 【去毛皮也卷一百二十一作玉里吉】穆【尔

  • 民国四年(1915)二月十八日至六月七日·胡适

    (在康乃耳大学)一、自课(二月十八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此何等气象,何等魄力!任重道远,不可不早为之计:第一,须有健全之身体;第二,须有不挠不屈之精神;第三,须有博

  • 卷十四·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丙戌(一六四六)、大清顺治三年(唐王隆武二年、鲁王监国元年)春正月己酉朔唐王在建宁、鲁王在绍兴。天雨雹;昼黑,对面不相见。唐王以三大罪自责,令百官皆戴罪。帝在行宫,百官朝贺;诏免朝。集群臣于殿,痛

  • 附錄·佚名

    ○中宗大王十一年丙子,傳于禮曹曰:「魯山君墓所所在守令,四名日設辦行祭,置墓直六戶。家廟,四仲月、四名日、忌日官給祭物,依王后、考妣例。」特遣右承旨申鏛致祭,仍命看審墳墓以啓。致祭文:予主神人,今將一紀。德雖云寡,施無有

  • 卷之十七 说林训·高诱

    说林训木丛生曰林。说万物承阜,若林之聚矣,故曰说林,因以题篇也。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剑,遽契其舟桅,契,刻。桅,船弦板。堕剑於中流,刻下船弦,言其於此下失剑。桅,读如左传襄王出居郑地汜之汜也。暮薄而求之

  • 卷二○·邱濬

    △制国用 ▲总论理财之道(上) 《书》:禹曰:“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布谷种),奏庶艰(难也)食鲜食(血食曰鲜),懋(勉也)迁有无化居。烝(众也)民乃粒(米食曰粒),万邦作乂(治也)。” 蔡沈曰:“水平播种之初,民尚

  • 卷六·吴廷华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章句卷六同知吴廷华撰燕礼第六【燕安也饮酒以安之也人君逮下之礼有三曰飨尚仪节不饮不食曰食主食曰燕主饮燕有四等卿大夫有王事之劳一饮四方聘使二聘使还国三君无事而饮四皆用此礼至大射先行燕礼彼经

  • 庆 祝 元 旦·太虚

    ──二十二年元旦在厦门南普陀讲──今天是中华民国二十二年的元旦,在这一元旦中,我们于正在讲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法会中来庆祝元旦,因有其特别的意义二种;此二种意义,却合著近几天所讲本生心地观经上的意义。一、此经报恩

  • 略评新唯识论·太虚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厦门作──贤首初列玄奘三藏译场,以意趣不合退出,别弘杜顺、智俨所传华严法界观,乃成贤首宗学。熊君十力,初从支那内学院欧阳君游,习成唯识论,旋改辙而迈进之不已,今遂有新唯识论甲境论之发表。畴昔支院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八·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尔时世尊初转法轮。度五苾刍已。将诸苾刍往嚩啰迦河岸。游止暂住。时波罗奈国中有俱梨迦长者子。名曰耶舍。家中巨富广有财宝。母氏眷属皆国中豪族。多畜奴

  • 邯郸遗稿·赵献可

    妇产科著作。不分卷。明赵献可 (养葵)撰。撰年不详。赵氏于前人基础上倡命门学说,并用之于女科。认为妇女诸病,多因肝脾肾三脏机能失调所致,与命门水火盛衰之关系尤为密切; 又谓命门为人体生命之根本,命门有主宰妇女

  • 风倒梧桐记·何是非

    二卷。明末何是非撰。《风倒梧桐记》述永历建国时事,描画小朝廷诸臣,沐猴文武,颇为尽致。首卷记隆武二年(1646)十月桂王称帝,以原两广总督丁楚魁为首揆,兼摄冢宰事。丁楚魁惟知鬻爵卖官,厚敛金银,清军破广州,纳降于李成栋,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