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原文)

太傅 太尉 司徒 司空 将军

汉之初兴,承继大乱,兵不及戢,法度草创,略依秦制,后嗣因循。至景帝,感吴楚之难,始抑损诸侯王。及至武帝,多所改作,然而奢广,民用匮乏。世祖中兴,务从节约,并官省职,费减亿计,所以补复残缺,及身未改,而四海从风,中国安乐者也。

昔周公作《周官》,分职著明,法度相持,王室虽微,犹能久存。今其遗书,所以观周室牧民之德既至,又其有益来事之范,殆未有所穷也。故新汲令王隆作《小学汉官篇》,诸文倜说,较略不究。唯班固著《百官公卿表》,记汉承秦置官本末,讫于王莽,差有条贯;然皆孝武奢广之事,又职分未悉。世祖节约之制,宜为常宪,故依其官簿,粗注职分,以为《百官志》。凡置官之本及中兴所省,无因复见者,既在《汉书·百官表》,不复悉载。

太傅,上公一人。本注曰:掌以善导,无常职。世祖以卓茂为太傅,薨,因省。其后每帝初即位,辄置太傅录尚书事,薨,辄省。

太尉,公一人。本注曰: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亚献;大丧则告谥南郊。凡国有大造大疑,则与司徒、司空通而论之。国有过事,则与二公通谏争之。世祖即位,为大司马。建武二十七年,改为太尉。

长史一人,千石。本注曰:署诸曹事。

掾史属二十四人。本注曰:《汉旧注》东西曹掾比四百石,余掾比三百石,属比二百石,故曰公府掾,比古元士三命者也。或曰,汉初掾史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其所不言,则为百石属。其后皆自辟除,故通为百石云。西曹主府史署用。东曹主二千石长史迁除及军吏。户曹主民户、祠祀、农桑。奏曹主奏议事。辞曹主辞讼事。法曹主邮驿科程事。尉曹主卒徒转运事。贼曹主盗贼事。决曹主罪法事。兵曹主兵事。金曹主货币、盐、铁事。仓曹主仓谷事。黄阁主簿录省从事。

令史及御属二十三人。本注曰:《汉旧注》公令史百石,自中兴以后,注不说石数。御属主为公卿。阁下令史主阁下威仪事。记室令史主上章表报书记。门令史主府门。其余令史,各典曹文书。

司徒,公一人。本注曰:掌人民事。凡教民孝悌、逊顺、谦俭,养生送死之事,则议其制,建其度。凡四方民事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省牲视氵翟,大丧则掌奉安梓宫。凡国有大疑大事,与太尉同。世祖即位,为大司徒,建武二十七年,去“大”。

长史一人,千石。掾属三十一人。令史及御属三十六人。本注曰:世祖即位,以武帝故事置司直,居丞相府,助督录诸州,建武十八年省也。

司空,公一人。本注曰: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大丧则掌将校复土。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世祖即位,为大司空,建武二十七年,去“大”。

属长史一人,千石。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四十二人。

将军,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

初,武帝以卫青数征伐有功,以为大将军,欲尊宠之。以古尊官唯有三公,皆将军始自秦、晋,以为卿号,故置大司马官号以冠之。其后霍光、王凤等皆然。成帝绥和元年,赐大司马印绶,罢将军官。世祖中兴,吴汉以大将军为大司马,景丹为骠骑大将军,位在公下,及前、后、左、右杂号将军众多,皆主征伐,事讫皆罢。明帝初即位,以弟东平王苍有贤才,以为骠骑将军;以王故,位在公上,数年后罢。章帝即位,西羌反,故以舅马防行车骑将军征之,还后罢。和帝即位,以舅窦宪为车骑将军,征匈奴,位在公下;还复有功,迁大将军,位在公上;复征西羌,还免官,罢。安帝即位,西羌寇乱,复以舅邓骘为车骑将军征之,还迁大将军,位如宪,数年复罢。自安帝政治衰缺,始以嫡舅耿宝为大将军,常在京都。顺帝即位,又以皇后父、兄、弟相继为大将军,如三公焉。

长史、司马皆一人,千石。本注曰:司马主兵,如太尉。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本注曰:职参谋议,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三十一人。本注曰:此皆府员职也。又赐官骑三十人及鼓吹。

其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长一人,比二百石。其不置校尉部,但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假候,皆为副贰。其别营领属为别部司马,其兵多少各随时宜。门有门侯。其余将军,置以征伐,无员职,亦有部曲、司马、军候以领兵。其职吏部集各一人,总知营事。兵曹掾史主兵事器械。禀假掾史主禀假禁司。又置外刺、刺奸,主罪法。

明帝初置度辽将军,以卫南单于众新降有二心者,后数有不安,遂为常守。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九·列传第七十六·儒学一·宋濂
  ●卷四·黎庶昌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十八·佚名
  第五十册 天命八年四月至五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纪昀
  列传卷第二 高丽史八十九·郑麟趾
  卷八上·佚名
  附录二 关于鲁迅·周作人
  靖海志卷四·彭孙贻
  陈皇后传·令狐德棻
  大食传·欧阳修
  ●皇朝通典卷二·佚名
  通政司·佚名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王世贞

    谓则成元本止《书馆相逢》,又谓《赏月》、《扫松》二阕为朱教谕所补,亦好奇之谈,非实录也。康德涵既罢官,居雩阝杜,葛巾野服,自隐声酒。时有杨侍郎庭仪者——少师介夫弟——以使事北上,过康。康故契分不

  • 楚辞辩证上·朱熹

    余旣集王、洪骚注,顾其训故文义之外,犹有不可不知者。然虑文字之太繁,覧者或没溺而失其要也,别记于后,以备参考。庆元己未三月戊辰。目录洪氏目録九歌下注云:「一本此下皆有传字。」晁氏本则自九辩以下乃有之。吕伯恭读诗记

  • 卷二百九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九十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十 王翰 言怀呈董仲纶训导 南山有佳树衆鸟寒相依佳树何团圆岁暮心不移高枝聊可嬉低枝安我栖有巢不能庇敢望故林飞古劒光射斗陆沈还不朽欲淬使之利持此

  • 卷二百十七·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十四 裘万顷 出门 出门复入门吾行竟安之携书北窗下翻閲聊自怡有怀千载人掩卷还歔欷采采首阳薇恋恋商山芝一裘或终身欣然钓江

  • 列传外戚第七十一 贺讷 刘罗辰 姚黄眉 杜超 贺迷 闾毗 冯熙 李峻 李惠 高肇 于劲 胡国珍 李延实·魏收

    夫右贤左戚,尚德尊功,有国者所以治天下也。殷肇王基,不藉莘氏为佐;周成大业,未闻姒姓为辅。及于汉世,外戚尤重,杀身倾族,相继于两京,乃至移其鼎玺,乱其邦国。魏文深以为诫,明帝尚封顽騃。晋之杨骏,寻至夷宗。居上不以至公任物,在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万历二十五年六月庚申朔时摆腰台吉纠众近边声言讲事宣大总督王世扬言北虏自市马外仍有贡马市马每匹价止五七金贡马每匹除钦赏外必十金乃犬羊嗜利边臣姑息每年贡市之马一例老瘦另以厚价转求他马以进自臣抚宣以来谕各酋

  • 陆腾传·令狐德棻

    陆腾字显圣,代州人。高祖陆俟,曾任魏国征西大将军、东平王。祖父陆弥,任夏州刺史。父亲陆旭,性格文雅冲淡,喜好《老子》、《易经》的谶纬星象之学,撰有《五星要诀》及《两仪真图》,颇能得其要旨。太和年间,征召他为中书博士,后

  • 辛术传·李延寿

    辛术,字怀哲,从小聪明敏锐,遇事颇有见解,脱去布衣入仕,任司空胄曹参军。与仆射高隆之共同负责建筑邺城的宫殿,他处事明白畅达,工匠们都尽心尽力。再迁任为尚书右丞,出任清河太守,为政有能员的名声。朝廷命他为并州长史,因遭父丧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四·高晋

    天章御制文重修恵济祠碑文经国之务莫重于河与漕而两者必相资而成曩者东南之民数厪河患矣我皇祖圣祖仁皇帝亶天纵之神明干苞坤络了列指掌清跸屡勤比隆神禹开示方畧神契从用诒万世无疆之休河臣禀受圣谟罔失尺寸若隄若

  • 君子不忧不惧·孔子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出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就可以叫做君子了

  • 经礼补逸卷九·汪克宽

    元 汪克寛 撰嘉礼饮食礼大宗伯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踈大仆王燕饮则相其法小臣飨食掌事如大仆之法钟师凡飨食奏燕乐镈师凡祭祀鼔其金奏之乐飨食亦如之籥师祭祀则鼓羽籥之舞飨食则亦如之文王世

  • 卷六·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权衡卷六     宋 刘敞 撰十四年叔孙侨如如齐逆女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左氏曰称族尊君命也舍族尊夫人也非也一事而再见者卒名之此春秋之常耳非为尊君命故举氏尊夫人故舍族也杜氏成公逆夫

  • 第九卦:《小畜卦》·佚名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白话】《小畜卦》象征小有积蓄:亨通顺利;天空布满浓密的积云,但还没有下雨,云气是从城西郊区升起来的。《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白话】《象辞》说:《小畜卦》的

  • 卷二·普济

      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牛头山法融禅师牛头山法融禅师者,润州延陵人也。  姓韦氏。年十九,学通经史。寻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忽一日叹曰:“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遂隐茅山,投师落发。  后入牛头山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三·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住福州府雪峰寺語錄崇禎十二年,己卯四月二十二日,入院。京臺王光祿請上堂。拈香祝聖竟,就座,召大眾,曰:「心外無我,我外無物,物外無人,人外無心。所以道:盡大地是個解脫場,一機一境盡從自己胸中流出,直得蓋天蓋地。

  • 虎丘茶经注补·陈鉴

    清代茶书,1卷,陈鑑撰。鑑字子明,广东人,清初顺治乙未(十二年,1655)移居苏州。《檀几丛书》中收有其《操觚十六观》、《江南鱼鲜品》及此书。余未详。全书约3600余字,按陆羽《茶经》分为十目,将与虎丘茶事有关的《茶经

  • 阴丹内篇·佚名

    阴丹内篇,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此篇不足七百字,言阴丹秘诀,其丹法以采阴炼阳为纲要。所用药物为紫廷红铅、玉蜂琼浆、丹壶炎光,三物以斤两计之,文武火锻之。「以铅聚汞,以汞聚神,以神守形。

  •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即《大宝积经》第十五文殊师利授记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