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奸臣传

宋 【二】

○宋二

蔡京【卞  攸  翛

  赵良嗣】

蔡京

赵良嗣

△蔡京

蔡京字符长兴化军仙游人登熙宁三年进士第调钱塘尉舒州推官累迁起居郎使辽还拜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元丰末

大臣议所立京附蔡确将害王珪以贪定策之功不克司马光秉政复差役法为期五日同列病太迫京独如约光喜曰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

可行之有已而台谏言京挟邪坏法出知成德军改瀛州徙成都谏官范祖禹论京不可用乃改江淮荆浙发运使又改知扬州厯郓永兴军迁

龙图阁直学士复知成都绍圣初入权户部尚书章惇复变役法置司讲议久不决京谓惇曰取熙宁成法施行之耳何以讲为惇然之雇役遂

定差雇两法光惇不同十年闲京再莅其事成于反掌两人相倚以济识者有以见其奸文及甫狱起命京穷治京捕内侍张士良令述陈衍事

状衍以大逆不道论诛并劾刘摮梁焘二人亦贬死当锢其子孙王岩叟范祖禹刘安世复远窜时京弟卞为右丞京为翰林学士兼修国史京

觊执政曾布知枢密院忌之密言卞备位丞辖京不可以同升但进承旨徽宗即位罢为端明龙图两学士知太原皇太后命帝留京毕史事数

月谏官陈瓘论其交通近侍瓘坐斥京亦出知江宁颇怏怏迁延不之官御史陈次升袭夬陈师锡交论其恶夺职提举洞霄宫居杭州童贯以

供奉官诣三吴京与游累月凡所画屏幛扇带之属贯日以达禁中且附语言论奏至帝所由是帝属意京左街道录徐知常以符水出入元符

后殿屡言非相京不足以有为巳而宫妾宦官合词称誉遂起京知定州崇宁元年徙大名府韩忠彦与曾布交恶谋引京自助复用为学士承

旨徽宗有意修熙丰政事起居舍人邓洵武党京撰爱莫助之图以献徽宗遂决意用京忠彦罢拜尚书左丞俄代曾布为右仆射制下之日赐

坐延和殿命之曰朕欲上述父兄之志卿何以教之京顿首谢愿尽死二年正月进左仆射京起逐臣一旦得志阴托诏述之柄箝制天下用条

例故事即都省置讲议司自为提举以其赏吴居厚王汉之十余人为僚属取政事之大者如宗室冗官国用商旅盐泽赋调尹牧每一事以三

人主之凡所设施皆由是出用冯懈钱遹之议复废元佑皇后罢科举法令州县悉仿太学三舍考选建辟雍外学于城南以待四方之士推方

田于天下榷江淮七路茶官自为市尽更盐钞法凡旧钞皆弗用富商巨贾尝赍持数十万缗一旦化为流丐甚者至赴水及缢死提点淮东刑

狱章縡奏京改法误民京怒夺其官因铸当十大钱尽陷縡诸弟御史沈畸等用治狱失意羁削者六人陈瓘子汇以上书黥置海岛南开黔中

筑靖州辰溪猺叛杀溆浦令京重为赏格杀一首领者赐绢三百荆南守马珹言有生猺有省地猺今未知叛者为何种族若计级行赏惧不能

无滥京罢珹命舒亶代之以剿绝羣猺为期西收湟川鄯廓取■〈牜羊〉牱夜郎地擢童贯领节度使其后杨戬蓝从熙谭稹梁师成踵之凡

寄资一切转行祖宗之法荡然无余矣又欲兵柄士心皆归已建澶郑曹拱州为西辅各屯兵二万而用其姻昵宋乔年胡师文为郡守禁卒扞

掫月给钱五百骤增十倍以固结之威福在手中外莫敢议累转司空封嘉国公京既贵而贪益甚巳受仆射奉复创取司空寄禄钱帝不知也

时元佑羣臣贬窜死徙略尽京犹未惬意命等其罪状首以司马光目曰奸党刻石文德殿门又自书为大碑徧班郡国又籍元符上书人范柔

中以下为邪等凡名在两籍者三百九人皆锢其子孙不得官京师及近甸改封魏国时承平既久帑庾盈溢京倡为丰京豫大之说视官爵财

物如粪土累朝所储扫地矣帝尝大宴出玉琖王巵示辅臣曰欲用此恐人以为太华京曰用之上寿于礼无嫌事苟当于理多言不足畏也五

年正月彗出西方其长竟天帝以言者毁党碑凡京建置  切罢之免为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中太乙宫使其党阴援于上大观元年

复拜左仆射以南丹纳士躐拜太尉受八宝拜太师三年台谏交论其恶遂致仕犹提举修哲宗实录改封楚国朝朔望太学生陈朝老追疏京

恶十四事曰渎上帝罔君父结奥援轻爵禄广费用变法度妄制作喜导谀箝台谏炽亲党长奔竞崇释老穷土木矜远略乞投畀远方以御魑

魅四年五月彗复出奎娄闲御史张克公论京辅政八年权震海内轻锡予以蠹国用托爵禄以市私恩役将作以葺居第用漕船以运花石名

为祝圣而修塔以壮临平之山托言灌田而决水以符兴化之谶方田扰安乐之民圜土聚徙郡之恶不轨不忠凡数十事贬太子少保居杭州

政和二年召还辅政徙封鲁国三日一至都堂治事国制凡诏令皆中书门下共议而后命学士为之至熙宁闲有内降手诏不由中书门下共

议盖大臣从中为之者至京又患言者议己故作御笔密进而丐徽宗亲书以降谓之御笔手诏违者以违制坐之事无巨细皆托而行至有不

类帝札者皆莫敢言由是贵戚近臣争相请求京复病之而亦不能止矣既又更定官名以仆射为太少宰自称公相总治三省追封王安石蔡

确皆为王省吏不复立额至五品阶以百数有身兼十余奉者侍御史王葆光论之立窜昭州拔故吏魏伯刍领榷货造料次钱券百万缗以进

徽宗大喜持以示左右曰此太师与我奉料也擢伯刍至徽猷阁待制京每为帝言今泉币所积赢五千万和足以广乐富足以备礼于是铸九

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作大晟乐制定命宝任孟昌龄为都水使者凿大伾三山创天成圣功二桥大兴工役无虑四十万两河之民愁困不

聊而京僩然自以为稷契周召也又欲广宫室以求媚召童贯辈五人风以禁中偪侧之状贯俱听命而延福宫景龙江之役起浸淫及于艮岳

矣子攸儵翛攸子行皆至大学士鞗尚茂德帝姬帝七幸其第赉子无算命坐传觞略用家人礼厮养居大官媵妾封人夫然公论不与帝亦厌

薄之宣和二年令致仕六年再起领三省京至是四当国目昏眊不能视事悉决于季子绦凡京所判皆绦为之且代京入奏每造朝侍从以下

皆迎揖由是恣为奸利窃弄威柄骤引其妇兄韩梠为户部侍郎媒櫱密谋斥逐朝士创宣和库式贡司四方金帛与府藏所储尽拘括以实之

为天子私财宰臣白时中李邦彦皆不能堪白罢绦兄攸亦发其事乃安置韩梠黄州而褫绦侍读毁赐出身敕京时殊无去意帝使童贯诣京

令上章谢事京不得巳以章授贯帝命词臣代为作三表请去乃降制从之钦宗即位边遽日急京尽室南下为自全计天下罪京为六贼之首

侍御史孙觌等始极疏其奸恶乃以秘书监分司西京运贬崇信庆远军节度副使衡州安置又徙韶儋二州行至潭州死京天资凶谲舞智御

人在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帝亦知其奸屡罢屡起京每闻退免辄入见祈哀蒲伏叩头无复廉耻燕山之役京送攸以诗阳寓不可之意冀

事不成得以自解见利氏义至兄弟为参商父子如秦越患失之心无所不至卒致宗社之祸虽谴死道路天下犹以不正典刑为恨子八人儵

先死攸翛伏诛绦流白州死鞗以尚帝姬免窜余子及诸孙皆分徙远恶郡

蔡卞

蔡攸

蔡翛

蔡卞

卞字符度与京同年登科调江阴主簿王安石妻以女因从之学元丰中张璪荐为国子直讲累拜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立迁礼部侍

郎使辽还以龙图阁待制知宣州徙江宁府厯扬广越润陈五州广州宝贝丛凑一无所取夷人以为廉绍圣元年复为中书舍人上疏请重订

先帝实录诏从之以卞兼国史修撰初安石且死悔其所作日录命从子防焚之防诡以他书代至是卞即防家取以上因芟落事实文饰奸伪

尽次所修实录正史于是吕大防范祖禹赵彦若黄庭坚皆获深谴迁翰林学士四年拜尚书左丞专托绍述之说上欺天子下胁同列凡中伤

善类皆密疏建白然后请帝亲札付外行之章惇虽巨奸犹在其术中徽宗即位谏官陈瓘任伯雨御史袭夬疏其兄弟奸恶伯雨又言其大罪

有六曰诬罔宣仁圣烈保佑之功欲行追废一也凡绍圣以来窜逐臣僚皆卞启而后行二也宫中厌胜事作哲宗方疑惇欲召礼法官通议卞

云既犯法矣何用议皇后以是得罪三也编排元佑章牍被罪者数千人四也邹浩以言忤旨卞激怒哲宗致之远谪又请治其亲故送别之罪

五也蹇序辰建看详诉理之议章惇迟疑未应卞迫之即日置局士大夫得罪者八百三十家六也愿亟正典刑以谢天下诏以资政殿学士知

江宁府连贬少府少监分司池州纔踰岁起知大名府徙扬州召为中太乙宫使擢知枢密院帝谋复湟鄯问于卞卞以王厚高永年对兴京合

谋竭府藏以事边募商人运粮不复问其直贵贱秦中骚困及取二州进金紫光禄大夫追雠任伯雨所言曲自辨理诸人坐贬卞居心倾邪意

以安石所行为至当兄晚达而住在上致己不得相故二府政事时有不合京以中旨用童贯为陕西制置使卞言不宜用宦者右丞张康国引

李宪故事以对卞曰用宪巳非美事宪犹稍习兵贯略无所长异时必误边计帝令中书行之京于帝前诋卞卞求去以天章阁学士知河南妖

人张怀素败卞素与之游坐降职旋加观文殿学士拜昭庆军节度使入为侍读进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易节镇东政和末谒归道死高宗

即位追责为宁国军节度副使绍兴五年又贬单州团练副使

蔡攸

攸字居安京长子元符中监在京裁造院徽宗时为端王每退朝攸遇诸涂必下马拱立王问左右知为蔡承旨子心善之及即位遂有宠

崇宁三年自鸿臆丞赐进士出身除秘书郎二年闲至枢密直学士京再入相为宣和殿大学士改淮康军节度使帝将去京攸通籍禁庭闻其

事亟请闲百拜以恳帝意遂解其后与京权势日相轧浮薄者复闲之父子各立门户遂为雠敌攸别居赐第尝诣京京正与客语使避之攸甫

入遽起握父手为胗视状曰火人脉势舒缓体中得无有不适乎京曰无之攸曰禁中方有公事即辞去客窃窥见以问京京曰此儿欲以为吾

疾而罢我也阅数日京果玫仕以季弟修钟爱于京数请杀之帝不许攸厯开府仪同三司进少保益用事进见无时与王黼得预宫中秘戏或

侍曲宴则短衫窄袴涂抹青红杂倡优侏儒多道市井淫媟谑浪语以蛊帝心妻宋氏出入禁掖子行领殿中监宠信倾其父帝留意遂家者说

攸因倡为异闻谓有珠星壁月跨凤乘龙天章云篆之符与方士林灵素之徒争证神变事于是神霄玉清之祠徧天下矣童贯巡边以攸副宣

抚攸騃稚不习事谓功业可唾手致入辞之日指二侍姬曰臣成功归乞以是赏帝笑而弗责辽郭药师举涿易二州降进攸少傅师入燕进少

师封英国公还领枢密院进太保徙封燕帝欲内禅亲书传位东宫字授李邦彦邦彦却不敢奉遂以付攸攸退属其客给事中吴敏议遂定靖

康元年从上皇南下及还都始责为太中大夫继而安置永州连徙浔雷京死御史言攸罪不减乃父燕山之役祸及宗社骄奢淫泆载籍所无

当窜诸海岛诏置万安军寻遣使者随所至诛之

蔡翛

翛初以恩泽为亲卫郎秘书丞至保和殿学士宣和中拜礼部尚书兼侍讲时翛弟兄亦知事势日异密与攸议稍持正论故与京异遂引

吴敏李纲李光杨时等用之以挽物情寻加大学士提举醴泉观钦宗立翛上募兵陕西策自请行又劝西幸帝颇采纳俾知京兆府计垂就攸

忌其功成会金破浚州徽宗南幸攸假徽宗旨请翛守镇江改资政殿大学士翛幸得去不复辞流言至京师谓将复辟于镇江帝趣迎上皇还

而责翛昭信军节度副使攸之诛也御史陈述且行帝取诏批其尾曰翛亦然于是并诛 【按此下旧附蔡崈传今从删】

△赵良嗣

赵良嗣本燕人马植世为辽国大族仕至光禄卿行污而内乱不齿于人政和初童贯出使道卢沟植夜见自言有灭燕之策贯大奇之库

与归易姓名曰李良嗣荐诸朝即献策曰女真恨辽人切骨而天祚荒淫失道本朝若遣使自登莱涉海结好女真与之相约攻辽其国可图也

召对帝嘉纳之赐姓赵氏以为秘书丞图燕之议自此始迁直龙图阁提点万寿观加右文殿修撰宣和二年二月使于金国见金太祖议取燕

云使还进徽猷阁待制自是将命至六七颇与金争议进龙图阁直学士既得燕山又加延康殿学士昃举上清宫官至光禄大夫良嗣言顷在

北国与燕中豪士谋结义归朝沥酒于北极祠下祈天为约俟他日功成即挂冠谢事以表本心今赖陛下威灵幸而集事愿许臣致仕以践前

约凡三上章不许既而朝廷纳张觉良嗣争之云国家新与金国盟如此必失其欢后不可悔不听坐夺职削五阶靖康元年四月御史胡舜陟

论其结成边患败契丹百年之好使金兵侵陵祸及中国乞戮之于帝时已窜柳州诏广西转运副使李升之即所至枭其首徙妻子于万安军

【按宋史此下有张觉郭药师二传今改归叛臣传】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二 礼乐志第二·班固
  内篇 采撰第十五·刘知几
  ●卷十三·周密
  辽志 全文·叶隆礼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四·佚名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佚名
  卷之八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佚名
  第五十八册 天聪六年八月至九月·佚名
  绎史卷八十六之一·马骕
  卷二百九十一·杨士奇
  一二八、齐湣王在位十八年非四十年其元年为周赧王十五年非周显王四十六年辨·钱穆
  中日修好条规·佚名
  卷十八·佚名
  胡宪生·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葛立方

    李白乐府三卷,于三纲五常之道,数致意焉。虑君臣之义不笃也,则有《君道曲》之篇,所谓“风后爪牙常先太山稽,如心之使臂。小白鸿翼于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虑父子之义不笃也,则有《东海勇妇》之篇,所谓“淳于

  • 卷五十九·徐世昌

    任兰枝任兰枝,字香谷,溧阳人。康熙癸巳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有《见南诗集》。大相岭肩舆历峻坂,力尽得跻攀。冰雪明孤岭,风云暗百蛮。地应雄剑阁,天已进阳关。旧说南征相,兵戈驻此间。古意江上

  • 列传第十五 谢哲 萧乾 谢嘏 张种 王固 孔奂 萧允弟引·姚思廉

    谢哲,字颖豫,陈郡阳夏人也。祖朏,梁司徒。父譓,梁右光禄大夫。哲美风仪,举止酝藉,而襟情豁然,为士君子所重。起家梁秘书郎,累迁广陵太守。侯景之乱,以母老因寓居广陵,高祖自京口渡江应接郭元建,哲乃委质,深被敬重。高祖为南徐州刺

  • 列传第六 高颎·魏徵

    高颎,字昭玄,一名敏,自云渤海蓚人也。父宾,背齐归周 ,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氏。及信被诛,妻子徙蜀。文献皇后以宾父之故吏,每往来其家。宾后官至鄀州刺史,及颎贵,赠礼部尚书、渤海公。 颎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善词令

  • 卷二百七 表四十七·赵尔巽

      ◎疆臣年表十一各边将军都统大臣   表略

  • 卷二十四 太平興國八年(癸未,983)·李焘

      起太宗太平興國八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戊午朔,上御乾元殿受朝。   契丹主隆緒改元統和。   壬戌,上乳母陳國夫人耿氏卒,涪陵縣公廷美之親母也。(事見雍熙元年正月。)   兩京、諸道州府貢士一萬二百六十

  • 卷一·王世贞

    ○再上祖宗号嘉靖十八年,改上太宗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尊号为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加上皇考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尊号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按:世

  • 钦定金史语解卷十一·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金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金史语解卷十一人名玛纳布 【今□坏也卷十七作水纳阿】察罕 【蒙古语白色也卷十七作长河】玛哈雅纳 【梵语大乘也卷十七作毛花辇】实格 【卷十

  • 毛鸿宾传·李延寿

    毛鸿宾,长得大鼻子大眼睛,满脸的络腮胡须,又黑又胖,面貌形状十分怪异,氐族和羌族的人看见他都很害怕。他很有胆略,又善于骑马射箭;倜傥洒脱,不拘小节。在兄弟当中,他最为轻财好施。他的哥哥毛遐虽说较早出来做官,但名望却在他之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 吴元年十一月癸酉朔,朱亮祖率舟师袭败方明善于乐清之盘屿,追至楚门海口,遣百户李德招谕之。 乙亥,夏主明昇遣使者邓良叟来聘,命良叟从大将军徐达军,观所下城邑。 丙子,大将军徐达师次下邳,遣都

  • 马蹄第九·刘文典

    〔释文〕举事以名篇。以分外之能,故驽骀不堪,而死已过半。圣智治物,其损亦然。 〔释文〕骤士救反。橛向、徐其月反。司马云:衔也。崔云:镳也。饰徐音式。司马云:排衔也,谓加饰于马镳也。 〇典案:御

  • 卷三十一·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三十一 宋 严粲 撰 韩奕【音亦】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锡命诸侯【笺曰梁山於韩国之山最高大为国之镇所望祀焉故美大其貌奕奕然谓之韩奕也韩姬姓之国也後为晋所灭故大夫韩氏以为邑名焉幽王九年王室始

  • 覆張溥泉書·欧阳竟无

    辱書︰教我提倡墨學,墨義種種切到,儒偏中和,不適抗戰時用。盥誦之余,曷勝欽感﹗然吾有義陳前,幸鑒奪之﹗ 抗戰是非常時期事,節節非常,應具一段真精神,觸處求益。今之抗戰,貞元交會,為非常非常時期事,不但非常異昔日之常為非常,又于造他

  • 致陕西辛未讲经会电·太虚

    陕西辛未讲经会公鉴:东电悉。候朱子桥长者来平,即同来陕。太虚。(见海刊十二卷十一期)

  • 卷第九十·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九十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三十六世随录泉州府永春瑞云借山映禅师漳州林氏子。世业儒。年二十二。投礼南山弥于广严薙染。後受金粟

  • 卷之二十七·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二十七 临济第十九世祖 讳明本。嗣高峰。 成宗丙申元贞五年。 临济第十九世中峰祖嗣宗统(二十八年)。 学者辐凑归之。如水就下。而祖深自韬晦。一时宰相公卿。上及天子。每虚径山灵隐诸大剎赍币迎祖。卒

  • 岛·阿道司·赫胥黎

    作者阿道司·赫胥黎。远在太平洋的一座岛屿Pala蓬勃发展了100多年的理想社会,已然成为一场现代社会文明的实验。居民生活在这个由西方科学与东方哲学创造的人间天堂,岛上的幸福引来了外界的嫉妒与敌意。为了占领岛上的

  •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佚名

    经名:洞真上清天关.三图七星移度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原本一卷,徒分作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与《上清天关三图经》同,本经名与实相副。《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为《上清天关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