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内篇 采撰第十五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是知史文有阙,其来尚矣。自非博雅君子,何以补其遗逸者哉?盖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群材合构。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怀铅握椠之客,何尝不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

  观夫丘明受《经》立《传》,广包诸国,盖当时有《周志》、《晋乘》、《楚杌》等篇,遂乃聚而编之,混成一录。向使专凭鲁策,独询孔氏,何以能殚见洽闻,若斯之博也?马迁《史记》,采《世本》、《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至班固《汉书》,则全同太史。自太初已后,又杂引刘氏《新序》、《说苑》、《七略》之辞。此并当代雅言,事无邪僻,故能取信一时,擅名千载。

  但中世作者,其流日烦,虽国有策书,杀青不暇,而百家诸子,私存撰录,寸有所长,实广闻见。其失之者,则有苟出异端,虚益新事,至如禹生启石,伊产空桑,海客乘槎以登汉,姮娥窃药以奔月。如斯踳驳,不可殚论,固难以污南、董之片简,霑班、华之寸札。而嵇康《高士传》,好聚七国寓言,玄晏《帝王纪》,多采《六经》图谶,引书之误,其萌于此矣。

  至范晔增损东汉一代,自谓无愧良直,而王乔凫履,出于《风俗通》,左慈羊鸣,传于《抱朴子》。朱紫不别,秽莫大焉。沈氏著书,好诬先代,于晋则故造奇说,在宋则多出谤言,前史所载,已讥其谬矣。而魏收党附北朝,尤苦南国,承其诡妄,重以加诸。遂云马叡出于牛金,刘骏上淫路氏。可谓助桀为虐,幸人之灾。寻其生绝胤嗣,死遭剖斩,盖亦阴过之所致也。

  晋世杂书,谅非一族,若《语林》、《世说》、《幽明录》、《搜神记》之徒,其所载或恢谐小辩,或神鬼怪物。其事非圣,扬雄所不观;其言乱神,宣尼所不语。皇朝新撰《晋史》,多采以为书。夫以干、邓之所粪除,王、虞之所糠秕,持为逸史,用补前传,此何异魏朝之撰《皇览》,梁世之修《遍略》,务多为美,聚博为功,虽取说于小人,终见嗤于君子矣。

  夫郡国之记,谱谍之书,务欲矜其州里,夸其氏族。读之者安可不练其得失,明其真伪者乎?至如"江东五俊",始自《会稽典录》,"颍川八龙",出于《荀氏家传》,而修晋、汉史者,皆征彼虚誉,定为实录。苟不加以研核,何以详其是非?又讹言难信,传闻多失,至如曾参杀人,不疑盗嫂,翟义不死,诸葛犹存,此皆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倘无明白,其谁曰不然。故蜀相薨于渭滨,《晋书》称呕血而死;魏君崩于马圈,《齐史》云中矢而亡;沈炯骂书,河北以为王伟;魏收草檄,关西谓之邢邵。夫同说一事,而分为两家,盖言之者彼此有殊,故书之者是非无定。

  况古今路阻,视听壤隔,谈者或以前为后,或以有为无,泾、渭一乱,莫之能辨。而后来穿凿,喜出异同,不凭国史,别讯流俗。及其记事也,则有师旷将轩辕并世,公明与方朔同时;尧有八眉,夔唯一足;乌白马角,救燕丹而免祸;犬吠鸡鸣,逐刘安以高蹈。此之乖滥,往往有旃。

  故作者恶道听途说之违理,街谈巷议之损实。观夫子长之撰《史记》也,殷、周已往,采彼家人;安国之述《阳秋》也,梁、益旧事,访诸故老。夫以刍尧鄙说,刊为竹帛正言,而辄欲与《五经》方驾,《三志》竞爽,斯亦难矣。呜呼!逝者不作,冥漠九泉;毁誉所加,远诬千载。异辞疑事,学者宜善思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九·魏徵
  归田录卷二·欧阳修
  第十一回 商垫款熊秉三受谤 拒副署唐少川失踪·蔡东藩
  卷之三百五十五·佚名
  卷二十四·王当
  ●蜀轺纪程·文祥
  第一四六供词光绪十四年四月十三日一一三二三—三·佚名
  六五三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查出悖谬各书分别办理缘由折·佚名
  金佗续编卷二·岳珂
  崔延伯传·魏收
  《新唐书》简介·欧阳修
  缪大亨传·张廷玉
  四·钱穆
  卷三·宋敏求
  第三章 基督教和西方科学的传入·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四·王十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东坡诗集注>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十四 宋 王十朋 撰 酬和 和赵景贶春思且怀吴越山水 岁华来无穷老眼久已静春风如系马【次公庄子外篇天道而状义然似系马而止也】未动意先骋

  • 卷三十八·乾隆

    卷三十八眉山苏轼诗七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其一偶随樵父采都梁。竹屋松扉试乞浆。但见东轩堪隐几。不知公子是监仓。谿中乱石墙垣古。山下寒蔬匕箸香。我是江南旧游客。挂冠知有老萧郎。其二北望飞尘苦画霾。洗心

  • ●石桐先生诗钞·李怀民

    ○石桐诗钞之十桐草堂集海上数里闻涛响,到来烟雾迷。平看疑地尽,回首觉天低。落日片帆外,暮云孤岛西。苍茫人绝语,独有海禽啼。送族弟梦锡北游白首尚求试,知君驱马迟。共当身贱日,相视路岐时。春雁雨迷影,野棠风绕枝。文章知

  • 第四十回 枭首逆戡乱成功 宥元舅顾亲屈法·蔡东藩

      却说苏峻部将路永、匡术、贾宁等人,闻祖约败奔历阳,恐势孤援绝,不能成事,特向峻献议,劝峻尽诛司徒王导等,断绝人望,别树腹心。峻素来敬导,不允众议,路永遂生贰心。王导探知消息,即使参军袁眈,诱永归顺。永便即从导,导欲奉帝

  • 上谕·吕毖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昨于养心殿存贮各书内检有明朝宫史一书其中分类叙述宫殿楼台及四时服食宴乐并内监职掌宫闱琐屑之事卷首称芦城赤隠吕毖较次其文义猥鄙本无足观葢明季寺人所为原不堪采登册府特是有明

  • 第十九回 狐仙塔·德龄

    “今天,我们必须上狐仙塔去走一遭,那边也是一处很有名的所在!”当我们展谒过历代皇帝的遗物之后,第二天早上,太后的愁思已减杀了许多;伊梳洗过后,便计划着要想出去游玩了。伊的行动当然是绝对可以自由的,伊尽可不必征求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四·佚名

    万历四十四年四月庚子朔孟夏享 太庙遣驸马侯拱宸恭代○礼部进会试录时沈同和既正罪除其名士以群龙无首诮之○升山西道御史彭端吾为狭西参政陈一元为广东佥事狭西副使乔进璠为四川参政○命浙江道御史杨鹤巡按贵州○广

  • 卷之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纪昀

    宋纪 【三】真宗○真宗真宗皇帝讳恒太宗第三子也母曰元德皇后李氏帝幼英睿与诸王嬉戏好作战阵之状自称元帅太祖爱之育于宫中尝登万岁殿升 御榻坐太祖抚之曰汝得作天子否对曰由天命耳比就学一览成诵初名德昌后改元休复

  • 读例存疑卷二十一·薛允升

    兵律之二军政擅调官军申报军务飞报军情漏泄军情大事边境申索军需失误军事从征违期军人替役主将不固守纵军虏掠不操练军士激变良民私卖战马私卖军器毁弃军器私藏应禁军器纵放军人歇役公侯私役官军从征守御官军逃优恤军

  • 斛律羌举传·李百药

    斛律羌举,太安人氏。其家世代为部落酋长。父谨,魏龙骧将军、武川镇将。羌举年轻时敢说敢干,胆量大。永安中,随从尔朱兆进驻洛陽,有战功,而受兆的爱戴,时常跟着征战讨伐。高祖打败尔朱兆后,羌举才投奔过来。高祖感觉到他对尔朱

  •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蒋廷黻

    在十九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西洋没有派遣驻华的使节,我们也没有派大使公使到外国去。此中的原故是很复杂的。第一,中西相隔很远,交通也不方便。西洋到中国来的船只都是帆船。那时没有苏彝士运河,中西的交通须绕非洲顶南

  • 卷四·黄道周

    <子部,儒家类,榕坛问业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四明 黄道周 撰甲戌八月朔二日乙夘为秋仲正防之期某又以省家入郡于时在防者五十三人自愧寡陋藏匿不深拟先一日为撤臯比奉诸长者请诸乡里先正左右辟咡至期未有至者而秋

  •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太虚

    ──二十九年四月在马六甲青云亭讲──主席、各位来宾:今天承马六甲青云亭的僧众及各界侨胞的盛大招待,殊深感谢!我知道,马六甲是马来亚文化开发最早的地方,有五六百年的建筑,青云亭也已有三四百年;侨胞来这里多有很长的历史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四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四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随眠品第五之二有唯二十法。谓唯见苦所断法。唯见集所断法。唯见灭所断法。惟见道所断法。唯修所断法。如不定系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亦尔。于惟见苦所断法。

  • 海陬冶游录·王韬

    《海陬冶游录》即为王韬描绘上海青楼的冶游笔记,是书依余怀《板桥杂记》体例分上中下三卷。作者自言:“旅窗无俚,因病得闲,枨触旧怀,抽毫暝写,姑循余曼翁《板桥杂记》之例,以雅游、丽品、轶事分隶之。“上卷”雅游“,绘沪上青

  • 周易郑康成注·王应麟

    易学著作。宋王应麟辑东汉郑玄《周易注》佚书。一卷。魏晋以后,郑玄《周易注》与王弼《周易注》成为当时的显学。二者并驾齐驱,王注在南朝盛行,郑注则独霸北朝。郑注《周易》是一本集两汉《易》学之大成的著作,但是由于隋

  • 望南山·杨朔

    中篇小说。杨朔著。1949年8月北平天下图书公司初版。这本小说虽篇幅较短,但在解放战争的大背景下却生动地描写了察南护地队在大王疃(西大云疃)一带的斗争经历,歌颂了获得土地的农民遥望南山根据地,企盼第二次解放而坚持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