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列传

五代 【二】

○五代二

刘鄩

牛存节

  张归霸

王重师

  徐怀玉

  杨师厚

王景仁

  贺瓌

王檀

马嗣勋

  王虔裕

  谢彦章

刘鄩

牛存节

张归霸

王重师

徐怀玉

杨师厚

王景仁

贺瓌

王檀

马嗣勋

王虔裕

谢彦章

△刘鄩

刘鄩密州安邱人少事青州王敬武敬武卒子师范立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至迎于郊

外命鄩斩之坐上因使鄩攻蟾破之师范表鄩登州刺史以为行军司马梁太祖西攻凤翔师范乘虚分袭梁诸州县它遣者谋多泄不成独鄩

素好兵书有机略时梁巳悉有兖郓以葛从周镇兖州从周将兵在外鄩乃使人鬻油城中悉得虚实出入之所乃以步兵五百从城下水窦入

袭破之徙从周家属外第亲拜其母抚之甚有恩礼太祖东还遣朱友寍攻师范从周攻鄩鄩以版舆置从周母城上母呼从周曰刘将军待我

甚厚无异于汝人臣各为其主汝可察之从周为之缓攻鄩乃悉简妇人及老疾者出之独与少壮者坚守待援久之不至人心颇离副使王彦

温踰城奔守陴者多逸鄩乃遣人阳语彦温曰非吾素遣者皆勿以行又下令城中曰吾遣从副使者得出否者族城中皆感奔者乃止梁兵闻

之果疑彦温非实降斩之城下由是守益坚师范兵己屈从周以祸福谕鄩鄩报曰俟吾主降即以城还梁师范败降以谕鄩 【案鄩必俟师

范谕乃始降梁葢效李世绩之守黎阳事见北梦琐言欧史失载今增】 乃亦归梁太祖以为元从都押衙时太祖巳领四镇四镇将吏皆功臣

旧人鄩一旦以降将居其上诸将见鄩皆用军礼鄩居自如太祖益奇之及即位累迁左龙武统军刘知俊叛陷长安太祖遣鄩与牛存节讨之

知俊走凤翔太祖乃以长安为永平军拜鄩节度使末帝立为开封尹杨师厚卒分相魏为两镇末帝恐魏兵乱遣鄩以兵屯魏县 【按册府

元龟通鉴薛史皆作屯南乐】 魏兵果劫贺德伦降晋庄宗入魏鄩以为晋兵悉在魏太原可袭乃结草人执旗帜负以驴往来城上而潜军出

黄泽关袭太原至乐平遇雨不克进而旋急趋临清争魏积粟而周德威巳先至鄩乃屯莘县筑甬通及河以馈军久之末帝以书责鄩战鄩报

未可击复遣问必胜之策鄩曰臣无奇术请人给米十斛米尽则敌破矣末帝大怒诮鄩曰将军蓄米将疗饥乎将破敌乎乃遣使者监督其军

鄩召诸将谋曰主上深居禁中与诸白面儿谋必败人事今敌盛未可轻动君以为如何诸将皆欲战鄩乃悉召诸将坐之军门人饮以河水一

杯诸将或饮或辞鄩曰一杯之难犹若此滔滔河流可尽乎诸将皆失色时庄宗在魏数以劲兵压鄩营鄩不肯出而末帝数促鄩战庄宗乃声

言归太原命符存审守魏而潜兵贝州鄩以晋王西归魏无备可击乃以兵万人攻魏城东庄宗自贝州返击之鄩惊兵稍郄追至故元城庄宗

与符存审为南方阵夹之鄩为员阵以应之兵再合鄩大败南保滑州末帝以为义成军节度使明年河朔皆入于晋降鄩亳州团练使 【按

通鉴鄩自滑州入朝朝议以河朔失守落鄩平章事是鄩曾加使相欧薛两史皆失载】 兖州张万进反遣鄩攻杀之拜泰寍军节度使朱友谦

叛陷同州末帝以鄩为河东道招讨使行次陕州鄩以书招友谦不报留月余待之尹皓段凝等素恶鄩乃谮鄩与友谦亲家逗留养贼巳而兵

数败诏罢归洛阳酖杀之 【按庄宗实录云忧恚发病卒薛史作张宗奭奉密旨逼令饮酖葢当时巳密之故实录未得其实】 年六十四赠

中书令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以私姻移谕迁延贻误军计正当明正显戮耳密令行酖何为哉昔子舆氏引庾公之斯之事虽为取友

者旁引曲证之端巳非正道后世不知谋国者辄沿袭之以为公私交尽何啻失之千里】 子遂凝遂雍事唐皆为刺史明宗王淑妃故鄩妾明

宗晚年淑妃用事鄩二子皆被恩宠潞王从珂反于凤翔遂雍为西京副留守留守王思同帅诸镇兵讨凤翔战败东归遂雍不纳封府库以待

潞王潞王见遂雍握手流涕及入立拜遂雍淄州刺史以鄩兄琪之子遂清代遂雍为西京副留守遂清以孝称历易棣等五州刺史皆有善政

迁凤州防御使宣徽北院使判三司晋开运中终安州防御使

△牛存节

牛存节字赞正青州博昌人初名礼事诸葛爽于河阳爽卒乃归梁太祖赐之名字以为小校张晊攻汴存节破其二寨梁攻濮州战南刘

桥范县存节功多李罕之围张全义全义来乞兵太祖以存节故事河阳知其间道使为前锋击走罕之太祖攻魏存节下魏黎阳临河与太祖

会内黄迁滑州牢城遏后指挥使梁兵攻郓存节使都将王言藏船濠中期日午渡兵踰濠急攻之会营中火起郓人登城望火言伏不敢动失

期存节独破郓西瓮城门夺其濠桥梁兵得俱进遂破朱宣从葛从周攻淮南渒河之败存节所部独全并收散卒八千以归 【按旧唐书昭

宗纪庞师古葛从周等攻淮南至渒河死伤略尽唯牛存节一军获免则存节自有所将之兵未被残破薛史云存节作后殿收合所部并败兵

八千余人亦不独仅收从周散卒巳也欧史不及存节所部今补】 拜亳宿二州刺史朱瑾走吴召吴兵攻徐宿存节谋曰淮兵必不先攻宿夜

以兵急趣徐州傅城瑾方至惊曰来何速也不能攻而去迁潞州都指挥使太祖攻凤翔使召存节潞人送者皆号泣累拜邢州团练使元帅府

左都押衙太祖即位拜右千牛卫上将军从康怀英攻潞州为行营排阵使夹城破存节自西都将兵应接溃卒行至天井关闻晋兵攻泽州 【

按五代史原文作存节等以余兵归通鉴考异谓存节若自夹城归则先过泽州后至天井关岂得巳过而返救之梁列传及薛史皆作存节自

西都应接夹寨溃卒通鉴取之欧史未明地理以致误今据改】 存节顾诸将曰泽州要害不可失也诸将皆不欲救存节举策而先士卒随之

比至州人巳焚外城将降晋闻存节至乃稍定遂入城助守晋人穴地道来攻存节亦穴地以应之战于隧中敌不得入乃解去累迁匡国军节

度使友珪立朱友谦叛附于晋西连凤翔存节东西受敌同州水咸无井刘知俊之叛也以渴不能守而走故友谦与岐兵合围欲持久以渴之

存节祷而凿井八十水皆甘可食友谦卒不能下末帝立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徙镇天平蒋殷反攻破之以功加太尉梁晋相距河上存节方

病痟忠愤弥激治军督士未尝言病病革召归京师将卒语其子知业曰忠孝吾子也不及其它赠太师

△张归霸

张归霸字正臣 【从薛史增】 清河人少与弟归厚归弁俱从黄巢巢败归霸兄弟乃降梁秦宗权攻汴归霸战数有功张晊军赤冈以

骑兵挑战矢中归霸拔之以射贼一发而毙夺其马而归太祖壮之使以弓手五百人伏湟中太祖以骑数百为游兵过晊栅晊追太祖归霸发

伏杀晊兵千人太祖攻蔡州蔡将萧颢急击太祖营归霸辄与徐怀玉合击败之太祖得拔营去太祖攻兖郓使归霸守曹州大败朱瑾于金乡

又破濮州晋人攻魏归霸从葛从周救魏战洹水归霸禽克用子落落以与魏人又破刘仁恭于内黄功出诸将右累拜河阳节度使开平二年

卒子汉杰事末帝为显官以张德妃同产故用事梁亡族诛归厚字德坤善用弓槊能以少击众以与张晊独战而胜为骑长郴王友裕攻郓屯

濮州太祖后至与友裕相失卒遇郓兵千人太祖望而少之与归厚以听子军直冲之战巳合郓兵大至归厚以数十骑卫太祖马中矢僵乃持

槊步鬬太祖先还军中遣张筠驰骑取之以为必死矣归厚体被十余箭得筠马乃归太祖见之泣曰尔在丧军何足计乎使舁归宣武迁右神

武统军历洺晋绛三州刺史与晋人屡战未尝屈干化元年拜镇国军节度使以疾卒子汉卿归弁亦善战开平初以为滑州长剑指挥使子汉

融梁亡皆族诛

△王重师

王重师许州长社人秦宗权陷许州重师脱身归梁从太祖平蔡攻兖郓为拔山都指挥使苦战齐鲁间威震邻敌迁颍州刺史太祖攻濮

州巳破濮人积草焚之梁兵不得入重师方病创卧帐中遽起悉取军中毡毯沃水蒙火上率精卒以短兵突入众随之遂取濮州重师身被八

九创军士负之而还太祖闻之惊曰奈何使我得濮州而失重师乎逾月乃愈王师范降表重师青州留后累迁佑国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居数年甚有威惠重师与刘捍故有隙捍尝构之太祖会重师辄遣裨将张君练攻邠凤而败太祖怒其擅发兵挫国威将召而罪之 【

按通鉴重师镇长安数年贡赋不时乃召令入朝是重师获罪非尽由谗构也薛史亦不载】 遣刘捍代重师重师不知太祖怒已捍至重师礼

甚倨捍因驰白太祖言重师有二志遂贬死

△徐怀玉

徐怀玉亳州焦夷人本名琮与梁太祖俱起微贱勇于战阵从太祖镇宣武为永城镇将秦宗权攻梁壁金堤灵昌酸枣怀玉以轻骑连击

破之又败之于板桥赤冈拔其八栅从太祖东攻兖郓破徐宿战必捷赏赉以分士卒为梁名将太祖赐名怀玉从太祖败魏兵黎阳破朱瑾于

金乡又从庞师古攻杨行密清口之败怀玉军独完收散卒万余人归迁沂州刺史王师范叛梁怀玉屡以州兵击破之迁齐州防御使天复四

年以州兵西迎昭宗都洛阳迁华州观察留后屯雍州迁右羽林统军又屯泽州晋人为隧以攻怀玉击之隧中晋人乃郄太祖时历曹晋二州

刺史晋军数至怀玉坚守败晋于洪洞拜保大军节度使朱友谦叛附于晋袭鄜州执怀玉杀之

△杨师厚

杨师厚颍州斤沟人少事河阳李罕之从罕之降晋后以罪奔梁太祖以为宣武军押衙曹州刺史梁攻王师范师厚战临朐禽其偏将八

十余人取棣州以功拜齐州刺史太祖攻赵匡凝于襄阳师厚为先锋以浮桥渡汉击败之匡凝弃城走进取荆南又走匡凝弟匡明拜山南东

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知俊叛攻陷长安刘鄩牛存节等攻之久不下师厚以奇兵入其西门遂克之 【按通鉴时师厚为西路行

营招讨使帅刘鄩等讨知俊鄩等破潼关师厚以奇兵后至遂克之是师厚实与鄩等同役凤翔而鄩等亦非无功足录者也与史互异】 晋周

德威攻晋州以应知俊师厚败之于蒙坑迁保义军节度使徙镇宣义晋军攻燕燕王刘守光求援于梁太祖为之击赵以牵晋屯于龙花遣师

厚攻枣强屠之进围蓚县晋史建瑭以轻兵夜击梁军梁军大扰弃辎重走太祖迁东都留师厚屯魏州明年太祖遇弒友珪自立师厚乘间杀

魏牙将潘宴臧延范等逐节度使罗周翰友珪因以师厚为天雄军节度使师厚自太祖时尝为招讨使悉领梁劲兵既得魏稍矜倨难制故时

魏恃牙兵以强罗绍威时牙兵尽死魏始为梁所制师厚乃复置银枪効节军友珪阴欲图之召师厚入计事其吏劝勿行师厚曰吾二十年不

负朱家今若不行则见疑而生事然吾知上为人虽往无如我何乃以劲兵二万朝京师留兵城外以十余人从入见友珪益恐惧赐与巨万而

还已而末帝谋讨友珪遣马慎交阴见师厚布腹心师厚犹豫未决或曰均王仗大义诛贼其事易成若一朝破贼公将何以自处师厚大悟乃

遣其将王舜贤至洛阳见袁象先计事使朱汉宾以兵屯滑州为应末帝卒与象先杀友珪末帝即位寺师厚邺王诏书不名事无巨细皆谘之

然心益忌畏巳而师厚疡发卒末帝为之受贺于宫中由是始分相魏为两镇魏军乱以魏博降晋梁失河北自此始

△王景仁

王景仁庐州合肥人初名茂章少从杨行密起淮南骁勇刚悍临敌以身先梁太祖遣兄子友寍 【按友寍乃朗王存之子欧史作子误

】 攻王师范于青州师范乞兵于行密遣景仁以步骑七千救之师范背城为两栅友寍夜击其一栅中告急趣景仁出战景仁按兵不动友寍

巳破一栅连战不巳迟明景仁度友寍兵巳困乃出战大败之遂斩友寍时太祖方攻郓州闻友寍死以兵二十万倍道至景仁闭垒示怯伺梁

兵怠毁栅出疾战战酣退坐召诸将饮酒巳而复战太祖登高望见之得青州降人问饮酒者为谁曰王茂章也太祖叹曰使吾得此人为将天

下不足平也梁兵又败景仁军还梁兵急追之景仁遣裨将李虔裕设伏以待追兵至虔裕以死遏之景仁缓行全军以归事行密为润州团练

使行密死子渥自宣州入立景仁代守宣州渥求宣州故物不与渥怒以兵攻之 【按新唐书杨行密传渥求茂章亲兵不得乃以兵五千袭

之薛史作渥忌其勇悍欲除之皆与欧史互异】 景仁奔于钱镠镠表领宣州节度使梁太祖素识景仁遣人召之遂间道归梁仍以为寍国军

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平四年为北面招讨使伐赵行至魏州司天监言太阴亏不利行师太祖驰使者止之景仁已过邢洺不奉诏及

晋人战大败于柏乡罢就第后数月悉复其官爵末帝立为淮南招讨使使攻庐寿军过独山山有杨行密祠再拜号泣而去战于霍山梁兵败

走景仁殿而力战不甚败归京师病疽卒赠太尉

△贺瓌

贺瓌字光远濮州人事郓州朱宣为都指挥使梁太祖攻朱瑾于兖州宣遣瓌与何怀宝柳存等救兖瓌趋待宾馆欲绝梁饷道太祖侦知

之选精兵夜疾驰百里旦至巨野东遇瓌兵击之瓌等大败絷瓌及怀宝等至兖城下以招瑾瑾不纳因斩怀宝等十余人而独留瓌瓌感太祖

不杀誓以身自效从平青州以为曹州刺史太祖即位徙相州末帝时迁左龙虎统军宣义军节度使贞明元年魏兵乱贺德伦降晋晋王入魏

刘鄩败走河朔皆入于晋晋军取杨刘乃以瓌为招讨使与谢彦章等屯行台瓌与彦章有隙伏甲杀之庄宗以轻兵袭濮州瓌自行台蹑之战

于胡柳陂斩其将周德威瓌军巳胜阵无石山日暮晋军仰攻之瓌下击晋军遂夺山 【按此即王建及传所谓土山也原文不着夺山事于

战时形势未尽且与建及传不符今增】 瓌大败晋遂取濮州城德胜夹河为栅瓌以舟兵攻南栅不能得还军行台以疾卒年六十二赠侍中

△王檀

王檀字众美京兆人少事梁太祖为小校尚让攻梁战尉氏门檀勇出诸将太祖奇之迁踏白副指挥使从来珍募兵有功梁与蔡兵战板

桥李重裔马踣为蔡兵所擒檀驰取之并获其将一人从太祖破魏内黄迁冲山都虞侯复从朱珍攻徐州获其将一人梁兵攻王师范檀别破

其密州拜密州刺史太祖即位迁保义军节度使潞州东北面招讨使王景仁败于柏乡晋兵围邢州太祖欲自将救之檀表止请自拒敌卒全

邢州以功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封琅琊郡王友珪立徙镇宣化贞明元年又徙匡国时庄宗取魏博檀以谓晋兵悉在河北乃以奇兵西出

阴地袭太原不克而还徙镇天卒檀尝招亡盗居帐下帐下兵乱入杀檀年五十八赠太师谥忠毅

△马嗣勋

马嗣勋濠州锺离人少为州客将梁太祖攻濠州刺史张遂遣嗣勋持牌印降梁杨行密攻遂遂又使嗣勋来乞兵兵未至濠州巳没嗣勋

乃留事梁太祖以为宣武军元从押衙太祖西攻凤翔行至华州道嗣勋入说韩建建实时出降天佑二年罗绍威乞兵诛牙军遣嗣勋以千人

赴之尽诛牙兵语在绍威传嗣勋亦中重创卒太祖即位赠太保

△王虔裕

王虔裕琅琊临沂人少从诸葛爽起青棣间爽败虔裕随爽奔于梁时太祖新就镇黄巢秦宗权等兵方盛太祖数为所窘而梁未有佗将

乃以虔裕将骑兵常为先锋击巢拔其数栅巢走梁兵蹑之战于万胜戍巢败而东虔裕功为多乃表为义州刺史黄巢已去秦宗权攻许郑与

梁为敌境大小百余战虔裕常有功既又遣虔裕拒秦贤于尉氏战败失一裨将太祖怒拘之军中邢州孟迁降梁为晋人所围太祖遣虔裕以

精兵百人疾驰夜破围入迟明立梁旗帜于城上晋人以为救兵至乃退己而复来迁执虔裕降于晋见杀

△谢彦章

谢彦章许州人幼事葛从周从周养以为子授之兵法置千钱大盘中为行阵偏伍之状示以出入进退之节彦章尽得之及壮事梁太祖

为骑将时贺瓌善用步卒而彦章与孟审澄侯温裕皆善将骑兵审澄温裕所将不过三千彦章多而益办末帝时累迁匡国军节度使贞明四

年晋攻河北贺瓌为北面招讨使彦章为排阵使屯于行台彦章好礼儒士虽居军中尝儒服或临敌御众肃然有将帅之威左右驰骤疾若风

雨晋人望其行阵齐整相谓曰谢彦章必在此也其名重敌中如此瓌心忌之一日与瓌行视郊外瓌指一地语彦章曰此地冈阜隆起其中坦

然营栅之地也巳而晋兵栅之瓌疑彦章阴以告晋益恶之瓌欲速战彦章请持重以老敌马步都虞侯朱珪夙与彦章有隙乃诬反瓌旦享士

使珪伏甲杀之审澄温裕皆见害 【按审澄时为濮州刺史温裕则别将也】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五 卢玄·魏收
  卷十四 郭张林卢蒯二陈列传第十一·陆游
  元史续编卷十·胡粹中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二·佚名
  ◎活鬼·李定夷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纪昀
  卷之四十六·祁韵士
  ·重校“圣谕广训直解”恭纪·丁曰健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范晔
  汤绍恩传·张廷玉
  弇山堂别集卷四·王世贞
  卷二十·佚名
  卷二十四·佚名
  卷八十六·佚名
  光緒八年·曾纪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赵翼

      ○李青莲诗  李青莲自是仙灵降生。司马子微一见,即谓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贺知章一见,亦即呼为"谪仙人"。放还山後,陈留采访使李彦允为请於北海高天师授道。其神采必有迥异乎常人者。诗之不可及处,在

  • 第三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几日,下午。地点 乡间。人物 赵 旺 刘老汉 赵 鹏〔赵旺背着一袋粮食,走得很吃力,见一大树,在树下休息一下。赵旺 (独白)是呀,荷珠说的真不错,员外是个狼心狗肺的老家伙!那王兴,狗仗人势,多幺凶恶,硬把人家度命

  • 卷六·汪广洋

    钦定四库全书凤池吟稿卷六    明 汪广洋 撰七言长律上夀节钺专征握帝符东南黎献望来苏长驱白日浮云浄直扫沧江积翳无紫极高秋逢电绕彤霞清晓听嵩呼诸侯玉帛承筐篚殊译河山入版图五福载陈昭往昔百男重颂溥欢娱不

  • 卷二百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四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一 王十朋 观国朝故事 昔在元佑初朝廷用老成元恶首窜殛贤隽偕彚征帘帷八年政内外咸清明四夷各自守天下几太平绍圣党论起曲学尊金陵忠良投海岛党籍编姓名

  • 名山藏卷之六十四·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天顺臣二)◆臣林记(天顺臣二)廖庄锺同章纶邢让刘铉周叙刘俨徐有贞李贤岳正杨瑄王翱轩輗耿九畴刘实石璞年富廖庄锺同章纶○廖庄廖庄字安止吉水人弱冠举

  • 卷十七·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七宋 吕中 撰神宗皇帝议新法者罢熙宁三年二月司马光辞枢宻副使言先帝尝出内藏百万缗助常平仓作籴本前此常平钱谷共及一千余万贯石今无故散尽他日欲立常平法何时得及此数乞罢除条例司追还

  • 卷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三 朱批杨名时奏摺 雍正元年二月初二日云南廵抚【臣】杨名时谨 奏请 皇上圣安 朕安尔向日在官历任有声朕所稔悉自兹益当加勉莫移初志 雍

  • 卷三十一·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三十一宋 赵汝愚 编帝系门皇太子下上仁宗乞因兖国公主出降选立皇子欧阳修臣闻言天下之难言者不敢冀必然之听未必听而不可不言者所以尽为忠之心况臣遭遇圣明容纳谏诤言之未必不听其可默而不

  • 邵长光·周诒春

    邵长光 字裴子。年三十三岁。生于浙江杭州。本籍住址。杭州三圣桥河下。已婚。子三。女二。初学于杭州求是书院。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一年。以官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商业。光緖三十三年。入斯丹佛大学。习

  • 景公问天下之所以存亡晏子对以六说第十五·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寡人持不仁,其无义耳也。不然,北面与夫子而义。”晏子对曰:“婴,人臣也,公曷为出若言?”公曰:“请终问天下之所以存亡。”晏子曰:“缦密不能,蔍苴学者诎,身无以用人,而又不为人用者卑。善人不能戚,恶人不能疏者危。

  • 卷一○九·邱濬

    ▲伸冤抑之情 《周礼》:大司寇以肺石(赤石)达穷民,凡远近騑(无兄弟)独(无子孙)、老幼之欲有复(犹报也)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而罪其长。 郑玄曰:“穷民,天民之穷而无告者。” 王安石

  • 卷七·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七宋 陳祥道 撰五色【間色】考工記曰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染人春暴練夏纁玄秋染夏鍾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熾之淳而漬之三入為纁五入

  • 校量布施功德缘·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愿世尊为我说之。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吾今于忉利天宫一切众会,说阎浮

  • 佛开解梵志阿颰经·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与五百沙门俱。游於越只。到鼓车城外树下坐。比聚有豪贤梵志。名费迦沙。明晓经书星宿运度。所问皆答。有五百弟子。弟子中第一者。名阿颰。阿颰问师言。今有佛来。人称其德。名盖天

  • 福惠全书·黄六鸿

    清人黄六鸿著。该书是作者对地方行政的情况、阅历、经验和体会的记录,分十四部,三十二卷。撰于康熙三十三年,刻于康熙三十八年。书中对州县钱谷、刑名、户口徭役编审、土地清丈、保甲、教育、荒政、邮政等言之甚详,对地方

  • 天坛王屋山圣迹记·杜光庭

    前蜀杜光庭撰。一卷。光庭有《名山洞天福地记》已著录。此书著作年代不祥。凡六千余字。冠序谓王屋山为道教胜地。正文详述王屋山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等。载其地理形势雄壮,岗阜相连。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

  • 中山狼·康海

    明代杂剧,全名《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康海作。康海之师马中锡曾写过传奇小说《中山狼传》(一说为宋代谢良所作),康海之同学王九思写有《中山狼院本》(一折),情节均大致相近。但以康海之杂剧写得最好,影响也比较大。剧情

  • 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狄君厚

    元杂剧剧本。简名《火烧介子推》或《介子推》。狄君厚撰。末本。剧据《左传》诸书所载介子推本事敷演而成,叙晋献公宠信骊姬,贬太子申生,为骊姬之子修建千尺高台,台上加筑宫殿,劳民伤财。大臣介子推上殿极谏,引商纣亡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