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场

时间 前场后几日,下午。

地点 乡间。

人物 

赵 旺 

刘老汉 赵 鹏

〔赵旺背着一袋粮食,走得很吃力,见一大树,在树下休息一下。

赵旺 (独白)是呀,荷珠说的真不错,员外是个狼心狗肺的老家伙!那王兴,狗仗人势,多幺凶恶,硬把人家度命的粮食,连口袋一齐夺!他摇头摆尾走如飞,倒叫我扛着这伤天害理的货!越走越沉,仿佛背着个大磨盘。不是粮多呀,是我心里真难过!歇歇吧,歇歇吧。唉,一肚子话儿,只好跟老树说一说!〔刘老汉上,窥探,见只有赵旺,才敢过来。

刘老汉 赵旺哥!赵旺哥!

赵旺 谁呀?

刘老汉 我。

赵旺 刘大叔啊!我正替你难受哪!

刘老汉 王管家呢?

赵旺 他越欺负人,心里越痛快,走的可快哩!(望)兔子腿,连影儿也看不见了!

刘老汉 赵旺哥,你知道,全家大小就剩了这点粮食,你把它背来,今天我们就得挨饿!

赵旺 是王兴抢的,叫我背着,象背着棺材那幺难过!

刘老汉 是呀,是呀!赵旺哥,你是有好心的人,救救命吧!

赵 旺 刘大叔,给你,拿回去吧!(递)

刘老汉 好人哪!好人哪!可是,你空着手儿回去,不得挨打吗?(要接)

赵旺 那——(缩回手去)别忙,再想想看!

刘老汉 赵旺哥,你甭管啦,我去卖个孩子吧!

赵 旺 你,你拿去!拿去!(又递)

刘老汉 唉!那金三官厉害呀!(不肯接)

赵旺 谁说不是呢?是这幺一笔账:心里要舒服,别怕打屁股!(坚决地递过粮食)

刘老汉 你为我们受委屈,我于心不忍哪!(仍不接)

赵旺 拿去吧,甭管我的屁股!(扔给刘老汉)

刘老汉 唉!我永远不会忘了你的好处!(背粮下)

赵 旺 大叔,到家问大婶子好!(笑了笑)哎呀呀呀,身上轻松多了!再歇歇,养足了精神,回去好挨板子!(坐树下)

〔赵鹏上。

赵鹏 唉,无衣无食,一肚子书,凄凄惨惨,晕晕惚惚!子曰诗云不解饿,之乎者也肚子里乱咕噜!员外真可恨,赶我出门还剥下衣服!我想赵旺,也想荷珠,更想小姐深情厚意,给我银钱,劝我读书!赵鹏啊,赵鹏,紧紧腰带,劝劝老肚,不要老这幺唧哩咕噜!等我呀,金榜题名,高官得作,天天请你吃烧猪!哎呀,不行!不行!空话安慰不了这老肚,饿得发慌,支持不住!也罢!四顾无人,清清静静,倒不如上吊,结束苦恼,一命呜呼!老树啊,请你老老实实地把我挂住!

〔解腰带,掷树上。赵旺从后面把带子扔下来。

赵 鹏 咦!上吊都不成,莫非这里真有鬼乎?鬼呀,鬼呀,干什幺跟我开玩笑?难道说拉个替身也嫌贫爱富?〔再掷带,被赵旺接住。

赵旺 (过来)赵相公!

赵鹏 哎呀赵旺呀!你也死了,在此拉替身幺?

赵 旺 赵相公,我还没死,你也死不得!堂堂大丈夫,岂可用腰带套上脖子乎?

赵鹏 你真不是鬼?

赵旺 你来摸摸,浑身都热乎乎的!

赵鹏 (摸)不错!不错!是热乎乎的!赵旺啊,我好羞惭也!

赵旺 吃多少米面才长这幺大,怎好两个五百,来这幺“一吊”呢?

赵鹏 如此说来,我不该死?

赵旺 谁也不该自己杀了自己!

赵鹏 怎奈吃没吃,穿没穿啊!

赵旺 你去卖卖字画,也不会饿死嘛!

赵鹏 你想得好!想得好!可是,可是,连纸笔墨砚也没有啊!

赵旺 买去嘛!(摸银)赵相公,纹银五两,买纸笔墨砚去吧!

赵鹏 你的银子,我怎能接收?

赵旺 收下,收下!我比你强,还有吃饭的地方。

赵 鹏 实在愧不敢收!

赵旺 拿着!拿着!别等我后了悔!

赵鹏 赵旺哥大恩大德,受我一拜!

赵旺 使不得!使不得!

〔二人互拜。

赵鹏 就此告辞!

赵旺 不远送喽!(见赵鹏转身要走)相公,相公!套脖子的玩艺儿还没给你呢!

赵鹏 惭愧!(接)

赵旺 (又不给了)慢着,你可别走到前面,又想不开,再去上吊,我可不能老跟着你呀!

赵鹏 不会!不会!我记住了你的话:堂堂大丈夫,岂可用腰带套上脖子乎!(接过带子)

赵旺 慢走!慢走!

〔赵鹏下。

赵旺 得,这倒痛快,粮也没了,银子也没了!走,回去吧!且慢!那五两银子是给员外收的租子呀!糟了!

糟了!唉,多挨几下打也就是了,有什幺了不起!走!(挺腰,踢腿,下)

(幕)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一十七·彭定求
  论平仄第五·王骥德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八·邵雍
  卫立中·隋树森
  卷八·陈肇兴
  卷七·吕本中
  卷第二十二·陈与义
  提要·王琦
  剑南诗钞·吴之振
  巻三·元好问
  卷九十五·徐倬
  岳珂词作鉴赏·佚名
  六娘不嫁会继春·佚名
  招隐士·屈原
  第六出 五娘赏灯·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十二·曾国藩

      韩昌黎七古七十八首  琴操十首并序  将归操  孔子之赵,闻杀鸣犊作。  狄之水兮,其色幽幽。我将济兮,不得其由。涉其浅兮,石啮我足。  乘其深兮,龙入我舟。我济而悔兮,将安归尤。归兮归兮,无与石斗兮,无应龙求。

  • 卷二百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一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七十八 崔与之 夀邕州赵守 大夏开朱明物态丰且硕薰弦发新奏生意转无极间气清而和融结赋有德碧梧挺幽干旷度漫九泽富哉学古胸仁义

  • 卷九十二·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九十二目録禾麦蔬果题因师蒲桃图【宋陈造二首】以诗就叶洞春求画蒲萄【宋陈普】赠叶洞春画蒲萄【宋陈普】跋牧樵子蒲萄【元吴澄】温日观蒲萄【元邓文原】题温日观蒲萄【元杨载二首】题

  • 卷之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百八十三 上谕著李秉忠绥赫德接管孙文成曹(兆页)织进事务·佚名

    雍正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内阁奉上谕:(上略)杭州织造孙文成年已老迈,李秉忠著以按察司衔管理杭州事务。江宁织造曹(兆页)审案未结,著绥赫德[注]以内务府郎中职衔管理江宁织造事务。(下略) [内阁.起居注册] [注]绥赫德,一作隋赫德。

  • ●碑传选集(三)·钱仪吉

    &middot;朱宏祚光禄大夫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级朱公宏祚行状张贞曾祖志高,妣刘氏;祖仲卿,妣刘氏、继刘氏;父美先,妣姚氏。本贯:山东东昌府高唐州。公讳宏祚,字征荫,一字厚庵;姓朱

  • ·谕书院生童·丁曰健

    书院之设,非徒课文词也,所以造人才、敦士品也。诸生文艺稍精者,大半皆赴省闱试;而本司道仍按课亲莅(仍课经策诗赋杂体)以训习之,无非欲尔等专精学问,以收放心,不至干预外事,闲为不习耳。且安分读书者,其容貌举止间

  • 炀愍皇后萧氏传·李延寿

    隋炀帝的愍皇后萧氏,是梁明帝萧岿的女儿。江南一带风俗,二月里出生的孩子不抚养。皇后正是二月出生的,于是便由她的叔叔萧岌收养下来。不久,萧岌夫妇都去世了,她又被转养在舅舅张轲家。张轲家境贫寒,皇后亲自劳作,生活艰苦。

  • 颜杲卿传·欧阳修

    颜杲卿字昕,与颜真卿同五世祖,出身书香门第。父元孙,在垂拱年间颇负盛名,曾任濠州刺史。杲卿凭父功名任遂州司法参军。性格刚强正直,处事明达有效。曾受刺史责难,严肃辩白,不受屈辱。开元年间与兄春卿、弟曜卿同以写作判词评

  • 晋纪二十二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永和十一年(乙卯、355)·司马光

    晋纪二十二 晋穆帝永和十一年(乙卯,公元355年) [1]春,正月,故仇池公杨毅弟宋奴使其姑子梁式王刺杀杨初;初子国诛式王及宋奴,自立为仇池公。桓温表国为镇北将军、秦州刺史。 [1]春季,正月,从前仇池公杨毅的弟弟杨宋奴派他姑姑的

  • 卷一○○·邱濬

    △慎刑憲 ▲總論製刑之義(上) 《易》:噬(齧也)嗑(合也),亨,利用獄。 程頤曰:“口中有物,則隔其上下不得嗑,必齧之則得嗑,故為噬嗑。聖人以卦之象推之於天下之事,在口則為有物隔而不得合,在天下則為有強梗或讒邪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三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六随文释义者。从初列众之中有二义。一释菩萨名。二释声闻名。初释菩萨名中。有六段意趣 一从初一百四十二个菩萨。以普贤文殊二菩萨及佛。是总该五位及法界因果。通收一部经之总别同异成坏法也 二从初

  • 宝刻类编·佚名

    八卷。未著撰书人姓名。《宋史·艺文志》不载此书,诸家书目也未著录,只有《文渊阁书目》里有记载,但世无传本,仅见于《永乐大典》 中。此书收录碑刻,上自周秦,下到五代。根据书中写有宣和、靖康年号,可知为南宋人所撰

  • 东海渔歌·顾太清

    六卷。西林春(顾太清)撰。约成书于光绪间,距今世不远,然杳茫难求。徐乃昌《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旁搜博采,惟顾太清词未备。民国三年(1914),杭州西泠印社活字本《东海渔歌》问世,吴昌硕题签,况周颐序,间缀况氏评语,乃

  • 道诗精华录·佚名

    道教诗集选编。

  • 双溪杂记·王琼

    《双溪杂记》是杂记见闻的一部书,记载的都是朝廷中的故事。对于宏治以前的记事,真实性较强,足可以与正史相参照,即便是是非的评断取舍,亦不十分乖谬。到了正嘉之间的记事,就有些任凭私见,多有污蔑之处,不可据以考实了。有《今

  • 钦定石峰堡纪略·佚名

    二十一卷。清乾隆四十九年敕撰。苏四十三起义失败后,清廷对伊斯兰教新教和撒拉族人民继续推行高压政策,因而又激起了田五领导的石峰堡起义。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四月,田五在甘肃巩昌府通渭县北六十余里的石峰堡,发动回

  • 沙弥律仪毗尼日用合参·祩宏

    律学著述。明袾宏辑集、戒显订阅、济岳汇笺。三卷。系《沙弥律仪要略》和《毗尼日用》合集的注释书。注释分为三部分:初标明题目;次疏别十戒;后诠次威仪。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