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六

羣庙考

太子庙 外戚庙 诸侯宗庙 大夫士庶家庙

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九月临奠宣孝太子於熙春园建庙殿

皇太子允恭諡宣孝既葬帝欲加以帝号问羣臣翰林修撰赵可对曰唐高宗追諡太子弘为孝敬皇帝左丞张汝弼曰此盖出於武后遂止至是有司奏依唐典故太子置庙设官属奉祀拟於法物库东建殿三间南垣及外垣皆一屋三门东西垣各一屋一门门设九戟斋房神厨度地之宜又命太子庙既安神主宜别建影殿有司定拟制度於见建庙稍西中间限以砖墉内建影殿三间南面一屋三门垣周以甓无阙角及东西门外垣正南建三门一屋左右翼廊二十间神厨斋室各二屋三间十月庙成

宣宗兴定元年二月议置庄献太子庙宣孝太子庙奉安及祭仪

大定二十五年十月奉安神主及画像主用栗依唐制诸侯用一尺刻諡於背省部遣官於本庙西南隅面北设幄次监视制造行礼前一日制造讫其日晚奉神主官奉承以箱覆以帕捧诣题神主幄中次日丑前五刻题神主官与典仪并礼官诣幄次前题神主官诣罍位盥手帨手讫奉神主官先以香汤奉沐拭以罗巾题神主官就褥位题諡号於背云宣孝太子神主墨书用光漆摸讫授奉神主官承以箱覆以梅红罗帕籍以素罗帕诣座置於匮乃下帘帷侍卫如式俟典仪俛伏跪请备腰舆繖扇诣神位导引侍卫皆减昭德庙仪其祭仪有司言当随祖庙四时祭享初献或皇孙皇族亚献或皇族或五品以下差乐用登歌今量减用二十五人其接神奏无射宫升降彻豆则歌夹锺牲羊豕各一笾豆各八簠簋各二登鉶各一及其余祭食亦量减之二十六年十一月奏神主庙牲牢乐县官给影庙皇孙奉祀

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立明孝太子庙

【臣】等谨按元史祭祀志明孝太子以至元二十二年薨二十五年庙成冬享制送白马一三十年十月遂祔於太庙

至顺二年三月绘皇太子真容奉安庆夀寺之东鹿顶祀之如累朝神御殿五月造祭器如裕宗故事

【臣】等谨按元史文宗纪至顺元年十二月立燕王喇特纳达喇为皇太子未几薨乃二年三月以前不载其薨日只於绘皇太子真容後云鞫宦者拜珠侍皇太子疹疾饮食不时进以酥拭其眼鼻又为禳咒杖一百七斥出京城疑太子以疹疾薨於是月故有鞫治宦者事而史臣踈漏如此

明成祖永乐二年三月封敏惠王允熙奉懿文太子祀世宗嘉靖十二年奉哀冲【皇太子諡也】太子神主於享殿

右太子庙

明太祖洪武二年五月诏追封皇外祖考妣及外舅姑并建庙

诏建庙於太庙之东以时奉祀先期祭告太庙然後行礼封陈公为杨王王氏为杨王夫人祝文称外孙皇帝后父马公为徐王郑氏为徐王夫人祝文称孝女皇后马氏明年三月闻杨王墓在盱眙命内臣往祭置守茔户四年正月诏工部改建皇外祖考杨王庙於旴眙县墓所皇外舅徐王庙於宿州墓所五月奉安神主於各新庙俱祀以太牢仍制王冠服衮冕王夫人冠服与币帛焚之令每岁春秋祀事所在有司行礼八年四月遣曹国公李文忠祭外祖杨王之墓十六年四月谕常祭杨王用羊豕各一春二月秋八月乃用太牢十八年正月建徐王享堂於宿州之闵子乡

三年二月追封郭子兴滁阳王诏有司建庙

祀以中牢复其隣宥氏世世守王墓十六年帝手书王事蹟命太常丞张来仪文其碑

【臣】等谨按马后虽马公女然抚於郭子兴家亦郭氏女也厥後子兴所生女复为太祖妃其无後与徐王同帝追念旧德崇报私亲均为马后外属故附记於此

成祖永乐十四年车驾幸夹沟亲祀徐王坟 十五年四月再祀徐王坟以镇抚武勘为徐州指挥佥事守王坟 十八年九月命造徐王祭器

【臣】等谨按长陵每自称曰朕高皇后第四子也然奉先庙制高后南向诸妃尽东列惟碽妃一人列於西序具载南京太常寺志盖长陵究非高后所生世疑此事不实及诵沈元华敬礼南都奉先殿祀事十四韵诗有云高后配在天御幄神所栖衆妃位东序一妃独在西成祖重所生嫔德莫敢齐一见异千闻实録安可稽作诗述典故不以後人迷此词臣朱彛尊明诗综所载与正史不合録以备考

孝宗弘治三年八月封孝穆皇太后父为庆元伯母庆元伯夫人建祠於桂林府春秋致祭

时礼臣覆议孝穆皇太后宗亲远在粤西当大征之後兵燹饥荒人民奔窜岁月悠远往事已无踪迹求之恐愈久愈凿请仿高皇帝即宿州为高皇后父徐王立庙事例为孝穆皇太后父母定拟封号立祠於广西附郭地方春秋遣布政司官致祭帝曰皇祖既有故事朕又奚能违其悉如所议

右外戚庙

宋理宗景定三年正月诏丞相贾似道赐家庙

时赐似道第宅於集芳园给缗钱百万就建家庙命临安守漕营度礼官讨论赐祭器并如仪

元英宗至治初右丞相拜珠立五庙同堂异室牲器仪式未闻

【臣】等谨按列传拜珠穆呼哩之後安图之孙也英宗即位由太常礼仪院使拜中书平章政事至治二年进右丞相劝帝亲享太庙及议行袷褅配享等礼时拜珠讲求掌故力举废典三年二月帝为拜珠营第则家庙之建当在此时自请於朝而立者然本传不载他无可证为据祭祀志纪之又按刑法志诸家庙春秋祭祀辄用公服行礼者禁之王圻续通考又载至治二年三月建故太师鲁公穆呼哩祠堂於东平附録之

顺帝至元六年十月立曹南王阿喽罕淮安王巴延河南王阿珠祠堂

【臣】等谨按帝纪武宗至大四年二月立淮安忠武王巴延祠於杭州仍给田以供祀事仁宗延佑五年二月勅杭州守臣春秋致祭英宗至治二年十二月赐祭田二十顷祭祀志载春秋二仲月次戊祠以少牢用笾豆簠簋行酌献礼报功之典已备则至元六年所立乃家庙也考汉书张安世传将作穿复土起冢祠堂祠堂之名肇於前汉司马光作文彦博先庙碑记谓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於墓所以为私庙之证则祠堂之为家庙也明甚又仁宗皇庆元年三月建阿珠祠堂英宗至治二年三月建穆呼哩祠堂两人与阿喽罕平宋元勲并立私庙以示优异传纪者连类并书未必一时也

明太祖洪武九年正月定王国宗庙制

成祖永乐八年十月以周王橚棣於国中作殿享太祖赐书训饬之十二月建秦愍王享堂

赐橚棣书礼支子不祭王国庙祭肇於始封之王高皇帝之祀朝廷自有专庙王祀於国中过矣孔子曰祭之以礼不得为而为之不可为孝王其审礼而行毋贻物议冬建秦愍王享堂命视晋恭王之制【加高深一尺广称之】乃定为享堂七间【门外门各三间神厨五间神库如之东西厢及牢牲房各三间焚帛亭祭器亭碑亭各一围墙之外为奉祠等房十有三间】

宣宗宣德四年二月留郢靖王官属奉郢王祀九月令建晋王家庙於平阳奉恭王祀

郢靖王无嗣帝念祭祀不可废留内官内使及奉祠【各一人】校尉【五十人】在国专供岁时之祀又以晋恭王长子济熺废为庶人洪熙时复王号帝即位称伯王王子济熿削爵晋国废济熺请归太原奉恭王祀帝报书令作家庙奉祀事

世宗嘉靖四年六月命戈阳王拱横以郡王奉献惠二王祀事

弋阳王上言臣祖献王惠王四服子孙所共祀非宸濠一人所自出如臣等皆得甄别守职业如故而二祖不获庙享臣窃痛之疏三上帝命弋阳王以郡王奉祀【乐舞斋郎之属皆半给之】

王国宗庙仪

洪武初礼臣陶凯等议定王国宫垣内左宗庙【庙制殿五间寝殿如之门三间】是後又定庙制许立五庙二昭二穆与始祖之庙为五以始封之王为始祖【如靖江王国则以南昌王为始祖是也】四时之祭皆用王者礼乐祭用冕服文武百官祭服陪祭【祭器笾豆八簠簋各二牲用少牢乐生三十六钟磬各一瑟二琴八埙箎箫笛各二笙四柷敔各一搏拊二歌工八舞生七十二文舞三十六人各执羽龠武舞如文舞之数各执干戚中各以二人为引舞】及嘉靖三十五年十二月礼部言今造靖江王府祭祀乐器视亲王宜有降杀然舞佾诸侯亦不可减其琴瑟及歌工请杀以两从之

亲王祧祔礼

世宗嘉靖八年四月代府管府事秦顺王充耀奏称臣考懿王当祔庙而代自始封简王至思王已盈五庙之数请定制下部议谓当推京师太庙祧祔之礼而降杀之代府当以始封简王居中百世不迁次戾王隐王惠王思王为五世今懿王入祔则戾王以亲尽当祧但诸侯无祧庙当祧祔入简王之室置柜藏隐惠思三王以次上迁而懿王神主升祔於第五庙每岁暮则出祧主行合祭之礼庶隆杀得宜诏如议右王国宗庙

太祖洪武六年閠十一月诏定品官家用祭服

谕礼臣曰古人士大夫祭宗庙亦有祭服其见私亲尊长亦必公服其议制度等杀以闻於是定议品官之家私见尊长而用朝君公服於理未安宜别制梁冠绦衣绦裳革带大带白韈乌舃佩绶其衣裳去缘?三品以上用佩绶三品以下不用其祭服三品以上去方心曲领三品以下并去佩绶从之仍令如式制祭服赐公侯各一袭以为祭家庙之用

成祖永乐三年遣官祭中山王徐达於大功坊之家庙宪宗成化十一年定臣庶祠堂左昭右穆之制

祭酒周洪谟言臣庶祠堂神主俱自西而东古无神道尚右之说惟我太祖庙制合先王左昭右穆之议宜令一品至九品皆立一庙以高卑广狭为杀神主则高祖居左曾祖居右祖居次左考居次右帝下礼臣参酌更定之

世宗嘉靖十五年定品官庙室

礼部尚书夏言言按三代有五庙三庙二庙一庙之制者以其有诸侯卿大夫上中下之爵也後世官职既殊无世封爵采邑岂宜过泥於古至宋儒程颐乃始约而归於四世公卿以及士庶莫不皆然谓五服之制皆至高祖则祭亦当如之今定官自三品以上立五庙以下皆四庙【为五庙者亦如唐制五间九架厦旁隔板为五室中祔五世祖旁四室祔高曾祖祢为四庙者三间七架中一室祔高曾左右二室祔祖祢】若当祀始祖则如朱熹所云临祭时作纸牌祭讫焚之其三品以上者至世数穷尽则以今日之得立庙者为世世奉祀之祖而不迁焉四品以下则四世逓迁而已

公侯以下家庙礼仪

明初羣臣家庙未有定制权仿朱子祠堂之制奉高曾祖祢四世神主以四仲之月祭之加腊月忌日之祭与岁时俗节之荐享其庶人得奉祖父母父母之祀已着为令至时享於寝之礼略同品官祠堂之制【堂三间两阶三级东曰阼阶西曰西偕下随地广狭以屋覆之令可容家衆叙立中外为两门堂设四龛龛置一桌高祖居西曾祖祖父以次而东藏主椟中两壁立柜西藏遗书衣物东藏祭器立神厨於其束缭以周垣别为外门旁亲无徒者以其班附】庶人无祠堂以二代神主置居室中间无椟洪武六年命礼官议凡公侯品官别为祠屋三间於所居之东以祀高曾祖考并祔位如祠堂未备奉主於中堂享祭【二品以上羊一豕一五品以上羊一以下豕一皆分四体熟而荐之不能具牲者设馔享之所用器皿随官品第称家有无】祭之前二日主祭者闻於上免朝参凡祭择四仲月吉日或春秋分冬夏至前期一日主祭者致斋执事者洒扫祭所陈设仪物亲监宰牲至晩主妇监造馔祭是夕主祭以下沐浴更衣宿於外舍祭日质明率预祭诸亲主妇率预祭衆妇诣祭所实蔬菓酒馔於器主祭者盥帨讫诣祠堂亲捧正祔神主之椟各置於盘令亲子弟捧至祭所主祭者开椟捧各祖考神主主妇开椟捧各祖妣神主以序安奉於位子弟捧祔食神主置於东西壁边执事者进馔读祝者一人就位赞礼以子弟亲族为之陈设神位讫各就位【主祭在东伯叔诸兄立於其前稍东诸亲立於其後主妇在西母及诸母立於其前稍西妇女立於其後】赞拜主祭主妇以下皆再拜主祭者诣香案前跪三上香献酒奠酒於高祖祖妣前由曾祖下皆如之执事酌於祔位前读祝跪读讫赞拜主祭者复位与主妇皆再拜亚献终献并如之惟不读祝每献执事者於祔位更酌酒献毕赞拜主祭主妇以下复再拜焚祝并纸钱於中庭礼毕主祭者安神主於椟如初是日设筵享祭馔男女异席余胙分诸亲友及下执事

右大夫士庶家庙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诸侯大夫士庶庙制讫於宋寜宗嘉定十四年今考历代正史宋尚有一事而辽金两朝俱阙焉元则有大臣家庙而士庶无考明则大夫士庶外更有王国宗庙是亦诸侯类也今并详之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六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九·徐梦莘
  卷五 平帝·王夫之
  第五回 捣金陵数路并举 俘孙皓二将争功·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六十六·徐乾学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六·佚名
  尚史卷二十五·李锴
  ◎南海监狱之黑幕·李定夷
  第四七二单光绪十五年五月十九日一二二四一--三·佚名
  一一六 山东巡抚徐绩等奏续得遗书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六○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呈续购书集清单暨前购各书正缮写装印折·佚名
  评鉴阐要卷一·乾隆
  卷二百六十二·杨士奇
  卷六十五、疆域之丧失及军港租借条约·黄鸿寿
  第三节 唐初武功(二)·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龚鼎孳诗集五·龚鼎孳

    石州慢 感春香阁春深,庭院昼长,花雨飘洒。清明时候,轻寒小热,暗愁盈把。呢喃燕子,却憎画栋,凋零乌衣,闲恨犹牵惹。拍碎玉阑干,尽黄鹂描写。游冶。禁烟吹散,宝瑟风前,紫骝花下。何似一灯寒食,柴门初打。楼头柳色,望里青断天涯,絮飞

  • 卷三·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三   宋 郭知达 编古诗述懐【此以下自贼中窜归凤翔作旧注晋籍尝作咏懐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去年潼闗破妻子膈絶久【天寳十五年安防山僣号贼犯潼闗哥舒翰军败退为其帐下执之降贼闗门不

  • 列传第四十二 异域下·令狐德棻

    突厥 吐谷浑 高昌 鄯善焉耆 龟兹 于阗 献哒粟特 安息 波斯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其足,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饲之,及长,与狼合,遂

  • 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八十·柯劭忞

      崔斌 宋钦其 刘宣 秦长卿 仲 杨居宽 居简 杨朵儿只 教化 不花 萧拜住   崔斌,字仲文,大同弘州人,一名燕帖木儿,性警敏,世祖在潜丘召见,应对称旨,命佐卜邻吉歹将游骑戍淮南。卜邻吉歹甚敬礼之使斌觇敌形势。斌潜袭之,

  • 卷三百十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起神宗元豐三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十一月己丑朔,翰林天文院言,日食,雲陰不見。又言,巳時六刻,雲開見日,不及所食分數。宰臣王珪等上表賀。(舊紀書日食不見,新紀削去。)   辛卯,詔提舉教習馬軍所,見教諸將下馬軍兵級,除

  • 两朝纲目备要卷十六·佚名

    宁宗嘉定十二年【己邜】春正月戊辰朔召董居谊自四川制置召赴行在奏事聂子述为四川制置使以新利州路安抚使除代董居谊也庚辰金人攻湫池堡守将石宣拒退之甲申攻白环堡守将董炤拒退之戊子攻成州沔州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纪昀

    列传宋 【五十二】○宋五十二李清臣 安焘 张璪蒲宗孟 黄履 蔡挺【抗】王韶【厚寀】 辥向 章楶常秩 邓绾【洵武】 李定舒亶蹇周辅【序辰】王广渊王陶王子韶李清臣安焘张璪蒲宗孟黄履蔡挺王韶 【王厚 王寀】辥

  • 绎史卷一百四十三下·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荀子著书【下】荀子【礼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

  • 通鉴答问卷三·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汉髙帝樊哙諌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或问樊哙之諌此兴亡之大机也沛公待张良之言而后聴何欤曰哙非谋臣也是以沛公忽而不聴防良之言几于失天下矣汤始征葛四海之内皆曰非冨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民望之若大旱之

  • 晋世家第九·司马迁

    王连升译注【说明】西周初年,周成王封自己的弟弟叔虞于唐,称为唐叔虞。唐曾是尧的都城。据《毛诗谱》说,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尧墟以南有晋水,改称晋侯。本篇所记从成工削桐叶为珪以封叔虞起至晋静公二年(前376)魏、韩、赵三家

  • 陈寿传·房玄龄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郡人。自幼刻苦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在蜀汉任观阁令史。当时蜀汉朝中宦官黄皓专横弄权,蜀汉大臣都极力逢迎黄皓,而陈寿独不愿依附他,因此多次被贬谪。逢父去世,守丧期间,因病让婢女伺侯服药,被来客看见,乡

  • 卷二·戴锡章

    春正月,继迁徙绥州民于平夏,部将高文丕等因众不乐,反攻败之,复举城降宋。继迁兵至绥州,令继冲徙民归平夏,牙将高文丕,唐刺史思祥后也,世官绥州,因众不乐,率羌酋苏移、山海夜、母驮香等反攻之。继迁兵败,弃城走,文丕举绥州降。宋帝

  • 卷第廿九·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廿九 天渟中原瀛眞人天皇〈下〉 天武天皇二年春正月丁亥朔癸巳。置酒宴羣臣。二月丁巳朔癸未。《廿七》天皇命有司。設壇場即帝位於飛鳥浮御原宮。立正妃爲皇后。々生草壁皇子尊。先納皇后姉大田皇女爲

  • 卷三十八·郑玄

    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出接宾曰摈,入赞礼曰相。以诏者,以礼告王。○相,息亮反,此职内经注除“相为摈”、“相朝”、“相授”、“相亲”、“相随”、“相待”、“相为国客”、“相聘”、“相

  • 卷七 论语·钱时

    卷七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去声]之。”请益。曰:“无倦。”(先者,以身先之也。劳即劳民,劝相之劳。)有以先之,不令而行。有以劳之,虽劳不怨。为政之道莫要于此。而子路犹请益,何哉?答曰无

  • 卷五·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五宋 高闶 撰桓公二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按长历正月甲申朔月内无甲戌而太岁乃在甲戌恐纂年者误加之或疑甲戌在去年冬十有二月而去年不书秋冬误着此月或疑此日下书陈佗杀太子事其简编脱

  • 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成正觉地金刚座大灵塔处普光明殿大菩提道场。与大声闻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名曰尊者舍利子。尊者大目乾连。尊者大迦旃延。尊者大迦叶

  • 肇论疏卷上序·元康

    释元康撰肇论序小招提达法师作者 就此一论。文有二章。前序文。后论本。今言肇论序者。后秦姚兴时。长安释僧肇法师。作宗本不迁等论。从人立名。故云肇论。叙述肇法师所作论意。故名为序。尔雅云。东西墙谓之序。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