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四

礼部

仪制清吏司

册立

册立

皇后之礼先期

勅所司备仪物制

宝既诹吉分遣官祗告

太庙後殿

命大学士尚书充正副使前期一日

皇帝亲诣

奉先殿以

册立告至日五鼓所司陈法驾卤簿乐悬陈

皇后仪驾乐悬皆如仪设

节案於

太和殿正中南向设

册案於左西向

宝案於右东向内监设

节案於

皇后宫正中前设香案均南向设

册宝案於两旁东西向设

皇后拜位於香案之南礼部堂官诣内阁偕内阁学

士奉

节及

金册

金宝

册宝文於龙亭銮仪校舁行礼部官前导至

太和殿阶下亭止执事官奉

宝以次升中阶入

殿内陈於案退质明授

节大学士一人立

殿左门外宣

制官一人立大学士後均西面正副使立丹墀之东

西面北上届时礼部堂官奏请

御殿

皇帝礼服乘舆出宫导引扈卫如常仪

御太和殿中和韶乐作

陞座乐止阶下鸣鞭鸿胪官引正副使就拜位丹陛乐作赞如仪行三跪九叩礼乐止引正副使由左阶升立丹陛左北面西上宣

制官进至

殿中门外东立西面赞有

制正副使跪宣

制官宣

制讫大学士由

殿左门入奉

节出

殿中门授正使正使受兴副使随兴西面立执事官由

殿左右门入举

册宝案出

殿中门正使持

节前行副使随案後均降自中阶陈

宝於龙亭銮仪校舁行由

太和门中门出

赐王公百官坐

赐茶毕鸣鞭中和韶乐作

皇帝还宫乐止羣臣各退正副使至

景运门外以

节授内监内监持

节舁

册宝亭至

皇后宫门外亭止以次奉

宝由中门入丹陛乐作

皇后御礼服引礼女官二人恭导出迎於

宫门内道右候过随入

殿东面立内监奉

节陈於中案

册宝文陈於东案乐止女官二人恭导

皇后就拜位北面立又女官四人立拜位左右均东西面宣读女官二人立东案之南西面引礼女官奏跪

皇后跪赞宣

册宣读女官奉

册文宣讫赞受

册女官一人奉

册自右跪进

皇后祗受授於左女官一人跪接兴陈於西案次宣宝受

宝仪如之奏兴

皇后兴奏行礼丹陛乐作

皇后行六肃三跪三拜礼毕乐止恭导

皇后至

宫门内道右立内监奉

节出丹陛乐作

皇后恭送如初迎仪候过乐止

皇后还宫内监至

景运门外以

节授正使正使持

节同副使诣後左门复

命翼日

皇帝礼服率羣臣诣

皇太后宫行庆贺礼

皇后礼服率

嫔公主福晋命妇行礼如仪

皇帝御太和殿王公百官上表行庆贺礼

颁诏布告天下

皇后礼服朝於

皇帝如仪

皇后还宫

贵妃

嫔礼服公主福晋命妇朝服诣

皇后宫行庆贺礼王公百官直省文武官及四夷属

国进

表进

笺称贺均与三大节同

尊封

尊封

皇祖妃嫔

皇考妃嫔之礼

勅所司备仪物制

册宝印【皇贵太妃 贵太妃 册宝太妃 册印 太嫔 册】既诹吉前期一

日遣官祗告

太庙後殿

奉先殿至日銮仪卫设仗【皇贵太妃 贵太妃仪仗 太妃以下采仗】於本

宫门外内监设

册宝印案於宫内正中南向礼部尚书朝服诣内阁

内阁官奉

册宝印於采亭銮仪校舁行列繖仗礼部官前导大

学士礼部尚书各一人恭送至

太妃

太嫔宫门授内监内监舁亭入至阶下亭止奉

册宝印陈於案恭上

太妃

太嫔出告礼成大学士尚书各退如尊加

太妃封号

皇帝亲诣行礼銮仪卫设仗如前仪内监设

太妃座於宫内【皇贵太妃 贵太妃座西南向佥设 太妃西向旁设如同日并封皇贵太妃 贵太妃西南东南向佥设 太妃东西向旁设】所司设案於宫

门外正中南向又设案於门左西向礼部侍郎诣内阁暨内阁学士朝服奉

金册金宝金印并

册宝印文於采亭内銮仪校舁行列御仗前导如仪

至太和殿

御座前左右陈设  【册亭左宝亭右如同日并封佥设旁设各从其宜皆  册亭

在上宝印亭在下】

皇帝礼服乘舆出宫导引扈卫如常仪

御太和殿南向立閲册宝印讫銮仪校舁亭诣太妃宫至宫门阶下亭止大学士二人【如同日并封兼用侍郎学士奉接皆同】奉

册宝印文由中阶升陈於门左案郤立案後西面礼

部侍郎内阁学士奉

册宝印从升陈於中案退宣读官二人【如同日并封各用一人】立西檐下纠仪御史礼部官各二人立西阶下均东面鸿胪寺鸣赞二人立左右檐下东西面

皇帝乘舆至

太妃宫门阶前降舆礼部堂官二人恭导陞自中阶门左西向立内监启

太妃礼服升座

皇帝诣正中案前北向立大学士进至中案左鸣赞

奏进

册大学士跪进

册文

皇帝立受拱举仍授大学士大学士兴陈於中案退

奏进宝印仪与进

册同大学士皆退自东阶降赞宣

册宣读官进至中案前北面奉

册跪宣讫陈於案兴退赞宣宝印亦如之皆退自西

阶降内监舁

册宝印案进设

太妃座前奏跪拜兴

皇帝行二跪六拜礼

太妃起避立座旁礼毕

太妃降座还宫礼部尚书奏礼成

皇帝由中阶降乘舆还宫各退

册封一

册封之礼

皇贵妃

贵妃

册宝

册印

册皆制以金先期

勅所司备物具礼既诹日遣官祗告

太庙後殿

奉先殿【若专封嫔不告】由部奏请

命大学士尚书侍郎学士充正副使至日鸿胪寺设节案於

太和殿正中设

册案於左宝印案於右内监设

节案於受封

皇贵妃

贵妃

嫔宫内正中前列香案均南向设

册宝印案於左右东西向设仗於本宫门前【皇贵妃贵妃仪仗 妃嫔采仗】銮仪卫设采亭於内阁门外内阁礼部官奉

册宝印及宣读

册宝印文陈於亭銮仪校舁行前列繖仗礼部官前

导至

太和殿阶下亭止奉

册宝印升入

殿陈於案大学士一人立於

殿外正副使立於丹墀东咸朝服西面届时鸿胪官引正副使升自东阶至丹陛左北面立大学士入

殿左门奉

节由中门出正副使跪大学士奉

节授正使正使受

节兴副使随兴西面立礼部官入

殿举

册宝印各案出正使持

节前行副使随案後由中阶降仍陈采亭内出太和门中门至

景运门外以

节授内监内监持

节舁采亭入陈

节於中案陈

册宝印及文於东案受封

皇贵妃

贵妃

嫔礼服出迎於宫门内道右候过随入引礼女官引就拜位北面跪赞宣

册宣读女官奉

册文宣讫赞受

册宣读女官奉

册文授侍右女官跪授

皇贵妃

贵妃

嫔祗受讫授侍左女官女官跪接兴陈於案次宣宝印受宝印亦如之乃行六肃三跪三叩礼毕引礼女官引复原位立内监持

节出

皇贵妃

贵妃

嫔送如初迎仪内监出

景运门以

节授正使正副使诣後左门复

册封二

册封亲王暨王世子

册宝皆金制郡王

册印银制饰以金以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散秩大臣礼部侍郎内阁学士翰林院读讲学士充正副使长子贝勒贝子

册纸制以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读讲学士侍读侍讲礼部郎中员外郎主事充正副使先期备物具礼至日执事官设案於

太和殿丹陛上正中南向又设

节案於受封王等殿堂正中前设香案均南向左设册宝印案西向设王等仪卫於庭銮仪卫设采亭於

礼部仪制司官奉

节举

册宝印陈於亭内銮仪校舁行前列御仗礼部官前

导礼部侍郎随行至

太和殿阶下亭止仪制司官奉

节至

太和殿阶上陈

节於案正副使朝服诣案左跪北面西上礼部侍郎

节授正使正使受

节偕副使兴銮仪校舁亭出

太和门中门至

午门外正使以

节授礼部官出

长安门咸乘马将及府第下马正使持

节前行副使奉

册礼部官奉宝印随行乐作受封王等率所属官跪迎於府门外道右候过兴随入乐止正副使奉

册入殿堂礼部官奉宝印随入各陈於案正副使就案东立西面王等就拜位北面立乐作行三跪九叩礼乐止兴进至香案前跪宣读官宣

册讫正使奉

册授王等王等祗受转授从官从官跪受兴陈於案次宣宝印讫副使奉宝印授王等王等祗受如前仪兴复位乐作行三跪九叩礼毕乐止正使持

节出副使从王等跪送如初迎仪

册封公主

册用金制以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读讲学士侍读侍讲礼部郎中员外郎主事充正副使至日设

节案於公主府听事正中前设香案左设

册案设公主仪卫於庭正副使自

太和殿持

节往封均如王等受封之仪及府第公主率所属官命妇朝服跪迎於大门内道右候过随入及听事正副使陈

册於案退就案东立西面公主就拜位北面立乐作行六肃三跪三叩礼兴进至香案前跪宣读官宣

册讫正使奉

册授女官女官跪接以授公主祗受仍授女官公主兴复位行六肃三跪三叩礼乐止正副使出公主跪送

节如初迎仪

凡亲王世子郡王福晋长子贝勒贝子夫人每五年由部彚疏请行

册封礼

制册节使各视夫爵均先期备物具礼至日设节

册案於王等殿堂设仪卫於庭正副使持

节往封福晋等朝服跪迎正副使设

册於案乃就拜位宣

册受册行礼毕正副使出福晋等跪送

节仪并与公主受封同

凡郡主县主郡君每五年由部彚请

册封

册以纸制余仪与福晋夫人受封同

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四

猜你喜欢
  附錄·多人
  第五十五回 驱蠹贼失计反遭殃 感蛇妖进言终忤旨·蔡东藩
  第九十六回 失襄阳庸帅自裁 走河南逆闯复炽·蔡东藩
  卷第二百九十·胡三省
  通鉴续编卷九·陈桱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卷三·王明清
  六○二 谕内阁着将明人违碍书籍内匡救时艰诸疏选择编为《明季奏疏》·佚名
  后集卷五·宋名臣言行录
  开济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五·佚名
  卷七·佚名
  ●作邑自箴序·李元弼
  卷第二十·佚名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著·唐圭璋

      著字子微,号本堂,鄞县人。嘉定七年(1214)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官著作郎,出知嘉兴府。忤贾似道,改临安通判。有本堂集。大德元年(1297)卒,年八十四。   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   玉宸凝眷。要得培□,神皋根

  • 卷八十·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十目録兰竹类子昂墨竹【元袁桷】题子昂承旨墨竹【元马祖常】子昂竹【元虞集】为欧阳学士题子昂墨竹【元虞集二首】子昂墨竹【元虞集】题松雪翁墨竹【元杨载二首】子昂竹【元杜本】题

  • 卷三百三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五裴度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中擢第授河隂县尉迁监察御史出为河南府功曹迁起居舍人宪宗元和六年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寻转本司郎中使魏州还拜中书舍人改御史中丞寻兼刑部侍郎十六年

  •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张说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 提要·马臻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五霞外诗集       别集类四【元】提要【臣】等谨按霞外诗集十卷元道士马臻撰臻字志道号虚中钱塘人仇远序是集称其隐约西湖之滨士大夫慕与之交不过习清虚谈淡泊无一言及势力声利龚开

  • 列传第二十一 房杜·欧阳修

    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人。父彦谦,仕隋,历司隶刺史。玄龄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书兼草隶。开皇中,天下混壹,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 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八·赵尔巽

      ◎诸王七   △高宗诸子   定安亲王永璜 端慧太子永琏 循郡王永璋 荣纯亲王永琪 哲亲王永琮仪慎亲王永璇 成哲亲王永瑆 贝勒永璂 庆僖亲王永璘   仁宗诸子   穆郡王 惇恪亲王绵恺惇勤亲王奕誴 瑞怀亲王绵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佚名

    正统八年十一月壬子朔钦天监进正统九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诸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蜀王悦<劭火>妃何氏薨妃中兵马指挥何瑄女永乐十六年册封保宁王妃宣德十年进封蜀王妃至是薨讣闻 上辍视朝一日遣中官赐祭命有司

  • 葛从周传·薛居正

    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曾祖父葛阮,祖父葛遇贤,父亲葛简,均被追赠为兵部尚书。葛从周小时候就豁达大度,有才智谋略,开始时加入黄巢军,逐渐提升为军校。唐朝中和四年(884)三月,梁太祖在王满渡大败黄巢军队,葛从周与霍存、张

  •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六兵考禁卫兵明亲军上二十二卫【臣】等谨按有明一代禁卫之制自太祖为吴王时始置金吾羽林等十卫洪武时有上十二卫而勲卫舍人在外永乐时增为上二十二卫而五军神枢二营之红盔明甲将

  • 广言·孔鲋

    晏、明,阳也。旰、晏,晚也。算、丽,数也。叜、艾,老也。佥、皆,同也。交、校,报也。舒、布,展也。扬、翥,举也。索、略,求也。获、干,得也。奚、害,何也。里、度,居也。周、浃,匝也。充、该,备也。列、厥,陈也。轓、辀,舆也。废、措,置

  • 提要·陆玑

    【臣】等谨案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吴陆玑撰明北监本诗正义全部所引皆作陆机考隋书经籍志毛诗草木虫鱼疏二巻注云乌程令吴郡陆玑撰陆徳明经典释文序録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巻注云字元恪吴郡人吴太子中庶子乌程令

  • 卷一百八十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五十八观象授时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传日中谓春分之日鸟南方朱鸟七宿殷正也春分之昏鸟星毕见以正仲春之气节转以摧季孟则可知

  • 僖公·僖公元年·左丘明

    【经】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夏六月,邢迁于夷仪。齐师、宋师、曹师城邢。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楚人伐郑。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九月,公败邾师于偃。冬十月

  • 卷四十·道世

    △舍利灾第三十七(此有五部)▲述意部第一夫圣德遐邈,冠绝人天。理妙六经,神高百氏。超群有之遗踪,越贤良之胜迹。化缘既终,从俗韬光。故双树八枝,随义所表,舍利八分,亦逐缘感会。入金刚定,预碎全身。欲使福被天人,功流海陆。至於

  • 卷二十三·佚名

    第二十一篇五三三 小鹅本生谭[菩萨=鹅王]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竹林精舍时,对阿难尊者舍身行为所作之谈话。提婆达多为要夺取如来生命,派遣射师等,尔时,最初被派遣者归来向彼报告:&ldquo;尊者!我等不能夺取世尊生命。世尊是有大

  • 牟氏陵阳集·牟巘

    宋代诗文别集。24卷。牟巘著。王士禛《居易录》称其诗有苏轼、黄庭坚的风格。《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杂文皆典实详雅”。总的看来,全集主要抒写遗民的凄怆婉恻的意绪。如《孤雁》:“如何苦作断肠声,度尽关山失弟兄。

  • 抚豫条教·尹会一

    四卷。清尹会一遗稿,张受长辑。尹会一 (1691—1748),字元孚,号健余,直隶博野 (今属河北)人。雍正进士,乾隆时官至河南巡抚。其时,黄河、沁水泛滥成灾,尹会一赈灾抚民,甚得人心。张受长为尹会一受业门人。乾隆初年,河南吏治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