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袁翻传

袁翻,字景翔,陈郡项地人。父亲袁宣任宋青州刺史沈文秀的府主簿,跟随沈文秀归顺北魏。而大将军刘昶自称是袁宣外祖父刘淑的近亲,让袁宣与他的府咨议参军袁济认作本家。袁宣当时孤单寒微,于是依附袁济。后来,袁翻兄弟们官位显达,与袁济的儿子袁..、袁演互相争着说自己是袁姓的正支;袁..兄弟便诉诸公府,以排斥袁翻家的这一支。

  袁翻从小进入皇家的藏书的地方,后被徐纥举荐,李彪援引,任著作佐郎,参与史料的整理和撰写。以后,又任尚书殿中郎。正始初年,朝廷命尚书门下在金墉中书外省考核官吏的律令,袁翻与门下录事常景、孙绍、廷尉监张彪等人都在评议的范围之内。后来,任豫州中正。

  这时,朝廷修建明堂以宣教政令,袁翻上疏建议说:

  “对于明堂,古往今来的学者们议论得够详备了。唐尧、虞舜以上,事情难于全部弄清;夏、商以来,可以考证了解。《周官考工》一书记载着有关的事情,谈起夏、商两代的名分制度,怎么能会错误?由此可以知道明堂共有五室,这是尧、舜、禹三代都一样的。配上帝王的肖像和事迹,意义就很明白了。明堂有九室的说法,出自《戴礼》一书,探本求源,不知道它的出处。而汉因袭此说,想自成一代说法。所以,郑玄说:周人建明堂五室,合乎五行的数目。

  “礼仪和制度不合适,就应该变革,何必仍恪守旧制!我认为明堂应按周代制度修建五室。”

  后来,朝廷又议论戍守边疆的事,他上表陈奏说:

  “沿边各州郡,官位到了便被委派,军阶到了就被任用。或者遭逢道德败坏,才能平庸的凡夫俗子,或者遇上贪得无厌的无耻恶棍,不知道爱护抚恤百姓的道理,只知道残酷地役使压榨人民的方法。名义上要加强边地的巡逻和戍守,多设置将帅首领,实际上或者任用亲信们的姻亲,或者接受别人的贿赂请托而委以官职。这些人都没有守边御敌的办法,只有勾结商人,聚敛财货的心思。那些勇敢的士兵,被他们驱赶着抢掠百姓,一遇到敌人,便马上成为俘虏。如果抓住了敌人,就占为己有。那些老幼病残的兵士,多少懂得一点打铁的技术,会一点伐木除草的本领,无不把他们从军营中找出来,让他们干各种各样的苦役。或者到高山上去砍伐树木,或者到平地去割草,来回贩卖,士兵们不断在道路上碰上。这些人俸禄不多,资产也很有限。将他们的绢帛收缴,只给一些空头的粮食。用尽他们的力气,却让他们穿很单薄的衣服;用他们替自己做工,却克扣他们的粮食。从冬到夏,加上疾病的折磨,死在沟壕中的常常十有七八。所以,吴、楚间的南朝驻军看清了我方边备的虚实,都说魏军粮食匮乏,军队疲惫,容易乘机侵犯。因而,常常进攻我方的边境。多年以来,将士甲胄生虮。大批军队,日费千金,积弊之深,到了这种地步!究其原因,都因为边地任用不得其人,所以漫延成今天的祸患。

  “要使水流洁净,一定要使源头清澈;要整顿细枝末梢,一定要端正根本。既然前面的已经失去,怎么再能停止不前,无所作为呢?我认为从今以后,荆州、扬州、徐州、豫州、梁州、益州各地的驻军,以及所统属的郡县府佐统军和戍主,都让朝臣中王公以下的大臣举荐自己所了解的人,一定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不拘泥他的出身和军阶。如果统率军队有方,道德清纯著名,威严足可以临阵杀敌,信誉完全能怀柔边境的人民,抚慰将士,能得到他们的信赖和喜欢。不谋图私利,一心为公尽力的,就加封给爵位,使他长久地安心在这个任上。并不断给予赏赐,以奖励他的忠诚和勇敢。举荐的人,也应得到奖励,以表彰他举荐得当和对朝廷的忠诚。如果被举荐的人不能一心奉公,才能又不足以抗御敌人,贪婪致富,经略边境默默无闻,人们看不见他的政绩,士兵们厌恶他的烦琐多事,要加以查处,用来张扬他的罪恶。举荐他的人,也要被免官或降职,以惩罚他错误的举荐和识人的浅薄。这样,举荐人就不会挟带私人关系,被举荐的人也不能不考虑举荐他的人的处境。善与恶就会了了分明,鼓励与反对也会清清楚楚。这样,边患就会消除,批评的议论也会止息呀。”

  因母亲去世离职。熙平初年,任廷尉少卿,很有些不满于时事的议论,遭到灵太后的斥责。出任平阳太守,很不得意,便写下《思归赋》。

  神龟末年,迁任凉州刺史。这时,蠕蠕国的首领阿那王襄、后主婆罗门都因国内混乱前来投降,朝廷向袁翻询问安置他们的办法,他上表说:

  “现在蠕蠕国被高车国灭掉,想借助我们中原大国的神威,两个国君都来投靠,同时到达。百姓们也诚心归顺,该国的万里江山都随之归属。然而,夷人不扰乱中华,前车之鉴并不太远,覆辙的教训就在于刘渊、石勒,倾毁的车辆已不可找寻回来了。现在,蠕蠕国虽然国君投奔,百姓逃散,而剩余的人实在很多,许多部落依然存在。高车国一时也不能把他们完全兼并,应下令让他们归附。再则,高车国的人马虽然很多,国君却很愚蠢软弱,上边不能驾驭下边,下边也不服从上边,整个国家只靠掠夺来存在。而我国黄河以西能抵御强敌的堡垒,只有凉州和敦煌。凉州地宽面广,人烟稀少,粮食军械向来就很紧缺。敦煌和酒泉,更为空虚。如果蠕蠕国不重新复兴,让高车国独霸北部边陲,则西顾之忧,早晚都会存在。

  “我认为蠕蠕国的两位国君,都应该保留下来,让阿那瞔管理他们国家的东部,让婆罗门管理西部。把归顺来的人分开,分别归他们统属。阿那瞔管辖的地方,我没有去过,其中的情形,无法陈奏。婆罗门请求整修西海的旧城,好使自己居住在那里。西海郡原本归属凉州,现在归酒泉,向西北距张掖一千二百里,离高车的金山一千多里,正是北部夷族们往来必经的要道,汉朝军队行军的路,土地肥沃,十分适合耕种。今天让婆罗门驻守,不但对防守有好处,而且可以永远成为戍守重地,防卫西北。虽然外面有将这块土地归蠕蠕国管辖的舆论,而实则是防卫高车国进攻的好办法。一二年以后,就可以做到足食足兵,这实在是安边保境的长远之计啊。如果婆罗门能够发奋图强,使离散的百姓聚集一起,重新振兴国家,我们便让他们向北迁移,越过茫茫的沙漠,便是我们的外部藩篱,成为高车的劲敌。西北部边境的安全,不用再忧虑了。如果他们奸诈欺骗,反复无常,背恩负德,也不过是逃亡的贼寇,对于我们又有什么损害呢?”

  朝臣们廷议,同意他的看法。归来,任吏部郎中。迁任齐州刺史,却没有太多政绩。

  孝昌时,任安南将军、中书令,兼领给事黄门侍郎,与徐纥一起在门下省掌管朝廷的文案。袁翻有才干学识名望很重,又善于奉迎附会,也被灵太后信任。孝明帝和灵太后曾在华林园宴请群臣,曾举杯对大家说:“袁尚书是我们的杜预,想把这杯酒敬给他,请喝干了。”在座的没有不羡慕的。

  袁翻名声和地位虽然都很大,当时的贤臣达官十分推崇他,然而,他却独善其身,不但不提拔任何人,反而排斥年轻有为的人,议论的人都看不起他。建义初年,在河阴遇害。

猜你喜欢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陈寿
  列传第十八 向雄 段灼 阎缵·房玄龄
  卷三百四十三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卷八十七·徐梦莘
  第四十六回 入槛车叛藩中计 缚菜厂逆阉伏辜·蔡东藩
  卷十·商辂
  卷十九·杨士奇
  卷之一百·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七下·袁枢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七·佚名
  卷四十五·雍正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高晋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五·佚名
  68.张骞通西域·林汉达
  陈伯浩·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含中集卷四·李锴

    廌青山人李锴着 诗(三) ◆诗(三)◆ 涉雪行 雪夜听抱光弹涂山古操 破箑叹 雨后西轩夜酌 咏山堂牡丹 黔石图歌 暮春陈橘洲过五石瓠堂会若水上人至清华激射喜而有赠时予将偕若公入田盘而橘洲有志未果云 秋初过陈橘洲有作 溥

  • 志第七 祭祀上·范晔

    光武即位告天 郊 封禅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豺獭知祭祀,而况人乎!故人知之至于念想,犹豺獭之自然也,顾古质略而后文饰耳。自古以来王公所为群祀,至于王莽,《汉书·郊祀志》既着矣,故今但列自中兴以来所修用者,以为《

  • 五帝第二十四·王肃

    季康子问于孔子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一岁三百六十日五行各主七十二日也化生长育一岁之功万物莫敢不成’其神谓之五帝。五帝五行

  • 明孝宗敬皇帝实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弘治十八年四月丙辰朔孟夏享 太庙○内官祭司灶之神南京四川道监察御史陆徵丁忧服阕复除广道○山东按察司佥事杨寿为河南按察司副使户部员外郎席书为佥事○己未命掌詹事府事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学士张元祯内阁专管诰敕仍

  • 三国志平话卷下·佚名

    鲁肃回程后过江,头尾无两个月,周瑜引军五万,荆州南约百里,西行收川。周瑜军行,见一万军拦住,有皇叔,诸葛言:“你知得荆州一并三年不收,今年田种,八月半头,看看收刈,十万军东西下有三十里长,南北下八十里来阔,军人耗荡,百姓远赴荆州诉

  •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上篇卷一·陈洪谟

    丁未岁,凤阳、亳州并淮安等处,皆报黄河清一月。及秋,今上即位。先是,庚寅春甘露降于郊坛松,时宪庙亲郊,御斋宫,取以赐百官。翰林院进《甘露颂》,然是瑞实兆今上之在娠。至秋孟朏,乃诞。自古圣帝明王之降生不偶,盖必有祯祥兆于先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纪昀

    列传元 【三十七】○元三十七贺仁杰贾实喇刘哈喇巴图尔 舒穆尔明里谢仲温高觿张九思 王伯胜贺仁杰贾实喇刘哈喇巴图尔舒穆噜明里谢仲温高觿张九思王伯胜△贺仁杰贺仁杰字宽甫京兆鄠人父贲有才略善攻战关中兵后积

  • 通鉴纪事本末卷四十上·袁枢

    宋 袁枢 撰马氏据湖南唐僖宗光啓二年 初忠武决胜指挥使孙儒与龙骧指挥使朗山刘建锋戍蔡州拒黄巢扶沟马殷军中以材勇闻及秦宗权叛儒等皆属焉三年秦宗权与杨行密争扬州以孙儒为副张佶刘建锋马殷皆从昭宗景福元年夏

  • 世家卷第十九 高丽史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毅宗三。○(己丑)二十三年春正月戊午朔王受朝贺代制臣僚贺正表宣示宰枢近侍国学文臣。 于是禁内六官文臣等奉表贺御制王喜赐酒果以行头

  • ●皇朝通典卷六十六·佚名

    樂四 ○樂四 (臣)等謹按審度迺以正音和聲必先製器故杜典於製造之後即繼以權量八音二門顧律尺既亡前代所沿未必盡有當於古也我朝得黃鍾真度以之審定衡量足以整齊物用以之製造樂器足以宣鬯元音故宮懸所列美備精詳製作之隆

  • 谭翊女士·周诒春

    谭翊女士 字义廉。年三十七岁。生于江西九江。父选书。兄翊卿。业商。翊煌。律师。初学于九江儒励女书院。光緖二十四年。以友人资助。自费游美。入米尼波里幼稚园专科学校。光緖二十七年。入佛乐题教会学校。习神学

  • 卷五十八·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五十八     婺源江永撰職官下   通禮七補大宰乃施典於邦國而建其牧立其監設其參傅其伍陳其殷置其輔【乃者更申勅之以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長謂之牧所謂八

  • 卷三十五·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三十五   宋 王与之 撰典瑞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人郑康成曰典瑞若今符玺郎○郑锷曰瑞也器也俱用玉以为之同掌于此名官特曰典瑞者盖器以礼神不忧臣

  • 卷一百三(达摩笈多译)·佚名

    △善住意天子会第三十六之二开实义品第二尔时大集众中。有上首天。所谓善住意天子。善寂天子。惭愧天子。与如是等九十六亿诸天子俱。一切皆行菩萨之道。咸共往诣文殊师利所。至其门外右绕七匝。绕七匝已,然後雨天曼陀

  • 图绘宝鉴·夏文彦

    中国画史论著作。元代夏文彦撰。五卷。完成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次年刊行。主要版本有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刻本、明正德十四年(1519)苗增刻本、崇祯《津逮秘书》本、康熙三年(1664)刻本、《四库全书》本、《丛书

  • 汤液本草·王好古

    药学著作。三卷。元·王好古撰。撰成于公元1238~1248年,至元十七年(1280年)时尚补充若干资料。作者以本草、汤液(经方)为医家之正学,故撰此书。卷上为药性总论部分,选辑李杲《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的部分内容并作

  • 梦东禅师遗集·彻悟

    清代释际醒撰。际醒,俗姓马,字彻悟,讷堂;别号梦东。丰润(今属河北省丰润县)人。际醒自幼通经史。皈依佛门后,遍历讲席闻法,博贯性相之学,尤精法华、三观、十乘之旨意。后专攻深研净土法门,成为禅门宗匠。际醒所撰的《梦东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