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后妃传

○金

太祖圣穆唐古皇后

光懿费摩皇后钦宪赫舍哩皇后

  宣献布萨皇后萧崇妃

  太宗钦仁唐古皇后熙宗悼

平费摩皇后

海陵嫡母图克坦氏海陵母大氏

  海陵后图克坦氏世宗明德乌凌阿皇后  张元妃李元妃

  

章宗母孝懿图克坦皇太后

章宗钦怀富察皇后李元妃

  卫绍王图克坦后宣宗王皇后

  明

惠王太后哀宗图克坦皇后

△太祖圣穆唐古皇后

太祖圣穆皇后唐古氏天会十三年追谥 【按金史太祖后传前载始祖以下十世诸后今依郑志从删】

△光懿费摩皇后

光懿皇后费摩氏天会十三年追谥

△钦宪赫舍哩皇后

钦宪 【熙宗纪作钦献】 皇后赫合哩氏天会十三年尊为太皇太后宫号庆元十四年正月己巳朔熙宗朝于庆元宫然后御干元殿

受羣臣贺是月丁丑崩于庆元宫二月癸卯祔葬睿陵

△宣献布萨皇后

宣献皇后布萨氏睿宗母也天会十三年追册曰德妃大定元年追册与三后并附太祖庙室

△萧崇妃

崇妃萧氏熙宗时封贵妃天德二年正月封元妃是月尊封太妃海陵母大氏事之甚谨海陵篡立尊大氏为皇太后居永寍宫每有宴集

太妃上坐大氏执妇礼海陵积不能平及杀宗义等诬太妃以隐恶杀之并杀其子任王威赫大定十九年诏改葬致祭帝欲复太妃旧号礼官

议前代称太妃者皆以子贵称后系夫称太系子萧妃不得称太止当追封妃乃封崇妃

△太宗钦仁唐古皇后

太宗钦仁皇后唐古氏熙宗即位与太祖钦宪皇后俱尊为太皇太后号明德宫天会十四年正月己巳朔帝朝两宫太后然后御干元殿

受贺自后岁以为常皇统二年上如天开殿皇子生遣使驰报太后太后至天开殿上与皇后亲迎之三年崩于明德宫谥曰钦仁皇后祔葬恭

△熙宗悼平费摩皇后

熙宗悼平皇后费摩氏熙宗即位封贵妃 【按熙宗纪位费摩氏为贵妃亦在天眷元年】 天眷元年立为皇后皇统元年熙宗受尊号

册为慈明恭孝顺德皇后二年太子济安生熙宗喜甚乃肆赦告天地宗庙弥月册为皇太子未一岁薨熙宗在位宗翰宗干宗弼相继秉政宗

弼既没旧臣亦多物故后干预政事无所忌惮朝官往往因之以取宰相熙宗未有继嗣后颇掣制之熙宗内不能平因纵酒酗怒手刃杀人左

丞相亮生日帝遣大兴国以物赐之后亦附赐礼物熙宗怒杖兴国而夺回所赐近侍高寿星随例迁屯燕南入诉于后后激怒熙宗杀左司郎

中三合杖平章政事秉德而寿星竟得不迁久之熙宗积怒遂杀后海陵巳弒熙宗欲收人心以后无死罪降熙宗为东昏王追谥后为悼皇后

大定闲复熙宗帝号加谥后为悼平皇后祔葬思陵

△海陵嫡母图克坦氏

海陵嫡母图克坦氏宗干之正室也图克坦无子次室李氏生长子郑王充次室大氏生三子长即海陵庶人也图克坦氏贤遇下有恩义

大氏事之甚谨相得欢甚图克坦养充为己子充嗜酒图克坦常责怒之尤爱海陵海陵自以其母大氏与图克坦有嫡妾之分心常不安及弒

熙宗图克坦与太祖妃萧氏闻之相顾愕然曰帝虽失道人臣岂可至此及入宫见海陵不贺海陵衔之天德二年正月图克坦与大氏俱尊为

皇太后图克坦居东宫号永寿宫大氏居西宫号永寍克图克坦太后生日酒酣大氏起为寿太后方与坐客语大氏跽者久之海陵怒而出明

日召诸公主宗妇与太后语者皆杖之大氏以为不可海陵曰今日之事岂能尚如前日邪自是嫌隙愈深天德四年海陵迁中都独留图克坦

于上京图克坦常忧惧每中使至必易衣以俟命大氏至中都常念图克坦太后谓海陵曰永寿宫待吾母子甚厚慎毋相忘也十二月十四日

图克坦生日海陵使秘书监纳哈塔椿年往上京上寿贞元元年大氏病笃恨不得一见临终谓海陵曰汝以我故不令永寿宫偕来中都我死

必迎致之事永寿宫当如事我三年右丞相布萨思恭大宗正丞哈布尔往上京奉还山陵海陵以母大氏临终言并迎永寿宫太后与俱来继

使平章政事萧玉迎祭祖宗梓宫于广寍海陵谓玉曰医巫闾山多佳致祭奠礼毕可奏太后于山水佳处游览及至沙流河海陵迎谒梓宫遂

谒见太后十月太后至中都海陵率百官郊迎入居寿康宫是日海陵及后宫宰臣以下奉觞上寿极欢而罢海陵侍太后于宫中外极恭顺见

者以为至孝太后亦以为诚然及谋伐宋太后谏止之海陵益不悦再迁汴京太后居寍德宫使侍婢高福娘问海陵起居海陵幸之因使伺太

后动静及枢密使布萨思恭征契丹萨巴辞谒太后太后与思恭语久之大槩言国家世居上京既徙中都又自中都至汴州又兴兵涉江淮伐

宋疲弊中国我尝谏止之不见听契丹事复如此奈何福娘以告海陵海陵意谓太后以充为子充四子皆成立恐思恭将兵在外太后或有异

图乃召点检大怀忠等使杀太后于寍德宫且戒之曰汝等见太后但言有诏令太后跪受即击杀之太后方樗蒱大怀忠等至令太后跪受诏

太后愕然方下跪华特默从后连击之仆而复起者再福娘等缢杀之年五十三海陵命焚太后于宫中弃其骨于水并杀充之子塔纳阿里布

元努额布勒逃匿归于世宗自军中召思恭还杀之封高福娘为郧国夫人以福娘夫特默格为泽州剌史大定闲谥图克坦氏曰哀皇后自泽

州械特默格福娘至中都诛之其后贬海陵为庶人宗干去帝号复封辽王图克坦氏复封辽王妃云

△海陵母大氏

海陵母大氏天德二年正月与图克坦氏俱尊为皇太后大氏居永寍宫及迁中都图克坦太后独留上京大氏常以为言贞元元年四月

大氏病笃遗言海陵当善事永寿宫戊寅崩贞元三年大祥海陵率后宫奠哭于菆宫海陵将迁山陵于大房山故大氏犹在菆宫也九月太祖

太宗德宗梓宫至中都尊谥曰慈宪皇后海陵亲行册礼与德宗合葬于大房山升祔太庙大定七年降封海陵太妃削去皇后谥号及宗干降

帝号封辽王诏以图克坦氏为妃而大氏与顺妃李氏寍妃萧氏文妃图克坦氏并追降为辽王夫人

△海陵后图克坦氏

废帝海陵后图克坦氏太师舍音之女初为岐国妃天德二年封为惠妃九月立为皇后生太子光英后以太子居深宫之中不知民闲稼

穑之务乃因太子生日绘田家稼穑图以赐海陵后宫寝多后宠颇衰希得进见正隆六年海陵幸南京六月癸亥左丞相张浩率百官迎谒海

陵备法驾乘玉辂与后及太子光英共载而入海陵伐宋后与光英居守瓜州兵变海陵遇害图们额哩页杀光英于汴后还中都居于海陵母

大氏故宫顷之世宗怜其无依诏归父母家于上京岁赐钱二千贯奴婢皆给官廪大定十年卒初海陵后宫皇后以下北有元妃大氏宸妃萧

氏丽妃耶律氏三人及侈心既萌淫嬖无厌杀诸宗室纳其妻女妃嫔封号有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凡

妃主宗妇尝私之者皆分属诸妃位云 【按金史于此下备载海陵诸嬖然考贾益谏传云海陵被弒能暴其恶者辄得美官故一时多所附

会是史文固未可尽信不独事涉秽亵也删之】

△世宗明德乌凌阿皇后

世宗明德皇后乌凌阿氏其先居海伦河世为乌凌阿部长率部族来归居上京与朝廷为婚姻曾祖双宽康宗时累使高丽父实德珲骑

射绝伦以功授世袭穆昆为东京留守后聪敏孝慈容仪整肃其在家宗族皆敬重之既归世宗事舅姑孝谨治家有叙甚得妇道睿宗伐宋得

白玉带盖帝王之服御也睿宗殁后后谓世宗曰此非王邸所宜有也当献之天子世宗献之熙宗熙宗酗酒独于世宗无闲海陵篡立深忌宗

室后劝世宗多献珍异以说其心海陵以世宗为恭顺畏己由是忌刻之心颇解后不妒忌为世宗择后房广继嗣虽显宗生后而此心不移后

尝有疾世宗为视医药数日不离后曰大王视妾过厚其知者以为视疾不知者必有专妒之嫌世宗在济南海陵召后来中都后谓世宗曰我

不行帝必害王我当自勉不以相累也召王府臣仆张谨言谕之曰为我祷诸东岳我不负王使皇天后土明鉴我心召家人谓之曰自我为妇

以至今日未尝见王有违道之事今宗室往往被祸皆奴仆诬陷之汝等皆先国王旧人当念旧恩母或妄图也违此言者我于冥中必不赦后

既离济南从行者知后必不肯见海陵将自为之所防护甚谨行至良乡去中都七十里防者稍缓后得闲即自杀海陵犹疑世宗教之改世宗

西京留守大定二年追册为昭德皇后立别庙以后兄晖子天锡为太尉帝谓天锡曰朕幼与皇后定婚乃祖尝曰此壻后来必大吾门今卜葬

有期昔言验矣十一年世宗宴于东宫谓皇太子曰汝母妇道至矣朕所以不立中宫者念皇后之德故也二十九年祔葬兴陵章宗时有司奏

太祖谥有昭德字改谥明德皇后

△张元妃

元妃张氏父玄征母高氏与世宗母贞懿皇后姻亲世宗纳为次室生赵王永中而卒大定二年追封宸妃累进元妃

△李元妃

元妃李氏南阳郡王李石女生郑王允蹈卫绍王允济潞王允德大定七年封元妃世宗感念明德皇后不复立后元妃下皇后一等在诸

妃上虽贵不得预政故宫壸无事二十一年薨殡于兴德宫西位别室二十八年九月陪葬于坤厚陵卫绍王即位追谥光献皇后贞佑三年九

月削皇后号

△章宗母孝懿图克坦皇太后

章宗母孝懿皇太后图克坦氏其先德里必喇人也曾祖绰从太祖取辽有功命以所部为明安世袭之祖博勒和以战功多累官开府仪

同三司赠司徒齐国公父贞尚辽王宗干女梁国公主加驸马都尉赠太师广平郡王后性庄重寡言父母尝令总家事诸男不及也世宗初即

位谓贞曰卿家法可尚其以卿女为朕子妃及显宗为皇太子大定四年九月备礼亲迎于贞第是年十一月显宗生辰初封为皇太子妃既而

皇孙生是为章宗时世宗幸金莲川次冰井翌日临幸抚视甚欢后素谦谨每畏其家世崇宠见父母流涕而言曰高明之家古人所忌愿善自

保持其后家果以海陵事败盖其远虑如此世宗尝谓诸王妃公主曰皇太子妃容止合度服饰得中尔等当法效之章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更

所居仁寿宫名曰隆庆宫诏岁奉母拘其数上月或五朝六朝而后愈加敬俭见诸大长公主礼如平时敦睦九族恩纪皆洽尤恶闻人过谀佞

之言无所得入恕以容物未尝见喜愠然御下公平虽至亲无所阿徇尝诫诸侄曰皇帝以我故乃推恩外家当尽忠图报勿谓小善为无益而

弗为小恶为无伤而弗去毋藉吾之贵辄肆非违以干国家常宪一日妹并国夫人嫂泾国夫人等侍侧因谕之曰尔家累素重且非丰厚宜节

约财用勿以我为可恃吾受天下之养岂有所私积哉况财用者天下之财用也吾终不能多取以富尔之私室明昌元年礼官议以五月奉上

册宝后弗许上屡为之请后曰今世宗服未终遽衣锦绣佩珠玉于礼何安当俟服阕行之上谕有司曰太后执意甚坚其待来年明昌二年正

月崩于隆庆宫年四十五谥曰孝懿祔葬裕陵后好诗书造次必于礼逮嫔御以和平其有生子而母亡者视之如己所生慈训无闲上时问安

见事有未当者必加之严诫云 【按原文睿宗显宗诸后并列后妃传今考郑志及诸史例以孝懿身受册命改称章宗母皇太后仍列之后

传中其身后追尊者槩从刚】

△章宗钦怀富察皇后

章宗钦怀皇后富察氏上京路哈斯罕人父鼎寿尚熙宗郑国公主累官至金吾卫上将军赠太尉越国公后始生就养于姨冀国公主姿

性淑明丰仪粹穆知读书为文孝事冀国如事所生大定二十三年章宗为金源郡王行纳采礼是年十一月备礼亲迎封金源郡王夫人后进

封妃号生绛王洪裕而薨帝即位遂加追册大安初祔葬于道陵

△李元妃

元妃李氏名师儿其家有罪没入宫籍监大定末以监户女子入宫从宫教张建学故事宫教以青纱隔障蔽内外宫教居障外诸宫女居

障内不得面见章宗尝问建宫教中女子谁可教者建对曰就中声音清亮者最可教章宗以建言求得师儿宦者梁道誉其才美劝纳之妃性

慧黠能作字尤善伺候颜色迎合旨意遂大爱幸明昌四年封为昭容明年进封淑妃追赠三代兄喜尔与弟特尔格皆擢显近势倾朝廷射利

竞进之徒争趋走其门怙财固位上下纷然虽知其奸蠹不敢击之自钦怀皇后殁中宫虚位久章宗意属李氏而国朝故事皆图克坦唐古富

察讷喇布萨赫舍哩乌凌阿乌库哩诸部部长之家世为姻婚娶后尚主而李氏微甚章宗欲立之大臣固执不从帝不得己进封为元妃而势

位熏赫与皇后侔矣承安五年帝以继嗣未立祷祀太庙山陵遣近臣诣诸岳观祈祷泰和二年八月丁酉元妃生皇子德里既弥月诏赐名封

为葛王生满三月敕放僧道度牒三千道设醮于玄贞观祈福二岁而薨八年承御贾氏及范氏皆有娠未及乳月章宗得疾时卫王永济自武

定军来朝章宗于父兄中最爱卫王欲立之卫王朝辞章宗谓卫王曰叔王不欲作主人遽尔去邪元妃在旁谓帝曰此非轻言者十一月乙卯

章宗大渐卫王未发元妃与黄门李新喜议立卫王使内侍潘守恒召之守恒谓妃此大事当与大臣议乃使召平章政事完颜匡匡至遂与定

策立卫王章宗遗诏有云朕之内人见有娠者两位如其中有男当立为储贰如皆是男子择可立者立之卫绍王即位诏谓先帝承御贾氏当

以十一月免乳今则已出三月事未可知范氏胎气有损深用怛然又诏以元妃李氏潜计负恩与李新喜谋令贾氏诈称有身计取他儿以充

皇嗣令赐李氏自尽李新喜正典刑李氏兄喜儿弟特尔格追除爵位复系监籍于远地安置承御贾氏亦赐自尽宣宗即位下诏昭雪贾氏事

当时被罪贬责者俱令放免由是李氏家放皆得还

△卫绍王图克坦后

卫绍皇后图克坦氏大安元年立为皇后至寍元年呼沙呼乱与卫王俱迁于卫邸帝遇弒宣宗即位卫王降为东海郡侯图克坦氏削皇

后号贞佑二年迁都汴诏凡卫绍王及鄗厉王家人皆徙郑州仍禁锢不得出入天兴元年诏释禁锢是时河南已不能守子孙不知所终

△宣宗王皇后

宣宗皇后王氏中都人明惠皇后妹也初宣宗封翼王章宗诏诸王求民家子以广继嗣后入王邸及见后姊有姿色又纳之贞佑元年九

月封后为元妃姊为淑妃淑妃生哀宗后无子养为已子贞佑二年七月赐姓温都氏立为皇后三年庄献太子薨哀宗为太子宣宗崩哀宗即

位正大元年尊后为皇太后号其宫曰仁圣受封之日后梦丐者数万踵其后心甚恶之及元兵围汴加以大疫汴城之民死者百余万后皆目

覩焉哀宗释服将禘飨有司奏冕服成上请两宫太后御内殿因试衣之以见两宫大悦仁圣曰祖宗取天下甚不易何时使四方承平百姓安

乐天子服此法服于中都祖庙行禘飨乎上曰阿婆有此意朕亦何尝忘慈圣曰恒有此心则见此当有期矣遂酌酒为寿欢然而罢天兴元年

冬哀宗迁归德二年正月遣近侍图克坦肆喜珠嘉■〈土答〉克实布奉迎两宫后御仁安殿出鋋金及七宝金洗分赐从行忠孝军是夜两

宫及柔妃费摩氏等乘马出宫至陈留城左右火起疑有兵不敢进后亟命还宫明日入京憩肆喜家少顷辇迎入宫方谋再行京城破后及诸

妃嫔北迁不知所终惟宝符李氏从至宣德州居摩诃院宿佛殿中会当同行将发自缢死且自书门纸曰宝符御侍此处身故

△明惠王太后

明惠皇后王皇后之姊也生哀宗封元妃哀宗即位诏尊为皇太后性端严颇达古今哀宗已立为皇太子有过尚切责之一日宫中就食

尚器以玉盌楪奉太后及帝后以玛瑙器进荆王母真妃庞氏太后召主者责曰谁令汝妄生分别非饮食细故令有司杖杀汝矣自后宫中奉

真妃有加或告荆王谋不轨下狱谳巳定后曰汝止一兄奈何以谗言欲害之趣赦出使来见我移时不至吾不见汝矣帝起后立待王至涕泣

慰抚之哀宗甚宠一宫人欲立为后太后恶其微贱固命出之不得已放之出宫点检萨哈连教上骑鞠后传旨戒之云汝为人臣当辅主以正

顾乃教之戏耶比年小捷文士有奏赋颂言中兴者后不悦曰帝年少气锐无惧心则骄怠生今幸一胜何谓中兴而谄之如是正大八年九月

崩遗命园陵制度务从俭约十二月己未葬汴城迎朔门外谥曰明惠太皇后

△哀宗图克坦皇后

哀宗皇后图克坦氏宣宗及后有疾后尝刲肤以进兴定四年后父镇南军节度使乌逊有罪宣宗以后纯孝因曲赦之正大元年诏立为

皇后哀宗迁归德遣后弟肆喜等诣汴奉迎夜至陈留不敢进复归于汴未几城破北迁不知所终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九 萧景先萧赤斧子颖胄·萧子显
  列传第三十·刘昫
  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七十六·张廷玉
  ●卷二百三十八·徐梦莘
  ●卷一百五十四·徐梦莘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南明史料卷四·佚名
  六九○ 寄谕各省督抚严查《碧落后人诗》《约亭遗诗》解京销毁·佚名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三·阿桂
  补编四·佚名
  卷六中·佚名
  史记集解卷九十七·裴骃
  ●原跋·佚名
  卷一百二十五之一·雍正
  卷十五·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二十六权德舆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後书情寄诸兄弟仍通简南宫亲旧并呈两省阁老院长驷牡龙旗庆至今一门儒服耀华簪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籝金护衣直夜南宫静焚草清时左掖深何幸末班

  • 跋·范成大

    跋先人尝为莘等言自十四五始为诗文晚而罙笃或寝疾医以劳心见止亦以政自不能不尔谢之手编仅成帙而弃不肖之孤其尚忍言哉当从九京游而未敢者以先人之志未承也诗文凡百有三十卷求序於杨先生诚斋求校於龚编修芥隐而刋於家

  • 卷十二 開寶四年(辛巳,971)·李焘

      起太祖開寶四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王師克英、雄二州。南漢都統潘崇徹來降。(崇徹傳云王師過馬徑,乃降。今從國史劉鋹傳及九國志鋹世家,十六日癸丑二州捷奏到。據十國紀年,克二州乃去年十二月,今附正月初。)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五·佚名

    弘治七年二月庚申朔○辛酉吏科都给事中王质监察御史汪宗器等劾奏文华殿书办大理寺右寺丞夏文振等违例乞升请并行罢黜不从 府军前卫副千户徐义以其子冕及侄晟俱九岁能书大字乞送翰院习楷书礼部覆奏谓九岁能书不足为异

  • 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七百九十一·佚名

    ○戊申。军机大臣等议覆、伊犁将军阿桂等奏称、伊犁地方辽阔陆续添派驻防满洲。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携眷官兵及屯田回民将及二万户。屯田修城之绿营兵效力赎罪及发遣人犯。亦有数千名。惠远绥定二城。商民渐多此皆

  • 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一二七九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二七九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江苏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遵旨汇奏事。窃查《通鉴纲目续编》,钦奉谕旨,颁发改定旧本,令将外省流传之本遵照抽改,该督抚于年终汇奏一次

  • 卷三十四·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三十四十二月甲申大将军伯费扬古至自军是日上仍驻跸萨尔虎拖会清晨费扬古将到上遣皇长子皇三子皇八子往迎费扬古至上出幔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二 问题在自己身上·溥仪

    星期日,我们照例洗衣服。我洗完衣服,正好是文体活动开始的时间,我没有心情去玩,就到小图书室,想独自看看书。刚坐下来,就听见外面有人说话: “……你们都不打网球?” “我不会打。你找溥仪,他会打。” “他会打可是打不了,他

  • 郭衍传·李延寿

    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父郭崇,以舍人之职跟随魏孝武帝入关中,官至侍中。  郭衍少年时骁勇英武,善于骑马射箭。周武帝建德中,因军功累迁至仪同大将军。又跟从周武帝平定并州,因功加授开府,封爵武强县公,赐姓叱罗氏。

  • 布连斯奇界约·佚名

    中国政府为划定疆界事,特遣多罗郡王、和硕额驸策凌,内大臣、伯四格,兵部侍郎图理琛等会同俄国特遣全权大臣内廷大臣伯爵萨瓦务拉的思拉维赤,商订如左:北自恰克图河流之俄国卡伦房屋,南迄鄂尔怀图山顶之中国卡伦鄂博,此卡伦房

  • 食货二·徐松

    营田庄田附案此门内亦间言庄田,咤附之,不另立门。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二 营田杂录 营田杂录【宋会要】凡诸路,惟襄、定、唐三州有营田使,或营田事,通判亦同领其事。而河北转运使兼西路招置营田使,河东转运使兼东路招置营

  • 卷八·李光坡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述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八安溪李光坡撰○乡师之职各掌其所治乡之教而听其治疏曰聴其治者自乡大夫以下至伍长各自聴断其民今乡师又聴其治者恐乡官有滥失平察之以国比之灋以时稽其夫家

  • 大乘起信论略释·太虚

       ──民国七年十月在汉口编──   悬论    一 出论总义     甲 示论体     乙 明论相     丙 显论用    二 判论部位     甲 藏     乙 乘     丙 时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六·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六 偈颂二 侍者 文斌等 编 送全首座回仰山 须弥槌打虚空鼓。万象森罗齐起舞。惊倒南泉王老师。踈山失却曹家女。宽时徧法界。窄处不容针。短绠四五尺。古井千万寻。莫谓仰山年代远

  • 蠲戏斋诗话·马一浮

    《蠲戏斋诗话 》是马一浮先生的论诗语录。论及我国诗歌的本质、创作、鉴赏批评诸方面,虽皆零星道来,确有精辟见解。已由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马一浮集》第三册为诗集,录诗约三千四百首。

  • 紫箫记·汤显祖

    传奇。明汤显祖撰。《曲品》著录。主人公霍小玉、李益名字出自唐蒋防小说《霍小玉传》,但剧中与紫箫有关的情节出自《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此剧又有增饰。写陇西李益,前朝相国李揆子,赴京应试,与花卿、石雄、尚子毗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