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八十五

张说

张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武后策贤良方正说所对第一授左补阙擢凤阁舍人忤旨配流钦州中宗召还累迁工部兵部侍郎修文馆学士睿宗拜为中书侍郎知政事开元初进中书令封燕国公寻出刺相州左转岳州召拜兵部尚书知政事敕令廵边後为集贤院学士尚书左丞相卒谥文贞说为人敦气义重然诺喜延纳後进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与苏頲号燕许大手笔谪岳州後诗益凄惋人谓得江山之助集三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唐封泰山乐章【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三年明皇封泰山祀天乐降神用豫和六变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并用夀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终献亚献用凯安送神用豫和】

豫和六首

挹泰坛紫【一作柴】泰清受天命报天成竦皇心荐乐声志上逹歌下迎

亿上帝临下庭骑日月陪列星嘉视信大糦馨澹神心醉皇灵

相百辟贡八荒九歌叙万舞翔肃振振铿皇皇帝欣欣福穰穰

高在上道光明物资始德难名承眷命牧苍生寰宇谧泰阶平

天道无亲至诚与邻山川遍礼宫徵惟新玉帛非盛聪明会真正斯一德通乎百神

享帝享亲维孝维圣缉熙懿德敷扬成命华夷志同笙镛礼盛明灵降止感此诚敬

太和

孝敬中发和容外彰腾华照?如昇太阳贞璧就奠玄灵垂光礼乐具举济济洋洋

肃和

奠祖配天承天享帝百灵咸秩四海来祭植我苍璧布我玄制华日裵囘神烟容裔

雍和

俎豆有馥絜粢丰盛亦有和羮既戒既平鼓钟管磬肃唱和呜皇皇我祖来我思成

寿和

烝烝我后享献惟寅躬酌郁鬯跪奠明神孝莫孝乎配上帝亲敬莫敬乎教天下臣

寿和

皇祖严配配享皇天皇皇降嘏天子万年

舒和

六钟翕协六变成八佾徜徉八风生乐九韶兮神人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凯安

烈祖顺三灵文宗威四海黄钺诛羣盗朱旗扫多罪戢兵天下安约法人心改大哉干羽意长见风云在

豫和

礼乐终禋燎上怀灵惠结皇想归风疾囘风爽百神来衆神往

唐享太庙乐章【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用大明舞太宗用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

永和三首

肃九室谐八音歌皇慕动神心礼宿设乐妙寻声明备祼奠临

律迓气音入玄依玉几御黼筵聆忾息僾周旋九韶徧百福传

信工祝永颂声来祖考聼和平相百辟贡九瀛神休委帝孝成

太和

时文圣后清庙肃邕致诚勤荐在貌思恭玉节肆夏金锵五钟绳绳云步穆穆天容

肃和

天子享孝工歌溥将射祼郁鬯乃焚膋芗臭以逹旨声以求阳奉时烝尝永代不忘

雍和二首

在涤嘉豢丽碑敬牲角握之牝色纯之騂火传阳燧水溉隂精太公胖俎傅说和羮

俎豆有馥齐盛絜丰亦有和羮旣戒旣平鼓钟管磬肃唱和鸣皇皇后祖来我思成【此首与封泰山乐章雍和同】

文舞

圣謩九德真言五千庆集昌胄符开帝先高文杖钺克配彼天三宗握镜六合涣然帝其承祀率礼罔愆图书雾出日月清悬舞形德类咏谂功传黄龙蜿蟺彩云蹁蹮五行气顺八佾风宣介此百禄於皇万年

光大舞

肃肃艺祖滔滔濬源有雄玉劔作鎭金门玄王贻绪后稷谋孙肇禋九庙四海来尊

长发舞

具礼崇德备乐承风魏推幢主周赠司空不行而至无成有终神兴王业天归帝功

大政舞

於赫元命权舆帝文天齐八柱地半三分宗庙观德笙镛乐勳封唐之兆成天下君

大成舞

帝舞季历龙圣生昌后歌有蟜胎炎孕黄天地合德日月齐光肃雍孝享祚我万方

大明舞

赤精乱德四海困穷黄旗举义三灵会同早望春雨云披大风溥天来祭高祖之功

崇德舞

皇合一德朝宗百神削平天地大拯生人上帝配食单于入臣戎歌陈武??震震

钓天舞

高皇迈道端拱无为化怀獯鬻兵赋句骊礼尊封禅乐盛来仪合位娲后同称伏羲

大和舞

退居江水郁起丹陵礼物还旧朝章中兴龙图友及骏命恭膺鸣球香瓒大糦是承

景云舞

景云霏烂告我帝符噫帝冲德与天为徒笙镛遥远俎豆虚无春秋孝献囘复此都

福和

备礼用乐崇亲致尊诚通慈降敬彻爱存献怀称夀啐感承恩皇帝孝德子孙千亿大包天域长亘不极

舒和

六钟翕协六变成八佾徜徉八风生乐九歆兮神人感美七德兮天地清【此首与封泰山乐章舒和同】

凯安三首

瑟彼瑶爵亚维上公室如屏气门不容躬礼殷其本乐执其中圣皇永慕天地幽通

礼匝三献乐徧九成降循轩陛仰欷皇情福与仁合德因孝明百年神畏四海风行

总总干戚塡塡鼓钟奋扬增气坐作为容离若鸷鸟合如战龙万方观德肃肃邕邕

登歌

止笙磬撤豆笾音无响窅入玄主在室神在天情余慕礼罔愆喜黍稷屡丰年

永和

眇嘉乐授灵爽感若来思如往休气散回风上返寂寞还惚恍怀灵驾结空想

御定全唐诗卷八十五

猜你喜欢
  刘守·唐圭璋
  卷之一九·魏庆之
  第一齣~第十齣·朱鼎
  △第四折·康海
  第四折·佚名
  商挺·隋树森
  草泽狂歌卷三·王恭
  七言巻八·洪迈
  提要·周伯琦
  欧阳修·朱自清
  松陵集巻七·陆龟蒙
  卷一百四十二·佚名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六·康熙
  卷十·康熙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法婴秘籍》·张次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学颜·唐圭璋

      学颜号山村。宋末元初人。   齐天乐   寿刘畊斋   红冈小塔枫林路,曾见承平歌舞。舞罢人归,月斜影转,重见郎官星度。乡关境土,又二十馀年,桑麻深露。说与闾巷,少年知得当时否。   如今苍颜白髮,问耕聊尔耳,依稀农

  • 卷三十·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三十冯内翰璧【一十五首】璧字叔献别字天粹承安二年进士歴州县召入翰林再为曹郎宣宗朝屡以使指鞫大狱权贵如归德知府宿州总帅声势焰焰朝廷知其跋扈而不能摧伏者叔献以法临之毛髪不

  • 卷五百三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七许浑泛五云溪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一作枝】风急濑鸣车轴微波漾钓筒石苔萦棹緑山果拂舟红更就千村【一作溪】宿溪【一作村】桥与剡通寄郴

  • 卷一百九十七·志第一百五十·兵十一·脱脱

        ◎兵十一   ○器甲之制   器甲之制 其工署则有南北作坊,有弓弩院,诸州皆有作院,皆役工徒而限其常课。南北作院岁造涂金脊铁甲等凡三万二千,弓弩院岁造角弝弓等凡千六百五十余万,诸州岁造黄桦、黑漆弓弩

  • 卷第二百一十四·胡三省

    唐纪三十〔起阏逄阉茂(甲戌),尽重光大荒落(辛已),凡八年。〕《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中》开元二十二年〔(甲戌、七三四)〕1春,正月,己已,上发西京;已丑,至东都。张九龄自韶州入见,〔见,贤遍翻。考异曰:唐纪,「二十六,日戊子,至东都;

  • 卷二十七·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二十七宋 张九成 撰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一·佚名

    正统五年九月庚子朔敕谕朝鲜国王李祹曰比者尔奏凡察诱侄童仓逃住建州虑其与李满住同谋生衅侵扰本国朕遣敕谕凡察等仍还镜城守父境土如其回还王宜解释旧怨宽以抚之仍敕守边军民毋使侵扰朕又虑其疑惧不还已敕李满住等严

  • 一三三一 谕内阁着国史馆续行纂办《王公大臣表传》·佚名

    一三三一 谕内阁着国史馆续行纂办《王公大臣表传》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内阁奉上谕:国史馆纂修《王公大臣表传》,前经降旨令总裁等董饬纂修等官,将乾隆四十年以前王公大臣表传纂办进呈,候朕

  • 苏绰传·令狐德棻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是魏国侍中苏则的九世孙。历代都担任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员。父亲苏协,曾任武功郡守。苏绰少年时喜好学习,博览群书,特别擅长算术。堂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太祖在东都门外为他饯行。临分手时,太祖问道:“你家子

  • 何炳松·周诒春

    何炳松 字柏臣。年二十七岁。生于浙江金华。父寿铨。业儒。初在金华中学堂及浙江高等学堂肄业。屡年得第一名奖。民国元年。任金华中学校教员。民国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旋。入威斯康心大学。习政治学。

  • 第九章 28·辜鸿铭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辜讲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疑神疑鬼,道德高尚的人不会焦躁不安,勇敢的人不会担惊受怕。”

  • 第四章 21·辜鸿铭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辜讲孔子说:“作为儿子,应当牢记父母的年龄,一方面是为了心怀感恩,一方面是为了挂念父母。”

  • 成唯識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護法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此染汙意何受相應。有義此俱唯有喜受.恆內執我生喜愛故。有義不然.應許喜受乃   至有頂.違聖言故。應說此意四受相應.謂生惡趣憂受相應.緣不善業所引果故.生人   

  •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卷下·佚名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受佛教已。即时入一切法心自在神通三昧。入此三昧已起神通力。现于如上所说神变之事。显然明著皆悉现前。如佛所言不增不减。预斯会者靡不咸见。是时大众睹此神力。叹未曾

  •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此颂是龙树菩萨以诗代书。寄与南印度亲友乘土国王一首。此书已先译神州处藏人多不见。遂令妙语不得详知。为此更定本文。冀使流通罔滞。沙门义净创至东印度耽摩立底国译。  有情无知

  • 重修台湾府志(周志)·周元文

    纂修周元文,字洛书,正黄旗辽宁金州人。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由福建延平府调任台湾府知府。任职期间,曾参照高拱乾所修《台湾府志》体例重修府志,成书十卷。书中以卷为目, 目下设志,志下分若干小目,详考封域、规制、秩官、武

  • 百正集·连文凤

    诗别集。南宋末连文凤撰。三卷。文凤字百正,号应山,三山(今属福建)人。入元,改姓名为罗公福,为“月泉吟社”中人,相传:至元二十三年,吴渭邀谢翱、文凤等,举月泉诗社,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征诗四方,得二千七百余首,文凤名列第一

  •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窥基

    凡四卷。唐代窥基撰。略称成唯识论枢要、唯识论枢要、唯识枢要。或单称枢要。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系唯识三种注疏之一,与成唯识论演秘、成唯识论了义灯并称为唯识三疏,或唯识三个疏。本书初叙成唯识论之成立、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