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孔子五十学易辨

《论语》“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此条解者,从来不一。《易乾凿度》云:“孔子占《易》,得《旅》,息志停读,五十,究作《十翼》。”田艺蘅《留青日札》云:“此言五十,即《乾凿度》之五十也。”是谓孔子以五十之年学《易》也。《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或云:“古五字如七,孔子晚而好《易》,故有是语”,是谓孔子以七十之年学《易》也。俞樾《续论语骈枝》云:“此当以加我数年为一句,五十为一句,以学《易》为一句。五十二字,承加我数年而言,言或五或十也。”是亦取《世家》晚而喜《易》之说,而略变之也。今按:惠栋《论语古义》云:“《鲁论》易为亦,君子爱日以学,及时而成。五十而学,斯为晚矣。然秉烛之明,尚可寡过,此圣人之谦辞也。”陈鳣《论语古义》云:“五十以学者,即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意也。亦可以无大过矣者,即欲寡其过意也。”毛奇龄《论语稽求篇》云:“古者四十强仕,五十服官政,六十则不亲学矣。”通观诸说,《鲁论》为是。又《正义》曰:“此章孔子言其学《易》年也。加我数年,方至五十,谓四十七时也。”林春溥曰:“《正义》以为四十七时语,尝疑其无据,及读《史记》,孔子四十七岁以阳虎叛不仕,退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乃知斯语之非妄。”(林说见《开卷偶得》卷六。)今按,孔子以五十一出宰中都,(说详后。)其前皆不仕。《正义》四十七时语,盖为近是。惟古者无六经之目,《易》不与《诗》《书》《礼》《乐》同科,孔子实未尝传《易》,今《十传》皆不出孔子。《世家》亦但言孔子四十七不仕而修《诗》《书》《礼》《乐》,并不及《易》。而《正义》谓言其学《易》之年,明为误矣。《世家》又谓:“孔子晚而喜《易》,序《易传》”,盖皆不足信。

猜你喜欢
  卷九十九·志第六十六·柯劭忞
  國語卷第二·韦昭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八·佚名
  卷之九十六·佚名
  卷四十四·郝经
  绎史卷一·马骕
  寇准传·脱脱
  卷九十九·阿桂
  卷一百五·雍正
  卷二百四十二·佚名
  第十九章 隋之统一与政治·吕思勉
  卷第十·太安万侣
  卷十二·郭良翰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幕·老舍

    时间 一九九八年(戊戌)初秋,康梁等的维新运动失败了。早半天。地点 北京,裕泰大茶馆。人物 王利发 刘麻子 庞太监 唐铁嘴 康 六小牛儿 松二爷 黄胖子宋恩子 常四爷秦仲义 吴祥子 李 三 老 人 康顺子二德

  • 32、贺子·蒲松龄

    太公父子兄弟同上云重重喜事满门庭,公媪苍苍白发生;孩儿锦衣归故里,一门欢喜又添丁。太公云我儿,今日亲友前来给你贺喜,你去料理料理。公子云是。众下,公子唱 [耍孩儿]中进士选翰林,告假来探双亲,宫门曾带牙牌进。又梦春香生

  • 太祖纪三·薛居正

    广顺元年冬十月己丑朔,宰臣王峻献唐张蕴古《大宝箴》、谢偃《惟皇诫德赋》二图。诏报曰:“朕生长军戎,勤劳南北,虽用心于于《钤》、《匮》,且无暇于《诗》、《书》,世务时艰,粗经阅历,前言往行,未甚讨寻。卿有佐命立国之勋,居代

  • 卷二·周羽翀

      周氏,讳行逢,武陵人也,世耕锄为业,尝犯法。显德中,马氏荒乱,吴命边镐将兵伐之,浃旬,尽有湘中之地。时镐虽克胜,然安抚无策,故民多怨叛。武陵酋豪王逵、刘咬牙等十数人,乘众心之怨,谋举兵袭之,未数日而有八千之众,行逢始预焉。倍

  • ●卷二十·陶宗仪

      ◎纳音  六十甲子之有纳音,世人鲜知其理。尝观《笔谈》有曰:“六十甲子纳音,盖六十律旋相为宫也。”一律合五音,十二律纳六十音也。凡气始于东方而右行,音起于西方而左行。阴阳相错而生变化,所以气始于东方

  • 西汉年纪卷二·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高祖七年冬十月长乐宫成诸侯羣臣皆朝贺仪先平眀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歩卒【汉书作戍卒】卫官【史记作卫宫】设兵张旗志【一作帜】传曰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

  • 七三四 寄谕各省督抚留心查办外间流传剧本·佚名

    七三四 寄谕各省督抚留心查办外间流传剧本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奉上谕:前因外间流传剧本,如明季国初之事,有关涉本朝字句,亦未必无

  • 中州人物考卷一·孙奇逢

    容城孙奇逢 撰○理学曹靖修端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戊子举于乡学者称为月川先生天资颕异造诣笃实教人务躬行实践日事著述寒暑不辍坐下足两砖处皆穿其专静如此事父母最孝及遭丧五味不入口寝苫枕块始终不易既塟庐墓六年不

  • ·请权行团练书·丁曰健

    凡事有经有权,似当随时变通,难胶一定。曩读宪檄安辑地方事宜,有团练乡勇,在台地万不可行,宜兴保甲之法,以乡约义学,柔和其心性,此诚移风易俗要道。某拳拳服膺,日劝文职实力作兴之矣。但台民锢蔽已深,犯乱成习,一时

  • 卷一百四十九下·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四十九下 朱批魏廷珍奏摺 雍正六年六月二十日江南安徽廵抚【臣】魏廷珍谨 奏为据实奏明事雍正六年五月十一日接到怡亲王暨大学士张廷玉寄字一封内开雍正六年四月二十二日 皇上发下条奏一

  • 卷五十八·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五十八宋 徐天麟 撰兵三兵占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梁王梁策马车骑满野【天文志】岁星所在国不可伐可以伐人【天文志】见欃云如牛枪云如马枪欃棓彗异状其殃一也必有破国【天文志】日方南太

  •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九·高晋

    目录河防【十五】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九河防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十一日两江总督兼署河道总督萨载奏言窃照江南黄河北岸通连防山湖及运中河一带上年经臣与河【臣】李奉翰遵防酌筹先后将潘家屯张家荘苏家山之水线河并十字

  • 第49章·老子

    【原文】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1)。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矣(2)。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浑焉(3)。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4)。【题解】此章是讲体“道”

  • 蔡传旁通引用书目·陈师凯

    徐校定说文 陆徳明经典释文九经古注 九经注疏隷古尚书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仪礼经传通解杨信斋祭礼通解朱子书说朱子语 朱子大全集朱子四书 朱子周易本义朱子易学啓蒙 朱子诗传程子易传 董氏书传辑纂程氏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九·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三藏义净译)  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沙门慧琳再译真言三十八道经依前本)  合部金光明经八卷(人间四卷金光明全在此中)  右三经二十八卷同此卷音。  金光明最

  • 三国志文类·佚名

    编辑人姓名不详, 60卷, 今流传有宋刊本(《四库全书》)。《柳河东集》卷21《柳宗直西汉文类序》一文说到《两汉文类》的编例。《三国文类》就是沿其例,采《三国志》之文上涉东汉末,下至西晋初,分类排比而成。全书分为23门:论

  • 申忠愍诗集·申佳胤

    又名《申端愍集》。诗别集。明申佳胤(谥忠愍)著。六卷。卷首有家传。本集为其子申涵光编刊。有清刊本,《四库全书》即据以收入。

  • 光明童子因缘经·佚名

    凡四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又称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光明童子经。王舍城善贤长者妻怀妊,长者问佛。佛记其生男,受天福,出家证果。长者误信外道语,以毒药摩妻腹,妻死,焚之。佛与大众往视,子从火中坐莲华生。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