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四十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二年。丁巳。八月。壬申。铸给镇守江北寿春等处总兵官、及寿春镇标中军游击关防。从两江总督庆复请也。  

○癸酉。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议覆、据奉天将军博第奏称、前经直隶总督李卫、议得天津商船、前往奉天贩运米谷。令其呈报该县。将前往人数。及或赴锦州、宁远、或赴海城、盖平、复州、等处。填注照票。登记出海口日期。到时、该处即对票查明。令其运回。以便接济直隶民食。今奉天府属之锦州、宁远、广宁、义州、等四州县。以乾隆元年夏秋、雨水愆期。收成歉薄。米价腾贵。每石至六七钱不等。现将各仓所存米石。减价平粜。请停天津商贩。以备本处旗民之需。应如所请。除海城、盖平、复州、等处。照例听商贩运外。其锦州府属四州县。所有官民存贮米粮。禁止商贩。饬各属酌议平粜。得旨。依议速行。  

○甲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直隶河道水利。关系重大。若但为目前补救之计。而不筹及久远。恐于运道民生、终无裨益。前览顾琮、李卫、所奏。尚非探本清源之论。着大学士鄂尔泰亲往。详勘形势。筹度机宜应如何改移开浚修筑之处。熟商妥议。酌定规模。仍交与顾琮、李卫、督率所属该管官员。遵照办理。  

○乙亥。九卿议覆、浙江布政使张若震疏言、各省地方、偶遇歉收。全资邻省米粮接济。近因米谷出境。本地价值稍昂。遂有将本处转运、及外来客贩、一概留滞者。又有胥役舞弊、勒索拦阻者。被灾地方、艰于采买。贫民必至乏食。请酌定遏籴处分。应如所请。如遇邻省歉收告籴。本地方官禁止米粮出境者。将州县官降一级留任。不行揭参之该管上司、罚俸一年。不行题参之督抚、罚俸六个月。从之。  

○丙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户部议覆、署湖广督史贻直疏言、湖北新设施南一府、两厅五县、经前督臣迈柱、奏设铺递司兵二百七十四名。今逐一查勘。其中有并无公文来往、应请酌减者。共八十二名。即以议减铺兵工食。抵给新设典史巡检各官役食。余银仍归原款。应如所请。从之。  

○罢直隶河道总督刘勷任。以协办吏部尚书事务顾琮署理。  

○以镶红旗汉军副都统德龄、仍兼一统志馆总裁。  

○丁丑。恭奉世宗宪皇帝神御于雍和宫。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贤良祠。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大理寺卿汪漋奏称、圣祖仁皇帝上谕十六条。晓谕兵民人等。世宗宪皇帝敷畅其义。以为广训。化民成俗之道。无以复加。但直省有司宣讲。多在城中。至集镇村庄。不过书写告示。小民未能通达意旨。请颁简要训谕。挨户遍给。令民间随时览诵等语。夫牖民觉世。惟在化导得人。皇祖皇考洋洋圣谟。字字切于民生日用。诚使讲明切究实力奉行。自有革薄从忠之效。朕即颁谕旨。其简切明要。该括无遗。岂能加于圣谕十六条。其谆切周详。知愚共晓。岂能过于圣谕广训。若奉行不力。不过地方有司、多一具文而巳。汪漋所请、不必行着传谕直隶督抚、督率有司。将圣训实心宣讲多方劝导。务使远方僻壤之民。共知遵守。是训是行。以无负教迪提撕至意。  

○免江苏砀山县、被水灾民。应徵乾隆元年未完额赋、十分之七。  

○戊寅。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户部议覆、山西巡抚觉罗石麟疏言、黎城县原垦荒地二顷有奇。积年被水冲塌。请豁除额徵。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准、山东巡抚法敏疏称、青州添设驻防满兵二千余名。应支粟米、酌给一半。余照每斗一钱之例。折给银两。从之。  

○兵部议覆、大学士管川陕总督查郎阿疏言、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延绥镇臣米国正、奏请设立团练乡兵一案。经奉旨议行。伏查延绥、榆林、一带。地广人稀。或数十家为一堡。或两三户为一村。相去数里、数十里不等。沿边民户、俱于边外耕种夷地。春夏则出边耕作。秋成以后。又须采割柴草。豫人畜御冬之需。欲行团练之法。必按期教习。徵发期会。仆仆道途。公私交废。况延绥镇额兵九千三百五十七名。分布三十六营堡。声势相联。情形既非单弱。边陲已足敉宁。请将米国正奏请设立团练之法。仍行停止。应如所请。从之。  

○广西巡抚杨超曾疏报、桂林等府。并郁林州等各属。开垦屯田地亩、二十一顷有奇。  

○己卯。世宗宪皇帝再周忌辰。上诣寿皇殿、雍和宫、行礼。  

○遣官祭泰陵。  

○诣皇太后宫问安。  

○庚辰。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兵部等部议覆、宁古塔将军吉党阿奏言恩赏生息银两。原以协济兵丁婚丧之用。查船厂、白都讷、二处。借放本银稍多。一年息银。赏给有余。宁古塔、浑春、阿尔楚喀地方。生息仅足一年赏给。至三姓地方。生息本银一万两零。原系赏给三姓兵丁一千名。后添设八姓兵丁一千名。未添本银。生息不敷赏给。应将船厂、白都讷、二处。拨本银四千两。余剩息银六千两。给三姓地方、与原本共二万两零。收息给赏。应如所请。从之。  

○刑部议奏、原任郎中宏通、承办泰陵工程。浮冒银五百五十两有零。宏通应枷号鞭责。其银两着落宏通、及毫无觉察之尚书宪德、分赔。得旨。尚书宪德、系总理工程之人。并不实心稽查。以致宏通有浮冒之弊。办理糊涂。其罪实在宪德。工部查出浮给银两。不必令宏通分赔。着于宪德名下、十倍赔出。余依议。  

○福建巡抚郝玉麟疏报、福清县海口、牛田、二场。垦复盐地八十一顷有奇。  

○辛巳。上御乾清门听政。  

○兵部议覆、黑龙江将军额尔图疏言、呼兰驻兵五百名。伊等喜丧之事。亦应照例赏给。前因各处息银不敷。是以停止。今齐齐哈尔、墨尔根、二城。所收利银。已足赏给。请于本年秋季为始。在齐齐哈尔借放银内。酌扣三千两。墨尔根借放银内。酌扣二千两。共五千两。给呼兰借放赏给。又黑龙江尚有未给人等。请候齐齐哈尔等处。再有羡余。补行赏给。其前任将军卓尔海奏请、移用存贮办公银二万两。应俟黑龙江未给人等赏完之日。分季扣补。至原赏生息银八万两。请借放齐齐哈尔三万五千两。黑龙江二万五千两。墨尔根一万五千两。呼兰五千两。每年所获利银。照例赏给。有余、给与不敷地方。应如所请。从之。  

○以工部侍郎柏修、为镶蓝旗护军统领。  

○以通政使赵之垣、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壬午。兵部等部、议覆贵州总督张广泗疏言、威宁一州。界连滇蜀。原设总兵官驻防。嗣于雍正六年。改镇为营。又于九年。改营为协。然额兵终觉单弱。应仍改设威宁镇总兵官一员。分左右二营。设游击二员。其原设左营都司一员。右营守备一员。即将左营都司。改为左营游击。兼管中军事。外添设右营游击一员。左营守备一员。原额兵一千五百名。应添兵五百名。又威宁州城西六十里、地名得胜坡。系夷目阿底地方。坡下即乌蒙箐、绵延二百余里。为昭通、威宁、通联奥区。应将原设雄所营之守备一员。千总一员。外委二员。兵丁二百名。移得胜坡驻守。又州城西北角之天生桥等处。应添设一汛。拨把总一员。带兵六十名驻守。并于补着特鸡等六处。分安塘递。又菩萨塘汛。原设把总一员。兵六十名。应添拨外委千总一员。兵四十名。协同驻守。又稻田坝、应添设一汛。拨外委把总一员。兵四十名驻守。至雄所官兵。既移驻得胜坡。所有旧设长胜寨一汛。离得胜坡仅十余里。其原防官兵。祗留外委把总一员。兵二十名驻守。其余彻调回城。至威宁协、向属云南昭通镇管辖。今改协为镇。应归黔省提督节制。并换给关防。俱应如所请。从之。  

○工部议覆、大学士管浙江总督事务嵇曾筠疏言、浙省海塘。自浦儿兜大石工尾起。至尖山段塘头止。建筑鱼鳞大石塘五千九百三十丈。勘估物料夫工银、一百六万九千六百两零。请支帑项。次第趱修。应如所请。从之。  

○免山东济南、泰安、兖州、东昌、青州、等五府属。二十八州县卫。被旱灾民。本年额赋。  

○大学士管浙江总督事务嵇曾筠疏报、象山、临海、太平、定海、永嘉、平阳、松杨、景宁、云和、等九县。垦复额内荒缺民灶田地山园二十顷有奇。又定海县、垦复额内荒缺田地山荡六十三顷有奇。  

○癸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甲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内阁。福建南澳镇总兵官员缺。前命马成林、暂行署理。闻马成林系陕西人于海洋事宜。未能熟练。查有广东左翼镇总兵官黄锡申、原籍福建。平素谙练水师船务。克胜南澳海疆之任。着将马成林、调署广东左翼镇总兵官。黄锡申调补福建南澳镇总兵官。  

○赈甘肃会宁县、被旱灾民。  

○乙酉秋分。夕月于西郊。遣諴亲王允秘行礼。  

○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工部议覆户部左侍郎赵殿最等奏称、遵旨会勘豫省卫河情形。查卫河发源于苏门山百泉。历新乡、汲、淇、浚、滑、汤、阴、内黄、及直隶之大名、元城。至山东馆陶、入临、清州。经流九百二十余里。其间为漕农交赖之要区。祇有三处。曰百泉。曰洹河。曰小丹河。自雍正四年。定制于百泉池南。建石堰一道。开三口门。分为三渠。中为官渠。以济漕运。东西各一渠。为民渠。民渠之内。照旧各建五闸。分灌民田。又洹河万金渠口外。有石桥一座。计水洞四十有三。自第十洞处。听民于需水灌田之际。自筑子坝于滩之东。而开小渠一道。引水入田。其余三十三洞。尽行疏浚。流归正河。而洹河之水。乃以一分灌田。二分济运。又据大学士嵇曾筠、前在河东副总河任内。以小丹河之上首。有秦渠一道。小丹河之下首。有董下渠一道。量为开宽。而小丹河内、东西分灌民田之十六口门。并皆堵塞。俾小丹河之水。尽归卫河。于漕运更有裨益。行之数年。俱各妥便。毋庸更张。惟运河漕船入水。原有一定尺寸。宜测水势之盈缩。以定启板之高下。请于馆陶立一水则。以验漳卫之浅深。临清立一水则。以验汶卫之浅深。如遇东省运河畅流之年。应酌分余润。波及民生。请于百泉官渠口门内。再制一层闸板。将官闸上板。使水分济东西民渠。小丹河原有石闸。亦将官闸上板。以济民渠。洹河东石洞之外。再酌予数洞。用资灌溉。如遇水势平流之年。则将官闸悉开济运。涩流之年。则百泉除官闸去板外。再酌令东西民渠。轮日启板济运。洹河东十洞。酌量封禁。小丹河东西民渠。亦皆堵塞。惟竹络坝、免其封闭。每岁俟漕船将抵临清之候。豫省遣员。会同山东管河道。查勘运河水势。分别畅流平流涩流。均以水则为准。以便将百泉等处渠闸。随时启闭。漕农均利。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覆、大学士管浙江总督事务嵇曾筠疏言、严州府属、淳安县境内。有大河一道。发源徽州。建瓴而下。急湍奔流。冲刷地亩。并侵庐舍。议筑石磡八十五丈。以资保护。共估需银二千七百两有奇。应如所请办理。从之。  

○大学士管浙江总督事务稽曾筠疏报、孝丰、鄞、慈溪、象山、定海、会稽、余姚、嵊、兰溪、丽水、等十县。开垦田地山荡三十二顷八十八亩有奇。诸暨、嵊县、改垦田地二顷九十八亩有奇。  

○是月。协办吏部尚书事务顾琮奏言、奉旨会同督臣李卫、履勘永定河工。查畿辅诸河。俱汇津归海。漳、卫、二水。来自西南。合为南运河。潮、白二水。来自东北。合为北运河。桑乾、洋河、二水。自西北合万山之水。入水关为永定河。釜阳经南北二泊。会滹沱为子牙河。唐、沙、磁、诸水。俱入西淀。拒马、琉璃、等河。会于龙门口、为白沟河。亦入西淀。西淀之水。由玉带河达东淀。而牤牛入于中亭。中亭乃玉带之支流。分而复合。永定、子牙、亦入东淀。俱由淀达津。至西沽与北运河会。抵三汊口。会南运河。合流东南入海。是天津乃九河之下游。淀泊系众水之交汇。所关最要也。永定浑河。原无堤岸。祗有河身。达于玉带。清流汛涨出槽。淀外数百里之地。任其游漾。水归于淀中。泥沉于淀外。民田虽有淹没。所谓一水一麦。亦不为苦。自筑堤束水以来。下口愈近潮汐。其淤愈速。堤日增而河日淤。河底已高于平地。近年河患。所以尤甚。大凡治水之法。莫善于行所无事。故筑堤防水则可。若以堤束水。是与水争地。而贻后患也。臣现在制中。承命谢恩。未便素服从事。可否令原任副总河徐湛恩、暂行代理印务。合行缮摺陈奏。得旨。直隶河工。甚有宜经营者。因一时无人。故特命汝署理。至国家大典。即朕亦勉强行之。何况于汝。仍遵前旨行。所奏徐湛恩之处。大谬。  

○侍卫五十七、奏为会同总督李卫、将截留天津漕米。分发被水州县平粜。业于霸州分设乡城两厂。减价开粜。但缘该处新粮、日渐登场。又有邻邑文安等县、杂粮流通。米价不甚昂贵。是以籴者无几。请每石再减百文。以制钱九百为度。得旨。若籴者寥寥。则应暂停。以为冬月赈济之用。其商之督臣李卫、并各处平粜者。  

○直隶总督李卫、奏覆减价分粜事。前于天津北仓。奉旨截留漕米五十万石。原为备赈之用。此次平粜后。仍须采买补足。若减价太贱。则于原数短少。应照各处原粜米石之价量减。以每石千文为度。比于丰年米价。已属大为平减。现在秋成不远。价值自必日平。如赴籴者少。请暂为停止。俟冬春米少价昂之时。再行请旨平粜。其分设各厂。务在就近便民。以及收放稽查。业与侍卫新住等、加意料理。因地制宜。不使百姓有守候壅塞之患。得旨。知道了。着照卿等所议行。务期灾黎均受实惠。方惬朕怀。  

○两江总督庆复奏言、江西南昌等府属之南昌、新建、丰城、进贤、上高、清江、鄱阳、余干、星子、建昌、德化、信丰、等沿江十二县。旧有堤岸以御江水。独丰城尤当水势迅激之冲。是以雍正十一年。令民捐岁修银一千五百余两。交官随时修筑。嗣经督臣议建石岸。岁修银两不敷。前抚臣请动用盐规六千两。工竣之后。年年仍有续坍。是地方官不无冒销情弊。今于六月十二等日。各堤冲决六百余丈。据抚臣岳浚覆称、从前承办各员。修不如法。致有此患。现勘估修筑。此次工竣后。照例责成保固。以期一劳永逸。并可否不必派累民间。以苏民力。得旨。知道了。此皆前任巡抚不职之由。岳浚若能与卿和衷共济。一二年后。自必改观矣。  

○又奏覆遵旨查勘江南砀山县。段家庄、大坝以外、一带河滩。自徐家口、姜家套起。至东青华观止。约长四十余里。南北两岸。约宽五六里、十里不等。秋禾民庐。被水冲塌。现给资修葺。其穷民乏食者。动项赈恤。并附近之徐州、铜山、丰等各州县卫。堤外田亩。亦有漫溢处。即饬苏州藩司。委员查勘赈恤。得旨。知道了。被灾之民。所当加意抚恤。即云偏灾。彼一户一民。岂非民命所关耶。  

○闽浙总督衔、专管福建事务郝玉麟、议覆署福建陆路提督苏明良奏言、闽省风俗强悍。泉、漳、等处。尤为好斗生事。请将为首起意。鸣锣聚众之人。从重发遣。以靖地方。其不行阻止之族长近邻。一并连坐。查凶徒聚众伤人。照律定拟外。其有偶因细事。互相格斗者。亦照例将为首之人。杖一百。流三千里。至泉、漳、等处。大姓聚族而居。多至数千余丁。非乡保所能稽察。是以族长之外。设立族正房长。官给印照。责令约束族丁。嗣后请严行申饬。如有作奸犯科者。除将本人定罪外。其族正房长。予以连坐。至左右邻免其拖累。得旨。着照卿所议行。  

○大学士仍管川陕总督查郎阿奏言、陕省今岁被旱、秋禾歉收。粮价日渐昂贵。各属常平社仓粮石。借粜兼行。所储日少。请暂禁邻省告籴。及商民贩买。富家囤积。民间粮石。饬各州县照依时价采买。或贮仓。或即时平粜。以济穷民。得旨。知道了。  

○贵州总督张广泗奏、遵旨筹画苗疆。业将叛苗绝户田产。安设屯军。并查余苗现种之田。凡搀入绝田内者。令指明丘段。拨归屯军。另查闲田。给还苗人其有应迁移者。均饬令承办官量给银米。以资其费。前计算绝田。约可安屯军五六千户。现据各具报、清江、可安屯军二千六百余户。古州三保、可安一千一百余户。八寨、可安八百余户。丹江、可安九百余户。其余尚有古州山苗一带。暨台拱、凯里、黄平、施秉、胜秉、清平、等处。约计可安五六千户。此皆清出叛苗绝产。分布安屯。其应设屯堡一百余处。亦皆形势扼要。若以营汛稍远。不宜安屯者。皆拨还苗人。并赏无业穷苗。并未尝如尚书顾琮所奏。于深山邃谷。招募屯田。尽夺生苗衣食之地也。现细察苗人。无不悔过自新。及时耕作。前经奏请添兵三千余名。今查出田亩。又可安屯军一万余户。分布险要。于经久之计。已属万全。得旨。苗疆经此一番料理。自必有数十年之安静无事。然经久之计。不可不图。而用人之际。尤所当慎。不然。法虽良而无人善为经理。所谓徒法不能以自行也。  

○又奏、黔省自六月后。雨水调匀。早稻现已刈获。晚稻及高梁荍稗等项。亦俱畅茂结实。可望倍收。得旨。黔省兵革之后。得此收成丰稔。实为喜出望外之事也。  

○署理河南巡抚尹会一奏、豫省贾鲁、双泊、汝、颍、沙、渚、淇、卫、等河。支派不一每遇夏秋大雨。宣洩不及。遂致冲塌堤岸。淹没民田。应饬该地方官。查卑薄虚松之处。督民增培高厚。以为来岁捍御之计。除丰收地方。听民自行修筑外。其被水歉收处。仰恳格外施恩。每挑土一方。酌给饭食银四分。加夯硪银一分。于司库存公项下支给。以民力卫民田。贫民亦得以力作度日。得旨。好。此系极应如是办理者。但须严察吏胥。务使百姓均受实惠。  

○巡视河东盐政佥都御史定柱奏报。运城地方。于六月下旬。大霈甘霖。四野沾足。晚田得以播种秋禾。自兹以后。雨泽调匀。不特秋成在望。即于来春二麦。大有裨益。得旨。知道了。但闻西省米价颇贵。雨亦未甚沾足。此奏不涉粉饰乎。  

○署理福建陆路提督、总兵官苏明良奏、闽省之霞浦、寿宁、建宁、松溪、政和、永定、延平、邵武、侯官、闽、闽清、罗源、连江、莆田、等州县。被水淹没民人室庐。业经督臣郝玉麟、查勘赈恤。其各府县、城垣、烟墩、台寨、塘房、了楼、等项。被水损坏者。亦经移咨督臣。饬该地方官、估报兴修。以资保障。得旨。知道了。督抚等料理赈恤。若得宜则可。若不得宜。或吏胥滋弊。百姓不受实惠。密行具奏。  

○陕西固原提督樊廷奏陈、严讯脱出夷人。加饬各营将弁。豫为防范一摺。得旨。知道了。防贼之道。惟在严慎镇静四字。勉之莫忽。卷之四十九

猜你喜欢
  卷一五八 梁紀十四·司马光
  夏敬观跋·王得臣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二·张居正
  ●卷十六·徐锡麟
  卷七十二·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二·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四·佚名
  卷之四·佚名
  卷二十二·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纪昀
  卷二 国统志二·黄遵宪
  大堤行·胡兰成
  卷二十四中·雍正
  崇儒七·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妙集卷第四·段克己

    菊轩先生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律诗赠答诗社诸君漫成二首和答木庵英粹中送王子寿之平遥寿李济夫○赠答诗社诸君卖药韩康伯能诗张志和真钢须百炼明镜要重磨眼底如君少闲中得子多兵连犹未解莫厌数相过○漫成二首一榻了

  • 古乐苑衍録卷二·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衍録卷二明 梅鼎祚 编总论【原古 体例 名义声律 品藻】九代咏歌志合文财黄歌断竹质之至也唐歌在昔则广於黄世虞歌卿云文於唐时夏歌雕墙缛於虞代商周篇什丽於夏年至於序志述时其揆一也【文心雕

  • 宛丘集补钞·吴之振

    张耒七夕歌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银河云作桥。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织成云雾紫星衣,辛苦无权容不理。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贪欢不归天

  • 卷一百一·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一书画书赋           【齐】王僧防情冯虚而测有思沿想而圗空心经于则目像其容手以心麾毫以手从风揺挺气妍孊深功尔其隶明敏婉蠖绚蒨趋将摛文斐缛托韵笙簧仪春等暧丽景依光

  • 卷十九·本纪第十九·世纪补·脱脱

        ◎世纪补   景宣帝讳宗峻,本讳绳果,太祖第二子。母曰圣穆皇后唐括氏,太祖元妃。宗峻在诸子中最嫡。   天辅五年,忽鲁勃极烈杲都统诸军取中京,帝别领合紥猛安,受金牌,既克中京,遂与杲俱袭辽主于鸳鸯泺。辽

  • 卷一百二十二 寶元元年(戊寅,1038)·李焘

      起仁宗寶元元年四月盡是年十二月   夏四月庚午,詔天下毋得連用真宗皇帝藩邸舊名。   癸酉,給事中、同知樞密院事王博文卒。始,博文為三司使,言於上曰:「臣且死,不得復望兩府之門。」因泣下,上憐之,後數日,與陳執中並命

  • 内篇 题目第十一·刘知几

      上古之书,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其次有《春秋》、《尚书》、梼杌、志、乘。自汉已下,其流渐繁,大抵史名多以书、记、纪、略为主。后生祖述,各从所好,沿革相因,循环递习。盖区域有限,莫逾于此焉。   至孙盛有《魏氏

  • 班马异同卷七·倪思

    绛侯世家第二十七史记五十七汉书同张陈王传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也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以吹箫给丧事材官引强高祖 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下方与方与反与战却适郄敌攻丰击秦军砀东还军留及 萧复攻砀破

  • 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四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九卷 杂税·缪荃孙

    元 江 苏 税 务 提 领真州税务提领 从六品,万定之上。平江税务提领 正七品,五千定之上。扬州税务提领 正七品,五千定之上。建康税务提领 从七品,三千定之上。淮安税务提领 从七品,三千定之上。镇江税务提领 从七品,三千定之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一·佚名

    通论元帝不得正统【六一】晋人君【温公】陶潜阮籍【乐天 鲁直 子由 东坡 韩愈】两晋通论晋风俗【子由】晋室之败【东坡】愍怀之乱【何去非】元帝不得正统六一东晋论曰周迁而东天下遂不能一然仲尼作春秋区区于尊周

  • 陈矩传·张廷玉

    陈矩,安肃人。万历年间,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二十六年(1598)提督东厂。他为人平直宽和,识大体。他曾奉皇上之命收集书籍,其中有侍郎吕坤所著的《闺范图说》,皇上将它赐给郑贵妃,贵妃为这本书写了序,刊刻出版。当时太子还没确定

  • 隐公·隐公八年·左丘明

    【经】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庚寅,我入祊。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辛亥,宿男卒。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八月,葬蔡宣公。九月辛卯,公及莒入盟于浮来。螟。冬十有二月,无骇卒。【传】

  • 朝圣者之歌·黑塞

    散文集,黑塞的一切作品都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在对个体的关怀上。他的作品总是捍卫着个体和人性和人格,为之呐喊、为之请命。在他看来,个体面对的是力量强大的群体,各种权威在限制着个体的发展。黑塞的主要作品

  • 秘传断易鬼灵经·陵罗子

    鬼灵经自大宋陵罗子所做,专论堪舆一道,其中之妙,灵应异常,非别书所能比也,世之论风水者,纷纷不一,然无秘诀,终难入道,为人开山点穴,焉能趋吉避凶,此书之奥,不究来龙去脉,砂水罗盘,只要见景生情,触机应变,一动一静,一草一木,皆可参详,知往

  • 长者法志妻经·佚名

    一卷,失译。佛在祇园入城乞食,教化长者法志之妻及其下婢,皆使转男子得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