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武陵赵文恪公事略

公讳慎轸,字遵路,号笛楼,湖南武陵人。乾隆已酉拔贡,学使钱南园先生器之曰“人英也”。嘉庆元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庚申、辛酉两校顺天乡试。改御史,奏川、楚善后事宜,上伟之。十年,分校会试。巡通州漕,革陋规,奏粮艘起拨事,发诸弊,转给事中。十二年,充江南副考官。母忧归,服除补原官。湖南学政某,以矜愎失士心,欲附公自固,列公诸子优等,公仍奏劾之,遂遣戍。十七年,授惠潮嘉道。宣教化,清狱讼,优礼诸生。海阳、普甯民械斗掳掠,聚众久,官不能治,公驰往,捕诛之。沿海民多寮居,藏匪销赃,公悉编入保甲,毁其栅寮,水陆获盗无数。十九年,迁广西按察使。庆远莠民蓝耀青以天地会结众敛钱,有廖五桂者,苦其侵暴,思结龙虎会敌之。揭帖中有“平治大元帅”及令地方助饷语,以恐吓村民。事发,布政司请往,将大其事,公不可,自往按治,诛耀青及五桂,胁从皆杖释之,自首免罪,民大安。复为条约,谕民间广种植、浚陂塘、严守望、堵岩洞,摘律例中易范者五十余事,刊示之。广东洋匪投诚后,渐入广西为盗。水路设巡船,俾商民停泊有定所,卫之以兵。行守令,以捕盗多寡定举劾。增州县解送囚徒路费。明年,迁广东布政使。故事,州县解银及领银皆有规费,公革之。始至司,库贮银四百万,逾年乃五百三十万。南海桑园围石堤九千五百丈有奇里民屡修屡决。公上言,民力已困,请以司库沙坦花息及粮道库息银八万发商取息,为岁修资。东省屯田五千三百余顷,赋重累民,公请减屯粮额数,而酌加科则极轻之沙坦六千余顷以抵之,督抚如议奏行。又以粤俗奢靡,刻行陈文恭《从政训俗》二种遗规,躬节俭以示劝。连山县城工银,以裁县故未入奏销,公捐廉偿之。或曰:“子产之舆,可胜济乎?”公曰:“济所可济,不能尽,亦不能恝也。”二十三年,擢广西巡抚。至则以农田水利为急,谕守令平畴,修陂塘,设龙骨车以挽水,山田开荫井,筒架作式,使民仿之。粤西地接黔、楚,盗出没其间,饬属查保甲、置望楼、练民壮,互相守望,县建卡房数十座,各府以官会营巡辑。柳州至省会千余里,增设水汛四十三所,每卡设哨船,有盗则卡船举炮,各团丁登望楼,咸出堵擒。终公任,获盗千七百余人。公以外盗十居七八,乃稽察客民,立客长籍之。单身流荡者为游民,查籍递回,山僻草寮尽毁。矿厂,窑榨,佣丁皆立册,有保者留,否逐,刊为省例。又动支司库养廉空缺银,为营汛工程之用。西抚岁支养廉银万两,又梧、浔二关,例得动用羡余。公叹曰:“吾家衣食粗足,身为大臣,复取盈焉,将安用之?当为圣主广布仁泽耳。”乃创预备仓,捐银万二千,令桂林府买谷积贮。以千金发典肆生息,为岁修费。爱日书院久废,修复之,复建培风书院,课民间童子。柳州、思恩、庆远三府县向无书院,公出银二千,倡捐兴建,于是象州、罗城、天河、武缘、雒容、兴业等县皆应之。道光二年,入觐,成皇帝谕曰:“卿诚实不欺,故皇考简用以贻朕,其益勉之。”公顿首泣谢。八月,除闽浙总督。公治军严,重申条约,编颁诸镇、营、讯,身自考校备弁无虚日。参将某骄蹇,浙江提督某玩洋务,皆奏劾之。手扎司、道、诸镇,密令陈所属文武优劣,验之以事,信赏必罚,故所用皆得人。上游四府,地僻山深,漳、泉、江、广人多租山立厂为业,凡十余万人。游民混迹其间,于是会匪、担匪、丐匪群聚为害。公令各乡就地势联络立乡总,盗至,鸣钲逐捕。加增缉捕经费,遣官弁搜山,著名匪首皆就获。浙洋商艘报劫,公既严责水师,复与两抚议立海口鱼船出入章程,水陆合捕,所部晏然。福州闽安镇外有琅琦岛,居民二千户,多为奸利济匪,公访闻擒治,移驻水师,建炮台、望楼,会垣门户益重。漳、泉械斗风未已,刊故训导谢金銮《治法论》,颁守令行之。漳州守周镐,贤吏也,以老乞去,公手书勉留,令署汀漳龙道。尤以台湾为虑,尽选贤能以往。未几,凤山民杨良斌作乱,巡道孔昭雯、知府孔传穟不一月平之。噶玛兰民入山伐木,岁供道厂军工船料,匠首苛敛无已,山匠林泳春因而为变。公檄镇将捕诛之。仍博采舆论,更定采章程,兰人乃服。台湾十三营戍兵万四千,皆自内地五十三营更替,例由厦门提督点验分讯,其归也,亦如之。远者相距三千里,兵弁苦之,公变通旧制,令水、陆二提督及福州城守分途点验,戍兵之困以苏。台本产谷地,福、漳、泉三府民食仰之。商运岁常百万,江、浙、天津亦至焉。台人不知盖藏,又生齿日繁,岁稍歉,朱贵,辄思为乱。公令稽出口米船,月报实数,酌年丰、歉定限制,俾民间常留有余。三年夏,浙江水灾,公奏请赈恤,复捐俸倡劝绅商,得谷六千、米一万七百、银七十万五千,展赈限,全活无算。凡就食流民,令所至州县询男、妇名数,给滚单抚恤。是秋,浙中米踊贵,闽抚欲运仓谷往济,公以台湾岁丰,乃奏弛海禁,招商贩台米济浙,浙足而闽仓如故。闽盐不销,官商积困,公奏减南靖、长泰二县额引,拨入台湾府属,并停征商欠,官民便之。四年,奏请以明儒黄忠端公道周从祀文庙东庑,位列罗文庄公之次。故训导侯官谢金銮、教授德化郑兼才,有学行,敦崇名节,公敬异之,今举祀乡贤。五年,调云贵总督。贵州弥望皆童山,近岁大吏劝民种橦树放蚕,收茧织绸,甚有利,而守令或以为迂。公察所属多未行,手教劝之,且捐给工本。抵滇,壹意以抚靖边夷,整饬铜、盐为务。既陈铜、盐积弊,又以防边之策,无逾屯田,日与滇抚考地图、访形势,经营屯政,及安抚土司,建设碉堡,练丁防守诸制。以积劳成疾,五月一日薨于位,年六十五。有诏优恤,赠太子太保,谥文恪,赠祭葬如例。

公少孤,从舅氏王春野游,教以励行克己。后益博览先儒格言,凡有益身心可致用者,皆潜心体验。闻侪辈中嘉言善行,则惕然不自己。通籍后,致力犹勤,为日记,互易箦乃已。灼知州县之困,体恤甚至,而不可干以私。见属吏自道府以下,垦切训戒如师弟,是非、贤否、喜怒不藏。曰:“吾于人无私爱憎,何必使妄相揣测耶?”有所诘责,其人能以理自申,必赏异之,卒从所请。遇事关民生疾苦、国家忧乐者,思之辄竟夕不寐,必得当乃已。督滇、黔时,病已亟,犹疏劾贪墨吏数十人。阅日属纩,代者发急递追回,滇人皆痛惜之。公尝颜其室曰“省愆”,年位逾进,功益密,好善嫉恶,乃益真且严。昆明钱公所谓“人英”者,公真无愧也已。

公著《奏议》八卷、《从政录》八卷、《载笔录》四卷、《榆巢杂识》二卷、《省愆室续笔记》一卷、《读书日记》四卷、《惜日笔记》二十卷、《诗文集》六卷。公入祀福建名宦祠、湖南乡贤祠。

子敦诗,字鼎门,由户部山东司主事官至陕西道监察御史。鲠直敢言,屡劾权贵。僚友花松岑、宗涤楼、梅伯言、姚石甫、汤海秋、魏默深、陈云心类皆风骨嶒崚,以道义、文章相砥砺。而与陈云心尤称莫逆,故以女妻之。相攸之赞,则魏默深也。孙笃恩,咸丰之季,应湖南粮道王初田之招,随营剿办桂东股匪。旋从郭云叟、成静斋诸乡先生办理东征筹饷事。同治二年,蒙前大学士左文襄公奏调浙营,事戎幄,以克复衢、严、杭州等城,保奏以知县留浙补用。历宰繁剧,多善政,荐升至道员。曾孙于密,现官江西道员,历守建昌、袁州、临江诸郡。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八十四·赵尔巽
  卷五·浦起龙
  卷五十七 漢紀四十九·司马光
  ○庄廷鑨之狱·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六百四十五·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五·佚名
  袁山松后汉书卷三·周天游
  史记集解卷八十八·裴骃
  商君列传第八·司马迁
  曹钦程传·张廷玉
  晋纪三十四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辛丑、401)·司马光
  卷一百七十一·佚名
  附录二 龙研仙同情革命·胡适
  卷第五·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三十五·彭定求

        卷735_1 【宫词百首】和凝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   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   中兴殿上晓光融,一炷天香

  •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臧懋循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杂剧(元)乔孟符撰●李太白匹配金钱记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韩飞卿醉赶柳眉儿 正名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第一折〔冲末扮王府尹领张千上〕〔诗

  • 楚辞集注目録·朱熹

    卷第一离骚经卷第二离骚九歌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卷第三离騒天问卷第四离騒九章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卷第五离騒远游

  • 跋·郭则沄

    三代以前,《诗》、《书》皆史也。而采风掌於太史,以觇政教之隆、民俗之醇漓,故诗与史尤切。中经秦火,所谓记言、记动者,简册俱佚,而国政兴衰之大者,犹赖《三百篇》以传。周之兴也,基於文王之伐密伐崇;其衰也

  • 卷一百九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九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林泉结契【三】王质山友续辞枸杞花红紫实红叶青春苖可食清甘人呼甜菜得名甚多最佳为仙人杖西王母杖我取友兮得枸杞石陂花头犬声起霏霏细雨杂斜阳半

  • 卷一百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七张谓张谓字正言河南人天宝二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间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诗一卷读後汉逸人传二首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此肩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名位苟无

  • 卷十·岳珂

      永泰挽章   建中靖国初,徽祖自藩王入继大统,虚心纳谏,弊政大革,海内颙想,庶几庆历、元祐之治。曾文肃为相,颇右绍述,谏官陈(祐)六疏劾之,不从,赐罢,纶言以观望推引责之。右司谏江(公望)闻而求对,面请其故,上曰:"祐意在逐布,引李清

  • ●卷四·佚名

      ★册大楚皇帝文  维天会五年岁次丁未,二月辛酉朔,二十一日辛巳,皇帝若曰:“先皇帝肇造区夏,务安元元。肆朕纂承,不敢荒怠,夙夜兢兢,思与万国同格于治。粤惟有宋实乃通邻,贡岁币以交欢,驰星轺而讲好,期于万世,永保无穷,

  • 殿阁词林记卷二十一·廖道南

    (明)黄佐 廖道南 撰荐举圣祖之靖元乱也干戈未定即大召四方名儒随所在馆榖之使各以其所知荐戊戌十二月辟儒士范祖干叶仪为咨议己亥正月克婺州初置中书省召儒士许元胡翰十余人会食省中日令二人进讲经史敷陈治道及克处州

  • 卷六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六十七郊社考郊明太祖吴元年八月圜丘成先是丙午岁命有司营建庙社至是告成圜丘在京城东南正阳门外锺山之阳为坛二成上成广七丈高八尺一寸四出陛各九

  • 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戴德

    曾子曰:“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夫礼,贵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慈焉,少者友焉,贱者惠焉。此礼也,行之则行也,立之则义也。今之所谓行者,犯其上,危其下,衡道而强立之,天下无道,故若天下有道,则有司之所求也。故君子不贵兴道之士,而贵有耻

  • 执务第三十九·桓宽

    丞相曰:“先王之道,轶久而难复,贤良、文学之言,深远而难行。夫称上圣之高行,道至德之美言,非当世之所能及也。愿闻方今之急务,可复行于政:使百姓咸足于衣食,无乏困之忧;风雨时,五谷熟,螟?不生;天下安乐,盗贼不起;流人还归,各反其田里;

  • 卷二十九·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二十九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滕文公下陈代曰不见诸侯章总防 陈代亦知孟子非急功名但欲其急于救世耳然孟子谓其以利言者盖急于功名固是以一己之利言急于救世亦只就天下之利害上说壊天下之

  • 卷三·袁燮

    <经部,书类,絜斋家塾书钞钦定四库全书絜斋家塾书钞卷三    宋 袁燮 撰臯陶谟曰若稽古臯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禹曰兪如何臯陶曰都愼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万拜昌言曰兪迪训蹈蹈者践履之谓也得此

  • 鲁迅日记·鲁迅

    日记集。鲁迅著。上海鲁迅著 作编刊社1951年编辑、上海出版公司影印出 版。线装本。收1912年5月5日—1921年12 月31日、1923年1月1日—1936年10月18 日共23年零5个多月的日记。1922年日记于 1942年被日军搜去而遗失。

  • 斩鬼传·刘璋

    清代白话中篇讽谕小说,又名《钟馗斩鬼传》、 《第九才子书斩鬼传》、 《捉鬼传》,四卷十回。抄本自序署“烟霞散人题于清溪草堂”,刊本题“阳直樵云山人编次”,首康熙庚子上元黄越序。作者刘璋,字于堂,号烟霞散人、樵

  • 教观纲宗·智旭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图》。佛教著述。明智旭撰。一卷。约成书于明末清初。是一部阐述天台宗“依教设观”教义的著作。全书分为五部分:(1)五时八教权实总图;(2)通别五时论;(3)化仪四教说;(4)化法四教说;(5)附转接同会借

  • 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修法之仪轨。应与《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并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