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二章 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辜讲

某个在位的国君(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后期齐国国君)问孔子,对国家政府来说什么最重要?

孔子回答:“让国君当国君,让公仆当公仆,让父亲做父亲,让儿子做儿子。”

国君(齐景公)回答:“确实如此啊!如果国君不像国君,公仆不像公仆,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在这种阴阳颠倒的状态下,即使税赋收入极大,又能如何去享受呢?”

辜解

曾文正复刘印渠制军书云:“自王介甫以言利为正人所诟病,后之君子例避理财之名,以不言有无、不言多寡为高。实则补救时艰,断非贫穷坐困所能为力。”叶水心尝谓:“仁人君子不应置理财于不讲。”良为通论。余谓财固不可不理,然今日中国之所谓理财,非理财也,乃争财也。驯至言理财数十年,其得财者,惟洋场之买办与劝业会之阔绅。昔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余谓:“今日中国欲得理财之道,则须添一句曰,官官,商商。”盖今日中国,大半官而劣则商,商而劣则官。此天下之民所以几成饿殍也。《易传》曰:“损上益下,谓之泰;损下益上,谓之否。”知此则可以言理财。

编者注

曾国藩回复刘印渠的信中说:“自从王安石因为讲求利被正人君子所指责诟病后,后来的君子人全部躲开理财之事的名声,把不牵涉财产有无、多少当做高尚的事情,实际上解救危机报效国家,绝不是坐在那里空谈清贫能做到的。”叶水心曾经评价这段话说:“仁人君子不应该不通晓理财。”实在是妙论。我认为理财当然不可以不讲,但是看现在中国所说的理财,其实不是真的理财,只是争财罢了。从实际上来说,我国讲理财几十年了,真正得到了财富的,只有洋商、买办、富豪、大资本家了。以前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认为:“今天中国想要通晓理财的道理,必须加上一句,官官,商商。”因为现在的中国,大半官商勾结一体,密不可分,这也是天下百姓称为饿殍的原因了。《易传》曰:“损上益下,谓之泰;损下益上,谓之否。”只有真正领悟这句话才能明白理财的本质了。

猜你喜欢
  卷三十九·李明复
  卷十四·孔颖达
  基础学问总检点·胡兰成
  第十二章身心之间的关系(下)·梁漱溟
  箴石第三十一·桓宽
  对异己者的态度·梁漱溟
  卷四百七十四·佚名
  卷六·佚名
  净见品第八·佚名
  缅甸青年之佛学方针·太虚
  添品妙法莲华经卷第六·佚名
  卷八十九·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佚名
  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卷第三·佚名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慧之·唐圭璋

      沁园春   寿韦轩八十一岁九月初二   八九十翁,似婴儿戏,汉司马迁。记渭川垂钓,一年之长,龙山吹帽,七日之前。口角春风,襟期秋月,万事从来只任缘。随渠道,更登天富贵,陆地神仙。   儿孙绿绶青编。看鼓舞云霄高刺天。

  • 第三十一出 误擒·李渔

    〖夜行船〗(小生上)钓倦归来天尚早,无个事出步林皋。听水心闲,看山目饱,处处逢吾所好。我莫渔翁别了谭生,不觉又是半载。他因地方多事,不便携家,把内眷送来,托我替他看管。且喜我家内人与他情投意合,竟与姊妹一般。老夫坐在家中

  • ●卷第一十·胡三省

    【汉纪二】起强圉作噩,尽着雍阉茂,凡二年。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公元前二零四年)①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余闻之,聚兵井陉口,〔陉,音刑。杜佑曰:井陉口在镇州鹿泉县,今谓之土门。按宋白续通典:镇

  • 卷之六十五·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冬十月。乙未朔。时享太庙。遣豫亲王懋林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

  • 尚史卷六十五·李锴

    列传四十三燕诸臣传陈翠陈翠事王哙翠合齐燕将令王之弟为质于齐史记苏代説王哙乃使一子质齐王许诺太后闻之大怒曰陈公不能为人之国则已焉有离人子母者老妇欲得志焉翠欲见太后王曰太后方怒子翠曰无害也遂入见太后曰赖

  • 四十四、译小说的开始·包天笑

      外国小说的输入中国,以我所见,则在前清同治年间,其时上海的申报上,时常见一二有译载似小说的纪事。如“巴沙官故事”等,乃纪载一艘帆船失事,有一船员匿在酒桶中,飘流海面,卒乃遇救事。其它亦常有数短篇,不复能记

  • ●皇朝通典卷四十二·佚名

    禮二 ○禮二 吉二 △吉二 雩祀 朝日 夕月 天神 地祇 風師 雨師等祠 ·雩祀 (臣)等謹按古者龍見而雩以為百穀祈膏雨是孟夏之雩乃每歲常行之典至遇旱而禱則為大雲我朝列聖相承旰食宵衣勤求民瘼凡遇水旱躬詣圜丘祈禱即

  • 卷八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八十八 朱批佛喜奏摺 雍正四年五月十一日四川布政使【臣】佛喜谨 奏为遵 旨据实密奏事窃【臣】钦奉 圣主密谕闻罗殷泰操守平常尔到四川留心察访密奏钦此钦遵【臣】到任之後查川省地丁税课钱

  • 食货五八·徐松

    赈贷下孝宗隆兴元年二月十八日,尚书户部员外郎、奉使两淮冯方言:「据高邮军百姓状:『自前年金贼犯顺,烧毁屋宇,农具、稻斛无余,归业之始,无以耕种。』欲乞就附近支拨常平及义仓米,委本路提举司,令高邮军措置借贷,抱认催索,趁此农

  • 卷七·杨复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图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图卷第七     宋 杨复 撰大射仪第七【郑目录云名曰大射者诸侯将有祭祀之事与其羣臣射以观其礼数中者得与于祭不数中者不得与于祭于五礼属嘉礼】大射之仪○君有命戒

  • 桓公·桓公元年·左丘明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秋,大水。冬十月。【传】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夏四月

  • 潮音草舍诗存(一)·太虚

    ──丙午至戊寅──登太白山呈八指头陀(丙午)巍巍一太白,独冠万山雄!云压金峨白,霞蒸玉几红;  松杉青掩映,岩石碧玲珑。苦行感星宿,深林涌梵宫;  钟声流远籁,花雨散遥空。大法宏临济,单传继少崧;  甬中称佛地,宇内仰禅宗。

  • 阎浮提树荫品第十·佚名

    菩萨於是时,心怀惨然还。过到游观园,德曜犹天帝。诸仙圣之王,不以女色惑。时见农田夫,兴功耕犁作。践截蠕动虫,即起悲痛心。如亲伤赤子,恺然而长叹。去其树不远,伏藏忽出现。辟方一由旬,七宝光盈满。将从喜踊跃,取金画宝器。铭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五卷·佚名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五卷尊婆须蜜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四大揵度首又世尊言。比丘色无断智亦无所知。无断灭欲爱未尽不断苦原。云何色无断智。云何亦无所知。云何无断灭。云何爱未尽灭。或作是说。自

  • 目录·佚名

    撄宁静禅师语录目录第一卷蕺山戒珠寺上堂(十篇)小参(三篇)吴江喻指庵上堂(五篇)茶话(四篇)第二卷黎川罗汉寺上堂(十三篇)第三卷眠牛山结制小参(七篇)示众(十六篇)第四卷拈古(三十四则)颂古(五十五首)机缘(十七则)第

  • 补红楼梦·佚名

    长篇小说。清佚名撰。四十八回。作者原署“嫏嬛山樵”,于第一回中又自称“著《参同契》者之裔”,故知其姓魏,余不详,此书系曹雪芹《红楼梦》续书之一。自序撰于嘉庆十九年(1814),成书当在此时。书从黛玉死日写起,言其阴魂飘

  • 唐英歌诗·吴融

    诗别集。唐吴融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吴融诗集》四卷,《唐才子传》沿此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唐英集》三卷,此集当即《唐英歌诗》。《宋史·艺文志》又作五卷,则可知到元代,吴融诗集已非旧本,四卷

  • 清仁宗实录选辑·佚名

    本书(一册一九四面一一六、四○○字)系选自「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嘉庆朝对台湾所作设施之纪录。在此一朝(一七九六~一八二○)二十五年中,台湾所受影响最深者,厥惟「洋盗」蔡牵事变。嘉庆初年,蔡牵曾在台湾洋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