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四出 怨寡

【锁柳烟】〔小旦上〕锦绣香寒。铅黄妆浅。永守靑灯缟幔。几把菱花偷展。谁适为容。枉有修眉娇面。

流水终年不向西。何堪尽日闭香闺。无情最是枝头鸟。不管人愁只管啼。奴家乃庄寓言之女陈以训之妻也。年甫二旬。寡经三载。苦守冰霜之操。久无风月之怀。但此春日融和。闺帏寂寞。甚难消遣。坐来不觉闷倦。欲待少睡片时。不免叫婆儿出来分付一声。婆儿那裏。〔净应上〕来了。来了。又麻又瞎又跎背。夜叉见我都缩退。一生惟得妬妇欢。留我房中免费嘴。娘有何分付。〔小旦〕我身子不快。欲睡片时。你可站立外厢。休得放人惊动。〔净〕理会得。〔小旦睡介〕

【海棠春】〔老旦上〕盆镜聊裁鬟髻。绳枢仅锁风烟。

妾乃常伯醒之妻也。夫有刘伶之癖。家无陶令之储。粉黛慵施。布荆是饰。卽今春光已半。香愿未还。不是蹉跎。实缘空乏。近闻陈宅大娘广放课钱。不免与他称贷几文。了却心愿。又作区处。迤逦行来。此间已是。不免径入则个。〔见净介净摇手拦介老旦〕烦对大娘说一声。〔净低云〕鹧鸪啼。行不得。〔老旦〕却怎么。〔净〕睡在那裏。打觉了要狗头狗拳捶棒。〔老旦〕这又怎说〔净〕狗头狗脑。拳捶捧打。〔老旦〕嗄。这们一位好大娘。到利害。〔净〕休说起。休说起。他狐狸粉饰。豺狼性气。〔老旦〕官人在日。也忍他气了。〔净〕当初一味捻酸。擂椒主翁。如今专事凶残。安排奴婢。〔老旦〕当初官人也出去耍耍么。〔净敲胸介〕我那官人呵。虽云巨室宦家。少年标致。何曾见个舞妓歌童。那裏偷得丫头妇女。〔老旦〕却怎么。〔净〕家主公若望外厢走走。就说你去闝小娘括小官。抓得他七损八伤。侍女们略把头来梳梳。便道你要傲老公引家主。打得个十生九死。〔老旦〕这们亏这些妾怎过了。〔净扬小指介〕这些竖八么。岂但入了苦门。分明堕在狱底。一日三餐淡饭。并没盐酱下喉。终年五夜孤眠。那有老公着体。〔老旦〕官人怎这等怕他。〔净〕怎么。小则哭哭啼啼。大则跌家打事。轻则逐嘴擂拳。甚则上绳落水。铁好汉当不得这样揩磨。活菩萨怎忍得那般呕气。所以呜呼哀哉。做了九泉怨鬼。如今侍妾们都嫁了丈夫。捉对成双。独留他做个孤孀。淸灰冷土。〔老旦〕小小年纪。亏他守。〔净〕看他要做文君。怕玷声名。欲效共姜。难禁情思。终朝拍枕搥床。鎭日长吁短气。〔老旦〕好苦。好苦。〔净〕常娘子。若不教他这们。天也没有了主意。〔小旦〕婆儿那裏。〔净慌介〕在这裏。在这裏。常娘子要见。候着一会了。〔小旦〕请进来。〔净请老旦见介下老旦〕大娘一位在此。只怕寂寞。怎得个女伴儿便好。

【解三酲】〔小旦〕冷淸淸谁来为伴。闷恹恹惟寄高眠。日裏不打紧。孤帏梦断灯影暗。眞个是夜如年。愁看夕月窥香兽。恼听春风叫纸鸢。深嗟怨。〔老旦〕大娘怨着甚么。〔小旦〕我怨只怨无端任性。琴瑟乖愆。

〔老旦〕大娘。你没丈夫的固是苦。我有丈夫的又是苦。〔小旦〕常娘子。你苦甚来。

【前腔】〔老旦〕有良人日图沈湎。几曾肯顾着家缘。〔小旦〕日常怎过。〔老旦〕垄薪井汲聊自遣。眞个是类无天。〔小旦〕如此春光。曾出去耍子么。〔老旦〕湖头欲结看花侣。囊底愁无挂杖钱。深嗟怨。〔小旦〕你怨甚么。〔老旦〕我怨只怨生当偃蹇。许配腌臜。

〔老旦〕大娘。此来别无话说。欲去进香。苦无盘费。特与大娘移借少许。息当照例奉偿。〔小旦〕我也要去。没个伴儿。打身不动。你旣有愿。同去何如。〔老旦〕当得奉陪。〔小旦〕几时去。〔老旦〕打点十五日去。不知尊意何如。〔小旦〕就如此。白金一两。少助香烛之需。若要衣饰。任意来取。〔老旦〕多谢。多谢。

〔老旦〕枯鳞易为水。

贫士易为施。

〔小旦〕愚者爱惜费。

春风能几时。

猜你喜欢
  奚{氵吴戈}·唐圭璋
  姚宽·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六十八·吴景旭
  山谷词 一·黄庭坚
  第六十回 昭阳宫元妃候驾·陈端生
  第四折·贾仲明
  剑花室诗集之一·连横
  卷三·汤右曾
  荆南倡和诗集后序·周砥
  卷九十·朱彝尊
  唐音巻四·杨士弘
  卷九十四·陈邦彦
  卷一百·佚名
  ●渔阳三弄·沈泰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卷第一·蔡松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全闽诗话卷十二·郑方坤

    ○神仙 鬼怪 杂缀武夷君武夷君地官也相传于八月十五日大会村人于武夷山上置幔亭化虹桥通山下村人既往是日太极玉皇太姥魏真人武夷君三座空中告呼村人为曾孙汝等若男若女呼至乃命鼔师张安陵等作乐行酒令歌师彭令昭唱

  • 浩然斋词话 全文·周密

    刘改之赠吴盼儿词  乐天有感石上旧字诗云:“太湖石上镌三字,十五年前陈结之。”盖其妾桃叶也。自昔未有以家妓字镌石者。刘过改之尝游富沙,与友人吴仲平饮于吴所欢吴盻儿家,尝赋词赠之。所谓“云一窝。

  • 卷一百四十八·徐世昌

    黎兆勋黎兆勋,字伯庸,号檬村,遵义人。诸生,官隋州州判。有《侍雪堂诗》。晓发绥阳至黄鱼桥乌鸦喧远林,晓柝山城歇。行人出树杪,笠影带残月。微茫驿西树,明灭岩际雪。人语生斥堠,钟声散林樾。晓行旅梦醒,古道冰

  • 御选明诗卷三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三十五言古诗十五陈体文杂诗林间慈鸟鸟哺母声呜呜城上双鸱枭破巢还啄雏韝鹰饱食肉劲翮翻平芜不击城上鸱但击林间乌汉家有通儒穷经三十年腰下解尺组囊中无一钱出门逢高车呵者当其前问之彼为谁牧

  • 御选元诗卷六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六十九七言絶句二贡子仁自题逺山拱北楼头晩眺晴吴山相对列如屏白云天外孤飞处认得茅峰一防青范晞文湖上诗湖边多少防湖者半在断桥烟雨间尽逐东风看歌舞几人着眼到青山黄庚海棠脸晕轻红酒力防真

  • 第十三回 二姐初承御面欢 丫头再定金蝉计·蒲松龄

    话说那玉座跑下楼来,唬的面如金纸,低头无言。 大丫头撅着嘴,半晌无言头不回,唬的两手无了脉。进门叫声二姐姐,吃不尽你无限亏,几乎成了王邦贵。若是不连颠带跑,险些儿捱顿好捶! 丫头下的楼来,叫声姐姐:"替不的了!"二姐道:"怎么

  • 卷八·陈镒

    钦定四库全书 午溪集卷八 元 陈镒 撰 七言律诗 次韵山庄 一径萦纡绕涧边东风吹雨涨山泉緑隂树合编茅屋黄浊泥深种秫田池暖鱼翻云影动岩空鹤唳谷声聨【庄近赤岩】何因无事能来此烧竹烹茶扫石眠 次韵友人见寄 我惭衰

  • 卷一百0三 晉紀二十五·司马光

      起重光協洽(辛未),盡旃蒙大淵獻(乙亥),凡五年。   太宗簡文皇帝咸安元年(辛未、三七一年)   春,正月,袁瑾、朱輔求救於秦,秦王堅以瑾為揚州刺史,輔為交州刺史,遣武衞將軍武都王鑒、前將軍張蚝帥步騎二萬救之。大司馬溫遣淮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三·佚名

    万历三十九年五月庚子朔大学士叶向高言昨该臣具揭以大臣去留请上裁断今日蒙发下尚书孙丕扬本令臣拟票或留或放未知圣意所存丕扬为被察诸人所怨攻击不休方欲丕扬速去臣若拟留必复致恨于臣惟是国体所在不敢拟为拟放 上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五·佚名

    万历五年八月丙辰朔祭 先师孔子命大学士张四维行礼○以南京前军都督府佥书王世科充总兵官镇守广西○丁巳补原任广东道御史崔廷试于江西道○升刑部主事黄德洋为四川佥事○广西泗洲城服色土司知州岑绍勋及所属程县上林

  • 雍正实录卷之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十九·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九     宋 萧常 撰列传十四 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幼孤笃学家贫未尝问资产讽诵有得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工书札亦通天文而不加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好不观

  • 一九一 拾遗乙·周作人

    儿时的事情在上面记得很不多,因为十岁以前的事差不多都已忘记了,现在只就记得的零星小事写下一点来,不过这也不是自己记得,只是大人们传说下来的就是了。其中顶早的一件事,大约是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因为妹子端姑生于光绪丁亥

  • 卷二十二·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壬辰(一六五二)、大清顺治九年(永明王永历六年、鲁王监国七年)春正月癸酉朔永明王野次,鲁王次中左所。十六日(戊子)永明王次龙英,抵广南。帝于初三日至皈朝,十二日次富川,十三日次沙斗,十四日次西洋江,十

  • 王真传·张廷玉

    王真,咸宁人。洪武年间,起于行伍。积功升至燕山右护卫百户。燕王兴兵,攻夺九门。战于永平、真定,攻下广昌,攻战于雁门。王真随军攻克沧州,追击南军至滑口,俘获七千余人。累升至都指挥使。氵肥河之战,王真与白义、刘江各帅百名

  • 卷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三十四礼部仪制清吏司相见礼凡外藩亲王见亲王之礼至府第令从官致辞王府执事官转启乃延宾宾下马入主人降阶迎宾升入殿中门宾东面主人西面行二跪六叩礼兴宾西主人东各就坐从官阶下北面东上二

  • 佛说未曾有经·佚名

    后汉失译人名出古旧录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尊者阿难。晨朝著衣持钵入王舍城正念乞食。见有一处新作大舍重阁高显。户牖雕饰墙壁严整。无有风尘障隔寒暑。尊者阿难。见已

  • 菩萨戒本(昙无谶)·佚名

    全一卷。北凉昙无谶(385~433)译。又称菩萨戒本经、地持戒本。乃自昙无谶所译菩萨地持经卷四之方便处戒品别录出四波罗夷、四十一轻戒之戒文而成者。系慈氏菩萨所说而为大乘菩萨所持之戒本。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