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太宗嗣立
太祖天赞元年冬十一月壬寅,命皇次子耀库济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略地蓟北。
本讳德光,字德谨。母舒噜后。唐天复二年生。生时黑云覆帐,神光异常。错者获白鹿、白鹰,人以为瑞。及长,雄杰有大志,貌严重而性宽仁,军国之务多所取决。尤为舒噜后所钟爱。至是始奉诏统军,得专征讨焉。
二年春正月丙申,大元帅兵克平州,获刺史赵思温、裨将张崇。
夏四月癸丑,诏大元帅攻幽州,军城东、晋节度使符存审出战,败之,擒其将裴信父子数十人。
闰月庚辰,抵镇州。拔曲阳,下北平。
五月戊午,师还。
三年夏六月乙酉,太祖亲征托欢、党项、准布等部,诏皇太子监国,大元帅以兵从行。遂破伊奇哩诸部,定河壖,下山西诸镇,取回鹘单于城;踰流沙,尽取西鄙各部。东西万里,所向有功。
四年春二月丙寅,大元帅率兵略党项,献其俘。
冬十二月乙亥,大元帅从征渤海,围扶余府。
天显元年春正月庚申,国兵攻破扶余城,诛其守将。大元帅兵进围辉罕城,大諲譔请降,复叛,图鲁卜先登,攻克之,改为东丹国。命皇太子为人皇王主之,班师。
夏五月辛酉,南海、定理二府复叛,大元帅讨平之。
秋七月丙辰,铁州刺史卫钧反,大元帅攻之,拔其城。
是月,师次扶余府,太祖崩,舒噜后称制。大元帅讨平诸州奔赴行在,人皇王继至。
九月丁卯,太祖梓宫至皇都,权殡于子城西北。
冬十月,卢龙节度使卢国用叛,降唐。
十一月,杀南院额尔奇木耶律迪里等。
二年秋八月,治祖陵毕。
冬十一月壬戌,人皇王率群臣请于后曰:“大元帅勋望,中外攸属,宜承大统。”后从之。遂即位,是为太宗。语详《东丹建国》事中。
三年春三月乙丑,唐义武节度使王都遣人以定州来归。唐帝出师讨之,使来乞援,诏遣奚图哩搭拉往援之。
夏四月丙申,塔拉败唐将王宴球于定州。唐兵大集,塔拉请益师。辛丑,命特哩衮纳尔珲、都统察喇赴之。
秋七月,塔拉率兵复与唐将王晏球战,大败,死之。纳尔珲、察喇等数十人被执。晏球克定州,王都举族自焚死。太宗以师出非时,甚悔,厚恤战没将士之家。
冬十一月辛丑,太宗自将侵唐。闻唐使来聘,问左右,皆曰:“唐数遣使来,实畏威也。未可轻举,观衅而动可也。”次杏埚,唐使倒,遂班师。
时人皇王在皇都,诏遣耶律伊济迁东丹民以实东平。其民或亡入新罗、女直者,倘困乏难迁,许上国富民给赡而隶属之。升东平郡为南京以居人皇王。
四年秋九月庚午,如南京。癸巳,至南京。
冬十月庚戌,大阅六军。诏皇弟鲁呼帅师趣云中,讨郡县之未附者。
五年春正月庚午,鲁呼拔寰州。
秋八月丁酉,以大圣皇帝、皇后宴寝之所号日月宫,因建《日月碑》。丙午,如九层台。
九月丁亥,至自九层台。
冬十一月戊寅,东丹奏人皇王浮海适唐。
六年夏四月已酉,唐遣使来聘。
冬十一月乙酉,唐复遣使来聘。
十二月丙辰,以诏赐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
七年春正月己亥,唐遣使来聘。癸卯,遣人使唐。
夏四月甲戌,唐遣使来聘,致人皇王书。
秋七月壬辰,唐遣使遗红牙笙。癸巳,使复至,惧报定州之役也。
冬十月乙卯,唐遣使来聘。己巳,遣使云中。
八年春正月庚子,命皇太弟鲁呼、左威卫上将军色克率兵伐党项,克之。未几来贡。
二月乙卯,克实噜使唐还,以附献物分赐群臣。
三月丙申,唐遣使请罢征党项兵,使人报之。
冬十月辛亥,唐遣使来聘。已未,遣巴拉使唐。
十一月辛丑,宣简太后崩,遣使告哀于唐。
是月,唐帝嗣源殂,子从厚立。
九年春闰正月戊午,唐遣使告哀,即日遣使吊祭。
二月戊寅,葬宣简太后于德陵。
夏四月,唐潞王从珂弑其主从厚而自主。
十年春正月戊申,彰德皇后崩,寻葬奉陵。
二月辛巳,宰相纳尔珲谋南奔,事觉,执之。
冬十一月丙午,幸弘福寺为皇后饭僧。见观音画像,乃大圣皇帝、皇后及人皇王所施,顾左右曰:“昔与父母兄弟聚观于此,岁时未风,今我独来!悲叹不已。乃自制文文题壁,以极追感之意。读者悲之。”
十二月庚辰,如金瓶泺,遣伊喇华格、科尔罗和囉木萨噶等捉生敌境。
十一年秋七月丙申,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其主所讨,遣使求援。
八月庚午,太宗自将援敬瑭。
九月庚子,大破唐兵于太原,遂围晋安寨。
冬十一月丁酉,册敬瑭为大晋皇帝。
闰月甲子,克晋安寨。命德勒宾将五千骑送敬瑭入洛。
十二月庚寅,班师。
十二年春正月丙寅,太后遣侍卫实噜趣行,是夕,率轻骑先进。丁丑,皇子舒噜迎谒于泺河,告功太祖行宫。戊寅,朝于太后。
二月壬寅,诏诸部休养士卒。
会同元年春二月丁酉,猎松山。戊戌,幸辽河东。丙申帝思人皇王,遣特哩衮率宗室以下祭其行宫。丁未,诏增晋使经供亿户。
夏四月己亥,西南边大详衮耶律罗卜科奏党项捷。
六月癸巳,诏建日月四时堂,图写古帝王事于两庑。
冬十一月丙寅,帝御宣政殿,大赦,改元会同。晋复遣赵莹以十六州地图来献。诏以皇都为上京,府曰临潢。升幽州为南京。南京为东京。改新州为奉圣州,武州为归化州。升南、北二院及伊实额尔奇木为王。以主簿为令,令为刺史,刺史为节度使,二部德里吉为司徒,达尔汗为副使,玛尔布为县令,县达尔罕为马步。置宣徽、閤门,控鹤、客省等使,御史大夫、中丞、侍御、判官、文班牙署、诸宫院实珠马群、约尼实珠、南北府、国舅帐郎君宫为敞史,诸部宰相、节度使帐为司空,二室韦达林为仆射,鹰坊、监冶等局官长为详衮。
二年春三月丁巳,封皇子舒噜为寿安王,雅斯哈为太平王。加王鄑检校太尉畋于裹潭之侧。己巳,大赍百姓。
秋闰七月癸未,伊实大王坐赋调不均,挞而释之,并罢南、北府民上供及宰相、节度诸赋役非旧制者。已丑,以南王府二刺史贪黩,杖之;诏选群臣为民所爱者以代。
三年春三月癸未,猎水门,获白鹿。庚寅,诏扈从扰民者从军律。
夏四月庚子,至燕,备法驾,入自拱宸门,御元和殿,行入閤礼。
六月壬寅,驾发南京。癸丑,次奉圣州。甲寅,劳军士。
秋七月癸酉,朝于皇太后,遂从视人皇王妃疾。寻薨,诏东丹吏民为之服。
冬十一月丁丑,诏有司教民播种、纺绩,除姊亡妹续之法。
四年春正月壬戌,以伊实、彭布、托果三部鳏寡不能自存者,官为之配。
二月丁巳,诏有司编始《祖奇善汗事迹》。
夏六月辛卯,振武军将赵崇逐其节度使耶律华喇,以朔州叛附晋。命宣徽使尼古察攻拔之。尼古察战没城下,太宗怒,命诛城中丁壮,以叛民上户三十为尼古察部曲。
是岁,南唐、吴越二国遣使奉蜡丸书。
五年春正月戊午,诏求直言。北王府郎中耶律哈斯应诏,召对称旨,特授宣徽使。
二月壬辰,命明王温讨吐谷浑,并遣使如晋索吐谷浑叛者。
三月乙卯朔,晋遣齐州防御使宋晖业、翰林祭酒使张言来问起居。
夏六月乙丑,晋主敬瑭殂,子重贵立。遣使吊祭。
秋七月庚寅,晋遣金吾卫大将军梁言、判四方馆事朱崇节来谢,书称“孙”,不称“臣”,遣客省使乔荣让之。荣还,具奏景延广言,始有南伐意。
六年冬十二月丁未,如南京,命诸将分道侵晋,自将大军继之。
七年春三月癸酉朔,大败晋师于戚城。
夏四月癸卯,师还次南京。
冬十二月癸卯,复南侵晋。
八年春三月已未,大破晋军于阳城。已而复战,为晋将符彦卿等所败,帝急乘一橐驼走归。
夏四月甲申,还次南京。
秋九月壬寅,次赤山,宴从臣,问军国要务,对以“爱民为本”。帝深然之。
九年秋八月,自将南侵晋。
冬十一月,围晋兵于中渡寨。
十二月丙寅,杜重威等降。
大同元年春正月丁亥朔,备法驾入汴。降封晋主为负义侯。
二月丁巳朔,建国号大辽,大赦,改元。升镇州为中京。赵延寿为留守业大丞相、正事令。中外官僚爵赏有差。辛未,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自立为帝,国号汉。
三月,磁州刺史梁晖以相州命高唐英攻之。
夏四月丙辰朔,发自汴州,还至赤冈,夜有声如雷,大星复陨于旗鼓前。乙丑,济黎阳渡,顾谓侍臣曰:“此行有三失:纵兵掠刍粟,一也;括民私财,二也;不遽遣诸节度还镇,三也。”皇太弟遣使问军前事,徒有空巢。久经离乱,一至于此!所在盗贼屯结,土功不息,餽饷非时,民不堪命。河东尚未归命,西路酋帅亦相党附,今制之之术,惟推心庶僚、和协军情、抚绥百姓三者而已。所归顺民七十六处,户一百九万百一十八。得一年,太平可致。欲伐河东,姑俟别图。其概如此。戊辰,次高邑,不豫。丁丑,崩于乐城。
九月壬子朔,葬凤山怀陵。
猜你喜欢 卷八十四·志第六十·河渠二·张廷玉 卷三 周语下·左丘明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七·焦竑 卷四·程俱 第三十七回 立继嗣太后再临朝 解重围副尉连毙虏·蔡东藩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一·乾隆 卷之五百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纪昀 一五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现得书名部数及酌定章程饬办情形折·佚名 卷八·佚名 卷八·杨大雅 慕容俨传·李延寿 刘球传·张廷玉 卷一百九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