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二 看守所

苏州高等法院是在道前街,我们所被羁押的看守分所却在吴县横街,如乘黄包车,约需二十分钟可达。凑巧得很,在我们未到的三个月前,这分所刚落成一座新造的病室。这个病室虽在分所的大门内,但是和其余的囚室却是隔离的,有一道墙隔开。这病室有一排病房,共六间;这排病房的门前有个水门汀的走廊,再出去便是一个颇大的泥地的天井;后面靠窗处有个狭长的天井,在这里有一道高墙和隔壁的一个女学校隔开。各病房是个长方形的格式,沿天井的一边有一门一窗,近高墙的一边也有一个窗。看守所的病室当然也免不了监狱式的设备,所以前后的窗上都装有铁格子,房门是厚厚的板门,门的上部有一个五寸直径的小圆洞,门的外面有很粗的铁闩,铁闩上有个大锁。夜里在我们睡觉以后,有看守把我们的房间锁起来;早晨七点钟左右,他再把这个锁开起来。此外附在这座病室旁边的,右边有一个浴池式的浴室(即浴室里面是用水门汀造成的一个小浴池),左边有两个房间是看守主任住的。天井和外面相通的地方有两道门:靠在里面的一个是木栅门;出了这木栅门,经过一个很小的天井,还有一个门,那门的格式和我们的房门差不多,上面也有个小圆洞。在这两道门的中间,白天有一个穿制服的看守监视着,夜里我们睡了以后,一排房门的前面也有一个看守梭巡着,一直巡到天亮。他们当然要轮班的,大概每四小时一班。另外有一个工役穿着灰布的丘八的服装,替我们做零碎的事务,如扫地洗碗开饭和预备热水开水等等。他姓王,我们就叫他做“王同志”。这位“王同志”是当兵出身,据说前在北伐军里面曾经上战场血战过十几次,不过他说“打来的成绩归长官,小兵是没有分的”。他知道了我们被捕的原因之后,也很表示同情。

我们所住的病房是一排六间,上面已经说过。各房的门楣上有珐琅牌子记着号数。第一号和第六号的房间是看守和工役住的;第二号用为我们的餐室和看书写字的地方;第三号是沈王两先生的卧室;第四号是李沙两先生的卧室;第五号是章先生和我的卧室。餐室里有两张方桌,我们买了两块白台布把两个桌面罩起来,此外有几张有靠背的中国式的红漆椅子,几张骨牌凳。天气渐渐地寒冷起来,经检察官的准许后,我们自己出费装了一个火炉。我们几个人每日的时间多半都消磨在这个餐室里面。每个病房本来预备八个人住的,原有八个小木榻,现在为着我们,改用了两个小铁床,上面铺着木板,把原来的八个小木榻堆叠在一角。这样的小铁床,我们几个人睡在上面都还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不免苦了大块头的王造时先生!王先生的高度并不比我们其他的几个人高,但是他却是从横的方面发展,睡在这样的小铁床上面,转身是一件很费考虑的工作,一不留神,恐怕就要向地上滚!沈先生用的本来也是小铁床,后来他的学生来探望他,看见他们所敬爱的这位高年老师睡的是木板,很觉不安,买了一架有棕垫的木床来送给他。沈先生最初不肯用,说我们六人既共患难,应有难同当,他个人不愿单独舒适一些;后来经过我们几个人再三地劝说,他才勉强收下来用。沈先生的学生满天下,对于他总是非常敬爱,情意殷勤,看了很令人感动。我一方面钦佩这些青年朋友的多情,一方面也钦佩沈先生的品德感动他的学生的那样深刻。

我们虽有一个浴池式的浴室,但是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毛病,屡次修不好,所以一次都未曾用过。我们大家每逢星期日的夜里,便在餐室里洗澡。用的是一个长圆式的红漆木盆。因为天气冷,夜里大家仍须聚在餐室里面,所以一个人在火炉旁大洗其澡的时候,其余几个人仍照常在桌旁坐着;看书的看书,写信的写信,写文的写文,有的时候下棋的下棋,说笑话的说笑话。先后次序用拈阄的办法。第一次这样“公开”洗澡的时候,王造时先生轮着第一,水很热,他又看到自己那个一丝不挂的胖胖的身体,大叫其“杀猪”!以他的那样肥胖的体格,自己喊出这样的“口号”,不禁引起了大家的狂笑!以后我们每逢星期日的夜里洗澡,便大呼其“杀猪”,虽则这个“口号”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八·表第二十九·脱脱
  卷十四 漢紀六·司马光
  第五十一回 战韩陵破灭子弟军 入洛宫淫烝大小后·蔡东藩
  第二十五回 讨权臣石头殉节 失镇地栎林丧身·蔡东藩
  ◎女画家李青萍的秽史·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第一卷 社会总论·缪荃孙
  金佗续编卷二十七·岳珂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二十三·杜大珪
  世上人家三·胡兰成
  胶东王李道彦传·欧阳修
  卷六·佚名
  二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九章 拜官供奉·屠隆

    【上林春】〔外上〕天子临轩。词臣入直。已征到山林隐客。争看才子如云。陛见朝绅动色。下官太子宾客。礼部侍郞贺知章。四明镜湖人也。皇上尝以李白人才问臣。臣力荐其仙才天纵。皇上下诏。隆礼聘召来京

  • ◆许山长恕(北郭集)·顾嗣立

    恕字如心,江阴人。性沉静,博学能文。至正中,部使者荐授澄江书院山长,不乐,即弃去。会天下多故,因之海上,慕韩伯休之为人,旁通其术,善自匿,与山僧野子相往还,人莫识也。洪武甲寅卒,年五十二,家北郭,故号北郭生。所著有《北郭集》十卷

  • 第七十一回 上封事触怒朝廷·陈端生

    第七十一回上封事触怒朝廷郭沫若评:可见陈端生小时在家庭中受过诗教。她的才华的确惊人,六十万字的叙事诗,是用七言排律的体裁写成的。除掉有时用三字句的衬词或用两个三字句来代替七言句外,基本上是一部长篇的七言排律

  • 二薇亭诗集·徐玑

    (宋)徐玑 撰 九月初四日分得然字 去载羁旅身千里望羣贤今夕良燕会况乃佳节前凉风日已多岁序日已迁春时种丛菊秋花满篱边采之不盈把泛彼清清泉行乐不易得贫贱焉可捐惟当从尔游吟哦思陶然 访梅 访梅行近郊寒气初淅沥欲开

  • 卷十二·袁华

    ●钦定四库全书耕学斋诗集卷十二(明)袁华 撰○絶句题野航壁緑水滑可染白石明可把高林落秋声谁舩系其下頋玉山园池十有六咏碧梧翠竹堂桐花落银床竹色被兰渚六合飞炎埃高堂不知暑玉山佳处玉山最佳处牕户絶纎埃门无俗士驾

  • 卷二百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八崔惠童崔惠童博州人右骁卫将军冀州刺史庭玉之子尚明皇晋国公主诗一首宴城东庄【一作崔惠诗一作崔思诗】一月主人【一作人生】笑几囘相逢相识【一作值】且衔杯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残

  • 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六·赵尔巽

      赵慎畛 卢坤曾胜 陶澍   赵慎畛,字笛楼,湖南武陵人。为诸生时,学政钱沣器之,曰:“人英也!”嘉庆元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条上川、楚善后屯田保甲事宜。巡通州漕,革陋规,廉得杨村通判科索剥船,奏褫其

  • 第七十四回 贤公主出闺循妇道 良宰辅免祸见阴功·蔡东藩

      却说宪宗得魏博消息,即召李吉甫李绛等,入商大计,且顾李绛道:“卿料魏博事,若合符契,可谓先见,但此事将如何办法?”说至此,便将原奏递示二李。二李瞧罢,才悉魏博详情。原来田怀谏幼弱,军政皆委家僮蒋士则主持。士则不问贤否,

  • 自叙·沈云

    道光丙申岁(十六年),余在京师,从藏书家假得闽人江日升台湾纪事本末四十九篇。叙天启甲子岁(四年)郑芝龙倡乱、至康熙癸亥(二十二年)其曾孙克塽投诚而止;凡十数万言,颇为详尽。惜体类小说,辞不雅驯。余因参考他书,删其繁芜,加以润色

  • 自序·金云铭

    一斋先生以名将而兼硕儒,且为明代之大旅行家;顾其生平及著述,殊鲜知其详者。俞曲园号称淹博,于其「随笔」中且有『言古音者至国朝而大备矣。然古音之学,溯源于吴才老;而明陈第之「毛诗古音考」,亦其先河也。焦弱侯为作序,称其

  • 第二章亲族·佚名

    第一 死童养媳例 第二 砍伤妻前夫之子例 第三 殴死无服外甥例 第四 殴伤无服族婶例 第五 殴伤无服族婶例 第六 殴死嫁母之兄弟例 第七 典女之例 第八 同上 第九 同上 第十 同上 第十一 同上 第一揢死童养

  • 申时行传·张廷玉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的进士第一。授职为修撰。历任左庶子,负责翰林院的事务。万历五年(1577),由礼部右侍郎改任吏部职。当时申时行因为文采与书法而受张居正赏识,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张居正安抚他。六

  • 卷十五(僖二十二年,尽二十四年)·孔颖达

    【经】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须句虽别国,而削弱不能自通,为鲁私属,若颛臾之比。鲁谓之社稷之臣,故灭、奔及反其君,皆略不备书,惟书伐邾,取须句。”○比,必二反。)[疏]注“须句”至“须句”。○正义曰:上传云“须句子”,则须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八·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八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第二持随法瑜伽处住品第四之二问增上戒住菩萨转时。当知何行何状何相。答若诸菩萨先于极欢喜住。由十种心意乐。已得意乐清净。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师长尊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四之二·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见宝塔品第十一塔。具云塔婆。或云偷婆。新云[窣八]堵波。此翻方坟。亦翻灵庙。亦翻高显。亦翻浮图。有舍利者名塔。无舍利者名支提。舍利复论全碎。如释迦碎身为八斛舍利。阿育王后造八万四千宝塔以

  • 佛说苦阴因事经·佚名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迦婆。在释羁底(刹帝隶种也)。迦惟罗婆(城名)尼拘蒌园中。于是释摩诃能渠。中后彷徉行至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却坐一面。释大力士却坐一面已。白世尊曰。如世尊所说法我悉知。谓三意念著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九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九卷辨三种业谓身口意 辨四种报谓黑报白报杂报不黑不白报 广辨烦恼业更相生义 论世第一法有漏无漏义 广辨三十七品作九种名说谓主胜导等 广辨十想 广辨七想迦叶品之第七善男子众生

  • 卷第二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二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贤圣品第六之一如是已说烦恼等断于九胜位得遍知名。然断必由道力故得。此所由道其相云何。颂曰。已说烦恼断  由见谛修故见道唯无漏  修道通二种论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