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九六札光绪十五年十一月九日一一七一三--三

台北府查核新苗分界应以中港大溪为界,饬新竹县会同苗栗知县,履勘定界,绘图具覆

札新竹县

钦加盐运使衔、在任候补道、福建台北府正堂、加一级、军功加二级、纪录五次雷,为饬遵事。本年十一月初四日,奉台藩宪沈批据新竹县方令祖荫禀,会商划分新、苗两邑地界,拟以沙仑崁分界缘由;奉批:「仰台北府遵照另札办理,并饬该令知照,仍候宫保爵抚宪批示,缴」。同日又奉批据苗栗县林令桂芬禀,新、苗分治,应以何处为界,请示遵办缘由;奉批:「仰台北府遵照另札办理,并饬林令知照,缴。图并发,覆日仍缴」。又奉札开:「据代理苗栗县林令桂芳禀称:『窃卑职仰荷宪恩,委代斯缺,叩辞后,行抵新竹,会晤方令,议商划界事宜。在方令,欲以苗栗沙仑为界;卑职因未历其地,未敢允从。旋即趋赴彰化,谒见程守,禀承一切。于十九日抵苗,接印任事,随即驰往方令所议沙仑之处查勘。该处即属苗栗保保界,离卑邑维祥庄建城之处,仅隔八里,其沙松浮,欲据为界,恐难经久。何以故?缘台北之风猛烈异常,而卑邑逼近内山,其风更甚。沙仑往往吹为地,指不胜数。与其苟安目前,不如作一劳永逸之计。查新辖之中港保之中,有大溪一条,溪北距新竹城三十里,溪南离卑邑亦有二十里。该溪直通内山,诚属天生界限;若以为界,最相得宜。正在禀请遵办间,据绅士、恩贡生刘廷珍等禀:<以沙仑难靠,不若中港溪之天生形堑。且溪南居民离苗较近,多愿归附,不愿远归新竹,请转详定界>等情,前来。卑职伏查:设官分职,原为便民,不在地之广狭。地多一里,即多一里之责任;少一里,即少一分之考成。卑职既蒙委任,何敢固执;以仑、以溪,毫无成见。惟事属便民,又不敢稍存膜视。究应以何为界,理合绘图,禀请察核,俯赐批示只遵。并请径饬新竹县订期会勘定界,实为公便』等情,计禀呈绘图一纸。正在核办间,据新竹县方令禀称:『窃照卑邑分设苗栗县治,前准署苗栗县林令到新晤商,卑职当将一切情形,会同商酌,并将卑邑应分竹南二、三、四保田园甲则、粮额、庄户、实征钱粮图册、单根各件,并该辖地方词讼卷宗,以及应拨书役,均经分别移送抽拨;一面申报宪鉴在案。伏查:应征钱粮,县治既分,各有专责,所有划归苗栗县管辖之保、庄,均经卑职截定征数,至林令接印前一日止,造册具报,自十月十九日起,移归苗邑接续征解。至应分界址,林令执意,以中港溪为界。卑职查:从前竹南一、二保,原定以中港溪之南沙仑崁为界,闻系自设淡水厅治以来,该两保即以崁分界区。是故,清丈之时,仍循其旧。如果新、苗两邑遵照此崁为界,则可将竹南二、三、四保地方划分,全归苗邑管辖。倘若以溪为界,又须以竹甫一保地方,截分三分之一,所有清赋粮额、图册,均须逐一改换,颇费周章。况台地每逢久雨大水,溪道时有变更,究不若原定之沙仑崁系属硬界。林令接印后,卑职即经酌拟备稿,商请会禀勘定。兹准林令函复,业已禀请宪台核示。除俟奉批遵办外,合将卑职会商分界大略情形,禀明察核,批示祇遵,实为公便』等情。各到司。据此,查新竹与苗栗分治,其界址必须确勘划清。前据方令以旧病复发,禀请委员代勘,业经批饬该府,饬委会勘在案。究竟应以何处分界为宜,亟应饬令勘复,由府核议详办。合行札饬。为此,仰府官吏立即遵照办理,并转行该二县知照,毋违」等因,计发绘图一纸。蒙此,并据新竹县方令禀同前由,各到府。奉、据此,本府查核,该二令所禀情形,如以沙仑为界,逼近苗栗建县之处仅止八里,局势太促。诚不如以中港大溪为界,北距新竹县城三十里,南距苗栗县城二十里,较为适中。且划分疆域,向以溪水为贵,沙仑究系陆地,并无一定可以指实之区,纵有一、二处可指,而亦不能处处俱有。溪道则天生形势,由内山而通海口,界址显然,非人所能移易;既无虑疆界之争,且可杜跨籍之弊。纵谓溪道水有迁移,而同属一溪之中,大致了然。且钱粮原准升除,此坍彼涨,两县仍以溪为界,于事并无窒碍。方令所称:以中港溪为界,竹南一保须截为两。本府查方令前送清赋图册,竹南一保今已改名中港,何妨将隶于苗者,名为中港南保;隶于新者,名为中港北保。前送清赋图册,系未分治以前之案,无所庸其更改。而界址既以溪为分,粮额应由县划清,各归各征。本府面禀藩宪,亦以中港溪道划分为然。前奉札饬委勘,即经由府檄委张令廷■〈木干〉会勘,并移知台湾府在案。兹奉前因,除再移知台湾府,并分饬印委各员遵照外,合就札饬。为此札,仰该县即便遵照札指,并照前札,会同履勘定界,绘图具覆,毋违,切切。此札。

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札

印 台北府印 私记

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奉

猜你喜欢
  志第十一 五行·萧子显
  建康实録卷三·许嵩
  卷之四十九·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佚名
  第四十六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吕思勉
  西汉年纪卷七·王益之
  一四九四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王琨传·萧子显
  则天顺圣武皇后本纪·欧阳修
  陈淳传·脱脱
  萧得里底传·脱脱
  王绍徽传·张廷玉
  ●乙、示谕·佚名
  第四十章 完成北伐·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邵雍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三 击壤集        别集类二【宋】 提要 【臣】等谨案击壤集二十卷宋邵子撰前有治平丙午自序後有元佑辛卯邢恕序晁公武读书志云雍邃於易数歌诗盖其余事亦颇切理案自班固作咏史诗始

  • 嵗时杂咏巻二十·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端午【古诗】五日望采拾 王 筠裁缝逗早夏防畵守初晨绡纨既妍媚脂粉亦香新长丝衣良节命缕应嘉辰结芦同楚客采艾异诗人折花竞鲜彩拭露染芳津含娇起斜眄敛笑动防嚬献珰系洛浦怀佩似江滨须待恩光接中夜奉

  • 卷一百三十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三十三鸟兽野鵞赋【有序        宋】鲍 昭有献野鵞于临川王世子愍其樊絷命为之赋辞曰集陈之隼以自逺而称神栖汉之雀乃出幽而见珍此琐禽其何取亦厠景而承仁舍水泽之驩逸对钟鼓

  • ●卷九·黎庶昌

    「癸亥」同治二年,公五十三岁。正月,公在安庆。初二日,接奉年终赏福字、荷包、钱锞、食物等项,再加赏寿字一张。贼大股围攻泾县,易开俊等守御却之。初五日,鲍公超驰援泾县。初六日,击贼大破之。初七日,贼解围去,鲍公追击破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七·佚名

    嘉靖四年正月庚申朔上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庆贺礼○辛酉○代王自宣府还大同上闻之以书慰谕赐银百两纻丝四表里初王在宣府欲还上令守臣谕旨俟叛卒事宁方行至是大同镇巡官启王首恶已获余党悉遁至乃还以永昌守备指挥佥事阎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八·杨士奇

    宣德元年六月癸亥朔遣使赐琉球国中山王尚巴志皮弁冠服 上谓礼部尚书胡濙曰远夷归诚固是美事特赐冠服亦表异恩古人言招携以礼怀远以德朕与卿等尤当念之○敕守肃州都督王贵曰比闻外夷以羊马来与军民为市尔宜戒饬下人必

  • 卷之二百六十九终·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成化二十一年九月己酉朔○庚戌升大理寺右少卿杨理为左少卿左寺丞张锦右少卿光禄寺少卿杨惇本寺卿尚宝司卿张谦南京太仆寺卿户部郎中白玢南京尚宝司卿中书舍人刘称尚宝司丞○命故忠义后卫

  • 卷之四百八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冬十月。癸巳朔。享太庙遣恭亲王溥伟恭代行礼上诣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前问安。至壬戌皆如之。  ○奉皇太后自郑州启銮。  ○颁光绪二十八年时宪书。  ○召见前湖北荆宜

  • 九十二 曹寅奏请圣安恭祝万寿圣节摺·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四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二月廿五日,臣李煦回南,臣即率领扬州合城文武官员,乡绅,商民人等,跪精圣安。闻李煦在京亲觐天颜,有喜骑射如常,臣等无不忭舞雀跃。目下恭逢万寿圣节,凡属

  • 五八三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覆查办《九十九筹》一书情形折·佚名

    五八三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覆查办《九十九筹》一书情形折乾隆四十四年正月十二日浙江巡抚臣王亶望跪奏,为遵旨查办恭折奏覆事。窃臣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七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内开,奉上谕:前据高晋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四·佚名

    伯禽用天子礼乐【高郢】隐公摄位【六一】桓公郑伯以璧假许田【东坡】取郜大鼎于宋【东坡】曹刿言长勺之战【栁州】僖公禘于太庙用致夫人【东坡】五石六鹢【六一】鲁颂【郑獬】用天子礼乐髙郢曰周公居摄七年致政而殁成

  • 三、本朝之定鼎及明室之偏安·汪荣宝

    吴三桂之乞师世祖章皇帝,太宗第九子也。崇德八年八月,太宗崩,礼亲王代善会诸王贝勒以下,定议奉世祖缵承大统,而以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摄理国政。先是大军已拔锦州,得辽西大部,明总兵吴三桂率兵民五十万驻防于宁远。

  • ●皇朝通典卷五十五·佚名

    禮十五 ○禮十五 嘉五 △嘉五 車輿 皇帝鹵簿 皇太后 皇后儀駕 皇貴妃 貴妃儀仗 妃 嬪采仗 親王以下儀衞 固倫額附以上儀衞 民公以下儀衞 京官儀從 直省文官儀從 直省武職儀從 王福晉公主以下儀衞 頒詺 頒朔 進實錄

  • 卷二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十一 朱批佟吉图奏摺 雍正元年七月初四日【臣】佟吉图谨 奏为沥陈愚悃仰冀 照鉴事雍正元年七月初四日【臣】接到部文钦奉严旨随向北叩谢 天恩摘印缴 敕就鎻候解泣思【臣】受 皇上格外隆恩

  • 奏谳书十五·佚名

    原文:七年八月己未江陵丞言:醴陽令恢盜縣宮米二百六十三石八斗,恢秩六百石,爵左庶長□□□□從史石盜醴陽已鄉縣官米二百六十三石八斗,令舍人士伍興、義與石賣,得金六斤三兩,錢萬五千五十,罪,它如書。興、義皆言如恢。問:恢盜贓

  • 摩诃摩耶经卷上(一名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佚名

    箫齐沙门释昙景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欢喜园中波利质多罗树下三月安居。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又与无量百千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及非人。并余无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前后

  • 第四十七章 [失题]·佚名

    此王之殁后,彼玛那湾玛为王。门地如何,何人之子,又如何即王位耶。(一)[彼]出生于摩诃桑玛多之统具家门之德,塔波园之掠夺者伽沙波之子。(一一)玛罹耶王之僧伽玛那王有[一王]女,已娶彼隐栖于北部。(三)[先王]哈多达多王知彼事而[后]渡阎浮

  • 卷第七·行策

    嘉兴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第七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唐 圭山大师宗密 述疏宋 长水沙门子璇 录记清荆溪后学沙门行策会编○四断声闻得果是取疑。●疏二初随章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