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九二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不解遗书查无关碍字迹暨再派妥员查办折

一九二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不解遗书查无关碍字迹暨再派妥员查办折

乾隆三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闽浙总督臣钟音、福建巡抚臣余文仪谨奏,为钦奉上谕事。

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初十日准浙江抚臣三宝札开,承准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奉上谕:前曾谕令各督抚采访遗书,汇登册府,云云。钦此。又军机处夹片:浙抚奉到后,抄寄闽浙总督钟音、福建巡抚余文仪各一分。等因,转札前来。臣等跪读之下,仰见圣主盛德宏慈、维持风敎之至意。

伏查闽省前奉谕旨,采访遗书,当卽钦遵,广为搜罗,先后共得四百四十四种,延请告假在籍翰林叶观国、丁艰回籍知县黄佾,并遴选敎职等官七员,就省设局,悉心校阅。臣等与学臣暨两司逐一复检,内有稍堪备采者,计二百三种,节次开单恭折具奏解送在案。其余撤留不解者,计二百四十一种,俱系琐碎无当及重复残缺之书,其中皆留心检查,并无关碍字迹。惟是所交既无违碍之书,诚如圣谕,恐其尚有匿而不献。现在凛遵明训,专派可信妥员前赴藏书之家,宣布恩旨,实力善为查办,不致滋扰外,合先恭折覆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三十九年十月二十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补注第十七·浦起龙
  ●卷三十五·徐梦莘
  卷十九 隋文帝·王夫之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八(缺)·佚名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八十·徐乾学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卷之四十四·佚名
  第四一八佥禀光绪四年三月十五日一二二一八--六·佚名
  一一六四 湖南巡抚浦霖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七部折·佚名
  二〇 秋瑾·周作人
  卢损传·薛居正
  武恪传·宋濂
  卷第六十三·佚名
  第二十二章 统一盛运之再临【隋室兴亡及唐初】·钱穆
  74.绿林赤眉起义·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段侍郎辅·顾嗣立

    辅字德辅,克己之孙。以文行选应奉翰林,三为御史,遍历陕西、江南及中台。以司业教国子生,判太常礼仪院,寻升吏部侍郎。 题李白泰山观日出图 ○题李白泰山观日出图 岱宗郁郁天下雄,谪仙落落人中龙。兹山兹人乃相从,气夺真宰愁

  • 朱庭玉·隋树森

    朱庭玉(“庭”或作“廷”),生平、里籍均不详。朱氏有[南吕·梁州第七]《归隐》云:“归来好向林泉下。”“留心垂钓棹鱼舟差,汾水岸晋山坡。”朱氏曲中多指晋地风物。据此知,朱氏可能是山西人。待考。 小

  • 提要·黄玠

    (臣)等谨案弁山小隐吟録二卷元黄玠撰玠字伯成慈溪人流寓弁山故以名集其诗不为近体高者有元结遗意次者近乎白居易但不及二人之宏阔深厚耳中多劝戒之辞盖亦刚方嫉俗者前有自序称蔑有令徳不敢谓隐独以所得于天者薄故将退藏

  • 88.刘驾:诗八首·施蜇存

    刘驾的生平不甚可知,合《唐才子传》及《全唐诗》两种资料,只能知道他字司南,江东人。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进士。与曹邺为好友,二人俱工古风。邺先登第,不忍先归,居长安,待驾成名,乃同归范蠡故山。时国家收复河湟,驾献乐府十

  •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班固

    蒯通,范阳人也,本与武帝同讳。楚汉初起,武臣略定赵地,号武信君。通说范阳令徐公曰:“臣,范阳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虽然,贺公得通而生也。”徐公再拜曰:“何以吊之?”通曰:“足下为令十余年矣,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

  • 卷一·欧大任

      ○歐冶子  歐冶子越人與吳人干將同師俱能為劍越王允常使造五劍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寄氣托靈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可以折衝拒敵楚王召風胡子問之曰寡人聞吳有干將越有歐冶子此二人甲世而生寡人願齎邦之重寳因吳王請此二

  • 内篇 论赞第九·刘知几

      《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公羊子、穀梁子,《史记》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赞,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寿曰评,王隐曰议,何法盛曰述,常璩曰撰,刘昺曰奏,袁宏、裴子野自显姓名,皇甫谧、葛洪列其

  • 卷之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五十卷 孝义 三·缪荃孙

    松 江 府 汉卞 崇卞崇,娄人。桓帝时,郡守薛固为法吏所诬,下廷尉,崇诣阙称冤。廷尉囚崇,楚毒备至,崇确然不挠,声枉弥厉。天子闻而奇之,乃赦固罪。(江南通志) 宋卫公佐卫公佐,字辅之,先世由汲县徙华亭。祖至,有文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纪昀

    宗室传金 【一】○金一始祖以下宗室诸子△始祖以下宗室诸子呼实默 和卓【布呼福寿】实图美【实实思敬】忠 萨布珠噜呼实哈 宗贤 达兰卞 膏 奕爱实托克索 实图美承裕额尔克 【二】 萨哈 连哈昭罗索 【三】始祖兄

  • 颜渊篇·王夫之

    一 &ldquo;克&rdquo;字有力,夫人而知之矣,乃不知&ldquo;复&rdquo;字之亦有力也。集注言&ldquo;复,反也&rdquo;,反犹&ldquo;拨乱反正&rdquo;之反;庆源谓&ldquo;犹归也&rdquo;,非是。春秋谷梁传云&ldquo;归者,顺词也,易词也 &rd

  • 卷二十一·王昭禹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二十一宋 王昭禹 撰大胥掌学士之版以待致诸子【版音板】【其体在下作而行之以有相乎上者胥也大胥于国子非教飬之正者掌学事以相乎上而已故谓之胥以对小胥焉故谓

  • 卷三百四十八·佚名

    △初分无尽品第五十九之二善现当知。布施波罗蜜多虚空无尽故菩萨摩诃萨应引般若波罗蜜多。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虚空无尽故菩萨摩诃萨应引般若波罗蜜多。善现当知。内空虚空无尽故菩萨摩诃萨应引般若波罗蜜多

  • 维摩经意大纲·太虚

    ──十五年九月在星洲讲──    一 维摩诘之故事    甲 维摩诘释名    乙 维摩诘之历史    丙 本经所演维摩诘之事实   二 示病及佛法与病之关系    甲 老病死三事之区别    乙 病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二复次舍利子。时彼有情多起邪见横生计执。说法苾刍亦复减少。为人轻贱不生尊重。亦不恭敬亲近供养。有诸苾刍非法说法。

  • 卷四十二·佚名

    释集散品第九【经】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我不觉、不得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为谁说般若波罗蜜?世尊,我不得一切诸法集散,若我为菩萨作字言菩萨,或当有悔!世尊,是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字无所有故。以是

  • 佛说净度三昧经卷第一·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神鸟山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二万五千。皆阿罗汉。神通已达。脱于恐畏。已过诸畏。畏无所畏。三脱无碍。空无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其心空寂。皆入空慧。辨才无碍。菩萨七万八千。皆住无

  • 半塘定稿·王鹏运

    二卷。王鹏运撰。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羊城(广州)刻本、光绪三十三年小放下庵刻本、民国二十六年(1937)开明书店《清名家词》本、民国三十七年金陵京华印书馆重刊本、1949年成都薛崇礼堂《清季四家词》本等多种。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