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六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二

复次舍利子。时彼有情多起邪见横生计执。说法苾刍亦复减少。为人轻贱不生尊重。亦不恭敬亲近供养。有诸苾刍非法说法。于其正法不乐亲近。设见有人于诸契经。而生恭敬尊重供养。有大力能种种称赞者。共生侮慢。舍利子。时彼苾刍得离欲者。爱乐受持。未离欲者。于诸契经不乐受持。于大众前随顺魔众。此是第八魔事。智者于此应当了知。不应随顺。舍利子。若有苾刍于诸契经。虽生爱乐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为利养故随顺世间。诸有情等起偷盗业。于三种事数数作意。何等为三。所谓贪著衣服饮食及诸卧具。于此三事而多追求。此是第九魔事。智者于此应当了知。不应随顺。舍利子。若有苾刍于此大乘诸契经中。行相应行。而能发起最上精进。书写受持爱乐读诵。广为人说。时彼苾刍为魔所持。业烦恼障之所覆蔽。于杂染法随顺爱乐。戏论语言而常相应。耽著睡眠。于睡眠中亦乐耽著诸杂染法。又复耽著炫惑女事。深乐随顺如是行相。于诸契经。不乐书写受持读诵广为人说。舍利子。时彼苾刍。于如来教生爱乐者。不欲断灭如来圣教。不爱乐者。恶业苾刍为魔所著。欲令佛法速疾断灭。此是第十魔事。舍利子。如是十法诸有智者。应当于此一一了知。不应随顺。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时彼所有一切处由彼业故魔障生

于诸白法悉弃舍不乐思择诸义利

胜慧减少恶慧增于正法中不安住

乐闻非法悉能行堕恶趣中为境界

如是展转命终时覆藏瑕玼为救护

尊重亲教阿阇梨一时俱堕于恶趣

我于俱胝千劫中为利世间修苦行

常于有情思善巧悉令远离三毒火

我时证得大菩提能转清净妙法轮

于人天中无与等世出世间称第一

我今不应当弃舍世间有情极难得

令彼魔众悉退散皆能离苦获安乐

又令痴闇道路中持六度等真善行

于诸佛教悉相应而能获得菩提道

于如是法听受已复能演说真实空

令彼安住正信中是故得离诸魔众

于此最上真实中若有弃背真实法

非真实相作真实不能远离诸魔众

若有有情于佛所欢喜坚固生尊重

听闻如是正法时获得吉祥胜义利

正信有情欢喜已诸有魔众生苦恼

于一切处作善时魔众竞来为恐怖

时魔假作苾刍相巧出语言相诳惑

于众迅疾生动乱谓菩提道非真实

自言我法真实因汝应坚固求安住

发生如是戏论已然后轻侮复毁谤

时彼苾刍魔所著信魔语故生放逸

谓言此法非佛乘因是弃舍涅盘道

复背正觉合诸尘而于佛法不信受

由执我见粗重已速疾堕落恶趣中

纵有少分诸苾刍而复爱乐非真实

各于大乘空法中互相伺求诸过失

纵遇最上真实法以杂乱故不听习

复于义理生恐怖舍正法故无所归

彼时无有说法者不信解人而复众

如是纵有说法师悉皆弃舍不听受

若于世尊末法中复能利乐诸有情

彼时多有魔障侵于此勿应生退屈

未来若有苾刍众决定于法生信解

宁丧身命坚护持速获证悟圆常果

尔时舍利子。及诸大苾刍等。于大众中闻是修习大乘行者。于诸险难能行正法。各各发起广大无量坚固勇猛精进之力。如是行相。于此大乘菩萨藏正法。听闻读诵书写受持展转教示广为人说。又复说是善巧譬喻。譬若有人善能守护祖宗库藏。今见财宝渐欲减没而生忧恼。如我今见释迦如来。于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阿僧祇劫。修行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渐将减没。我等苾刍亦复如是。共生忧恼。宜各发起广大无量勇猛精进。坚持守护大乘菩萨正法宝藏。又苾刍言。譬如有人。有一亲子端正殊妙。父母见时适悦其心。观视子相目不暂舍。其子忽然于险难处堕落其中。有大飞禽捉持而去。又复堕落那落迦边高险之处。时彼父母。发勇悍力持取而还。如我今者佛灭度后。若有正士于无上法宝生大信敬。欲求出离。而于彼时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我以如来无上法宝共相付嘱。精进守护亦复如是。无令为彼诸恶人辈之所侵坏。又苾刍言。譬如世间聚集兵众。行列阵势欲相斗战。是时众中少分有情。见彼军众心无怯弱。安住其前。护诸兵众无令斗战。又复众中有多勇悍。见是兵众心无怯弱。安住其前。如是展转乃立战功。如我今者佛灭度后法欲灭时。若有有情。内心坚固护持正法。亲近善友乐求出离。被坚固铠发起广大精进之力。破魔军众。如是行相于法宝中。若有少分精妙思择亦复如是。乃至一四句偈为人演说。令他随喜。信受佛语不生疑谤。亦复告示令多有情随喜称赞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无上妙法。令其安住。时诸苾刍乃至广说无量譬喻。佛告舍利子。如实行相。我说是人所得福聚。犹如虚空无有限量。说不能尽。又舍利子。佛灭度后是人难得。我说名为是殊胜丈夫。是最上丈夫。是勇猛丈夫。是大丈夫。得佛法分。不乐自利小乘静住。唯行坚固大乘正行。又复不乐赞叹自他名誉。唯乐赞叹大乘功德。舍利子。乃至临命终时。于此正法亦复受持读诵。于真实空决定胜解。

复次舍利子。于后末世破戒苾刍。亦复增盛毁谤正法。于诸世间外道经典。多乐修习。舍利子。于此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恶世之中。若有苾刍。能以勇锐破诸斗诤而得安住。常愿不离诸佛菩提。于三时中。应作观想善能安住。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亲近如来正法藏能破一切老死苦

于自利行非相应常乐利乐诸有情

于我所说正法中恭敬爱乐能建立

彼堪我为调御师即是如来真弟子

若于正法不乐闻又复不能善安住

彼人堕落恶趣中如轮于海速沉没

于千俱胝劫数中遇佛出世极难得

彼人为魔之所著纵得遇佛生厌怠

复次舍利子。过去九十一劫。彼时分中有佛出世。号毗婆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法中有六群苾刍。一名善见。二名妙利。三名作喜。四名贤吉。五名名称。六名利牙。而生计执我人众生寿者断常等见。常行侮慢。共相呼集诣旷野中。而常议论差别恶行。如是各各而自谓言。行百种善。而复召集一十二十乃至五十。以为群类。自所行法展转教示。复立誓言。若违我教必遭损害。说是行已分首而去。或入聚落或抵城邑。或自他舍乃至王城。时彼一人抵一聚落。还集种类。复各教示增损佛语。舍利子。云何作意增损佛语。时彼种类坚固执有我人众生寿者。若无我者谁为往来。谁为坐卧。谁为语默。谁为施者。谁为受者。谁为饮食。谁苦谁乐。乃至一痒一痛。谁为觉触等者。时彼众中或有一人。作如是言。若说无有我人众生寿者。非我善友。舍利子。时彼聚落男子女人童男童女闻如是语。皆乐于彼执我见者。而为善友互相谓曰。我于往昔。有诸智者如实了知。真善友者。说无我人众生寿者。我今于彼先所尊者。不应亲近恭敬供养。舍利子。时彼六群苾刍。后半月分还集一处。中有一苾刍谓言。我已展转教化五百种族。以为眷属。

复次舍利子。时毗婆尸如来应正等觉。有一声闻苾刍。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阿罗汉果。既知是已。入彼五百聚落。为诸男子女人童男童女。而说是言。彼所说法是粗恶语。不真实语无义利语。时阿罗汉。于彼众中说伽陀曰。

若于正法不了知彼人即昧真圣道

汝于邪法坚执著决定当堕诸恶趣

说是偈已。时彼六群苾刍众等。生大恚怒不乐信受。时阿罗汉。生大慜念赞叹佛已。复说伽陀曰。

我佛所说真实法一切有为悉无常

于诸法中皆无我是不坚固非常住

又复诸行皆造作体不实故空复空

愚夫痴迷坚执著于幻法中生动乱

说是偈已。又语彼苾刍等众。诸佛如来所说法中。悉皆无有我人众生寿者。时阿罗汉。知彼苾刍等众不乐信受。复说伽陀曰。

若于施受生见执复认觉触分别有

于无我法不信从彼皆堕落诸恶趣

舍利子。时彼有情于虚妄法。男子女人童男童女。所有语言而生信受。当有六万八千人。以邪见故身坏命终。皆堕无间大地狱中。身受极苦在地狱中。复生多舌。舌如广大千叶莲华。于其舌上。复以铁犁耕破其舌。复有狱卒持百利杵击刺罪人。复于空中雨热铁丸。其丸猛炽击罪人身。又其铁丸变成火聚。其焰极猛。罪人各见猛火烧身。毕是罪已从地狱出。当复堕于千头鱼中。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时诸有情堕地狱无量百千火聚中

空中震电复雨火罪人身受极苦恼

一身复受一切苦猛焰器仗从空下

百逾缮那皆充满各见身满地狱中

各各复见于舌上锋铓利箭猛来射

利刀分舌假假裂始觉苦中极重苦

由随恶友虚妄者数数亲近而爱敬

弃舍持戒清净众是故堕此极苦中

复次舍利子。彼六群苾刍众。以虚妄不实故。亦复当堕阿鼻大地狱中。其地狱量百逾缮那。各各自见身满狱中。彼一一身复有千口。一一口中复生二舌。每舌纵广四逾缮那。一一舌上。五百铁犁耕破其舌。复以热铁取舌烧烙。罪人痛苦口不能言。复于头上百千俱胝种种苦具而来捶打。如是受罪满百千俱胝那由他岁。毕是罪已。复入别别诸地狱中受诸罪苦亦复如是。何以故。彼人为于诸佛教中常生毁谤。获如是罪。

复次舍利子。彼佛世时。复有长者住白衣舍。名为安乐。其家富乐财宝。丰盛随意受用。复有祖宗昔所积聚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真珠珊瑚如是等宝皆悉具足。诸有库藏亦皆丰盈。奴婢仆从城邑人众。随所驱使称意无乏。是时长者爱乐承事离系外道。修习邪法而生邪见。时长者妻名尾瑟钵底。色相殊妙端正洁白。身相具足人所乐见。而生一子。端严殊特面貌圆满。身体洁白人所爱乐。其子往昔曾于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佛所。种诸善根。其子初生三开口笑。作如是言。我今何故于此邪见种族中生。其母闻子作是语已。惊怖惶骇身毛皆竖。弃舍其子周慞闷走。时有众女见是事已。悉来集会共相询问。闻说其子有如是言。是时众女复生惊怖。而各狂走。去已复来观察议论。各相谓曰。此初生子为复是天。为复是龙。为复是药叉罗刹。阿苏啰。誐噜拏。紧那啰。莫呼啰誐。鸠盘茶。必舍佐。人非人等。生是疑已。时初生子谓众女曰。汝等吉祥具足人相。何故舍我惊怖狂走。尔时童子。对诸女众说伽陀曰。

汝众女等胜吉祥何于恶道不生怖

我今令汝悟真实悉能远离诸险难

我之父母并眷属于我悉皆非善友

我今为彼除邪见不生险难诸恶道

舍利子。时彼童子父母并诸会众。闻是童子说伽陀已。共诣其所。尔时童子于父母前。复说伽陀曰。

所有库藏诸财宝五谷舍宅并供具

速疾舍我将布施投佛出家作沙门

毗婆尸佛见住世于三界中无与等

彼佛慧日照世间我愿出家为弟子

于佛正法得开示利乐一切诸有情

彼佛慧日照世间我愿出家为弟子

我佛具足三十二大丈夫相悉庄严

彼佛慧日照世间我愿出家为弟子

假使千俱胝劫中未尝闻是佛名字

如优昙花难值遇我愿出家为弟子

舍利子。时彼父母语童子言。汝能如是发清净心投佛出家。我今所有祖宗库藏二十俱胝金银珍宝悉施于汝。令汝展转自行布施。时彼父母说伽陀曰。

我今所有诸财宝悉皆付汝将布施

由汝发起清净心随处利乐诸有情

所有金银诸珍宝五谷舍宅并资具

由汝发起清净心速疾舍施利有情

床褥卧具诸受用涂香花鬘末香等

由汝发起清净心随处速疾行布施

佛宝法宝并僧宝此为最上良福田

于彼广行布施心真实利乐于一切

时彼童子复为父母说伽陀曰。

我欲往诣于佛所大毗婆尸世尊前

广作无量诸供养利乐一切诸有情

若天若人诸众等乐求一切快乐事

我今往诣世尊前愿众应当同诣彼

时彼童子说此偈已。作是思惟遍观四方白父母言。我今往诣毗婆尸如来应正等觉所。时彼众等闻是事已。各生惊疑共相谓曰。云何童子生于一日。能与父母如是议论。而复双足举步能行。彼时乃有八万四千俱胝等众皆来集会。各各思惟互相谓曰。今此童子为复是天。为复是龙。为复是药叉罗刹揵闼缚阿苏啰紧那啰摩呼啰誐人非人等。时彼童子与诸众等俱时共诣毗婆尸如来应正等觉所。尔时童子领众行已。于虚空中有十千盖而覆其上。又于空中高声唱言。无令为彼寒热风雨之所损害。又复空中现金色网弥覆其上。又于空中雨天妙花种种末香诸妙香等。复有清凉微风飘散此香。又于行路香水洒地雨天宝衣。所雨天花积过于膝又于行路八功德水无量池沼自然出现。一一池沼各有无量优昙钵罗花俱物头花奔拏利迦花等。而为供养。复有七宝殊妙台树自然出现。又于行时种种角贝不鼓自鸣。出微妙音歌咏赞叹。于其左右。无量珍宝自然庄严。时彼童子才举步时。各现一花而为履蹈。随履蹈已隐没不现。尔时童子于道路中。须臾之间回顾观察。说伽陀曰。

世有正理非正理我今所行最上道

于非正道而不行是故往诣正理尊

我于那庾多劫中或时获得人中身

复遇如来出世间具足信解智慧力

舍利子。时彼童子说是偈已。于虚空中有八万四千天人。咸共赞叹说伽陀曰。

善哉善哉大智者能说最上第一义

于诸非理悉弃舍是故能行真正道

舍利子。时彼童子对诸天众。复说伽陀曰。

诸有能行正道者广说获得和合义

于非正道坚执著云何获得相应理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六

猜你喜欢
  卷第十五·通云
  卷九·佚名
  玄鉴五宗引·佚名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八·子璇
  第十九章 正法中间遇敌复又兴复时代·多罗那他
  安乐院开堂疏·寒松智操
  卷十七·佚名
  须阇提缘品第五十二·佚名
  告日本佛教大众·太虚
  四分律卷第二十三(二分之二明尼戒法)·佚名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五卷·无著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智顗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三卷·一行
  卷第二十四·永觉元贤
  卷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赵翼

      ○杜少陵诗  杜少陵一生穷愁,以诗度日,其所作必不止今所传古体三百九十首,近体一千六首而已。使一无散失,後人自可即诗以考其生平。惜乎遗落过半!韩昌黎所谓"平生千万篇,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泰山一毫芒"。此在唐时

  • 两个扫雪的人·周作人

    阴沉沉的天气,香粉一般的白雪,下的漫天遍地。雪愈下愈大了,粗麻布的外套上已经积了一层雪,祝福你扫雪的人!扫开了高地,又填平了坳地。扫净了东边,又下满了西边,天安门外,白茫茫的马路上,在这中间,好像白浪中漂着两个蚂蚁,只有两个

  • 王翰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翰即王瀚,唐代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睿宗景云元年(710)登进士第。 张说镇守并州,极重其才,举直言极谏科,授昌乐尉。 又登超拔群类科。张说任宰相,召他为秘书正字,升任通事舍人、驾部员外郎。开元

  • 第五節 絕句·王力

    上文說過,絕句應該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纔有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這裏我們就把兩種絕句分開來討論。(一)律絕律絕跟律詩一樣,押韻限用平聲韻腳,並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甲)五言絕句(1)仄起式仄

  • 列传第二十 徐陵子俭 份仪弟孝克·姚思廉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也。祖超之,齐郁林太守,梁员外散骑常侍。父摛,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赠侍中、太子詹事,谥贞子。母臧氏,尝梦五色云化而为凤,集左肩上,已而诞陵焉。时宝志上人者,世称其有道,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之,宝志手摩其

  • ○肃顺狱异闻·许指严

    慈禧当国之世,众怵于母后之威,咸以肃顺为叛逆。及清亡,私家记载及耆老传述,始敢道其真相。迄今事实大明,乃知肃顺因阻挠垂帘听政而得祸也。肃顺强毅有胆识,遇事不馁,其所短者在不学无术,又疏于防患,计智浅露,易招尤悔耳,故亦卒以

  • 一五一七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办理文渊阁空函书籍告竣折·佚名

    一五一七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办理文渊阁空函书籍告竣折嘉庆八年十二月初七日臣庆桂等跪奏,为办理文渊阁空函书籍告竣,先行进呈御览事。本年五月间,臣等奉命查办四库全书内应行缮补各书,当经同赴文渊阁详细检看,并传询原办提

  • 一六一 谕着舒赫德查明遗失《永乐大典》实情并各省书籍毋许携往私家·佚名

    一六一 谕着舒赫德查明遗失《永乐大典》实情并各省书籍毋许携往私家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奉旨:据办理四库全书处奏,纂修黄寿龄遗失《永乐大典》六册,请交部议处等语。《永乐大典》为世间未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五·阿桂

    九月庚申明亮舒常奏言木克什山腿下尽之处尚有两碉其后复起一碉则上与甲索相通此各碉内贼虽死力拒守而我兵逐步下逼接拏木栅本不难于尅期攻取无如连旬雨雪无间朝暮遍山泥泞下坡尤难措足今先用大礮轰摧已见碉墙逐渐残破

  • 卷二十三兵志三陆军·黄遵宪

    编队凡步兵,五人为伍,四伍为一分队,二分队为半小队,二半小队为小队,二小队为中队,共一百六十人。四中队为一大队,共六百四十人。三大队为一联队,共一千九百二十人。其编制之法,由中队起,每一中队内有上等卒九人,分队长八,锹兵长一

  • 卷六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六十三雍正五年十一月上谕三十五道初三日奉上谕定例凡在京各部院官员因病告假回籍调理者病痊之日仍以原衙门补用至在外各官一经告病即令休致所以防不肖有司之托病规避也夫外官有地方

  • 卷一百三十六·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六宋 赵汝愚 编边防门辽夏八上仁宗论西北议和有大忧者三大利者一韩 琦臣伏见朝廷已封册夏国又契丹以西征囬来告当此之时若便为太平无事则後必有大忧者三若以前日之患虑及经远则後

  • 善等去作所案·佚名

    原文:去,之楊臺苑中除䒦徙所。聞士五(伍)善、公士定、公卒良□【……】【……】中去作所,數日復作。問:善、定、良、獾去作译文:離開,去楊臺苑中除䒦卒徙的地方。獲悉士伍善、公士定、公卒良□【&h

  • 元年·佚名

    (癸酉)元年大明景泰四年春正月1月1日○己未朔,百官進箋陳賀,不受。1月2日○庚申,召右正言李仁全,傳曰:「前日李行儉護送大君,受事目而來,今不可不還送。且初則遣人護送,今不往迎,待尊長之義,不當如是。」1月3日○辛酉,司憲府啓曰:「

  • 泾野子内篇卷十九·吕柟

    鹫峰东所语嘉靖壬辰楷自京师囘入南监乃先谒先生问为学工夫先生曰须是忠信立诚以进徳修业存得诚了则发一言是一个事业行一事是一个事业至于接物无非此意若无事时或博考经典或与良朋善友切磋琢磨自不患不日进于高明矣问

  • 卷四十·佚名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十之三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有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行眼界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行眼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相。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行眼界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

  • 贺上海吴市长电·太虚

    上海吴市长国桢先生勋鉴:中枢望治,昃晷思贤,为地择人,调公长沪,春申迪庆,万国腾欢,甘棠荫屋,援街咸思!召伯名宦,送江入海,……不让坡公。循声早播江汉之间,治绩更驾巴渝而上。谊深文化,道契寰中,流水不穷,浮云自远。敢忘世俗之礼,聊申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九复次舍利子。如来所有十八不共佛法。诸住信菩萨闻是说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而是十八种法。如来以具足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