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卢损传

卢损,祖先为范阳人,近世在岭南任职。父亲卢颖,到京师游历做官。卢损少时学文,后梁开平初年,中进士,性情颇为刚强耿介,以宁静澹泊自得为乐。与任赞、刘昌素、薛钧、高总等人同一年同榜及第,而在一起时总是互相诋毁,当时人叫他们为“相骂榜”。到任赞、刘昌素升居要害地位后,卢损自己相异于他们,不与他们亲近往来。当时左丞相李琪一向鄙薄刘昌素的为人,经常善待卢损。李琪有位妹妹一只眼睛失明,长年嫁不出去,于是嫁给卢损。卢损仰慕李琪的声誉,就娶了他妹妹,到李琪任宰相,就帮助卢损进入仕途。后梁贞明年间,接连迁升至右司员外郎。后唐天成初年,由兵部郎中、史馆修撰转任谏议大夫。多次上书议论政事,文辞道理浅薄粗陋,不被名流所知。清泰年间,卢文纪做宰相,密切与卢损参议时政。

当初,在长兴年间,唐末帝镇守河中,卢损曾任加恩副使,到末帝即位,任为御史中丞。任命那天,卢损因为以前的执法部门不能振兴朝纲法纪,致使风气颓废败坏,于是大加条列上奏,而有“平明放钥,日出守端”的话,大为文士嗤笑鄙视。不久,因误审赦书,错放了罪犯,被停职。后晋天福年间,又任右散骑常侍,转任秘书监,而其作为大失所望,于是上奏辞职,朝廷授他以户部尚书的官爵退休,居住在颍川。这时少保李王..年近八十,善于气功导引,卢损因为李王..高龄而有道术,非常仰慕他。又因为颍川迫近于都市,于是住到阳翟,开掘荒地种植草药,穿着山民的衣服,逍遥于山林药圃之间,出去就坐着粗鄙的车子,披着鸟羽做成的衣服,自称“具茨山人”。晚年与五六位同辈人,在大隗山中引山泉凿山洞居住,发誓不再出山,长久,牙齿头发不见衰老之相,好像有所获益。广顺三年(953)秋去世,时年八十多岁。追赠为太子太傅。

猜你喜欢
  卷三十 志五·赵尔巽
  卷九十四 北凉录一·崔鸿
  第九节 郑氏兵力扩张时期·陈匪石
  卷之七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下诏罪人,破格用己”·恽逸群
  第三十九册 天聪五年七月至八月·佚名
  卷四十五·佚名
  绎史卷四十九·马骕
  恩幸传序·李延寿
  耶律有尚传·宋濂
  卷四十一·佚名
  汉光武上·苏辙
  三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炎·唐圭璋

      炎字晦叔,婺源人。生于绍兴八年(1138)。登乾道五年(1169)进士,调崇阳主簿。张栻帅江陵,闻其贤,檄入幕府。秩满授潭州教授,改知临湘县。积官至军器监,中奉大夫,赐金紫,封婺源县男。所居在武水之阳。双溪合流,因以自号。蓍有双溪

  • 卷六·连横

    职官志连横曰:台湾为荒服之地,中古未入版图。草衣木食之民,自生自养,老死不相往来,固不知所谓政治也。及隋、唐之际,避遯之民,群聚澎湖,推年大者为长,畋渔为业,牧羊山谷间,各赡其食,毋相凭陵,故无讼狱之事,又不需所谓政治也。蒙古倔

  • 第十三回 闯王西走合浦还珠 清帝东来神京定鼎·蔡东藩

      却说吴三桂见城上掷下首级,拾起一看,正是他父母妻子的首级,惊得面色如土,从马上坠下。当由军士扶起,不禁捶胸大哭。想是不见陈圆圆首级,故尚未曾晕倒。恰好清兵亦赶到城下,闻报三桂家属被害,多尔衮即下了马,劝三桂收泪,并

  • 卷十四【七则】·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录卷十四【七则】    宋 岳珂 撰 九阁 熙陵笃意右文篇章翰墨夐出前代帝王之右真皇继统首辟龙图阁以严毖藏此本朝西清列阁之权舆也阁在会庆殿西偏北连禁中阁东曰资政殿西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纪昀

    列传宋 【十九】○宋十九王赞卢怀忠 张延通史珪田钦祚 侯赟翟守素 刘福安守忠孔守正 谭延美 元达常思德 尹继伦 薛超【丁罕】李斌田仁朗王赞卢怀忠张延通史珪田钦祚侯赟翟守素刘福安守忠孔守正谭延美元达常思

  • 齐王司马礒传·房玄龄

    齐武闵王司马礒字景治,是献王司马攸的儿子。少时以仁惠著称,好赈穷施善,有家父之风范。当初,司马攸有病,武帝不相信,派太医诊断问候,都说没有病。司马攸死后,武帝前来临丧,司马礒号啕恸哭诉说父亲的疾病被太医谎报,武帝便下诏诛

  • 张兴世传·李延寿

    张兴世字文德,竟陵人。本来是单名世,宋明帝给他增加为兴世。少年的时候家贫,以平民身份随王玄谟讨伐蛮邦。后来随着孝武帝镇守寻陽,补任南中郎参军都护,随从入京讨伐元凶劭。后来南郡王刘义宣反叛,又随从王玄谟前往梁山,立有

  • 张巡传·欧阳修

    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博览群书,通晓兵法。志向高远,不拘小节,交游的都是君子长者,不与庸俗之辈合流,当时人不了解他。开元末年,考中进士。此时其兄张晓已位居监察御史,兄弟都名重一时。张巡由太子舍人的京官,外放为清河县令,政

  • 卷三十九 张瑴归宋·李有棠

    天祚帝保大二年夏六月,萧德妃称制于南京,遣锡凌阿知平州,以代张彀。彀,平州义丰人。初为辽兴军节度副使,民推彀领州事。彀知国必亡,练丁蓄马,籍丁壮为备。至是锡凌阿至,拒弗纳。金帅尼雅满入燕,首问平州事于康公弼,曰:“彀狂妄寡

  • 正说篇第八十一·王充

    儒者说《五经》,多失其实。前儒不见本末,空生虚说。后儒信前师之言,随旧述故,滑习辞语。苟名一师之学,趋为师教授,及时蚤仕,汲汲竟进,不暇留精用心,考实根核。故虚说传而不绝,实事没而不见,《五经》并失其实。《尚书》、《春秋》

  • 君臣父子,各就各位·孔子

    【原文】 齐景公①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②,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释】 ①齐景公:名杵臼,继齐庄公后继位,公元前547年至公元前490年在位。②君君:前一个“

  • 致士第十四·荀况

    [题解]本篇主要论述了招引贤士的方法,如“刑政平”、“礼义备”、“明其德”等等。篇中同时也强调了贤士对于国家治乱的重要作用。[原文]14.1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1):朋党比周之誉,君子不听;残贼加

  • 卷七·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七     宋 王与之 撰甸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郑康成曰郊外曰甸【○贾氏曰公邑之田任甸地即在百里逺郊外天子借田又在南方甸地故称此官为向师也甸法正在甸师○王昭禹曰

  • 阿育王纪念会献词·太虚

    ──二十九年一月在波罗奈讲──各位沙门、宰官、长者、居士、贵女:今天在释迦世尊初转法轮地的波罗奈,承尼赫鲁先生领导游行全市,并被推为摩诃菩提会所召开的纪念阿育王大会主席,对于本人及佛教访问团受十万市民之欢迎,曷

  • 致刘甫澄军长及川东各信佛者书·太虚

    谨闻建金刚菩提之塔,建西南和平之会,设华严讲诵之校,派康藏留学之僧,博施修福,济众兴善,仰企精诚,曷胜纫佩!惟是住持佛法,责在寺僧,窳败之余,整治是待,必一新寺僧之面目,使能表现佛教精神,乃可回群众之视听。如不揣其本而徒齐其末,则

  • 第十九章 菩提树来岛·佚名

    御者之主[王]为守护大菩提树,十八王族、八家臣族、八婆罗门族、更又八庶民族、牧牛者、贵金属工、库邻伽等之各族、同又织匠、及陶工、各种之军兵并龙、夜叉,(一、二、三)授荣誉之[王]与金银瓶各八个。大地之王者于恒河上积大

  • 春秋正旨·高拱

    一卷,明高拱著。高拱以为自宋以来,说《春秋》者穿凿附会,欲尊圣人而不知其所以尊,欲明书法而不知其所以明,因作此书,推原经意,以订其谬。首论《春秋》天子之义,非以天子赏罚之权自居;次论孔子必不敢改周正朔,而用夏时;次论托于

  • 犊子经·佚名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即《佛说乳光佛经》乞乳事。而无维摩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