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六十三

宰相十三 进官加恩别使五

吕大防加恩制元祐四年明堂

门下。昔吾祖宗革五代之遗。复三王之旧。皇祐之盛。始寓总章于外朝。元丰之隆。乃严上帝之定位。厥有成宪。敷遗后人。朕因而循之。罔有失坠。乃辛巳之吉。躬被冕服。祇率群工。礼成不违。神贶昭答。诞降多福。均被在廷。大中大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上柱国、汲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九百户、食实封六百户吕大防。笃实而文。宽厚而栗。在英祖时。纳忠不忘。为名御史。在神考时。宣力不懈。为贤守臣。逮兹缵承。即与丞弼。既全付之钧轴。遂能任我栋梁。正颜色而诚意宣。出词气而忠邪辩。左右三载。咸乂四方。民无烦苛。羌率旧职。稼穑茂遂。神人燕安。俾我蒇事告成。旧章不坠。虽荷帝祉。时维乃功。宜因赐胙之恩。遂有进律之典。增大国邑。申衍食封。畴尔茂勋。劝我多士。于戏。公尔忘私。非独得君。亦以获佑于帝。宽而有制。非独善始。亦以克要厥终。及兹休成。同底至道。可特授依前大中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勋、封如故。

吕大防转官制元祐三年三月丙子实录成

朕蒙先帝之休。荷神器之重。奉若彝宪。敉宁邦家。怀圣烈于无穷。托信编于不朽。曩择缙绅之士。咸施铅椠之能。领其宏纲。付在元宰。实总研覃之职。久输宿夜之勤。已奏成书。宜锡宠数。乃涓谷旦。敷告治廷。大中大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大防。秉心忠醇。蹈道渊粹。以经国之用。谟谋于百度。以周物之智。缉熙于万源。礼乐中和。既洽大儒之效。词章温丽。自兼良史之才。表率群英。纂修钜典。具写对天之伟业。载扬垂世之鸿名。坚如金石之传。炳若丹青之著。究微旨于五例。流善誉于三长。房乔上祖宗之书。固无遗美。张说典文学之任。雅同高风。是用进陟崇阶之荣。增隆封邑之赐。呜呼。行爵出禄。以敦劝于在廷。褒德显功。盖稽参于故实。膺此光渥。往其钦哉。可特授右正议大夫、依前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余如故。

左仆射吕大防进官制元祐七年六月辛酉

惟人主御民之道。宪天为公。惟大臣体国之诚。与上同德。眷时英宰。久辅本朝。用畴宣力之劳。懋服保庸之宠。乃蠲吉日。以告大廷。右正议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上柱国、汲郡开国公、食邑四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三百户吕大防。敦裕有容。开明无滞。行全君子之正。学造圣人之微。时起诸生之间。早推真相之器。不因人进。自结主知。出入逮乎四朝。险夷更而一节。威怀雍部。恩谕属城。召列禁林。训词得深厚之体。进专选部。铨综有澄清之风。擢登辅廷。超冠宰席。肃然方恪。耸四海之仪刑。蹈厥中庸。谐万事之纲纪。靖谋谧清。驯致安佚。廷议取平。挺至正而不挠。国钧倚重。徇大公而独持。伟望弥尊。佥言允穆。是用褒嘉成德。显侈茂功。躐进朝阶之崇。增华揆路之重。赋之多邑。衍以真封。并示恩章。亶明异数。于戏。予违汝弼。益惟尽道之心。君明臣良。终处俱贤之誉。罔怠厥志。永孚于休。可特授右光禄大夫、依前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余如故、主者施行。

章惇加恩制绍兴二年九月

门下。朕涓选休辰。称秩元祀。我将我享。内尽灵承之心。有壬有林。具输显助之力。眷惟一相。祇率群工。扬于大廷。申以休命。左正议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上柱国、豫章郡开国公、食邑四千四百户、食实封一千一百户章惇。器博而用远。寔茂而声宏。尊其所闻而不疑。载之行事而可纪。佑我烈考。有社稷之茂勋。毗予冲人。以庙堂之鲠议。荐膺图任之宠。升冠弼阶之隆。民言维□。国是以定。属备成于百礼。方大赉于万邦。申衍食封。式蕃恩数。于戏。咸有一德。伊尹所以致格天之功。罔不同心。傅说所以尽康民之道。尔励朕相。予维汝嘉。用奉若于先王。终有辞于永世。可。

建西安州并诸路进筑宰执转官诏元符二年五月辛巳

脩建西安州。并诸路进筑要害城砦。经直相通。悉已工毕。经营措画。诚赖柄臣。夙夜勤劳。以辅不逮。致兹全利。永固边方。章惇可除金紫光禄大夫。曾布转三官。许将、蔡卞、黄履各转两官。

章惇金紫光禄大夫加恩制元符二年五月乙丑

嗣先人。宅丕后。亶祇绍于庆基。附百姓。抚四夷。寔仰成于良弼。于赫上帝。赉予元臣。具殚夙夜之勤。其下褒嘉之典。蔽自朕志。扬于王庭。左正议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上柱国、豫章郡开国公、食邑六千四百户、食实封一千九百户章惇。业亮天工。道熙帝载。訏谟迪哲。烈文孔昭。致远有王佐之才。任重得大臣之体。擢自文考。登翼天朝。密协赞于睿谟。寔导扬于末命。建议定策。力挫奸臣之谋。扶颠持危。终安神器之重。功烂竹帛。名光鼎彝。逮予亲政之初。首寘秉钧之任。修起法度。振张维纲。属黠羌之弗庭。资长画以驭远。内有论道经邦之寔。外有开疆复宇之休。列障相望。道路无壅。爰及叩关之请。坐臻偃革之期。畴成效于一时。进文阶于五等。爰田真食。并衍本封。出于异恩。靡有前比。于戏。克无疆惟恤。则亦无疆惟休。建无穷之基。斯有无穷之闻。共熙庶绩。式靖四方。底于丕平。昭我先烈。可特授金紫光禄大夫、依前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左仆射章惇转特进申国公制元符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戊子

门下。朕遭家不造。罹国大忧。念投艰于朕身。用端命于上帝。惟时元辅。祐我先王。播告治朝。诞扬休命。具官章惇。弼亮三世。劝劳百为。上以赞乎天工。下以定乎国是。庙堂鲠议。操守一心。帷幄深筹。决胜千里。当昔受遗之际。绥定我家。逮居述事之时。克笃先烈。兹继犹于泮涣。方宏济于囏难。申国异恩。锡位特进。陪敦邑采。加进国封。于戏。后德惟臣。臣良惟圣。尔其立政立事。勿用非谋非彝。尚远乃猷。克祗厥辟。则予一人以怿。惟尔永世有辞。可特授特进。依前尚书左仆射、进封申国公。

右仆射韩忠彦转右光禄大夫制元符三年九月泰陵复土

门下。朕嗣宅丕后。惟君万邦。赖弼直于几康。以继犹于泮涣。送终为大。获考方中之陵。宗事不忘。克祔顾成之庙。用猷告于多士。肆申命于宠章。具官某。徽柔懿和。敦大明裕。智周天下之务。学造古人之源。民言惟嘉。世济其美。自我神考。进除从班。肆予冲人。延登宰府。缉熙帝载。勤劳王家。方宏济于多艰。已克襄于大事。考循彝典。敷锡命书。增衍户封。超跻位序。以祚尔祉。以扬王休。于戏。惟尔前人。佑我烈祖。同底于道。克成厥功。其尚既于乃心。以克绥于令德。父子相继。克绍缁衣之宜。君臣同心。永补衮职之阙。往祇朕命。其远乃猷。可。

韩忠彦加恩制建中靖国元年郊祀

门下。朕奉先思孝。事神克艰。当一阳来复之辰。讲三岁亲祠之典。举鬯清庙。告七世以致其严。燔柴紫坛。礼昊天而尽其志。嘉与士庶。共绥福休。矧惟冢司。寔总祀事。诞扬大号。敷告外庭。具官某。德度宏深。性资醇厚。仪刑中外。静重足以镇浮。掌握枢机。谋谟足以经远。比由次辅。擢正元台。时惟先正之臣。自任天下之重。予方访落。汝则相陟降保明之休。予即清宫。汝则有肃恭显相之效。均颁灵贶。增衍食封。于戏。燕及皇天。既赖克昌之业。率时昭考。更资善继之图。尔交修予。宁烦多训。可特授依前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勋、封如故。

曾布加恩制同上

门下。朕仰宪聪明。俯臻宁一。嗣先人。宅丕后。怀寅畏以保邦。有嘉德。无违心。钦馨香而祀帝。精忱昭假。贶嘏幽蒙。天隆旱麓之基。民被蓼萧之泽。相维右宰。申以徽章。具官某。寔大而声宏。气刚而识远。几深足以亮采。端悫足以秉成。体重股肱。望隆柱石。贰中台之令。四方之若否具明。矢岩廊之谟。百辟之从违是式。逮钦崇而蒇事。赖肃侃以赞仪。清庙蠲烝。祼将竭肤敏之助。紫陔陟配。显相俨雝肃之容。乐绎纯而奏和。礼严辨而致恪。天宇昭泰。神光烛临。既膺蕃羡之祥。宜懋烈文之宠。是用加田真食。拓井大封。尔陪朕祠。朕锡尔祉。于戏。丕灵承帝命。永绥泮涣之图。迪简在王庭。益大赞相之业。往钦眷赉。克绍谋彝。可特授依前左银青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勋、封如故。

猜你喜欢
  卷十二·毕沅
  ●卷一·黎庶昌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八·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九十六·佚名
  ●附录(行吟杂录)·金科豫
  卷六十六下上·郝经
  通志卷一百五十五·郑樵
  卷之五十八·祁韵士
  回忆鲁迅先生·许寿裳
  卷四·胡世宁
  ●皇朝通典卷六十五·佚名
  卷一百三十五·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曾晞颜·唐圭璋

      晞颜字达圣,号东轩,景定三年(1262)进士。官知县,除御史。   贺新郎   贺耐轩周府尹己卯   富贵人间有。就如今、秤量阴德,还公最厚。一郡鹘崙全似旧,春满霜畴稻亩。近帐外、干将夜吼。直指禾川弄霆雷,纵山阴、鹿健

  • 桂·刘半农

    半夜里起了暴风雷雨, 我从梦中惊醒, 便想到我那小院子里, 有一株正在开花的桂树。 它正开着金黄色的花, 我为它牵记得好苦。 但是辗转思量, 终于是没法儿处置。 明天起来, 雨还没住。 桂树随风摇头, 洒下一滴滴的冷雨。 院子

  • 提要·张观光

    (臣)等谨案屏岩小稿一巻元张观光撰观光字直夫东阳人其始末未详集中有和仇山村九日吟巻诗而晚春即事诗中有杜鹃亡国恨归鹤故乡情葢宋末元初人又有甲子岁旦诗考景定五年为甲子元泰定元年亦为甲子诗中有岁换上元新甲子句以

  • 卷三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脱脱

        白时中 徐处仁 冯澥 王伦 宇文虚中 汤思退   白时中,字蒙亨,寿春人。登进士第,累官为吏部侍郎。坐事,降秩知郓州,已而复召用。政和六年,拜尚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宣和六年,除特进、太宰兼门下,封崇国公,进

  • ●卷十六·周密

      ○三高亭记改本   三高亭,天下绝景也,石湖老仙一记,亦天下奇笔也。余尝见当时手稿,揩摩抉剔,如洗玉浣锦,信前辈作文不惮于改如此。因详书于此,与同志评之。记云:   "乾道三年二月,吴江县新作三高祠成。三高者:越上将军

  • 读礼通考卷十·徐乾学

    丧期十齐衰不杖期下丧服为君之父母妻长子祖父母【敖继公曰祖父母尊也乃在下者见其为变服也孙于祖父母其正服期】丧服传何以期也从服也父母长子君服斩妻则小君也父卒然后为祖后者服斩【注此为君矣而有父若祖之丧者谓始

  • 卷二·列国·蒋一葵

    【宁戚】 〔字式。人休不休,人卧不卧。学十五岁,为齐威公师。尝祝公曰:“使公无忘在莒,管子无忘在鲁,戚无忘车下。”。〕 宁戚欲干齐桓公,困穷无以自达,乃将任车适齐,暮宿郭门外。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

  • 卷之三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二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十八征榷考【三】盐顺治元年整理长芦盐法詹事府通事舍人王国佐条奏长芦盐法十四事一复额引以疏壅滞一改引部以速引利一便引价以壮京圉一革防销

  • 卷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三十四嘉礼皇帝临雍之礼命下礼部诹吉具疏以闻徧布诸司供备豫期行取衍圣公五经博士孔氏裔俊秀五人东野氏孔氏顔氏曾氏孟氏仲氏闵氏冉氏言氏卜氏颛孙氏端木氏有氏裔各二人乘传赴京及各氏子孙

  • 卷四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十七庆祝二【图记五】四川陕西山西湖广贵州云南六省臣民表文伏以圣人首出凝巩固之金瓯天子万年启绵长之宝历盛德爰膺上寿同日月以常贞至仁聿享纯禧竝乾坤而不老钦惟我皇上乘六御时兼三出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 洪武六年春正月癸卯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甲辰,故元千户赵权率军校王宁等二千二百余人自塞北来归,各赐文绮、衣服。 福州府山民聚众作乱,据白塔岭,指挥耿良

  • 十忍品第二十九·欧阳竟无

      爾時普賢菩薩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忍.若得此忍則得到於一切菩   薩無礙忍地.一切佛法無礙無盡。何者爲十。所謂音聲忍.順忍.無生法忍.如幻忍如燄   忍.如夢忍.如響忍.如影忍.如化忍.如空忍。此十

  • 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卷下·窥基

        大慈恩寺基撰  尔时优婆离亦从座起头面作礼而白佛言。  赞曰。上明说经因起分。下明发请广说分。一生补处受记非轻。示相劝生严因寔重。若不因请而说。补处之相未尊。若无请而自谈。欣当生心不重。故放光

  • 卷下·学蕴

    嘉兴大藏经 知空蕴禅师语录滇楚九台山知空蕴禅师语录卷下法孙宗灯记录法语示蓦直正禅人古云若无天地量争得圣胚胎所以学道人先要大其心量阔其胸襟居常孤迥迥峭巍巍一切圣凡因果拘系不得一切得失是非动移不得一切佛祖

  • 竹间续话·郭白阳

    《竹间续话》分4卷,主要介绍福建省内的遗闻逸事,采录乡土掌故,内容体例与《竹间十日话》相似。作者郭白阳,任职于福建省国民政府建设厅。

  • 仁斋直指·杨士瀛

    综合性医书。又名《仁斋直指方论》、《仁斋直指方》。二十六卷。宋·杨士瀛撰于1264年。本书系以介绍内科杂病证治为重点的临床综合性医书,作者据证释方,摘取诸家效方,参以家传经验,区别不同的病证,对证施方,在治疗上

  • 肯堂医论·王肯堂

    又名《新镌医论》。医论。明王肯堂撰。三卷。肯堂有《证治准绳》已著录。集平时所积医论、临证治验、杂记心得等编辑成帙,成书于万历三十年(1602)。约万言。卷上首为痘疹发微,论述痘疹病因、病机、预防、诊治及辨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