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九一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从前给还不解各书及现在确查缘由折

一九一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从前给还不解各书及现在确查缘由折

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十五日

安徽巡抚臣裴宗锡谨奏,为遵旨覆奏事。

窃臣接到办理四库全书处咨开,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奉上谕:云云。查安河采访遗书,臣节次钦奉谕旨,令臣实力购觅。臣随通饬各属,上紧采访解送。嗣据各属访获遗书,陆续解省,其中有绅士呈送者,亦有各府州县自行呈出者。臣专委藩司杨魁派敎官四员,专司其事,将各属禀呈书目及解到书籍,查点收贮,随时开单禀臣。经臣查阅,各属解送书内,有前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著述,可备四库之选者,业经臣开单恭折奏进,先后四次,共书五百一十六种,并委员解送四库馆交收在案。

此外,重复琐小书籍,有于各属禀呈书目之日,卽批令不必解送者;有于随禀解送,卽发交来差赍回者。其已经解送臣署各书,及第二次进呈书目内,准四库馆行知,有重复七十一种应行扣除者,亦经臣于选择奏进后,将拣存不解之书,开单发交藩司杨魁,督率教官查明,分别发还各属,嗣据藩司杨魁禀称:所有前项书籍,遇各州县赴省及解役之便,卽陆续开单给令带回。内有各府州县自呈之书,仍行收回。其绅士家呈送之书,饬令查明原送之家,出具领纸,自赴该州县具顿,不许假手书役人等,致借端勒索之弊。现已陆续发竣。等因在案。

兹奉圣谕,将拣存不解之害,先行查验发还,并严禁官吏人等窃取抵换、借端勒索等弊。仰见我皇上睿虑周详,无微不至。臣当卽行司,先将奉到上谕,敬谨刊刻誊黄,遍贴城乡市镇,晓谕绅士,咸使周知。伏查安河人文远不及江浙之盛,是以藏书之家,甚属寥寥。前据各府州呈到书内,安、宁、池、庐、凤、颍六府,滁、和、六、泗、广五州,据绅士呈送之书,每处不过一、二、三、四种不等,惟徽州、太平二府属稍多。所有拣存不解之书,各属领去曾否给还,其给还之书是否俱系本人领回,有无收字可凭,臣现在通饬各属,严行确查,俟覆到另行具奏。倘有本人赴领未得及吏胥等窃取抵换,并借端勒掯需索情弊,一经查出,或被本人首告,臣卽严行参究,断不敢稍为狥隐。总期实力妥办,以仰副皇上嘉惠藏书、体恤士林至意。所有臣从前给还各书及现在确查缘由,理合恭折奏覆,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初五日奉朱批:览。钦此。

(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八十五·柯劭忞
  卷五十三 后秦録一·崔鸿
  朱子年谱考异卷三·王懋竑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九十八·佚名
  五、货币与物价·陶元珍
  卷七十八·鄂尔泰
  ·论海洋弭捕盗贼书·丁曰健
  刘敏元传·房玄龄
  文惠太子传·萧子显
  卷二百三十七·杨士奇
  卷七·黄训
  潘司空奏疏巻六·潘季驯
  卷三十·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王蕴章

    昆山孙子香女兄弟三人,皆擅风雅。长曰云仙,最工五律,《咏雁字》有“蓝凭天作纸,白借羽成书”之句。次日蓝仙,适武林汪氏。其姑为雨园宫詹德配虚白老人,巾帼才子也,有《不栉吟》行世。蓝仙从之作诗,诗境益进。

  • 卷一百二十八 志一百三·赵尔巽

      ◎河渠三   △淮河永定河海塘   淮水源出桐柏山,东南经随州,复北折过桐柏东,历信阳、确山、罗山、正阳、息、光山、固始、阜阳、霍丘、颍上,所挟支水合而东注,达正阳关。其下有沙河、东西淝河、洛河、洱河、芡河、

  • 卷一百十八·毕沅

      ◎宋纪一百十八 ∷起强圉大荒落正月,尽七月,凡七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七年金天会十五年   春,正月,癸亥朔,帝在平江,诏曰:“朕获奉丕图,行将一统,每念多故,惕然于心。将乘春律,往

  • 卷六十八 夏录三·崔鸿

    赫连定 赫连定小字直獖勃勃之第五子也凶暴无赖凤翔元年封平原公雍州牧镇长安既而率众赴安定进爵为王迁大将军领司徒昌为魏所败定遂收其余众数万还据平凉遂僣即皇帝位大赦境内殊死已下改承光四

  • 東觀漢記卷十九·多人

      傳十四   蔣疊   蔣疊,〔一〕字伯重,為太僕,久在臺閣,文雅通達,明故事,在九卿位,〔二〕數言便宜,奏議可觀。書鈔卷五四   〔一〕 「蔣疊」,不見范曄後漢書,不知為何時人。   〔二〕 「位」,此字原脫,姚本、聚珍本有

  • 卷十六·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十六 【起癸酉汉後主延熙十六年尽已亥晋武帝咸宁五年】考异【据凡例分注後主二字当作帝禅】凡二十七年 【癸酉】十六年【

  • 三九五 四库全书馆总裁英廉奏请旨仍令于敏中纂办《日下旧闻考》折·佚名

    三九五 四库全书馆总裁英廉奏请旨仍令于敏中纂办《日下旧闻考》折乾隆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臣英廉谨奏,为请旨事。窃臣奉旨同臣刘墉办理《日下旧闻考》,所有星土、中城等卷业经纂出,遵照奏定期限,节次进呈在案。今刘墉奉

  • 三四四 江苏巡抚杨魁奏查缴伪妄书籍折·佚名

    三四四 江苏巡抚杨魁奏查缴伪妄书籍折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初四日江苏巡抚臣杨魁谨奏,为查缴伪妄书籍,仰祈圣鉴事。窃照江苏省搜缴遗书,先经升任抚臣萨载,钦遵谕旨,晓谕收藏之家及书贾坊林,尽数呈缴,并用价购觅收买,节次开单具奏

  • 拜降传·宋濂

    拜降,北庭人。其父忽都,原为南宿州镇将,分守蕲县,后从世祖南征,虽年近七十,在战斗中还是身先士卒,伤数十处亦不退后,战功累累,死后,赠广平路总管,封渔阳郡侯。拜降出生数月,父亲去世,母徐氏全力抚养教诲,送到大名城去求拜名师。拜降

  • 杨文忠三録巻二·杨廷和

    明 杨廷和 撰题奏后録请崇圣学以隆圣治疏具官臣杨廷和等谨题为崇圣学以隆圣治事臣等闻人君之心惟在所养养之善则日进于髙明君心日进于髙明则治化可跻于太平矣尧舜三代之君所以养心者必先务学学必待讲而后明必资人而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甲午朔,上观汉武帝纪,顾谓翰林待制吴沈曰:“人君理财之道视国如家可也,一家之内父子不异赀,其父经营储积,未有不为子计者,父子而异赀,家必隳矣,君民犹父子也,若惟损民以益君,

  • 葛蕉·佚名

    ——寄人篱下的哀歌【原文】绵绵葛蕉①,在河之浒②。终远兄弟,渭他人父。谓他人父,亦奠我顾③。绵绵葛蕉,在河之俟④。终远兄弟,谓他人母。渭他人母,亦莫我有。绵绵葛蕉,在河之莼⑤。终远兄弟,谓他人昆⑥。谓

  • 汝州风穴沼禅师·惠洪

    师讳延沼。以伪唐乾宁三年十二月。生于余杭刘氏。少魁礨。有英气。于书无所不观。然无经世意。父兄强之仕。一至京师。即东归。从开元寺智恭律师。剃发受具。游讲肆。玩法华玄义。修止观定慧。宿师争下之。弃去游名山

  • 卷二十一·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十一复次善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於意云何。即八解脱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八解脱常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八胜处九次第定

  •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全文·佚名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等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顶法界宫殿上。与大比丘众二万五千人。皆是阿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调伏诸根摩诃那伽。所作已办可作已办。舍重担已得自事义。有结已尽心得

  • 阿育王传卷第四·佚名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忧波鞠多因缘之余  说此偈已即入涅槃。如是乃至起八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灰炭塔。乃至释提桓因及四天王。以香花音乐末香涂香供养舍利。而作是言。佛付嘱我等法而般涅槃。从今已去

  • 卷二·聂先

    续指月录卷二六祖下十八世临济宗庆元天童密庵咸杰禅师闽之福州人。族姓郑。母梦庐山老僧入舍而生。自幼颖悟。出家后究心禅理。不惮游行。徧参知识。后谒应庵华和尚於衢之明果。华孤硬难入。屡遭诃。一日华问如何是正

  •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第三卷·宗赜慈觉

    监院监院一职总领院门诸事。如官中应副及参辞谢贺。僧集行香相看。施主吉凶庆吊。借贷往还。院门岁计钱谷有无。与收出入准备。逐年受用斋料米麦等及时收买。并造酱醋须依时节。及打油变磨等亦当经心。众僧斋粥常运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