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七十九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七十九

传第六十三

阿拉善厄鲁特部总传

阿拉善厄鲁特部至

京师五千里东界宁夏西界甘州南界凉州北界瀚海袤延七百余里即贺兰山地驻牧蒙古系出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与和硕特同族和硕特旧为四厄鲁特之一故称厄鲁特部哈布图哈萨尔十九扬至图鲁拜琥号顾实汗有子巴延阿布该阿玉什兄拜巴噶斯初育以为子後自生子二长鄂齐尔图次阿巴赖游牧河西套称西套厄鲁特巴延阿布该阿玉什号达赖乌巴什子十六居西套者曰和罗理曰墨尔根曰额尔克曰都喇勒曰哈什哈曰陀音曰土谢图罗卜藏曰博第曰多尔济扎布曰诺尔布扎木素曰爱博果特曰鄂木布和罗理号巴图尔额尔克济农以来归授扎萨克

赐牧阿拉善诸昆弟子姓隶之其居青海者曰扎布曰阿南达曰伊特格勒曰巴特巴扎布授扎萨克领其族见青海厄鲁特部传鄂齐尔图号车臣汗子三长额尔德尼子噶尔亶多尔济次噶尔第巴子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次伊拉古克三班第达呼图克图後皆絶嗣阿巴赖裔为凖噶尔所掠故不着顺治四年鄂齐尔图遣使贡驼马六年阿巴赖继至七年鄂齐尔图使至以喀尔喀煽苏尼特部长腾机思叛奏称力能锄逆当相机为之否则亦必修贡如初不敢稍萌异志

谕絶喀尔喀勿私通好嗣是额尔德尼噶尔第巴伊拉古克三班第达呼图克图及所部台吉宰桑等朝贡至者相接凖噶尔台吉噶尔丹游牧阿尔台号博硕克图汗觊为厄鲁特长鄂齐尔图妻以孙女阿努寻与隙康熙十六年噶尔丹以兵袭西套戕鄂齐尔图破其部鄂齐尔图妻曰多尔济喇布坦与喀尔喀墨尔根汗额列克妻皆土尔扈特汗阿玉奇女兄也额列克孙察珲多尔济号土谢图汗侦噶尔丹侵鄂齐尔图兵援之不及多尔济喇布坦奔土尔扈特噶尔丹遣使献俘

谕曰鄂齐尔图汗与噶尔丹向俱纳贡今噶尔丹侵杀鄂齐尔图献所获弓矢等物朕不忍纳也其却之西套厄鲁特既溃或奔依达赖喇嘛或被噶尔丹掠去和罗理率族属避居大草滩庐幙万余守汛者遣之去仍逐水草徙恋处边外有楚琥尔乌巴什者噶尔丹叔父也子五长巴哈班第次阿南达次罗卜藏呼图克图次荦章次罗卜藏额琳沁噶尔丹以私憾袭杀巴哈班第执楚琥尔乌巴什及罗卜藏额琳沁等禁之巴哈班第子罕都为和罗理甥时年十有三其属额尔德尼和硕齐擕之逃以兵四百掠乌喇特户畜窜就和罗理居额济内河喀尔喀台吉毕玛里吉哩谛侦以告会青海墨尔根台吉等察献额尔德尼和硕齐所掠

遣使诘知为凖噶尔属

谕噶尔丹捕额尔德尼和硕齐治罪并收和罗理归牧或非所属当以告二十二年噶尔丹奏和罗理等归达赖喇嘛已遣使召请以丑年四月为限是年盖岁在亥二十三年罕都偕额尔德尼和硕齐遣使贡请宥掠乌喇特罪而和罗理戚属尝掠茂明安诸部牧产前以服罪故宥之至是

谕曰和罗理既免罪额尔德尼和硕齐等着一体宥赦所贡准上纳先是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避噶尔丹走唐

古特以达赖喇嘛言表请

赐居龙头山辖西套遗衆

命兵部督捕理事官拉都琥往勘奏言龙头山蒙古谓之阿拉克鄂拉乃甘州城北东大山脉绵延边境山口即边关建夏口城距滍川堡五里山尽为宁远堡距龙头山里许有昌宁湖界之内地兵民耕牧久似不宜令新附蒙古居

上可其奏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寻徙牧布隆吉尔土谢

图汗察珲多尔济以女妻之事

谕廷臣曰前鄂齐尔图汗为噶尔丹所戕其孙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往求达赖喇嘛指授所居之地达赖喇嘛令驻牧阿拉克鄂拉因以为请鄂齐尔图汗从子和罗理前沿边驻牧曾檄噶尔丹收取之今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与喀尔喀互相犄角噶尔丹欲以兵向和罗理等则恐喀尔喀蹑之欲以兵向喀尔喀则恐和罗理等袭之此必非噶尔丹所能收取也二十四年和罗理请

赐敇印钤部衆廷臣以游牧未定议不允

谕曰和罗理等以避乱故离其旧牧来至边境刧掠茂明安乌喇特诸部本应即行殄灭朕俯念鄂齐尔图汗世奉职贡恪恭奔走兼之彼亦迫於饥困是以宥其罪戾又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系鄂齐尔图汗孙为和罗理从子应令聚合一处其遣官往谕朕旨度可居地归并安置封授名号给赐金印玺书以示朕兴灭继絶至意

理藩院尚书阿喇尼遵

旨往谕和罗理奏

皇上令臣等聚处乃殊恩达赖喇嘛亦谓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居布隆吉尔地隘草恶不若与臣同处臣等欲环居阿拉克山隂遏寇盗靖边疆令部衆从此地而北当喀尔喀台吉毕玛里吉哩谛牧地由噶尔拜瀚海额济内河姑喇奈河雅布赖山巴顔努鲁喀尔占布尔特洪果尔鄂隆以内东倚喀尔喀丹津喇嘛牧西极高河居之奏至

遣使谕达赖喇嘛曰噶尔丹灭鄂齐尔图汗时和罗理及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等纷纭离散来至边境又以生计窘迫妄行刧掠朕宥其罪不即发兵剿灭和罗理等亦戴朕恩屡请勅印依朕为命朕前谕噶尔丹收取彼约以丑年四月为期今逾期已数月矣伊等骨肉分离散处失所朕心殊为恻然鄂齐尔图汗于尔喇嘛为护法久矣何忍漠视其子孙宗族至於穷困今朕欲将伊等归并安置尔喇嘛其遣使与朕使偕往定议二十五

年达赖喇嘛奏已遣使

遣拉都琥往会勘

谕曰尔等召集和罗理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等相视可以游牧地指给定所其额尔德尼和硕齐等如欲与和罗理同牧亦许之前和罗理已自誓不复令属衆为非其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亦须严禁所属和睦安居尔等可与和罗理等定沿边为盗作乱之罚朕所以不惮谆切训谕者亦以其先世恭顺有年不欲令子孙失所也倘伊等复流亡他徙殊负朕归并眷恤之意矣拉都琥偕达赖喇嘛使约和罗理至东大山北语之曰尔所请噶尔拜瀚海地听尔游牧外自宁夏所属玉泉营西罗萨喀喇山嘴後至贺兰山隂一带布尔哈苏台口又自宁夏所属倭波岭塞口北努浑努鲁山後甘州所属镇番塞口北沿陶兰泰萨喇椿济雷珲希理等地西向至额济内河俱以距边六十里为界画地识之定议蒙古杀边民论死盗牲畜夺食物者鞭之私入边游牧者台吉宰桑各罚牲畜有差所属犯科一次罚济农牲畜以五九时罕都及额尔德尼和硕齐请与和罗理同牧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侦其女兄阿努擕兵千赴藏道嘉峪关外惧袭已备之以故未即徙拉都琥奏至

诏以所定地域及罚例檄甘肃守臣知之盖自是和罗理属始定牧阿拉善二十七年噶尔丹侵喀尔喀和罗理欲往援察珲多尔济乞师於

朝时

谕噶尔丹罢兵使已就道

诏不允和罗理请而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自率兵援喀

尔喀遇我使於道宣

谕之亦撤归布隆吉尔察珲多尔济寻为噶尔丹所败上复遣使谕噶尔丹将行

命之曰噶尔丹若问和罗理事尔等宜述丑年之约并言达赖喇嘛向虽遣使定议令和罗理与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归并安置迄今尚未同居和罗理虽驻牧边地亦未编设旗队前喀尔喀与厄鲁特交恶和罗理曾请兵讨尔朕仍谕遣之曰朕欲使尔等安处游牧而已岂肯给尔兵耶其以是告之令罢兵噶尔丹不从二十八

年以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卒

赐赙祭其妻及宰桑等请召噶尔亶多尔济辖部衆允之时噶尔亶多尔济游牧凖噶尔界

谕曰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率属内附所遗部衆恐致流亡噶尔亶多尔济尚幼召之恐未即至着和罗理前往布隆吉尔暂为约束人民俟噶尔亶多尔济至仍归本地务期共相扶掖勿侵据所部衆噶尔亶多尔济以所

部饥告不即徙

诏授诺顔号

遣侍读学士达琥

谕恤所部贫民其母珠木苏擕噶尔亶多尔济至诏辖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衆附阿拉善牧有拜达者罕都属也偕额尔德尼和硕齐诱其主弃和罗理私以厄鲁特兵千掠边番守汛者责之为所戕且抗官军甘肃提督孙思克以兵屯边将剿之罕都惧乃降

诏宥罪仍驻牧阿拉善其叔父罗卜藏额琳沁寻自凖噶尔至奏为噶尔丹所禁十余年以凖噶尔与喀尔喀战乘间脱挈孥属千余至乞与兄子罕都同居

允之三十年和罗理以不遵

旨徙牧归化城惧大军讨叛遁噶尔亶多尔济罗卜藏额琳沁罕都等从之分道窜将军尼雅汉等招降噶尔亶多尔济属纳木喀班尔等五十余户和罗理女弟之夫克奇及从者二十一人以

诏安置归化城时和罗理弟博第游牧中卫边外距阿拉善三百余里闻其兄叛遁欲往会侦副将陈祚昌等屯昌宁湖遣子索诺木至军诡称假道诣南山否则请牧马昌宁湖祚昌知为缓军计令挈属至归化城不从击之斩五百余级博第仅以身免走伊巴赖遇和罗理属台吉齐奇克假粮马窜额济内河三十一年和罗理悔罪降

命仍牧阿拉善罗卜藏额琳沁罕都齐奇克等从和罗理降寻复叛走提督孙思克以兵追至库勒图斩四十余级齐奇克就擒

诏宥死附和罗理牧罗卜藏额琳沁罕都逸遇自青海来归之喀尔喀台吉阿海岱青班第掠其赀复窜哈密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有女弟曰阿海始与策妄阿喇布坦议婚噶尔丹夺之策妄阿喇布坦怒弃噶尔丹徙额琳哈毕尔噶

上闻之

遣员外郎马廸齎

勅谕絶噶尔丹道哈密罗卜藏额琳沁罕都等偕噶尔丹属图克齐霍什哈哈尔海达顔额尔克以兵劫之由大草滩毁边垣遁为青海台吉额尔德尼纳木扎勒所击走死三十三年和罗理弟博第率属百余降乞仍与兄同牧

许之

命辑所属溃散者未几齐奇克复叛遁和罗理遣所部莽奈霍什哈等以兵追诸耨尔格山谕之降不从击斩之三十五年所部兵随西路大军败噶尔丹於昭莫多副都统阿南达奉

命设哨以和罗理属布尔噶齐达尔汉宰桑玛赖额尔克霍什哈齐劳墨尔根萨里呼纳沁齐伦珲塔汉占霍什哈布达哩杜喇勒和硕齐等分屯额布格特阿木格特昆都伦额济内及布隆吉尔之博罗椿济敖齐喀喇莽奈诸地时噶尔亶多尔济窜徙嘉峪关外有哨卒拜格者其属也阿南达召至遣归说噶尔亶多尔济曰

上待汝恩甚厚将抚育之顾叛逃可乎和罗理弃牧时汝

不能戢属故从往

上灼知汝情念汝祖鄂齐尔图汗将玉成汝汝其思之噶

尔亶多尔济遣告曰

上念臣祖臣兄令臣与和罗理接壤居臣无知从和罗理叛遁今悔罪欲死臣幼臣母一妇人未能达乞以情代奏阿南达欲坚内附志遣使归约如期会肃州谕设哨援哈密复檄哈密伯克额贝都拉曰噶尔丹至汝地汝即召噶尔亶多尔济往援勿复疑噶尔亶多尔济遣宰桑阿约等齎降表至肃州会

上视师宁夏阿南达驰疏至

诏优恤所部衆三十六年噶尔亶多尔济诣阿南达告曰噶尔丹不共戴天讐也愿効力从戎答

殊恩且复私讐军事蒇乃入

觐阿南达以

允之噶尔丹遣使说噶尔亶多尔济曰尔姊阿努存日言必以我女锺齐海妻尔今阿努殁尔娶我女与否其自为计策妄阿喇布坦贻之书曰我等向为姻戚噶尔丹行不义致弃前好今遣使招尔特为诳尔计尔勿妄从未几唐古特部第巴煽青海诸台吉盟察罕托罗海缮军械助噶尔丹檄噶尔亶多尔济以兵往辞不赴遣使俄济通问策妄阿喇布坦自携兵百会阿南达於布隆吉尔阿南达侦噶尔丹死其从子丹济拉窜瀚海遣噶尔亶多尔济属辉特台吉罗卜藏等驰赴噶斯而自偕噶尔亶多尔济以兵继之至色尔滕值俄济归以丹济拉将自郭蛮喇嘛所往附策妄阿喇布坦告因撤噶斯兵遣噶尔亶多尔济仍赴布隆吉尔设哨其属阿勒达尔霍什哈恭格等煽之叛至西欣驿刧驼马奉母珠木苏由喀喇乌苏遁阿南达遣兵四百追之不及招降其属茂海乌讷恩巴图尔阿喇木扎木巴阿喇木班及辉特台吉罗卜藏等遣归阿拉善罗卜藏後徙牧喀尔喀即附扎萨克图汗部之厄鲁特扎萨克也是年和罗理以所部数叛请视四十九旗例编佐领廷臣议徙乌喇特界

谕曰若将和罗理移牧近地则沿边别部蒙古甚多岂可尽徙且治蒙古贵得其道不系地之远近着停徙仍游牧阿拉善地给扎萨克印复以噶尔亶多尔济窜赴凖

噶尔

勅策妄阿喇布坦曰噶尔亶多尔济率衆来降安置耕种今忽留其属人弃禾私遁其中必有不得已之情务即察明具奏朕於噶尔亶多尔济畧无责备之意且降旨收集其遗衆倘往汝地汝可善为抚恤如欲内徙即行遣归时噶尔亶多尔济阳附策妄阿喇布坦隂贰之策妄阿喇布坦将侵哈萨克噶尔亶多尔济诡以兵从中道遁库车为回衆所杀母珠木苏擕属九百余奔青海部青海诸台吉以献

诏安置什巴尔台隶察哈尔雍正二年大军定青海王大臣等议阿拉善为宁夏边外要地青海顾实汗诸子裔旧皆游牧山後今或徙山前请

勅阿拉善扎萨克郡王阿宝饬青海衆归牧山後允之阿宝奏臣祖顾实汗归诚内附百年於兹受天朝恩甚厚前青海昆弟阻兵构乱上干

天讨臣当束身受诛重荷

恩宥令安游牧感?莫报乞

赐青海旷地令臣钤诸部不复萌异志

诏以青海贝子丹忠所遗博罗充克克牧地给之并谕抚远大将军年羮尧遣员齎饷助徙牧博罗充克克者即汉书地理志所称潢水也七年阿宝以博罗充克克牧地隘擅请徙乌兰穆伦及额济内河界议罪削爵寻

命复之

诏仍归阿拉善牧不复居青海乾隆二十一年二等台吉达瓦车棱从大军剿厄鲁特窜党遇伏於博罗齐奋击之阵殁

诏议恤入祀昭忠祠先是阿宝属达玛琳从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击凖噶尔於和通呼尔哈诺尔为所掠至是携孥及属布库勒等四十户诣都统雅尔哈善军请归阿拉善旧牧

诏如所请从衆仍置伊犂二十四年以台吉达瓦佐领布岱等剿吗哈沁及逆回布拉呢敦霍集占功

诏优赉之所部旗一爵三曰扎萨克和硕亲王由贝勒晋袭附镇国公二一由贝子降袭一由辅国公晋袭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七十九

 

猜你喜欢
  卷六十六·志第三十三·柯劭忞
  卷第二百七十·胡三省
  ●卷六·毛奇龄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二十四 江宁织造曹寅奏谢赐金山扁额摺·佚名
  卷七十下·郝经
  第五十二卷 孝义 五·缪荃孙
  ●名卿绩纪叙·王世贞
  钦定元史语解卷二·佚名
  王志传·张廷玉
  卷二十三·阿桂
  四·钱穆
  卷一百三十二上·雍正
  卷五·戴锡章
  卷第卅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秦湛·唐圭璋

      湛字处度,秦观子,官宣都郎。绍兴二年(1132),添差通判常州。四年(1134),致仕。   失调名   藕叶清香胜花气。   卜算子   春情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   四和袅金凫,双陆思纤手。

  • ●词品下卷·沈雄

    ○品词宋徵璧曰:情景者,文章之辅车也。故情以景幽,单情则露。景以情妍,独景则滞。今人景少情多,当是写及月露,虑鲜真意。然善述情者,多寓诸景,梨花榆火,金井玉钩,一经染翰,使人百思。哀乐移神,不在歌恸也。沈雄曰:词有写景入神者。

  • 卷三十二·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二钱塘 王琦 撰诗文【二十一首】赠李白           杜 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媿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           杜 甫二年客东都所历厌

  • 卷三百七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三·脱脱

        张九成 胡铨 廖刚 李迨 赵开   张九成,字子韶,其先开封人,徙居钱塘。游京师,从杨时学。权贵托人致币曰:"肯从吾游,当荐之馆阁。"九成笑曰:"王良尚羞与嬖奚乘,吾可为贵游客耶?"   绍兴二年,上将策进士,诏考官,

  • 卷二百七十九·列传第一百六十七·张廷玉

        吕大器 文安之 樊一蘅 吴炳 王锡兖堵胤锡 严起恒 朱天麟 杨畏知 吴贞毓   吕大器,字俨若,遂宁人。崇祯元年进士。援行人,擢吏部稽勋主事,更历四司,乞假归。以邑城庳恶,倡议修筑。工甫竣,贼至,佐有司拒守,城获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二·佚名

    正统二年秋七月己丑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日生背气青赤○庚寅福余卫指挥也儿马丹陛辞令赍敕及彩币表里归赐其头目指挥把秃不花○遣指挥岳谦千户张阿老丁等使迤西朵儿只伯赐袭衣彩币钞锭有差其应用氊帐军器鞍

  • ◎顽民械斗之黑幕·李定夷

    香山黄梁镇,地濒海滨。族悍民强,素为贼薮。加以壤接港澳,输运枪械,尤为便利。因是斗杀掳劫之案,指不胜屈。近来最惨者,莫若陈梁邝吴林等姓与黄张殷杨等姓械斗一案。计被陈梁等姓焚去殷杨等姓大小村场共六处,全村尽为灰烬,伤毙

  • 浙语七(查东山笔、沈墨庵阅)·查继佐

    ●浙语七(查东山笔、沈墨庵阅)陆培、王道焜(王均、陆圻)陆培号鲲庭,浙仁和人。父运昌,崇祯甲戌进士。鲲庭少年好淹搏,务为奇丽之文,以务工时目。时目不甚解,则声和曰良越俗,卒以奇丽得隽。己卯、庚辰,属两榜盛名。壬午,丁外艰,以行

  • 卷十三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十三下 朱批毛文铨奏摺 雍正四年正月初四日福建廵抚【臣】毛文铨谨 奏为据实奏 闻仰祈 圣鉴事窃查闽省盐政事务纷繁办事员役甚衆如各场

  • 好恶不等于是非·孔子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严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道:“一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还难说。”子贡又问:“一乡的人

  • 卷三十八·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三十八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少牢馈食礼第十六之二祝出迎尸于庙门之外主人降立于阼阶东西面祝先入门右尸入门左注曰特牲馈食礼曰尸入主人及賔皆辟位出亦如之祝入

  • 第20章 颜渊篇第十二(1)·孔子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

  • 法句譬喻经象品第三十一·佚名

    昔者罗雲未得道时。心性粗犷言少诚信。佛敕罗雲汝到贤提精舍中祝守口摄意勤修经戒。罗雲奉教作礼而去。住九十日惭愧自悔昼夜不息。佛往见之。罗雲欢喜趣前礼佛。安施绳床摄受震越。佛踞绳床告罗雲曰澡盘取水为吾洗足

  • 卷第一百十·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十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曹洞宗青原下三十七世随录钱塘白岩位中净符禅师佛涅盘上堂。释迦老子。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二月十五。向拘尸那

  • 卷第十三·元来

  • 太上召诸神龙安镇坟墓经·佚名

    元始天尊劝人忏悔罪愆,呼召龙王名号,以安坟求福。

  • 九色鹿经·佚名

    全一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之经文极短,为叙述菩萨前世修业之本生故事,旨在教示修忍辱行。此外,康僧会所译之六度集经六卷第五十八则:修凡鹿王之本生故事与本经略同,然六度集经系阐明修精进之要。

  • 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佚名

    一卷,大兴善寺翻经院述,称为八大童子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