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春正月,宋以天书降,加赐德明守正功臣,益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

以西京左藏库使阎承翰充夏州加恩官告使。还,请于浦洛河置馆,以待夏台进奉使。宋帝以荒敻劳役,不许。(《宋史·夏国传》及《阎承翰传》)

夏境旱,宋诏榷场勿禁西人市粮,以振其乏。

宋边臣言:“赵德明邀留回鹘贡物,又令张浦率骑数千侵扰回鹘。今岁夏州饥馑,此衰败之势也。”帝曰:“朕知其旱歉,已令榷场勿禁西蕃市粒食者。盖抚御戎夷,当务含容。不然,须至杀伐,害及生灵矣。”(《宋史·夏国传》及《长编》六十八)

夏四月,请市青盐。

宋诏以德明所纳誓书付张崇贵谕之,盖素不载青盐事也。(《长编》六十八)五月,夏州属户扰泾原。

先是,西鄙无藩篱之蔽,秦翰规度要害,凿巨堑,计工三十万,役卒数年而成。继迁遂不能犯。时,夏州属户以德明纳款,辄越堑侵掠泾原,德明不禁。宋帝遣翰巡视边郡,夏人闻翰至,惧而退。(《宋史·秦翰传》)

冬十月,宋帝东封。德明又遣使来献。

礼成,加兼中书令,益食邑千户,实封四百户。(《宋史·夏国传》)夏州万子等军主领兵袭回鹘,大败。

德明遣万子等四军主领族兵攻西凉府,既至,见六谷蕃部强盛,惧而趋回鹘。回鹘设伏要路,示弱不与斗,俟其过,奋起击之,剿戮殆尽。其生擒者,回鹘驱坐于野,悉以所获资粮示之,曰:“尔辈狐鼠,规求小利,我则不然。”遂尽焚而杀之,唯万子军主挺身遁走。镇戎军以闻,宋帝曰:“回鹘尝杀继迁,世为仇敌。甘州使至,亦言德明侵轶之状,意颇轻视之。量其兵势,德明未易敌也。”(《宋史·回鹘传》及《长编》六十八。按《长编》是年八月,和辉尔伊噜格勒又言:“赵德明来侵,率众拒战,德明屡败,乘胜追之,越黄河。”按和辉尔伊噜格勒,即回鹘夜落纥)

春三月,德明移牒鄜延,请罢庆州浚壕堑。

宋环庆都钤辖曹玮发兵开浚庆州界壕堑,德明移牒鄜延路钤辖李继昌言其事。盖德明多遣人赍违禁物窃市于边,间道而至,惧壕堑之沮也。朝廷方务绥纳,诏玮罢其役。(《长编》七十一)

夏四月,遣兵攻甘州,败还。

夏俗以不报仇为耻。德明与回鹘世仇,愤其兵数败,遣张浦将精骑二万攻甘州。可汗夜落纥拒守经旬,伺间遗将翟符守荣夜出兵袭之,浦大败还。夜落纥令左温宰相何居录越自秦州献捷,表陈兵败德明,其立功首领,请加恩赏。宋帝诏给司戈、司阶、郎将告敕十道,使得承制补署。(《宋史·夏国传》及《回鹘传》。按《长编》:伊噜格勒常言,本道捍御赵德明,乞朝廷发兵,署孔目官一名至本道。诏谕以德明顺命,且虑官吏至彼骚扰,第遣使偕往。)

六月,谍者卢蒐入环庆,被获。法当处死,宋帝诏械送夏州,令德明裁遣。(《长编》七十一)德明落起复。(《长编》七十一)

九月,宋诏奉使夏州私觌之物,前后名品不等,自今令定数,官给其直。(《长编》七十二)

冬十月,宋诏河西诸蕃部,以夏州纳款,其素与为隙者,自今无相侵略,仍令缘边吏召集首领晓谕之。(《长编》七十二)

又诏夏州进奉外,有以私物贸易久而不售者,自今官为收市。(《长编七十二》。又十一月乙卯,河东缘边安抚司言,麟、府州民多赍轻货于夏州界,擅立榷场贸易,望许人捕捉,立赏罚以惩劝之。上曰:“闻彼歧路艰险,私相贸易,其数非多,宜令但准前诏,量加觉察可也。”)

十一月,使请市弩。

夏州进奉使白守贵等请市弓矢及弩,宋帝以弩在禁科,不许,馀从之。(《长编》七十二)复出兵侵甘州,恒星昼见,惧而还。

德明精天文,通兵法。夏俗出兵先卜,其法有四:一、炙勃焦,以艾灼羊髀骨;二、擗算,擗竹于地,以求数,若揲蓍然;三、咒羊,夜以羊焚香祝之,又焚谷火布静处,晨屠羊,视其肠胃通,则兵无阻,心有血,则不利(沈括《笔谈》:西戎用羊卜,谓之跋焦。卜师谓之厮乩。以艾灼羊髀骨,视其兆谓之死跋焦,其法兆之上为神明。近脊处谓之坐位,坐位者,主位也。近旁处为客位。盖西戎之俗,所居正寝,常留中一间,以奉鬼神,不敢居之,谓之神明,主人乃坐其旁,以此占主客胜负。又有先咒粟以食羊,羊食其粟,则自摇其首,乃杀羊视其五脏,土人尤神之,谓之生跋焦。与《宋史·夏国传》稍异);四、听弓,以矢击弓弦,审其声,知敌至之期,与兵交之胜负,及六畜之灾祥,五谷之凶稔。是时,德明自出兵攻回鹘,恒星昼见经天,卜之不吉,大惧还。(《宋史·夏国传》)

十二月,契丹隆绪母萧氏卒,遣使来告哀。(《辽史·圣宗本纪》)

饥,贷粟于宋。

西北少五谷,军兴粮馈,多用大麦、荜豆、青麻子之类。其民春食鼓子蔓、咸蓬子;夏食苁蓉苗、小芜荑;秋食席鸡子、地黄叶、登厢草;冬则畜沙葱、野韭、柜霜、灰条子、白蒿、咸松子,以为岁计。时绥、银久旱,灵、夏禾麦不登,民大饥。德明遣使奉表,求粟百万斛。廷议不知所出,或言德明方纳款而敢渝誓约,请降诏责之。宰相王旦曰:“第语德明:尔土灾馑,朝廷抚驭荒远,固当赈救,然极塞刍粟,屯戍者多,不可辍易。已敕三司具粟百万于京师,可遣众宋取。”德明得诏,惭且拜曰:“朝廷有人,臣不合如此。”遂止。(《长编》六十八)

大起宫室于

猜你喜欢
  卷二O二 唐紀十八·司马光
  卷二十一·黄以周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二十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纪昀
  ●南明史料卷三·佚名
  三八七 浙江巡抚三宝奏呈续获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佚名
  一九六 暂护贵州巡抚韦谦恒奏黔省无拣存之书给还折·佚名
  张公谨传·欧阳修
  李知孝传·脱脱
  许国传·张廷玉
  俞大猷传·张廷玉
  卷十五·杨士奇
  卷六十五·佚名
  土官底簿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蒲寿宬·唐圭璋

      寿宬,泉州人。咸淳间,守梅州。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二十三乙丑生日回启中有蒲领卫寿宬。蒲寿庚叛宋降元,寿宬为谋主。有心泉学诗稿六卷,从永乐大典揖出。   满江红   登楼偶作   楼倚虚空,觉人世、不知何

  • 卷四十七·阮阅

      ●卷四十七·丽人门  铜雀伎,古人赋咏多矣。郑云:“舞余依帐泣,歌罢向陵看。”张正见云:“云惨当歌日,松吟欲舞风。”贾至云:“灵几临朝奠,空床卷夜衣。”王勃云:“妾本深

  • 卷四十七·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四十七 宋 陆游 撰 儒生 儒生安义命所遇委之天用可重九鼎穷宁直一钱虽云发种种未害腹便便高卧茅檐下羮藜法不传 秋夜 老病睡眠少如斯秋夜何长庚未配月织女已斜河莎径虫吟苦柴门叶落多谁知

  • 卷六补编·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六补编李白登锦城散花楼【谯周益州志成都织锦既成濯于江水其文分明胜于初成他水濯之不如江水也元和郡国志锦城在成都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一统志散花楼在子城东北隅锦官城在万里桥南因其有锦官故

  • 补充词序及续编序·胡士莹

    霜红词序胡子宛春,予故交也。往在江南肄业时,同辈相昵者五六人,以游以嬉,过从无虚夕。暇辄各出诗词古文相劘切,皆年少气锐,寻瑕抵■(枫注:看不清楚。),务相胜以为乐。独宛春沉默寡言笑,漠焉不见其喜愠,众心仪之。其后各散去。昨以

  • 卷九十九 晉紀二十一·司马光

      起重光大淵獻(辛亥),盡閼逢攝提格(甲寅),凡四年。   孝宗穆皇帝永和七年(辛亥、三五一年)   春,正月,丁酉,日有食之。   苻健左長史賈玄碩等請依劉備稱漢中王故事,表健為都督關中諸軍事、大將軍、大單于、秦王。健怒曰:

  • 卷七十二 大中祥符二年(己酉,1009)·李焘

      起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秋七月甲寅朔,詔右僕射張齊賢、戶部尚書溫仲舒、右丞向敏中、御史中丞王嗣宗、知雜御史盧琰各舉才堪御史者一人。   內東門司言,皇親諸命婦應入宮廷覲見者,承前未嘗預奏,皆

  • 读礼通考卷五十三·徐乾学

    丧仪节十六丧主奔丧凡丧父在父为主【注与賔客为礼宜使尊者】父没兄弟同居各主其丧【注各为其妻子之丧为主也祔则宗子主之】亲同长者主之【注父母没如昆弟之丧宗子主之】不同亲者主之【注从父昆弟之丧 疏言子有妻子丧

  • 卷之二百八十四·佚名

    光绪十六年。庚寅。夏。四月。庚子。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湖广总督张之洞奏、湖北施南府同知。向以利川县建南镇、地连川界。捕务关系甚重。移设驻防。惟形势今昔不同。现查有该县西六十里之汪家营。已成

  • 评鉴阐要卷九·乾隆

    宋孝宗以张浚为枢密使都督江淮军马纲孝宗初召张浚向用之意甚殷既曰倚魏公如长城又曰虽乞去之章曰上朕决不许赐书又有须与卿终之之语若深相倚任者何以福州之命去之曽无难色及虞允文宣抚四川且戒以无效张浚迂濶又若夙所

  • 汉纪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92)·司马光

    汉纪四十 汉和帝永元四年(壬辰,公元92年) [1]春,正月,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授于除印绶,使中郎将任尚持节卫护屯伊吾,如南单于故事。 [1]春季,正月,派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授予北匈奴于除印信绶带,命中郎将任尚持符节护卫,屯驻伊吾,一

  • 尼布楚条约·佚名

    汉文界碑大清国遣大臣与鄂罗斯国议定边界之碑。一、将由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即乌伦穆河、相近格尔必齐河为界。循此河上流不毛之地、有石大兴安以至于海。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山北一带之溪河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二十七·钱若水

    起太平兴国八年十一月,尽十二月十一月壬子,朔,制曰:“平章百姓,唐尧所以畴咨;緫领众职,汉宣由是致。治非贤罔乂,得士则昌。聿求经济之才,授以弼谐之任。枚卜斯允,成命以行。刑部尚书、参知政事宋琪:宇量冲深,规模宏远;工部尚

  • 郊祭第六十七·苏舆

      《春秋》之義,國有大喪者,止宗廟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喪,廢事天地之禮也。父母之喪,至哀痛悲苦也,尚不敢廢郊也,孰足以廢郊者?故其在禮,亦曰:“喪者不祭,唯祭天為越喪而行事。”夫古之畏敬天而重天郊,如此甚也。今群臣

  • 卷八·袁俊翁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疑节巻八元 袁俊翁 撰孟子孟子尝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及于性善孝弟之论乃皆专举尧舜何耶尝攷公孙丑有伯夷伊尹何如之问正以二人出处之有异孟子遂举孔子仕止乆速之适其可而谓予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

  • 春秋阙如编卷四·焦袁熹

    金山焦袁熹撰僖公【上】名申于闵公为庶兄公子季友立之在位三十有三年卒元年春王正月王亦周惠王也书春王正月见不即位也下救邢则亦此月之事尔【明春王正月之文不专为下事立】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邢卫接壤同被狄难

  • 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六十六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色处清净。色处清净故净戒波罗蜜多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色处清净。若净戒波罗蜜多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声香味触法处清净。声香味

  •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张宇初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明初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注。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太极妙化神灵混洞赤文之图》、《河图像数之图》等六幅图像,以内丹家图书《易》学原理阐述本书注经旨要。注文探集